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大观园吃货研究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大观园吃货研究局-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穆莳正想着怎么安慰一下好友,就听得他猛的道。

    “所以你想好如何同我解释一下,为何要将我妹妹带出去了吗?”

    穆莳:“……”

    +

    穆莳这人非常厚脸皮,毫无任何压力就在官邸住下了,每天蹭饭,大年三十也毫不例外。于是就连年夜饭,贾珠一家子都是分了两桌吃的饭。

    所以说官邸厨子做出来那么甜的菜,有什么好蹭的。

    贾瑛心里百思不得其解。

    到了正月初一,便要开始走亲戚了,如今在南边,自然就要回金陵老宅。

    贾瑛觉得,曹雪芹大大肯定对金陵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像是她这个套着主角身份的人,身边随便拎个人,祖籍都是金陵的。

    贾瑛是头一次到金陵,要走的亲戚排成了巡回演唱会,贾瑛就是那满行程的小明星,忙得脸盲症都要犯了。

    首先自然是贾家,金陵有十二房,第一天先是去了大房和老宅宗祠,亲戚自然不用一家家过去走,都有几个好一点的家聚着,几日下来,贾瑛见了不少叫自己姑姑的中年媳妇,甚至还有自己得称呼哥哥的老头。一大堆玉字辈的已婚姐姐,有的连孙子都有了,只要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基本都是草字辈的晚辈。

    贾瑛大汗,她和自己身边几个姑娘多数是老来子,在京里玩的时候还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大家年龄相仿,辈分也一样。现在想来,简直是曹公给开的金手指,硬生生把姐姐妹妹们拉到和她一样大了。

    之后就是王家了,正好碰上王子腾停在金陵,自然也免不了聚一场。王子腾的夫人孟氏看到贾瑛非常欢喜,又留了她住了一日。

    贾瑛觉得,这位舅母对她,似乎和以前有点什么不太一样了,看着她的样子也让她背后有些发毛。

    颇有些甄家太太的感觉,贾瑛潜不敢再想下去了,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不好。

    史家,贾瑛也去见过里面一个大老太太,这位大老太太与贾母是当初在史家最亲近的妯娌,知道她是贾母养大的,大老太太拉着她说了一会的话,又托她给贾母带为问好。

    贾瑛心里明白,两位老人这辈子应该是不会再见了,听她说起以前与贾母相处的事情,心里温暖,倒也使出十分的心来,哄得大老太太极高兴。连着史家几位伯婶也对她极好。

    几个世交家里也在这段日子里见了个全。李家本来就是金陵本地的,又有薛家的亲戚,之后还见过穆家的几个媳妇。

    贾瑛顶着一个“衔玉而诞”,几乎是见面了人家就问,问了就提出想看,贾瑛把压岁锞子想象成门票心理暗示了一番,心里总算是没有半点不耐,乖乖由着亲戚们看了一回。拿了无比丰厚的压岁锞子和见面礼。

    到了金陵,贾瑛才算是真的感受了腐朽的一番特权阶级。

    神京是天子脚下,皇亲国戚一茬一茬的,像是荣国府这样的层次,虽然已经不低,不过真计较起爵位了,还是跟大白菜一样,满街都是。

    现在到了金陵,就真的是四大家族的地盘了。

    天高皇帝远,只要不造反,简直可以横着走,原著里薛蟠杀了人都什么事没有,还敢大摇大摆晃悠。

    贾瑛觉得细思极恐,这金手指太大了一点,皇帝不抄家都不科学啊。

    幸而贾珠在金陵的时候开了个头,不管什么亲戚,只要犯事了,求情没用,都按照法典来,有几次和族人闹得不怎么愉快,之后似乎是因为考评下来,皇帝还特地点名表扬了贾珠同志,让金陵的人大概揣摩到了一点风向,这才认同他的处事。

    这其中当然还有许多细节,并不会像她想的这么简单,贾珠还不至于低情商到得罪族人,族人也不可能因为皇帝表扬就立即开始正家风。

    总之,在金陵族里,贾珠是诸多同辈与晚辈的噩梦。他一来,家里人不仅拿着比较,还不能在外头惹事了,真干了什么,被打了几板子,爹娘还要说自己活该。

    李纨对此十分无奈,因为贾珠这个原因,她在那些族里那些媳妇里面,怕她的多,真和她聊天的少。

    时间长了,她也就释然了。

    又呆了数日,在几个家族众多纨绔子弟的期待下,贾珠终于是要回姑苏了。

    姑苏那边来信,临时有事,贾珠比原定的日子要早了一天出发,事出突然,只与金陵大房的老太爷告辞了。

    李纨见贾瑛收礼就收了好几箱,这会隔着车帘见人往车上抬了,那些箱子看着就沉,不禁由衷叹道:“分明是兄妹两个,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贾珠本来与穆莳骑着马并排等着行李放置,听到了,驾着马到了窗边,隔着帘子好笑道:“我多大的人了,有两个儿子收压岁就够了。”

    李纨笑起来:“我可不是说这个,你在兄弟里面的关系,我就不说了,你可知道,这才几日,你妹子与那些姐妹姑嫂处得好极了?”

