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锦哥儿毕竟是做弟弟的,总不能越过兰哥儿先成婚。于是傅里给江南去了一封信说明缘由后,也只能将这门婚事拖延一段时日。
索性薛宝琴年纪尚小,还不急着出阁。
果真,之后皇上虽还大半时间都能正常上朝处理政务,但大半不要紧的奏折都已经分给了几个皇子处理,皇上的精神头儿也一日不如一日。
不到一年,宫中便传出了皇上病重的消息。
这日天朗气清,皇上强撑着病体上完朝,还未走进御书房便见着角落处长了一株杂草。不知为何,他心中一动,抬脚便走了过去,低头细看才发现那是一株蒲公英。
搀着皇上的苏公公出身穷苦人家,自然不会不认得蒲公英。
认出后,他吓了个半死,冷汗浸湿了后背:“皇上恕罪,奴婢这就去让人将这连打扫御书房都敢疏忽大意的奴才给叫来……”
皇帝抬手制止:“不必了。”
他心里原还有千万种想法,但在看到这株本不该生长在这儿的蒲公英后,他突然就没了其他想法。
他记得,那年
春日与皇后的第一次见面,她便是捻着一朵蒲公英站在阳光下,笑得温柔。
“许久未见皇儿了,你去将人召来。”
雍和帝并未说明皇子的名讳,苏公公却点点头,出宫后准确地走向了那位皇子的府门。
等将人请到御书房后,手下小太监好奇,苏公公轻笑:“除了大皇子,皇上还想见谁?”
皇上本就偏爱大皇子,皇后去后,只怕对他愈发上心了。与大皇子相比,其他皇子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皇上与大皇子的这次见面究竟说了什么,无人知道。
但这次见面不久,皇帝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从大殿正中央的牌匾后取出传位圣旨,将皇位传给了大皇子。
然后不等其他皇子极其支持者反应过来,直接派兵将一切可能影响到大皇子皇位的人都清扫干净。
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
就在所有人草木皆兵,担心皇上……不,担心太上皇手上的刀下一次会挥向谁的时候,只做了不到一个月太上皇的雍和帝便突然崩逝,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直到入宫参加皇上的丧礼,傅里才从卫烆的口中得知,雍和帝最后是在皇后的凤和宫休息时,一睡不起。
有那么一瞬间,傅里心里是感动的。
但也就那么一瞬间而已,因为她很快就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到王府拜见,见到的那个提起自己丈夫的妾室也冷静泰然的四王妃。
突然,她就感动不起来了。
但看着身旁那些眼眶泛红,真心动容的命妇们,她仍是低下头,做出了与其他人一般的情态。
只是回到家中后,傅里突然主动抱了卫烆一下。
…
因为雍和帝去世前的百般筹谋,新皇的位置相当稳固。
这位由雍和帝手把手亲手教导出来的继任者,其行事时的雷厉风行之态,以及对贪官污吏等素位尸餐的国贼禄鬼之流更是手段酷烈。但与此同时,他对那些真正于国于民有利之人也更加看重,给对方的待遇甚至比雍和帝更优厚。
非常镇得住场子。
如此这般,不到三个月,皇帝换人的影响就消弭于无形,几乎没有给这个庞大的帝国带来太大的影响。
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对卫家还是林家而言,都最好不过。
第132章
时间过去半年;兰哥儿的婚事便开始筹备起来了。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最后老太太为兰哥儿挑选的妻子人选,竟然还称得上是一句老熟人——
之前因为种种原因;遗憾地没能为兰哥儿定下的顾姑娘。
雍和帝驾崩后;作为他心腹的顾学士自然要从原本的职位退下,给新帝的心腹让位。
也正因为顾学士退了,两家才有了联姻的可能。
巧的是;两家孩子年龄相当;品貌不俗;性情更是相配,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蹉跎了婚事;双方父母自然对他们的结合乐见其成。
只等两个孩子私下见上一面;若是愿意,这门婚事也就成了。
在军营历练多年,兰哥儿性子沉稳了不少,对妻子的要求也变得务实起来:漂不漂亮无所谓,能持家,够温柔大方;性子安分……
毕竟,卫家情况特殊;若是他娶回来的妻子是个搅家精;这家恐怕永无宁日。
但等到与顾姑娘见面,兰哥儿这才发现;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美人。而顾姑娘的长相,一毫一厘都长在了他的审美点上。
那次与顾姑娘的见面;兰哥儿整个人晕陶陶的;在她的目光注视下几乎手足无措;事后更是完全想不起来自己当日的表现。
等与顾姑娘分开,兰哥儿的精神气儿瞬间被抽走似的。
事后傅里问起,他便一股脑地将心中的担忧秃噜了个干净:“我今日表现可还算好?是否让顾姑娘满意?可有唐突之处?若是顾姑娘不满意,我该怎么办?”
