刘燕卿在他身边多年,又身为内阁次辅,从蛛丝马迹上查探些隐秘并不难。
“刘燕卿,好大一盘棋。”
这盘棋从大赦天下始,至贬谪岭南而终。
机关算尽保住他的性命,处心积虑让狼烟遍地,到底图谋为何?
赵嫣身中丹砂多年,看过的名医不下数百,人人都道无药可医,刘燕卿却有解方。
刘燕卿是诸野王之后。
赵嫣还带着一身病气,目光却阴冷起来。
“刘燕卿,你是前朝刘氏后人,你想复国?”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燕卿眯起一双细长的凤眼,并无被拆穿的窘迫,反而赞道,“与聪明人聊天当真痛快之极。”
赵嫣问道,“为何救我?”
刘燕卿答,“江南沈公是我外祖。”
赵嫣一张病容罕见错愕。
刘燕卿负手而立,“因我母亲与父亲当年私奔,我与沈家的关系外祖并未大肆宣扬。我在沈家时候,便常听外祖提起赵家长宁。”
沈公口中的赵长宁是个刻苦而博学的孩子,同散漫又不好管束的刘燕卿天壤之别,后来在街口巷弄的茶楼上,他终于知道,原来那红衣状元郎便是外祖口中的赵家长宁。
“我在沈家瞧到一本账,平白无故从赵家拨五十万两金入沈家,沈家为了掩盖真正的账本又造了一本假账。你用这五十万两金神不知鬼不觉地救下了崔家,手段确实高明。这样有趣的人若是死了,这世上岂不是无聊至极?”
赵嫣摇头,“刘燕卿,我不懂你。”
刘燕卿答,“我亦不懂你。这天下换了谁坐不是坐?楚钰亦或楚钦有何不同?”
赵嫣咬牙,“皇帝是天下正统,楚钦若是反了,他便是反贼!”
刘燕卿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赵嫣,枉你熟读史书,连这都不懂?那楚钰在牢狱中对你做了什么,你全然忘了不成?”
赵嫣双目已然蒙上一片血红,呼吸急促。
“刘燕卿!”
刘燕卿声音转向薄冷,瞧着赵嫣的一双凤眼中没有分毫人的感情。
“赵嫣,你聪明一世,却到底困于忠君礼教,君王如此待你,可还有德?可值得你忠?”
赵嫣脸色惨白,挣扎着拽住了刘燕卿靠近床榻的一角衣摆,瘦长的手指揉皱绣着暗纹的青色衣袖。
“刘燕卿,你知道多少?”
刘燕卿的眼神落在皱作一团的衣摆上,赵嫣的手指在暗青的色调下被衬托出触目惊心的白皙来,腕子上前几日被他禁锢后留下的一圈红痕还未曾消退,这时候赵嫣靠着他极近,清淡的药香拢入鼻尖,比女人的脂粉香要好闻许多。
刘燕卿漫不经心地扯回被赵嫣拽住的衣摆,一字一顿道,“常平留下的起居注残页,只怕如今,秦王看过,陛下看过,赵茗亦看过。”
赵嫣眼中的钩子几乎能杀人,猛地咳嗽两声,“刘燕卿,是你所为?”
刘燕卿坦然道,“是我所为。”
赵嫣闭目,似乎是在替自己被践踏尘泥的半生进行惶惑无力的辩解,“圣祖皇帝虽无德行,却是明主。若有明主,天下黎民之幸也。”
刘燕卿冷笑,“即便先帝如此待你,你仍肯称他一声明主,那楚钰呢?”
楚钰几乎是他看着长大的。
看着那个孩子一步步长成能担负起天下的样子,楚钰是他细心打磨出来的一块美玉。
赵嫣手指拢覆袖间颤抖起来。
刘燕卿步步紧逼,“楚钰倒是正统,可他干了些什么事,猜忌边将,逼奸臣子?也对,你连先帝那遭都能忍下来,楚钰所为你也未必不能忍。”
“刘燕卿!”刀刀扎入肺腑,赵嫣神情狠厉阴鸷,似要将刘燕卿拆骨扒皮。
刘燕卿靠近他,凝视着眼前瓷白毫无血色的面颊,柔声道,“你不过是想要一个稳定的王朝和升平的盛世,为了这些你可以牺牲陆家一门,牺牲赵家名声,牺牲你自己,牺牲挡住这条路的任何人。”
赵嫣盯着刘燕卿道,“滚出去。”
刘燕卿恍若未闻,字字诛心。
“赵嫣,如今秦王挡了你的路,你是否也要除去他?过去的内阁首辅已经死去,你还执意要将这一身枷锁重新背负?”
