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庄-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曌用小竹板就往老狼头上打:“笨蛋,两个笨蛋。”

老狼只是笑,武曌的小竹板打几百下也只当是抓痒痒了。

“无论你们怎么理解家臣,殿下都是不会答应的。要是真心想当家臣只有一条路,你们怕也是不怕。在殿下心中,往大了说你们就是殿下的兄弟了。往小了说,你们就是秦王府的家人,除此之外没别的说法。”

武曌说到这里,一拍苏暗的脑袋:“走,带本宫去找殿下!”

老狼与李常都是吓了一跳,正在说什么武曌又过头了:“老实听本宫的,牢里那家伙好好的修理一下,下个月送到高句丽去!”

武曌离开,老狼与李常对视一眼。

李常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是我鲁莽了,殿下仁厚。明月公主说的怕是实情!”

“自己守着本份就是了!”老狼简单而直接的回答了一句。

李常点了点头没有什么说什么,也没什么好说的。倒是抬着李常的两个军士,脸上全是羡慕之情,这样的家臣是高攀了。

另一边,候君集已经吃完了那一海碗,灌了几口酒脸上微红。

“急着回来,必有要事?”李元兴这才问道。

候君集起身行了一礼后说道:“只是怕把握不住分寸,所以接到命令将副官带兵先去,某快马赶回,向殿下求一个指点!”

李元兴听后,示意候君集先坐下,然后才说道:“选将,本王也是精心思考过的。选你的理由有三!”

“某请殿下指点!”候君集坐在椅子上又是一礼。

李元兴再次要求候君集不要在意礼节,随意一些,就如同在自己家一般。

第205节用人之道【六更之三】

在内侍送上茶水,退离并且关上会客厅的门之后,李元兴才说道:“智者用其诈,勇者用其狠,愚者用其力,怯者用其慎。”

李元兴这四句话也是从书中看到,最近看书杂,也不知道是那本书中写的。

用这四句话作开场白,倒是适合此时。

“老候你论智,药师兄不算,你可列唐将前三之一。再说勇,单打独斗你未必是那个疯子对手,但却也是极强。这是本王考虑再三,选你的原因。”

对于李元兴的称赞,候君集心中也用心思考了一下。

论智,李绩相当高明,候君集也是服气的。另外段志玄、李孝恭等人,自己却认为不相上下,所以这个前三的评价候君集认为是秦王殿下对自己的赏识,很客观的评价。

要说勇,这个怕是高赞了。

唐军之中,除了秦琼、程知节、尉迟恭之外,疯子多到数不清,轮不到自己。

李元兴接着说道:“再说第二个理由,老候你绝对不会妇人之仁。”

说到正题了,候君集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许多。李元兴又接着说道:“而这第三点,更是重中之重。老候与你本王样,唐、异,你分的极清。”

候君集点了点头,这一点绝对没有错。他最信服秦王的就是这对异邦的态度,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李元兴起身,去拉会客厅的窗帘,候君集赶忙起来帮手。

窗帘全部拉上之后,李元兴在一面墙壁上吊着绳子用力一拉,一块平整的白布落了下来。李元兴用小型投影仪将一副地图投在白布上。

神影术!

候君集听说过,这是头一次见。

李元兴手持一支光线笔,用红点指着相当于现代渤海湾的位置:“这里,这里,这里。有三大超级盐场,现在能用的,只有这里。”李元兴指的差不多就是现代莱州湾的位置,在大唐也叫莱州。

这莱州湾放在后世,是年前三百万吨盐的大盐场。

此时放在大唐,青州却是李氏皇族嫡系控制的地盘,作为支援点,再配合莱州。

无论是安全性,保密性,运输能力等都是极佳的。

“雪盐,有多大利不用本王去讲。本王只要一成养兵,二成给宫里,一成给太上皇养老,三成上交国库,二成是李氏皇族的利,这其中养兵养人户部不会再管,这还有一成。”李元兴不紧不慢的说着。

当听到还有一成的时候,候君集眼睛亮了。

他知道,这是一成肯定有他候君集的部分,这是他和他的部下的辛苦钱。

“本王答应,每年有回纥一百斤雪盐。这一块由你这里出,换回多少东西都是你的。而整个盐田的产出,半成由你支配。还有半成给叔宝,草原上探子的支出就从这半成出了,而靺鞨、室韦、契丹、高句丽的部分,从你这里过手。”

管钱,就等于是管人了。

候君集明白,这是给自己多一些盐,然后这四地的探子也要自己养活了。

说到现在,却还没有说任务呢。

李元兴却还没有提到任务,还在说盐,拿出一只竹筒放在候君集面前:“这就是雪盐。莱州盐田,二十亩,八百壮劳,一年一千三百担粗盐,精炼雪盐后也有一千担。李道宗能开出多少亩来,一年的产量就有多少!”

