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之文豪-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不管是年糕还是螃蟹,他都嚼吧嚼吧整个吃了。
  霍大帅和霍少帅飞快地吃饱喝足,这时候,霍大帅才看向妻子:“最近家里还好吧?”
  前些日子,霍大帅和霍少帅去了北京,今天刚回来。
  “挺好的,对了,大江……霍英他让人捎了一封信回来,是给你的。”霍夫人道:“你可一定要管管他,让他快些回来!他都二十四了,快点结婚生个孩子,才是正经事!”
  “你懂什么?”霍大帅看了妻子一眼,让人把信拿来。
  霍英一直都有跟他通电报,为什么还要写信?霍大帅觉得挺奇怪的。


第149章 霍大帅
  霍家的餐桌旁; 就坐了霍大帅、霍少帅、霍夫人,还有霍少帅的妻儿; 霍大帅的那些姨太太都没过来。
  霍大帅本名霍老虎; 后来改名为霍盛平,如今五十出头,虽然因为常年锻炼的缘故身体依然健壮; 但肚子却不可避免地凸了出来。
  这会儿他吃饱喝足,摸摸自己的肚子,就等着属下把自己二儿子的信送来了。
  霍少帅本名霍大海,现在改名为霍庸,用“庸”这个字给他起名; 却是因为少帅锋芒毕露,给他起名的人; 认为他应该注意中庸之道。
  他这会儿挺直了背坐着; 整个人像竹子一样坚挺,目光锐利,而这目光,也就落在他的孩子身上的时候; 才会稍稍柔和。
  这两人的气势很强,送信过来的人,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他们。
  也就霍夫人并不怕他们; 依旧在不满:“霍英寄来的信,我想看看他们竟然不让我看!凭什么?”
  霍大帅看了自己的妻子一眼:“就算给你看了; 你看得懂吗?”
  霍夫人一愣,嘟哝道:“我可以让人念给我听。”
  霍夫人名叫范珍珠,早些年是村里的一枝花,长得非常美丽,不过现在年纪大了,又不保养,还总是穿一身灰扑扑的衣服,整个人就显得特别老态。
  跟霍大帅站在一起,瞧着像是比霍大帅大上许多似的。
  她是不识字的。
  霍大帅发家之后,努力学了认字,霍庸霍英两人,在国外的时候也努力学习,虽说学得不如傅蕴安那么好,但英文国文这两样,至少都是看得懂的。
  霍少帅还会说德文。
  但霍夫人……在国内的时候她不识字,在国外那几年,她连门都不愿意出,坚决不肯学东西,于是直到现在,也还是个睁眼瞎,并且听不懂英文。
  “机密的东西,你自己看就算了,还想让别人读?”霍大帅道。
  霍夫人不说话了,她把筷子往桌上一扔,摔摔打打地去找霍少夫人的麻烦:“你怎么看孩子的?孩子吃的衣服上都是酱油!”
  霍少夫人是个传统女性,正要唯唯诺诺地应声,霍少帅道:“你带着孩子去把我带来的东西理一理,分给家里人。”
  霍少夫人乖巧地应了一声,抱着孩子就走了。
  而这个时候,霍大帅打开了手上的信,然后……一向非常威严的霍大帅,表情僵住了。
  “霍英他写了什么?”霍夫人问:“你给他回信,让他快点回来吧!还有蕴安,竟然连过年也不回来,他也到了结婚的年纪了……”
  霍大帅听到“结婚”两个字,猛地站了起来,怒道:“混账小子!”
  “霍英他怎么了?”霍夫人问。
  “他……”霍大帅本来想说,但对上自己妻子的目光,却又闭上了嘴巴。
  霍英在信里说他和蕴安都喜欢男人,不要结婚……这事要是让他的妻子知道,兴许转过头,就会去跟她娘家的那些亲戚哭诉一番,到时候,怕是要不了多久,整个山西的人,就都知道这件事了!
  霍大帅只能道:“这混账小子在上海惹出事来了!”
  “什么事?老虎!是你让他去的,你可不能怪他!你不是说霍英他挺有本事也懂事的吗?兴许不是他惹事,是霍怀安惹事!”霍夫人对霍大帅的二姨太恨之入骨,对霍怀安更是讨厌的很。
  霍大帅没说话,他现在还有点缓不过来,想了想,他看向自己样样出色的长子:“大海,你跟我去书房!”
