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边上的冰迷们当即也想起了先前苏凉挥手的那一幕,就有人笑道:“没看出来啊,苏凉看着挺冷冰冰的一个小孩儿,看起来对自己的弟弟倒是很宠的样子。”
眼见周围的冰迷都知道自己还有暖暖的身份了,秦教练和林教练就也没有继续瞒着,在听到冰迷们讨论苏凉对暖暖的关注时,也点头笑眯眯地肯定道:“那是的,小凉是个好孩子,他和暖暖兄弟俩关系好着呢,这小不点简直粘着他哥一步都不想撒手。”
一旁的冰迷们听秦教练讲着,也乐于听一两句苏凉兄弟俩的话,又再看看秦教练搂在怀里的小不点,都暗暗觉得这小家伙真是可爱得不行,难得的是还乖——他们有许多人坐在后头的,这两天就没察觉最前排的秦教练夫妇俩居然还带着个小孩儿。
要说看这短道速滑的比赛,六七岁的都未必能坐得住,亏得这小孩儿看起来才两三岁模样,居然就能乖乖地坐在观众席上不吵不闹。
“小家伙这么喜欢看短道速滑的比赛,以后大概也是个短道速滑的好苗子!”
“那是的,看他哥苏凉这么厉害,这小不点肯定也差不了!”
坐得靠秦教练夫妇最近的那个冰迷也在边上逗小不点:“暖暖以后要跟哥哥一起滑冰吗?”
小不点这会儿大概是被人围观惯了,也没那么胆怯了,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大眼睛忽闪了两下,然后一本正经地抱着变形金刚,点头:“暖暖跟哥哥滑冰!”
这话一出,抱着小不点的秦教练不干了,他干咳了下:“嗯哼,暖暖的花滑天赋也是好的,我和我老伴儿都觉得暖暖还是练花滑得好。”
众冰迷:?
噗。
怎么还扯出花滑和短道速滑之争了呢?
边上那几位花滑的冰迷听到这里,也没忍住想起了最近这些天冰雪王国花滑版块上对于苏凉的讨论。
苏凉的滑行能力与跳跃能力,现在包括苏凉的艺术表现力甚至节目编排能力都得到了验证,可惜就这样一位花滑的天才选手,现在却已经成了短道速滑项目的了。
这几天,追着看短道速滑全锦赛的人,不仅是短道速滑的冰迷,还有不少像是他们一样的花滑冰迷也在关注着苏凉的短道速滑比赛,心里大都揣着一些‘不可告人’的隐秘心思,比如……苏凉如果短道速滑的成绩一般,是不是有可能回头去花滑呢?
不过事实证明,苏凉在短道速滑这个项目上的天赋真的是超乎凡人的。
15岁的世界杯1500米金牌和全锦赛1500米金牌500米银牌。
这就算是换到花滑的男单上,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年龄。
试问如果花滑有一个这样天赋和实力的选手,他们会放人吗?
那必不可能!
将心比心,随着苏凉在短道速滑项目上取得的一项又一项成绩,将短道速滑放人的这个可能性也一次又一次地压低到了极限。
不过嘛……
苏凉如果在冰上项目上这么有天赋,那他的弟弟,说不准也有天赋呢?
没看人家秦林两位教练都说这小不点有花滑天赋呢吗?