候君集一下就站了起来,真的想说,李道宗要是开不出万亩盐田,就应该罚。

李元兴笑着示意候君集坐下:“头一年百万担,三年之内过千万担。数量你不用担心,这是有军令状的,李道宗不敢怠慢。这里有更大的盐田,风平浪静,日照充足。可却不安稳,所以眼下不敢用,否则就是五千万担也不算多!”

候君集重重的点点头,李元兴指的第二位置,就在幽州以东的海边。

这里受到突厥、契丹等各族的骚扰。

要说普通的粗盐这里也有些,可雪盐这样的东西自然不能放在这里。

候君集更是清楚,一但大唐的百姓吃上雪盐,特别是士族,有钱的商贾,庶族地主。谁还会再吃那苦涩的粗盐。

普通的粗盐,就是二文三文一斤。这是根据盐的质量而定的价,差的也有一文一斤的。

雪盐是精盐中的精盐,五文一斤不算贵。

一担百斤,就是五百文。五十万担就是二十五贯,去除中间各种费用,候君集至少能够到手二十万贯的军费,这是巨额的军费呀。

李元兴根据后世的了解,候君集贪财,贪财不是错,只要有分寸。

“这盐的钱,你一文都不要留。全部作为军费,本王同样会保你富贵的!”李元兴先敲打了一下候君集。

候君集立即起身:“某定听从殿下安排!”

“靺鞨会有三万骑兵给你助战,本王调一万战兵,一万辅兵给你,再加上你手上的三千骑兵。契丹人会降,他们能派出多少骑兵来,这就是你的本事了。每年,春一次,秋一次,你可以随意攻击高句丽,所抢来的一切,都可以换成钱帛!”

“某懂了!”候君集长身一礼。

“靺鞨之地,是天下间最肥的土地。世家会去开荒,会去种田。他们自然会从你的防区经过,保证他们的安全,换取一定的钱帛。”

李元兴说一句,候君集就点了点头。

“记得三个原因。第一不要与高句丽硬拼,你的任务是消弱。抢东西,抢奴隶都是你的本事。战损要小,无论是咱们唐军,还是靺鞨或者契丹。任务是消弱!”

李元兴讲消弱说了两次,他不是怕候君集不遵守,而是在利益面前会不顾一切的向前突进,一但受到了巨大的损失,那到靺鞨与契丹的心态就会有变化,只有在顺风战的前提下,才会慢慢的磨合出一个外籍军团来。

候群集点了点头:“某明白,消弱。”

“第二,帮扶靺鞨,壮大可以对抗契丹。这样你在控制三族的问题上会轻松许多。帮助世家用最快的速度汉化靺鞨,你应该知道本王的理论,在一个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传统,没有信仰的民族会如何?”

李元兴说完,候君集又站了起来:“某领命,靺鞨最多五年,就是我大唐一道!”

“很好,就是这个目标。只要三族问题处理好了,本王许你一个开国公!”

后世,候君集本身就是开国公,大概在贞观三年左右加封的,现在李元兴许下的完全就是空头支票。

不过一个开国公的许诺,依然让候君集非常的动心。

“最后一点就是,你要给本王练一支百战骑兵出来,无论是我唐军的,还是契丹、靺鞨的。五年时间,二十万军马。”

“领命!”