身形修长的青年背着窗柩前的光影,无人看清他玉面上的神色,只听他温和毫无威胁的声音。
“你以为我费尽心机想光复刘氏?我在替你报仇啊。”
第一百二十四章
赵嫣手指缠进袖中,青白玉面上已无半分血气。
刘燕卿伸手,似乎想要触碰他的面颊,赵嫣偏头,刘燕卿的手便落在了一片夹缠白色的发鬓上。
刘燕卿缓缓收住了手,扳正他的面颊,病弱的人在他禁锢下动弹不得。
两人近到呼吸可闻的时候,赵嫣听刘燕卿道,“你问我图谋为何?我图谋的是你。”
赵嫣伸手便一巴掌扇过来,刘燕卿桎梏住他的腕子,手指摩挲他尖细的下巴,若再往上移动,便能落在那双失去血色却形状完好的唇瓣上。
温热而暧昧的呼吸声喷薄耳畔,“赵长宁,你被陛下判给了我,你就是我的。”
刘燕卿察觉到身下的躯体冰冷地颤栗起来,遂松开赵嫣,手指上还残留薄冷的余温。
赵嫣笑出了声。
眼中含惨烈的悲哀,猛烈咳嗽起来。
他靠着这一身软弱皮囊新科及第,登临权贵,没想到最后仍旧靠着这一身软弱皮囊才得以苟且偷生。
赵嫣沉沉闭目,似是厌倦至极,不再看刘燕卿一眼。
刘燕卿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无可解释。
他救赵嫣确有私念和欲望。
于是他说,“赵长宁,天下之大,除了我身边,你已再无容身之处。”
陈官守在门外,耳听吱呀一声。
漆旧的梁木门被从内向外推开。
陈官见一片暗纹的袍摆铺陈脚下,听刘燕卿道,“看好里头,别出什么事。”
陈官躬身行礼,“是,大人。”
赵嫣的身子反反复复了一段时日,连贴身伺候着他的陈官都猜不透他心中所想。
到岭南盛夏的时候,红花楹灼灼绽开,叶如飞凰,花若丹凤,温蔼的日光透过绿色的缝隙洒落山野,赵嫣身上的病气在满目橙黄中渐渐褪去了三分。
他再未提及秦王,也未打听过河东的战火,只是对刘燕卿再未曾有过半分好脸色,刘燕卿向来被他苛待惯了,倒浑然不觉,照旧殷勤。
后来有一天,赵嫣对刘燕卿说,他要去浮闽一趟。
相郡当年是岭南瘟灾最严重的郡县之一。万人坑就在相郡南部,一个叫做浮闽村的地方。
那里埋葬着数万人蝼蚁一样的性命,曾经尸横遍野的惨状已被岁月与光阴掩覆,当地人深夜不敢行路,传闻有幢幢怪影与婴儿凄厉诡异的哭声。曾经灯火阑珊,安居乐业的小镇到如今杂草纵横百里,山路周折蜿蜒,成荒无人烟的鬼村。
浮闽村。
夜空中高挂起的月亮像一只无情的眼。
深夜的鬼村中听到了马匹的厮鸣声。
车夫勒停了马车。
“这位公子,前些年死的人太多了,这地方阴森诡异,寻常人根本不敢去,就送您到这处吧。”
陈旧的马车上跃下一道漆黑高大的影子,他似是并不在意车夫所言,扔出几锭碎银,车夫伸手接过,虽觉得这雇主形容古怪,看他出手还算阔绰,便多叮嘱几句,“这地方邪门的很,公子小心遇到鬼打墙。”
黑衣青年的手指握紧了他腰间的剑。
白皙而骨节分明的手指在森冷的月光下透出光泽,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多谢。”
车马渐远,鬼村中便只剩下了黑衣青年一人,借着月光一步步走在泥泞的山路上,约摸行路有半个时辰,青年停在了一块被风沙侵噬的残碑中。
碑上刻浮闽两字。
再往里跨一步,便是人间炼狱。
剑客半蹲下身子,细致拂净残碑上的风尘。
陆家的人有半数都在浮闽村的万人坑之中,草草被了结了性命。
有人死了被埋进去,也有人还活着便被一捧捧黄土呛入鼻腔,渗入口中。死亡的过程漫长而绝望。
他的父亲,他的母亲,陆家一同被流放的管家,从小带他长大的奶母。
他以为他一辈子都不会再踏足,却在赵长宁死后还是来了。
阴风怒号,荒草连天。
破旧酒馆的暗红色的残旗被风化粉碎,多年前人声鼎沸的村镇仿佛从未存在过。
陆惊澜迈进了酒馆,依稀看到了过去的残影,那时候瘟疫还没有降临,陆泽海还活着,喜在酒馆中饮酒,身侧是他的妻子儿女,虽被流放,倒是难得比富贵时候其乐融融。
陆惊澜在破旧的酒馆中找到长凳坐了下来,也不在意厚重的灰尘,打开了腰间的酒坛,经年陈酿的香充盈空气。
陆惊澜猛地灌了一大口,酒液顺着脖颈淌下来。
赵长宁。
这世上再没有这样一个人,让陆惊澜在活着的时候这样憎恨,在死去后又如此痛苦。
陆惊澜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落拓又颓废,腰间的酒坛砸了一地碎瓷。
赵长宁!
