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娶了阴鸷王爷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被迫娶了阴鸷王爷后-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虫子跑进我衣领里了。”
  那虫子还蹦蹦跳跳,不大,有着细长坚硬的脚。
  看何明德惊慌的样子,端王不仅不帮忙,还笑的打滚,何明德只能脱了外袍,解开中衣,才找到那只罪魁祸首蚂蚱。何明德抖了抖中衣,那蚂蚱自己就跑了,何明德笑骂:“幸好我不是云南人,不然你这就是自投罗网。”
  说着,刚要扣上纽扣,就觉得腿上一沉,自家王爷坐了上来,手也自动穿过衣服,搂住了自己的腰。
  端王的眼睛黑黑的,又亮亮的。
  何明德打了个磕巴:“进屋里吧,里面有新的被褥。”
  端王却是顺势把人推倒在地,自己也趴了下去:“就不,就这样,就在这里。”
  何明德还在迟疑,端王已经吻在了何明德的嘴角,握着何明德的手,摸在了自己的腿间,撒娇道:“就这里好不好,辉光。”
  何明德只是有羞耻心,又不是太监。
  ……
  可惜端王叫嚣地厉害,不到两刻钟就缴了械,昏昏沉沉。他这些日子,身子累,心也累,何明德心疼得紧。他把人搂在怀里,提了提端王的腰,想让自己退出来,自己了事,却听怀里人迷迷糊糊地道:“不要出去,不想你出去,我喜欢你在我里面。”
  何明德脑子嗡一声,也跟着泻了。
  他只当池旭尧睡昏了,却听旭尧问道:“辉光,我喜欢你抱着我的感觉,我想感受到你。你会一直陪着我对不对,你不会像他们一样,说爱我,却不要我,对不对。”
  何明德心一痛。
  “是,我保证。”
  “那你不要离开我。”
  似乎就在等着这句话,说完,池旭尧就放心地睡了过去。
  何明德又是心疼,又是无奈。旭尧让自己做着这么情·色的事情,却是因为这么可怜的原因,实在是让自己软硬都难啊。
  在外面歇了会儿,夜深露重,何明德把人抱回屋里,人也没醒。何明德挨了一宿折磨,到了次日早上人醒来,精神焕发地,才算是有机会痛快了。
  *
  两人这头一次来,没把事情安排好,因此第二天就回城,回去的时候已经晚了些,两人干脆去了浮月楼,用些时新的菜色。绿浮推荐了一道野山菌煲的汤,说是山上采的,就这个月有,鲜得很。
  酒足饭饱,两人刚要告辞,就听一楼大厅喧闹,几日刚出门,要去看个究竟,就听有人喊:“死了啦!”
  楼下的食客不敢凑过去,也不敢走,当即围成一个圈旁观,正中间的餐桌上,放着个银碳小炉,那样式何明德与端王眼熟得很,正是自己方才吃的那道野山菌的汤。一个胖子趴在桌上,一动不动,有人上去翻了一下他的头,就见他嘴角流血,眼睛大睁,人却没了气息。
  当即就有好事的人出门去报道京兆府,绿浮只能把剩下的人一一登记了姓名,让人先到偏厅等着。
  过了半个多时辰,京兆府尹才带着仵作匆匆赶来,经过一番检查,得出了结论:这人竟然是因为误食了毒蘑菇中了毒,一命呜呼了。
  何明德和池旭尧当即便让绿浮与厨子都来问了,厨子信誓旦旦道:“这下了锅的蘑菇,都是我一个个捡的,不可能有毒!”
  京兆府尹碍于端王在场,不敢高声,只能嘲讽:“那难不成是他自己吃的毒蘑菇不成?”
  绿浮道:“大人,周师傅做厨子已经四十多年,他不会犯下这样的错。或许此中有误会。”
  京兆府尹挑着眉问道:“你是浮月楼的话事人?”
