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未穿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未穿今]-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子诺一时有些愣住,全然未发觉自己略带着迷的眼神。君擎宇却是放下书,坐到床上,将被子里的人像孩子一样整个抱在怀里,低下头准确吻上他的嘴唇,在徐子诺还未全然清醒的时候,强硬地顶开贝齿巡视领地。安静的房间里,一时间只有水声啧啧的声音,伴随着被子和衣物摩擦的声音。
  被吻住的时候徐子诺还反应不过来,之后便是没有心思去想了,少年接吻的经验少的可怜,唯一的经验还只来自于他身上的这个男人。上颚被火热的大舌整个扫过,带来酥酥麻麻的战栗感,让徐子诺有些难耐地耸起了肩膀。鼻间溢出甜腻的嘤咛。
  感觉自己快无法呼吸了,于是笨拙地用舌头想要抵开男人的掠夺,不料引来身上人更加激烈的动作。用力捶打男人的肩膀,就在徐子诺觉得自己快要窒息在这个吻里的时候,男人终于大发慈悲放开了他,转战他的耳朵和锁骨。
  往日里平淡无波的美眸泛着水光,胸膛有些剧烈的喘息。忽略掉抵在自己大腿根部的触觉,徐子诺搂着男人的脖颈,额头相抵,平复自己的呼吸。
  。
  良久,貌似冷静下来的男人开口:“宝宝,不要用那样的眼神看我,我会忍不住想x你。”
  徐子诺闻言瞪大了眼睛,然后像是才反应过来一样,醉红开始在耳根处和眼角蔓延。充当了一会流氓的君老大看到他的眼神,显然心情很好,低低地靠在他肩上笑了起来,呼出的热气直直打在徐子诺的耳根上,一阵酥麻。
  最终还是来敲门叫人吃饭的李伯将徐子诺从流氓军痞手中解救出来。
  ——————————————————————…
  于此同时,跨越山河,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彼时正是早上。一篇来自东大陆帝国的文章被刊登在了美利联邦全球最著名科学杂志之一《科学》上,引起了来自各方的注意。这是徐子诺第一次以科学家的面貌出现在外国人的视线里,而很明显,这将不会是最后一次。
  《互联网时代十年内到来:帝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这篇文原先是在发表在国内《帝国科学通报》的文章,这一期的杂志在国内卖到脱销,尤其是学生群体。白秋所在的杂志社后来一再加版,基本上在帝都高校是人手一本,即使对科学不是很感兴趣的人也会因为这样跟风买来看,仿佛这样才能跟的上潮流。也幸好,徐子诺深知自己的文采是属于那种专业性极强刻板严肃的风格,所以写完稿子就让布哩利用光脑软件进行了润色,这在未来是很普遍的写作助手之一。也因此,整篇论文图文兼备,幽默生动,将原本的科学知识讲的深入浅出,十分易懂,这使的大部分人都能有愉快的阅读体验。而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也第一次进入帝国人的视线。
  后来文章不经意被一些在华的外国记者传到了国外,一开始是被一家小杂志转载,是为了博噱头,以此嘲讽帝国人的不自量力,异想天开,销量意外地不错。偶然间这份杂志经由某位家庭主妇之手,出现在了《科学》的主编的餐桌上。他不像是小杂志那些错把珍珠当鱼目的人,通篇阅读下来,顿时认出这就是联邦军部十三年前提出并用于军用计算机的因特网。但是徐子诺提到的互联网却是将整个世界的网络连接起来的一张巨网,无论是相隔多远,只要有网络,就能够面对面交流。这无疑是个很富有吸引力和前景的设想。
  所以主编力排众议,将它搬到了《科学》的扉页这个重要的板块位置,显然,这引起了西大陆科学界的注意,毕竟无数科学家的荣誉之一便是能够被《科学》杂志刊登论文,而今天,一向只有原创论文、骄傲的《科学》杂志竟然转载刊登了一篇来自东大陆帝国的文章!


第63章 各方反应
  与此同时,帝国夏京。
  《帝国科学通报》的办公室内,负责收集国外最新前沿科学信息的编辑放下手中的电话,呆坐在椅子上,神情有些恍惚,嘴里念叨着:“我滴个亲娘呀!这下真是了不得啊,不得了哟!”