少年心事,不外如是。
傅里听完乐不可支,但将兰哥儿的表现与老太太说完后,也难免为他担忧起来,更加积极地出入顾家,想要尽快将这门婚事定下。
而与兰哥儿分开后回到家中的顾姑娘,倒是有些疑虑。
其母问起,她娓娓诉尽心中忧虑:“我冷眼瞧着,这位少将军倒真是品貌不俗,性情也舒朗大气,兼之卫家家世并各位长辈也都是和气人,倒也真称得上一句良配。只是少将军初初见我,便看直了眼,之后更是前言不搭后语,动作也似毛头小子一般无措,难免让女儿疑心,这位少将军是否为贪花好色之辈。”
虽然因为长辈孝期而久不在各家后宅走动,但她对自己的相貌也心中有数。那卫若兰一见面便露出惊艳之色倒还罢了,之后却一直没缓过神,便让她不禁生出几分担心。
毕竟,家世前程不过是锦上添花,婚姻大事,到底还要看对方真实性情。
顾母听完女儿担忧,原本十分的满意,也降到了五分:“之前我与你父亲与卫若兰见面的时候,他倒是一直彬彬有礼,进退有度,不像是那等好色之徒。但……我与你父亲商量一下,寻个日子婉拒了这门婚事吧。”
哪怕可能得罪了卫家,但到底女儿幸福更重要。
顾姑娘面颊飞红,嗫嚅着开口:“母亲可否与卫家伯母说说,让女儿与少将军多相处一二,再决定是否订婚?”
对上顾母惊疑的眼神,她不由羞涩低头,“若是女儿误会了少将军当日言行,恐日后难免后悔。毕竟,少将军当日虽言行有失,但对女儿还算尊重。”
顾母了然,女儿对卫若兰还算喜欢,只是面对自己的终身大事想要更慎重一点儿。
顾母自然没有不允的,于是面对前来做客的傅里,也多了几分打探审视之意。
好在傅里细细问过兰哥儿当日之事,否则面对顾母这番态度,恐怕要被打个措手不及。面对顾母担心,她忙为兰哥儿分辨,更是直言兰哥儿对顾姑娘的欢喜。
最后,她更是保证:“兰哥儿勉强也算得上是我从小养大的,他是什么性情我再清楚不过。虽因年少慕艾之心,言行间对顾姑娘难免有些唐突,但他对顾姑娘的心意却不会作假。况兰哥儿当年从军之前便与我等说过,日后也要如我与侯爷一般夫妻和乐,中间再无他人。也是因此,当初老太太与我为其挑选未来妻子之时,也将女子容色看得顶顶重要。毕竟是要相
伴一生之人,也不打算纳妾,妻子自然还是长得赏心悦目,才能夫妻恩爱。而已顾姑娘之才貌,兰哥儿只有欢喜不尽的,哪儿还看得进他人?”
顾母还有些迟疑,傅里再次保证,“若是你们担心,我也可在此保证,若是这门婚事成了,除非夫妻二人年过四十仍未有孕,否则卫家绝不会允许兰哥儿纳妾。不仅是纳妾,蓄婢、外室等有辱门风之事也绝不允许发生。”
顾母双眸一亮:“此话当真?夫人可做得了主?”