……
唔,虽然这小不点现在才两三岁的模样,他们这些凡夫俗子确实也不太理解两位教练到底是从哪里就一眼看出小不点有花滑天赋的,但是反正嘛,有他哥哥苏凉在前面当例子,顿时这些花滑冰迷就觉得说不定这小不点真的可以了。
坐在秦教练怀里的小不点暖暖并不知道自己突然就成了暴风雨的中心,他迷茫地看着周围的大人们,小小的脸上有着大大的问号。
最终这场突如其来的‘短道速滑与花滑之争’是终止于补冰时间的结束,赛场上女子3000米接力的预赛队伍上场了,这才将冰迷们的注意力拉回了赛场之上。
***
后场休息室里,苏凉已经换下了滑冰服,还是觉得身体的疲惫感有点重,今天连续4场比赛,特别是后面两场对他来说实在不算轻松,不过最终的成绩与排名,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欣喜的突破。
沐远笙在看到苏凉换完衣服后,始终关切地看着苏凉的状态,在确定苏凉短暂休息之后恢复得还不错后,也才松了口气。
“这两个月你的体能提升不小。”
苏凉点了点头:“埃里克教练的功劳。”
埃里克在解决了语言难关之后,给国家队的许多选手都提了一些关键性建议,沐远笙也得到了埃里克的一些建议,这对于他之后的中长距离训练也有不小的帮助。
沐远笙点了点头,又带着苏凉一块儿到了休息室内,京队的按摩医师早已经等候在这里,他让苏凉先躺着放松一会儿,给沐远笙先上了手。
他们两人之间明显是沐远笙的状态消耗比较轻。
“阿笙这个稍微放松一会儿就好,一会儿我给小凉你好好做一个全套的放松按摩。”
张建新这会儿也已经冷静了下来,开心归开心,不至于先前一样亢奋了,在看到苏凉状态还行之后,他也松了口气,问道:“小凉你的状态怎么样?要是不行的话,明天的1000米咱们可以选择退赛。”
苏凉给京队带来的荣誉已经足够多了,虽然从队伍的角度肯定是希望选手能够赢得的荣誉越多越好,但是那也要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问题——如果苏凉在这会儿的比赛中透支得太厉害,影响到今后的比赛和成长,那也是不可取的。
苏凉这会儿正趴在按摩床上等着按摩医师来给他放松,听到张建新的话,他也没有第一时间就拒绝,他也清楚自己的年龄才15岁,如果实在扛不住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强行拒绝,影响到自己身体的未来发展并不好。
不过他在闭眼感受了一下自己的状态之后,觉得自己的状态其实并没有到过度消耗的程度,他于是想了想,还是道:“我觉得还行,今晚回去之后我会多注意一下,如果明天状态不行,到时候再考虑临时的安排。”
其实之前全国联赛时,他的消耗或许还更过一些,不过这种事情,偶尔为之还行,长期在比赛时超负荷确实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
边上,裴景和蒋一波也在京队的休息室里,他们本来想,如果苏凉坚决倔强地拒绝的话,那就根据医生建议,强行调整苏凉的赛程安排,但看到苏凉自己心里还算有数之后,两人也就没有再开口了。
之后京队的按摩医师在给苏凉按摩时,倒也觉得苏凉的状态没有真到太过分的地步。
“还行。”
这是按摩医师给出的评价,苏凉本人也觉得按摩放松之后状态好了不少,于是定下了明天1000米照常参赛的准备。
“看来明天,我们又要在赛场上见了。”
一旁的沐远笙在听到苏凉确定要登场参赛后笑了笑。
这一次的全锦赛,他为了保持状态,没有参加第一天的1500米距离赛事,但是除了500米之外,他也报了1000米距离的比赛。
他确实是主攻500米短距离,但是他的触角也正在逐渐地往中长距离的项目伸展。
听到沐远笙的话,苏凉眨了下眼,看向了一旁的沐远笙:“明天的比赛,我不会手下留情的!”
沐远笙听着苏凉这赤果果的挑衅,也笑了:“好,明天的比赛,我们再决胜负。”
如今他们师兄弟之间,1500米苏凉稳操胜券,500米距离暂时还是沐远笙略胜一筹,但在1000米距离的比赛上,两人还没有正经交过手。
明天的这场比赛,苏凉在中长距离的能力上更占优势,而沐远笙在体能和爆发力上明显更占优——两人之间究竟谁胜谁负,大约只有等真正站上赛场时,才能揭晓胜负了。
第85章
当天的比赛结束之后,苏凉全锦赛1500米和500米连夺金银的新闻直接就上了体育频道以及京市电视台的晚间新闻。
不止是两家电视台,各路的网络媒体和纸媒也在第一时间迅速地跟进了这个新闻话题。
京市晚报:《短道速滑全国锦标赛上,天才少年选手横空出世——15岁少年勇夺男子1500米距离金牌500米距离银牌!》
华国体育报:《短道速滑全能王或将有望?!15岁少年苏凉连夺1500米金、500米银,1000米奖牌或可在望?》
寻狐体育新闻网:《有史以来第一人!华国短道速滑全锦赛年龄最小的金牌、银牌获得者!》
渣浪新闻网:《横空而来的少年天才,未来是否能够打破南韩对1500米距离项目的垄断?!》
……
如果说前一天的1500米距离已经足够让人惊喜,那么今天的500米距离银牌则在惊喜之上又多了一种意外与期待。
毕竟许多人原本都以为500米距离会是沐远笙和褚睿两者之间的新旧王者交替之战,这两人一个是上赛季刚刚拿下世青赛500米距离冠军的年青一代短距离之王,一个是曾经站在华国强项短距离500米顶端的强者。
此前所有人都注意力都已经放在了他们两人的身上,哪怕苏凉也成功挤进了500米距离的决赛,但是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他和同场的尤建一样,至多是来争夺这场比赛铜牌的选手。
甚至有不少人觉得,苏凉在这场比赛之中很有可能最后一名收尾——毕竟尤建没有赢过褚睿,但是在之前全国联赛的哈市站上,尤建还在苏凉之前摘得银牌。
正因为照常理来说,这样猜想的冰迷不少,最终的结果才更让人惊讶,惊讶的同时又带着满满的期待。
才15岁啊,那个比赛上对有限时机的把握能力!