  “是。”
  “既是你楼里出的事,本官先得将一干人等都收监,等调查清楚了再做定夺。”
  池旭尧和何明德对视一眼,却也知道这是正常的流程,不能阻拦,只能低声吩咐绿浮稍安勿躁,自己会在外面一起调查的。京兆府尹见他们不阻拦,便把绿浮、厨子、一干证人都带回了衙门,收押在监,等待明日审问。
  何明德和池旭尧站在原地,看着这大厅一片狼藉,客人们扒着门,窃窃私语,大概是在说浮月楼吃死了人。此事之后,之怕浮月楼要废许多功夫才能恢复元气了。
  想到此处,何明德对着门口众人笑道:“诸位倒也不必惊慌,本侯方才也吃了一样的锅子,也没事。再说,浮月楼开业一来,处处细致,怎么会出这么明显的错,我看十有八九是有人眼热,要来陷害。诸位也不必急,不如看京兆府尹的判决。”
  人群有人信,也有人不愿意信,到底都让浮月楼的人劝走了。
  何明德和池旭尧都想着明日让人去调查这件事,若是意外,便积极赔偿,寻求一个和解,怕就怕这不是意外。尤其是方才那几句对话,更是让端王觉得熟悉。
  这世上有那么一些人,明知面前是毒药,还是会服下的。


第94章 美人江山
  这段时间京城天气炎热,这尸身容易腐烂,端王让京兆府派出人来作见证,把这人的尸身送入了京城的一处冰窖中保存。京兆府派来仵作,端王也让人请来唐远游和一位太医,一同验尸。
  这三位一起,先是检查了尸身,确实是没有外伤,经过熏蒸法、银针扎刺等方法检测,也没有中一些常见的毒药,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吃的食物有问题。
  何明德问道:“楼里说他今晚只点了一份山菌锅子,就算是山菌中毒,也不该吐血,更不会暴毙。”
  唐远游解释:“他吐的血应该是摔倒的时候咬破了舌头,有毒的山菌虽然不会让人暴毙,但若是此人有别的疾病,就不一定了。”
  说来说去,还是难以排除。
  何明德自己不好去,只能与端王一同出面,去了京兆府的牢房里问了绿浮和厨子,这几人都十分肯定,自己不可能煮了有毒的蘑菇。那送蘑菇的山民在山上活了四十年,不能认错。
  “而且,我们这边山上也不长什么毒蘑菇,吃了最多叫人腹泻几日,死不了人。”
  想着这官司好处理,也不好处理,何明德想着还是得找到这死者的苦主才好。他也就先安慰了这几人,次日让人去京兆府问,找到了这死者的家属,这死者就一个弟弟,才二十岁,是个读书人,考了三次了还没考上个秀才,人倒是很有读书人的强,一进府衙,就哭着喊着要浮月楼的老板偿命。
  绿浮等人但凡辩解,这人就哭的好似号丧,几乎要昏厥,这第一天的审讯只能草草结束。
  何明德和端王旁听了一场,回来之后心中各有疑惑。
  这人兄长死了,既不问死因,也不问仵作,也不谈赔偿,但凡解释便用哭声盖过,不像是要为兄长喊冤的样子。何明德便让自己的眼线去四处打探,过了几日,果然有邻居回忆起来,说这人两日之前呕吐腹泻地厉害,隔了一天忽然好了,精神抖擞的。
  这死者平日里是个老实本分的布商,也不爱来这等娱乐之所,这段时间是他弟弟在外头作为中间人,帮富商买了幅古代真迹,富商给了他不菲的佣金,他才请哥哥去浮月楼享受一番。
  唐远游听了这症状,又去翻阅了一些典籍,猜测道:“这若真是吃了什么菌子,这倒像是滇南的一种白色菌子,食用者中毒到不可回转的地步时,会肝肿大。”
  何明德叹气:“何至于如此麻烦,若是能剖开他的身体,只要看看他的胃,看看有什么便水落石出了,但是他那个弟弟,奇奇怪怪,怎么都不肯同意。”
  “若是如此,加上人证,自然能证明浮月楼无错。”
  “理是这个理,但是那个府尹一直拖着,每次都能找出借口来。我与端王也不好直接出面弹压他,照律法,这种糊涂账,审多久就看他的心情。”
  他非但拖着这边,因为浮月楼出了那样的事,他还把浮月楼暂且封闭了。
  端王想到白天府尹那个样子,很肯定:“他肯定得了谁的授意了。”
  还能有谁?何明德也猜到了。
  太子一看到弟弟处心积虑地上位,现在回头再看,弟弟与浮月楼的关系那么近,难免怀疑起浮月楼是否为端王所用。早在一年以前,太子看到浮月楼的潜力,便招揽过绿浮,想让这里成为他控制朝臣的手段之一,却被绿浮拒绝。当时端王与浮月楼的关系很好,劝阻过太子,太子也就作罢。
  现在端王做的事都一丝不苟,没有下手的地方,太子就想拿这处试试,也说不定。
  不过眼下,他们拖得,浮月楼可拖不得。
  几人还在商量,外头忽然有人抱着一只信鸽进来。拆开信筒,就见封口黏着一根白色的绒线。
  何明德请唐大夫先离开,对端王解释一句,这是他派出去南下跟踪太子的人送回来的信。
  展开信一看,就见信纸上字迹匆忙,还带着被晕开的血迹,显然写信的人受了伤。何明德和池旭尧一见了这信上的内容,就知道眼前的事情不必着急了。
  这信上写了什么?