  “白编!白编!”菜鸟编辑狂奔向主编的办公室。
  “怎么了?没看我正忙着呢?有事说事!别咋咋呼呼的。”白秋确实很忙,自从去年跟徐子诺约稿,出了一期关于互联网的主题论文,引起了强烈反响之后,《帝国科学通报》——这个帝国最老牌的科学杂志社便开始慢慢起死回生,之后又陆续收到了几位帝国科学院院士的稿子。
  这几位要么是跟着徐子诺的研究员,为了紧跟老大的步伐,要不就是跟徐子诺关系好的老一辈教授,看到这,觉着有意思也投了稿,美曰其名造福后辈,要不就是默默无名自己钻研的青年科学家,看到杂志的反响好,便也试着发出了稿子。
  今年年初,徐子诺又投稿了关于机器人的一些在他看来极其浅显的文章,有了之前的铺垫,竟然意外地引起了帝都各高校学子们之间的一股研究热潮。
  这个年头,还不像后世那样,人们只对娱乐明星头条,社会不公事件、猎奇事件等感兴趣,相反,这是科学、教育最好的时代。这个时候,帝国刚刚开始打开国门,国考恢复没几年,外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还没有完全渗透进帝国人的内心,生活温饱得到解决,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信息、知识的追求正处于最强烈的阶段。
  国内百废待兴,学术方面比起国外在很多方面落后很多。于是知识分子对于来自国外的前沿信息便格外地关注。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机器人的研究,国际上最前沿的机器人研究在扶桑国,国内的知识储备十分有限。徐子诺的论文无疑给了他们一个研究和努力的方向,别看只是一个方向,很多时候,科研缺的就是这样一个思路,这能使得青年学子少走许多弯路,不丧失掉钻研的热情,因为他们知道,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一旦打开了思路,后面便会衍生出无数可能。帝国的青年学子们有无限的潜力和热情。一开始只是帝工大学机械制造系内部的一个比赛,后来一传十十传百,经过校长的支持,演变成了帝都各理工高校学子的研究和竞争,甚至还一本正经地设立了帝国大学生机器人比赛这一赛事。
  「帝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后来成为了帝国乃至世界上最顶尖的机器人赛事,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名大学生进行竞争。主办方却一直在帝国各大顶尖高校之间轮换,当然这是后话了。
  就说眼前,学生们有这么大的研究热情,师长们自然乐见其成,表示大力支持。当学生来邀请当评委或是指导老师时,也是欣然应允。即使在他们看来,有些学生的研究思路十分幼稚,有一些甚至就是异想天开,但是年轻人嘛,不怕犯错就怕没有想法,就怕不去尝试。
  这样一来,杂志社的名声就打出去了,销量自然就来了。白秋这几天就正忙着联系新的印刷厂,加印杂志以满足越来越多的读者需求,还要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投稿进行审核和回复,忙得脚不沾地。
  “白编,徐专家之前刊登在我们杂志社上的一篇论文被联邦的《科学》杂志转载了,还是在扉页!那可是《科学》杂志啊!全世界最顶尖权威的两本科学杂志之一啊!白编!”
  白秋也吓了一跳,听到这,激动地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身前的资料散了一些在地上也没空理,急急追问道:“真的,联邦的《科学》杂志?不是别的什么同名小报?”
  “千真万确!联邦那边帮我们杂志社订阅国外杂志的办事员今天看到,刚才专门打电话来跟我说的,最新的一期《科学》杂志还在送来的路上,估计得半个月才能拿到,到时候就可以看到了。但消息是真的,上面还标注了我们杂志社的名字哩!”
  白秋不修边幅的脸上满面红光,整个人一下子年轻了十岁,“小赵啊!谁说我们国内的科研水平比不上国外?!看看!看看!人家还不是转载了我们的文章,这证明徐专家的研究水平让那些眼高于顶的外国人都刮目相看啊!”