有人翻录下了昨天的男子组500米决赛直播视频,上传到了网络上,有不少人都跟着反复看了许多遍当时的赛况,一起做了复盘。
平时的比赛之中,许多人都认为,500米距离更多依靠的就是选手在冰上滑跑的绝对速度能力,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就是因为500米距离的赛程短,机会少。
想也知道,1500米的比赛有13。5圈,在这13。5圈的比赛过程中,选手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寻找机会,而且因为赛程长,绝大多数选手都没有可能全程保持最高速的滑行,这就导致了前程大约有三五圈的时间里,赛场上选手们的单圈速度较低,超越的机会较多。
这些前程低速的阶段,就像是车辆赛车时超车一样,在同样40公里的时速下,一旦有车子开到60公里,不仅车速在自己的控制下,而且自己也能够轻松地完成超车。
而1500米距离后程的超越,就像是车辆都进入100公里的时速,再想直道或弯道超车,那么超越者至少要将车辆的车速开到110公里以上,还要保证自己在超速时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车辆,或者在过弯时也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车辆轨迹’。
短道速滑在冰面上的滑行和超越也是这样的道理。
而1500米距离的比赛还有单圈速度快慢不同的阶段,以及足够长的距离让选手互相试探着进行超越的话,500米距离的比赛,就像是一上来车速就飙到90公里以上的比赛,仅仅4。5圈的比赛距离,选手们都在尽可能地高速冲刺。
这种距离又短,速度又快的比赛,想要从不利位置顺利超越得胜,除非选手具备绝对的速度能力,可以凭借速度一路强行超越取胜,否则在和场上对手速度相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手就只能凭借着比对手更优秀的路线选择能力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机会了。
而在昨天的比赛中,苏凉明显就属于后一种。
他的速度能力不差,但是和同场的对手相比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或者说,他确实可以加刀提速,但是这同时对他的体能消耗也是加倍的。
所以他可以提速,但是他也必须尽可能地保证自己的每一次提速、超越都是最有效的操作,一旦错过机会,对于他来说,每一次无谓的消耗,都会让他距离胜利更远一分。
他只有4。5圈的时间和机会,在昨天的比赛中,他确实抓住了属于他的每一个可能性,然后才站在了最终的这个胜利位置上。
一起复盘的冰迷们将苏凉的几个比赛关键点,以及沐远笙和褚睿的比赛关键点都给圈了出来,做了最终的数据比较,然后才感慨地发现,沐远笙和褚睿两者之间的对抗与相互控制,实际上也给苏凉最后摘银制造了机会。
总而言之,苏凉的个人能力再一次地得到了印证,特别是他在冰面上调动了前方尤建的滑行轨迹,然后趁势从外道在入弯处变线内切过人的那一幕,更是被冰迷单独截图做了完整的战术思维解说。
【……不说了,我们这都是马后炮的解说,就已经觉得苏凉实在是厉害,而他在冰面上实时滑行的过程中居然能够想到这样的即时战术,只能夸上一句‘不是人’了。之前看到有人说他是冰上即兴战术大师,当时我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现在复盘了他的这个500米决赛,居然硬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