  霍大帅是不爱叫儿子以前的土名字的,但这会儿,却顾不得了。
  霍大帅和霍庸一起来到书房,霍大帅把手上的信纸往桌上一拍,怒道:“霍大江这是欠揍!老大,你去把他给我抓回来!”
  霍英在上海那边跟日本人对上,闹出许多事情来,霍大帅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甚至与有荣焉,毕竟他一直看日本人不顺眼。
  而霍英要在上海开工厂赚钱,他也是不反对的,他觉得好好在上海那边经营,把那里作为一条退路也挺不错。
  但现在,霍英这混小子竟然说他喜欢男人!
  至于上面说傅蕴安也喜欢男人……霍大帅直接忽视了。
  蕴安这孩子从小就乖,还聪明,哪儿哪儿都好,他怀疑霍英这么说,是为了拉蕴安下水,好让自己少管他一点。
  总之,千错万错,肯定都是霍英这小子的错!
  霍大帅气得吹胡子瞪眼的,这喜欢男人就算了,哪能不结婚?那不就没后了?
  霍庸这时候,已经看起那封信来。
  自己的三弟喜欢男人这件事,霍庸一直知道,他看到信,想法倒是跟自己的父亲截然不同。
  他二弟会这么说,肯定是为了替他三弟分担火力,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莫非自己的三弟,有了喜欢的人?
  霍庸的眉头皱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也不知道那是个怎么样的人,配不配得上自己的三弟……
  “这混账东西!自己犯了臭毛病就算了,竟然还扯上蕴安!”霍大帅还在生气。
  “父亲息怒。”霍庸道:“现在,还是要想想……该拿二弟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把他绑回来,让他结婚!”霍大帅道。
  霍庸道:“父亲,真这么做的话,就是害了人家姑娘了。”
  “什么害了人家姑娘?嫁给我儿子,还委屈人家了?”霍大帅道。
  这年头有多少人日子过不下去?能嫁给他儿子,那是福气!
  霍庸也想到了这情况,而且嫁给霍英,哪怕不得霍英喜欢,某些女人恐怕也不会觉得受了委屈。
  至少他的妻子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就不会觉得受了委屈。
  毕竟她以夫为天。
  霍庸道:“就算不委屈那个姑娘,也委屈了二弟。”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霍大帅紧紧地盯着自己的长子。
  霍庸点了点头。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霍大帅问:“我说呢!霍英这家伙怎么一直不肯结婚,原来是有这个毛病!”
  霍庸:“……”其实喜欢男人的是蕴安……不过,他和霍英,肯定是要护好蕴安的。
  要不是蕴安,他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那时在国外,他不仅去混黑,去拼杀,甚至还沾了毒品……
  霍庸想了想才道:“在国外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你那时候为什么不说?”
  “为什么要说?”霍庸反问。
  霍大帅想到自己没怎么管过这几个儿子,一时间也没话说了,换作是他,这种情况肯定也是什么都不说的。
  但他心里就是憋闷:“你娘到底是怎么教你们的?”
  “我娘不教我们。”霍庸道。
  范珍珠是他的母亲,他会一辈子孝敬她,会好好保护他,但他有时候,对她也是有怨气的。
  当初他母亲带着他们生活在乡下的时候,他父亲其实是寄了钱回家的,当时若是他母亲拿出这钱来,让他和霍英读点书什么的,他们肯定就能明事理了,哪可能被父亲接回家的时候,什么都不懂?
  后来,明知道他父亲有很多仇敌,因为跟二姨太的矛盾,偏要带着他们离开霍家,以至于遭了绑架。
  等出国后,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一家子,竟然靠蕴安一个孩子赚钱。
  霍庸站得笔直,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倒是霍大帅有点尴尬,他那时候,也失职了。
  他的三个儿子,要不是运气好,兴许这会儿一个都没了。
  霍大帅道:“你既然早就知道,就给我讲讲,霍英这毛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霍庸道:“简单的很,就是他只会对着男人发情,对着女人的时候不行。”
  霍大帅:“……”
  “父亲,这事他已经改不好了,不用叫他回来。”
  “就算他改不好了,也要让他回来,不能让他带坏了蕴安!”