她倒是不担心卫家两位老人,毕竟他们年岁也大了,以后如何尚未可知,她更不会觉得自己女儿会四十都不孕。
她只是担心卫侯爷。
傅里爽朗一笑:“夫人放心,我若是做不了主,便不会夸下海口。”
顾母点头,又说起了女儿的想法。
傅里一个现代人,哪儿会介意两个小青年在订婚前相处了解?于是干脆应下:“想来顾夫人对这门婚事没什么异议?既如此,我们大可开始商量订婚事宜,交换信物。同时我也可允诺,订婚之前,两家决定联姻的消息暂时不传出消息,顾姑娘若是在正式订婚前有任何不满,大可以直接退婚,我们绝无二话。”
傅里这番表态可谓是诚意满满,顾母自然不会不知好歹地拒绝,于是果断点头。
等傅里将顾家的信物交给兰哥儿,他双眼几乎是瞬间便亮了。
连着多日,卫若兰的心情都肉眼可见地高兴,可见对顾姑娘的喜欢。
之后,他也完全不吝惜于向顾姑娘表达自己的喜欢,无论是否见面,都会隔三差五地送上许多惊喜小礼物,若是见面更不得了,几乎将自己知道的,以及傅里教导的种种浪漫之事与顾姑娘做了遍。
没多久,顾姑娘便被兰哥儿一腔热忱打动,点头应允了这门婚事。
消息确定当天,兰哥儿兴奋地买了挂鞭炮,还没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在大门口点燃。一瞬间,鞭炮劈啪作响,吓得周围邻居纷纷派人过来询问情况。
卫家上下知道此事后哭笑不得,卫烆更是拎着把长鞭追着兰哥儿狠揍了一顿。
但就算这样,兰哥儿脸上的高兴也遮掩不住。
顾姑娘听说之后,好气又好笑,又为兰哥儿之举止觉得甜蜜羞涩,又忍不住为他遭遇心疼,一时间竟除了派来身边心腹丫鬟上门探问外,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兰哥儿见到顾姑娘身边丫鬟后,却已经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一颗心完全放在了她身上。
这事儿到底好笑,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京城,很是让京城百姓乐呵了一阵。
远在他地赴任的锦哥儿听闻此事,也不禁大笑出声,但笑过之后,他便发自肺腑地为兰大哥终觅良缘而感到高兴。
可与此同时,锦哥儿又忍不住为自己遥遥无期的婚事而无奈。
锦哥儿的婚事不比兰哥儿那般一波三折,自打傅里为他定下薛家姑娘之后,这门婚事便再没出过意外。
但……
当年情窦未开时,他自然从不觉得娘亲为自己定下一个年龄比自己小许多的未婚妻有什么不对,当初匆匆一面,他也确定能看出来,薛家姑娘除了与自己年龄相当之外,几乎无一处不好。
更何况这些年,两人通信从未断过,薛姑娘的见识不同凡响,与他也算相谈甚欢。大部分时候,锦哥儿甚至都会忘掉与自己通信的,只是一个年岁小了他许多的半大姑娘。
但不管如何,薛姑娘的年纪也太小了些。
就算在信中聊得再好,薛姑娘在他心中的形象,仍是那个灵动漂亮的小姑娘,如何能将她视作自己的未婚妻?
如今婚事一直没个音讯的兰大哥连结婚日子都算好了,可薛姑娘今年才及笄……
锦哥儿着实有些苦恼。
别的锦哥儿不担心,他就担心与薛姑娘见面之后,自己无法对她产生男女之情。
事实也正如锦哥儿担心的那样,等到薛姑娘及笄那日,他遵照母亲的吩咐亲自上门恭贺,顺便与薛姑娘见上一面,也好确定双方对彼此
是否有好感,愿意共度一生。
两家早有默契,也都清楚这门婚事最终能否成行,还要看此次见面后,两个孩子对彼此的观感。
于是锦哥儿与薛家伯父伯母见过面后,便被引着来到了薛家花园。
并未等太久,他刚到湖心亭,一盏茶不到的时间,便见袅袅飘来一抹倩影,定睛一看,肤如雪,发如墨,眸如点漆,眉似弯月,好一个倾城佳人。
锦哥儿很是惊艳了一下。
原本的娇俏小姑娘形象,彻底被这抹人间少有的绝色取代。
他很快回神,而后便侧身邀请她坐到了自己对面。
许是长大后第一次见面,哪怕两人对彼此的印象都还不错,却也有些拘谨,完全不似笔墨往来之时能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
两人互相试探着问了几个问题,这次见面便匆匆告一段落。
对锦哥儿来说,这次见面无疑是相当不错的开局,虽然他仍旧无法确定自己能否对薛姑娘产生男女之情,但他已然确认,自己对与薛姑娘携手一生,至少是没有抵触情绪,甚至还略有期待的。
于是不久,他便将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母亲。
而另一边,薛宝琴却有些失落:“妈妈,林大哥是不是对我感到失望了?女儿总觉得,林大哥待我并不热情,似乎没有结亲的打算。”
与锦哥儿不同的是,薛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