  说到这,白主编重重地拍了拍小赵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到:“只要我们好好做,保持这个节奏下去,多多刊登一些有徐专家这样水平的文章,将来有一天,说不定我们杂志也能跟《科学》杂志一样成为国际知名的杂志,走出国内,走向世界!”这个消息让昔日的热血青年白秋同志再一次迸发出满腔热血,状若癫狂,现在给他一根杠杆,估计他都觉得自己能撬动地球。
  小赵默默心疼了三秒自己的肩膀,看了看窗外亮堂的天色,心想,白编,现在还是大白天呐!你醒醒啊,咱能现实点吗?你以为像徐专家那样的人是大白菜啊随处有,摔!然而看到眼前鬓角已经有丝丝白发,整个人却犹如沐浴在熊熊烈火中、战斗力信心满满的白编,话到嘴里还是咽了下去。
  套用《青春如歌:我们这一代》里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
  任自家主编陷入“狂化”状态,菜鸟编辑走出办公室,看了一眼门口自家杂志社的loge,故作深沉地想。谁也不知道,这一句原本是给自己打气的话,在十年后,最终成为了预言。
  摩登大楼,人影匆匆,身穿职业装,脚踩恨天高或锃亮皮鞋的白领们在格子间穿梭,座机声时不时尖锐响起。
  最大的办公室门口,扣门声响起。
  “亲爱的贝尔坎,你这次真是给我惹了一个□□烦啊。”门边,杂志社的发行经理托马斯一边肩膀靠门,嘴角谑笑,两根手指保持着弓起敲门的姿势。
  见坐在办公室椅子上的人示意他进来,他才慢悠悠地踱步进来,在沙发上坐下,两脚翘起搁在桌子上,一派放荡不羁。
  “亲爱的主编大人,就在我走过来你办公室和你说话的十分钟内,你知道吗?我办公室的座机至少响起十次。”
  “嘿,托马斯,这不是我的问题。你知道的,那些口口声声说着‘科学无国界’、‘科学不会舍弃真诚爱它的人们’的那些所谓科学家们其实信奉的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科学的圣光只照耀在西大陆’,我不过是帮他们撕开了那层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假面,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而已,帝国不是有一句话“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难道他们不应该感谢我吗?还打电话找你投诉?这真是令我无法理解。”贝尔坎摊手,耸肩,做出无法理解他们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表情。
  “贝尔你不能总是这么任性妄为,这次算是歪打正着,因为这次‘惊喜’,杂志的销量创下了历年来新高,要不地中海秃头社长估计这次真的会考虑让你回家吃自己喝西北风去!”要知道,杂志的扉页原本是内定给了社长的一个好友。“不过这帮科学家这次就像是被撸了毛的猴子一样滑稽,看上去还真是特别解气。”让平时约稿的时候他们一个个把眼睛都放在头顶上,他们还得把人家当耶稣供着,哦,上帝我发誓,我对您的虔诚都被用在了那帮孙子身上是。谁知道,他们所看不起的帝国随随便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毛孩就能写出他们想不到的东西来。啧啧,这脸打地得多疼啊!
  “不过,古越一战后,这几年帝国那边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我听我父亲说,联邦军部那帮人最近在研究一种新型的防弹衣,据说炸了几个实验室还研究不出什么,东西据说就是从帝国那边进口的,曾经在战场上出现的据说是来自帝国的‘金钟罩’”。独属于帝国的语言从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口中读来十分别扭含糊,完全变了形。
  “之前有些大报报道过,嘿,事实上,我认为这纯属胡扯,别看虽然帝国的科技这几年好像有了那么一点起色,但众所周知,东大陆那边科研底子太差了,一个三岁小孩刚刚学会走路,你还能指望它立马就能飞?那些无知的普通民众可能还会信,但我看来,这些都是报纸图噱头报道的,我们这些人好歹是搞科学,会不知道那样一种能实现完美防弹的材料到目前为止根本就还没被人类发现?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也根本不可能在实验室合成,啧。”
  “你说的也对。下班了,走吧,美好的夜生活才刚开始,一起去庆祝这次杂志大卖!”
  苍茫夜幕下,哪怕是以真理为至高追求的科学,背后也笼罩着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浓浓阴影。就说,银羽奖,每四年一办授予科学家的最高奖项,有几次颁给了持有东大陆国籍的学者了?


第64章 夫夫日常
  联邦首府d。c州霓虹灯闪耀,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繁华之都,夜生活正在上演。跨过大洋,遥远的东大陆,此时正是清晨。
  窗外鸟声清脆,远处隐约传来帝都未央大街街角大喇叭的声音,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