  原来当日何明德接到消息,太子派人匆匆出城,一路南下,何明德后派出去的人一路追赶,过了十几日终于追上了,就见这群人暗暗跟在了先大皇子的车架之后,一连跟了四日。
  第四日池维竹的车架行到了一处山道,那里两山夹一沟,只能前后走,那群人先埋伏在山上,准备了巨石。何明德的人见这群人得到太子授意,要斩草除根,当即便高声示警。太子的人被人点破,那只能匆匆行动,山道的人早有准备,只被砸死了一半,剩下的人都警戒起来。
  池维竹运气不好,让自己妻子孩子逃生时,自己被石头压住了腿。众人救不及时,被太子的人跳下山去,一刀剁了头,那是神仙也难救了。
  既然伪造意外不成,太子的人只好是一不做二不休,把现场的人都杀了才好。两边打得激烈,眼看着护卫节节败退,何明德派出去的人螳螂捕蝉,和太子的人斗起来,反抗的杀了,最后还剩下两三个活口,最妙的是领头的白浩,是常跟着太子的人,京城中人多见过。
  大获全胜之后再一清点,护卫死了八个,还剩四个,池维竹没了,两个儿子和他妻子林氏倒是没受伤,但是孩子惊厥了。何明德的人按照何明德的吩咐,说服这群人北上面圣。眼下就他们十几人没受伤,还拿着刀,众人只能应下了。
  走到第三天,池维竹的一个儿子惊厥之后高烧不退,也没了。
  到了第四天半夜,他们忽然被一群黑衣人突袭,护卫死光了,池维竹剩下的那个儿子也被杀了,何明德派出去的人措手不及,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领头的赵路,最后带着林氏,拖着白浩,抢了一匹马跑了。
  也不知道是那里出了错,明明已经甩掉了追踪,走不到半日,就会被人追过来。虽然眼下凭着机警,暂时无虞,但是绝对没办法安全进入京城,希望侯爷赶紧派人接应。
  何明德和端王商量道:“这倒是巧了,浮月楼这件事倒成了我们的障眼法,只要赵路把人顺利带入京城面圣,太子有什么想法都不重要了。那时再洗清浮月楼的名声,或许还能把此事变作一次机遇。”
  通州那边到了日子见不到池维竹,再回去调查,再给京城送信,怎么都要三个多月,那太久了。
  两人商议定了,暗中把府中的精锐分批派出去,沿途寻找赵路留下的记号,另一边两人倒在京城好好地演戏,逼京兆府尹早早结案。太子只觉得这是浮月楼为端王所用的证据,否则他又何必如此急切?
  太子虽不抱什么希望,却仍然让人去招揽绿浮,说是可以救她出去。绿浮早就得了何明德的解释,自然是一口拒绝,安心等着。太子倒也不失望,一边让人继续宣扬浮月楼吃死人的消息,一边让人上奏。
  浮月楼一来宣扬奢靡享乐,为不正之风。二来不拘公子小姐,都能入内,虽说分开,却难保不会出事,楼里的种种,引诱地小姐们不肯安心后宅之事,实在是有违人伦。三来朝廷命官也沉迷于那处,天长地久,难免有结党之嫌。四是规模之大,官员来往过多,难免有官商勾结之处。就比如近日,楼里发生了命案,端王和定国公就几次施压京兆府。希望京城中能关闭掉以浮月楼为代表的享乐之所。
  浮月楼在京城中的规模,就是皇上也有所耳闻,看了这折子,倒也没说什么。那后面跟风的折子逐渐就多了起来。
  有之前在浮月楼论学,如今为官的来拜会端王:“这必是有人在后面指示,否则言谈怎会如此一致,王爷,这可要我们上折子反驳。”
  端王摇摇头道:“你们上什么折子,不必问我。你们为官是为了自己,为了百姓,不是为了做本王的傀儡,你们认为浮月楼该如何,就如何。”
  这群人听了,果真回去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众人意见不同,倒是让太子的人一时迷惑了。
  这边吵吵嚷嚷,皇上却是把何明德宣进了宫。何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