陆惊澜双目猩红,咬牙切齿地在唇齿间咀嚼着这个名字,仿佛要嚼碎了生吞下去。
荒寂的酒馆外传来车马行声。
幽冷的深夜,人迹罕至的鬼村。
除了他,还有什么人会来?
第一百二十五章
浮闽村有座隆起地面的山。
那山其实不是山。
是当年的万人坑被日复一日的风尘掩埋后形成的土丘长满凄凄的芳草。
深夜嶙峋升腾的鬼火像一只只幽蓝诡谲的眼睛。
每一粒扬起的沙粒都有可能是被风化腐烂的尸体。
当地人称之为大坟山。
去年大坟山起过一场山火,百姓皆以为冤魂显灵,摆香案在侧,至今仍然能看到香灰的残烬。
辘辘车马徐停山前,马声嘶鸣,窗牖紧闭,软轿后约莫有二三十人的行队。
一身布衣的年轻人脚踩银色鞍,身驾枣红马,勒住的缰绳系于陈旧木桩之上。掀开细薄的棕色绉纱。
车内扶下一位书生模样的公子,生一双漆黑如乌夜的眼珠,细长的眼尾微微上挑,形状像晕红的花瓣。
眉宇间颇有几分华贵之气,是京城秀丽的水土精心细养出来的一副漂亮皮囊。
只是身上似乎带着病气,将下马车便受了凉风,细白的手扶着车辕咳嗽了许久。
正是陈官与赵嫣二人。
刘燕卿本欲同往,为赵嫣所拒,又恰逢相郡北方南下的流民因饥荒深夜闹至衙门,一时分身乏术。
便添派二三十护卫沿途相看顾,这才让赵嫣出了府中。
陈官等人奉命守在远处。
赵嫣不喜欢他们靠着他太近。
赵嫣一人立在这座巨大的坟墓脚下的百姓供起的香案前,看到了一地香灰的残烬。
今日是六月初八,也是陆泽海的忌日。
赵嫣记了许多年,却从未亲自来过。
深夜风寒露重。
赵嫣放下手中的暖炉重重跪下。
青色的袍摆沾染灰烬尘泥,坚硬的碎石透过纤薄的布料扎穿双膝,渐渐有殷红的血迹从膝底渗透而出。
像极当年陆泽海被流放时的情形。
山川依旧,风物人非。
曾经的赵长宁尚能对着陆泽海的背影一个头磕下去,如今却连陆泽海的尸骨都无处可寻。
从一手葬送陆家开始,他已再无回头路可走。
拢入袖中的手指攥紧,赵嫣急促喘息许久才缓和过来。
陈官立在篝火前。
他们离赵嫣并不近。
舟车劳顿,人困马乏。
火焰明灭,风声飒飒。
无星无夜的夜晚听闻野猫哀切的叫声和凄厉的鸟鸣。
陈官耳尖微微一动,似乎在这万籁寂静中听到他音。
凌厉的剑声破风而袭。
陈官躲闪很快,剑客的剑却比他的躲闪更加快。
被扎穿心脏一剑毙命之时,仍未看清剑客快到极致的剑花。
剑客的剑尖一滴滴往下坠着殷红的血。
冷漠的眼瞳中倒映着横梗的尸体。
赵嫣一行来此有三十三人。
有三十二人命丧于一柄青玉剑下。
剑客的剑法果决狠戾,许多人死的时候连声音都来不及发出。
青玉剑终于指向了第三十三个人。
赵嫣鼻尖嗅到了浓重的血腥味。
耳边传来了脚步声。
裹挟着沙沙作响的树叶,步伐沉稳厚重,是多年习武之人。
“赵长宁,你没有死啊。”
他听到身后的人这样说。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刘燕卿几乎搬空了太守府中的存粮,流民才于凌晨时分在衙门外散尽。
他们要的不过是一粒能活口的米,一口能保命的粥。
卑微的像牲口,伸出一只只干裂枯瘦的手祈求盘剥他们的人。
河东乱局,朝廷尚且自顾不暇,又如何能顾得来这些南逃的灾民?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