这样的命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候君集没二话就接受了。

“回家去看看,再去李尚书府上拜访。”李元兴这是要送客。

候君集起身行礼后离开了,他在接到调兵命令之后,真正是有些迷茫。现在大唐的兵权说是在兵部,不如说是在大唐秦王李元兴手中,如果不问个清楚,候君集怕是会不安心的。

特别是大唐与突厥的大决战,因为突生变故,所以他们五支骑兵等于是白跑了。

但功勋却还一样有。

眼下,只将他一支骑兵留下,候君集本就是一个多心的人,不能不问。

来到秦王庄,候君集知道了三个原则,一是保李道宗盐田,这就是钱路。二是消弱高句丽,为日后一举平了高句玉打基础,顺便训练骑兵。第三点,候君集的理解就是,不要有妇人之仁。

至于像,候君集认为这是针对大唐之外所有人。

你靺鞨臣服大唐,你的兵听话,你就是半个大唐人。反之,就不是。

候君集离开了,李靖那里他自然是要拜访的,那是大唐兵部尚书,李元兴对他的命令自然也要汇报一下,顺便听一听李靖的点评。

在贞观初年,候君集还是相当低调的,因为他知道他还没有与其他人叫板的实力。

李元兴坐在会客厅,捧着茶杯沉思着,心想着对候君集的安排还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将柴绍调到平州,本身就是对候君集的克制,让候君集不敢无法无天的乱来。

那么,谁才最合适坐镇青州呢!

是完全交给李道宗,还是另选一将。

李元兴考虑的是战略问题,现在他最关心的三个点,分别是凉州、丰州、平州。

这个平州就是后世北京以东,靠近渤海的一个城市,大约在今河北卢龙县。是东压高句丽,北压契丹,西监幽州。

日后,可以说这里就是三族最重要的交易区。特别是来自高句丽的奴隶。

武曌其实早就到了,听到候君集来了便一直在外等着。

一直到候君集离开,她才独自进了会客厅,看着幕布上那还没有关的地图对李元兴说道:“史书记载,候君集此人贪心的厉害呀,而且野心巨大。”李元兴笑着向武曌招了招手:“还一点,候君集的能力非凡!”

第206节秦王府家臣【六更之四】

“你在学曹操呀!”

“不!我没有那种魅力,所以我玩的是制约。候君集的军费卡在李道宗手上,而补给物资,还有商品的运输却卡在柴绍手中。然后,靺鞨与契丹臣服的是我大唐秦王府,不是他候君集!”李元兴的语气之中非常的坚决。

李元兴此时的内心,不仅坚决,而且信心十足。

“那,再加一项吧!”武曌在旁边说道:“还有秦琼的大唐帝国安全司。”

“好主意!”李元兴一想,这真正是一个好办法。

那里会有无数的密探,那么派一个密探的首领自然是合情合理的。人选问题可以咨询李常,或者直接让秦琼推荐都可以。

武曌有些吃力的爬上椅子,然后对李元兴说道:“我来找你,是说那个家臣的!”

“家臣这个词我听过,在倭岛战国时代,家臣是非常流行的。”

李元兴这个回答没有得到武曌的认同,武曌说道:“倭岛大半的东西都是跟大唐学习的。不要提他们,只说现在大唐的家臣!”

“好吧,我听你解释!”李元兴知道在历史的知识上,自己远远低于武曌。

“家臣最初是在春秋之时,那个时候的诸侯、公卿家中的臣属,春秋时,有些人的封地会很大,有几个县甚至更大。在战国时期,是家臣一个巅峰时期,而到了汉代,家臣却是越来越少!”

武曌的解释,李元兴听的很认真。

“严格来说,家臣与门客相比,流动性有保证,忠诚性有保证。但身份地位只是高于家奴,低于家中嫡亲。换句话说,老狼如果不给你当家臣,那么在将来的秦王妃面前,他的地位是近卫将军,再低也是朝廷的官员。”

李元兴听到这里有些动容:“难道成为家臣之后,谁就可以随便给老狼眼色看吗?”

武曌冷哼一声:“至少,你的王妃,你的儿女就可以!”

李元兴没有说话,武曌又补充了一句:“家臣的身份,低于客卿,平于食客,高于奴仆。我不相信,你会让老狼成为这样的家臣。”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是的,没有错!武曌说的完全正确。

“老狼在战场上,因为我脸上这么一点伤就要去拼命,要用血洗去心中耻辱的汉子。他三十岁还没有娶妻,一生都在军营当中了。这样的男人,如果仅仅只是比奴仆的身份高一份,我李元兴会惭愧到不敢面对他!”

“可是你答应了!”武曌反问了一句。

李元兴笑了:“家臣又如何?当他们是我李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