  “父亲,二弟说的是真话,三弟他也这样。”霍庸道。
  “什么?他们这是什么毛病?”霍大帅火大了。
  “没什么毛病,就是有点怕女人了。”霍庸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父亲要是担心他们绝后,可以把我的孩子过继给他们。”
  霍大帅看着自己儿子面无表情的样子,莫名地有些气闷,偏偏又无可奈何。
  霍大帅收到了霍英的信,正在气急败坏的时候,霍英却意气风发的。
  他把《传染》印刷成书,大肆售卖。
  霍英跟日本人的矛盾,就是《传染》这本书引起的,很多人都以为,他那被砸了的希望月报不会再刊登这本书,天幸也没胆子继续写,没想到他竟然大张旗鼓地把书出版了,还在报纸上登了广告宣传。
  印刷精美的《传染》一书,还只卖一毛钱,非常划算!
  霍英和日本人的矛盾闹得非常大,连带着《传染》这本书,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它突然开始出售……都不用宣传,就有无数人跑去购买。
  《留学》当初卖得虽火,却是怎么都赶不上《传染》这本书的。这会儿,甚至还有外地的商人一次买上几百本,打算带回家乡售卖。


第150章 违约
  某所大学。
  “你们听说了吗?《传染》出版了!”
  “刊登在希望月报上的《传染》?它不是还没完结吗?”
  “现在已经完结了!还已经开始出售!”
  “我也在报纸上看到了……我马上就去买!”
  “我和你一起去。”
  “你们帮我也买一本。”
  ……
  某所寄宿制中学。
  “我刚才去老师的办公室; 听到老师说《传染》出版了!”
  “真的?我一直想看后面的!”
  “怎么办?我们要周六才能回家!”
  “我去跟老师请假,今天中午出去一趟买书; 你们有谁想要?”
  “我要!”“我也要!”“还有我!”
  ……
  《传染》这故事; 看着挺恐怖的,主角在寻找治病方法的同时,还要防着被人传染; 同时,他身边时不时的,就有人会被传染上……
  细致的描写和紧张的节奏,会让读者觉得自己的整颗心都被拽住了,而正是因为这样; 大家愈发想看。
  书店里购买《传染》的人越来越多,好在霍二少手笔很大; 总共印了五万册; 因而就算买的人再多,也不用担心拿不出书来卖。
  傅怀安一大早就去买书了,一口气买了五本,买了之后就带到了学校里; 除了自己看,也给自己的同学看。
  “这书太好看了!”
  “我觉得这书挺可怕的,看了这书之后,我特地把家里打扫了一遍。”
  “我也是; 我现在把指甲剪的干干净净的。”
  “我让我父母一定要注意卫生。”
  “越怕越想看……”
  同学们说着,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看; 但书太少,以至于很多人看不到。
  “我们找个人来念吧!”有人提议,大家纷纷赞同。
  最终,一个国文说的非常标准的人被推上台,开始念起《传染》没有在希望月报上刊登过的内容来。
  所有人都听得很认真。
  念这部书的,可不止平安中学的学生,这会儿,就连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在念着。
  此时的百姓,大多是不识字的,但《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故事,他们却也知道,而这,靠的是看戏,以及听说书先生说。
  这些书,尤其《西游记》,完全照着念,很多百姓其实是听不懂的,因而说书先生一般会照着自己的理解,用方言来解说。
  但近来楼玉宇写的书,还有天幸写的书,却不用这么麻烦,说书先生只要照着用方言念,大家就能听懂了。
  这会儿,茶馆里的人,就都在听说书先生念,有些人没钱或者舍不得花钱进茶馆喝茶,还在茶馆外头竖着耳朵听。
  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说书先生说完一段,停下喝茶的时候,人们更是热烈地讨论起来:“那些日本人都不是好东西,一定不能救他们。”
  “不救也不行啊!这病传开去,咱们国家也遭殃。”
  “那就只给我们自己国家的人吃药,不给别人吃!”
  ……
  大家正议论着,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又说了起来。
  人们立刻就闭上了嘴巴,继续认真听。
  偶尔有人从外面进来,喊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