    贾珠讶然。

    李纨想起方才,一群小姑娘知道贾瑛要走了,都不舍极了,又是送香囊,又是抱着不撒手的,居然还有好几个哭了。

    “有的让她记着她们,居然还有说什么日后要嫁到京里去的。”李纨说着,越来越觉得小姑子不得了。

    在京里不也是吗,那些姑娘们都性格各异,活泼的孤僻的,喜好也都不相同,小姑子居然能和她们都处得好,还都感情不浅,甚至可以将她们都联结起来。【划掉】居然都不后院起火【划掉】

    正说着,两口子就见到贾瑛缓步走了出来,怀里抱着各式各样五色缤纷的香囊手帕,由着香菱扶着上了后面的马车,都诡异的沉默起来。

    贾珠忽然想起上次被穆莳带出去,装扮成男孩子的贾瑛,霞姿月韵,俊秀多情。像极了京城宗祠里画像上的太爷爷。

    良久之后,贾珠长叹道:“幸亏是个姑娘了。”

    这要是个小子,绝对是妖孽,还是特能祸祸人家姑娘的那种。

    贾瑛并不知道自己被兄嫂吐槽了,这会正坐在马车里,看着那些香囊手帕发愁。

    因为突然要走,那些姑娘们只好临时拿了送的,贾瑛也回赠了不少菜谱和胭脂方子。

    于是她忽然多了好多手帕交。

    香菱虽然已经看过了,还是忍不住感慨:“姑娘人缘真好。”

    贾瑛得瑟起来:“那是自然,我向来都是人见人爱的。”

    虽然来这个世界后,从来打交道的都是妹子……

    所以严谨说来,是妹见妹爱_(:з」∠)_

    香菱又道:“这些,姑娘是打算好好保管着,还是佩上呢?”

    毕竟是人家送的礼物,保管起来比较靠谱,可是贾瑛总觉得把这么多的香囊手帕保管起来,总有种自己是个花花公子,收藏了无数定情信物的人渣既视感。

    贾瑛:“……”果然是她话本看多了。

    其实,这么多,不说帕子这样私人的,至少香囊够她用好久了。

    想着,贾瑛低头看向自己挂的香囊。

    她自己不做针线活,因为做出来的东西实在辣眼睛,有种诡异的魔性。

    所以她带着的这些从来都是晴雯做的,湘云探春黛玉她们有时候心情好了也会给她做一个。

    黛玉身子不好,做这些太费神,所以一般得了,她都是挂黛玉送的,而且爱惜得紧,这样黛玉看着也高兴些。

    想到这里,贾瑛猛的想起很小的时候,因为湘云来了,她就带着湘云送的香袋,结果回去黛玉就把自己做了一半的绞了。

    贾瑛背后一凉。

    果然那种,正宫气场,最好闺蜜什么的,都是错觉吧,大家那时候还很小嘛,只是小女生之间“明明我们关系比较好”的争执啦啊哈哈……

    第80章 挑灯会

    逛吃逛吃逛吃逛吃……

    ++

    人流如织; 箫鼓声喧,各色花灯映得整个街白昼一般;

    “麻烦来两碗; 一个玫瑰一个芝麻。”少年笑嘻嘻道。

    摊主忙应过后,立即就忙开了,揭开锅盖时; 还不忘抬眼看。

    因为蒸腾而起的大片雾气,晕染着五色斑斓的灯,对面那个唇红齿白,笑意盈盈的少年更加变得不真切起来。

    摊主忍不住咋舌,不知道是哪个大官家里的孩子; 比年画上的仙童还好看。

    问过价格,少年将一些铜钱递给他; 摊主在掌心排开; 一眼过去,忙道:“这位公子给多了,没这么多钱的。”

    贾瑛笑道:“这多的是想管您借这碗的押金,我的朋友就在对面酒楼里; 用过了便使人给您送回来。”

    摊主会意过来,这是还有女客呢; 自然没有不允的。

    煮好后; 摊主看了看对面站着,似乎没有带侍从的年轻公子,心里也拿不准; 干脆从一边找出了木食盒,将两个碗放好,才递给贾瑛。

    刚到酒楼下,香菱忙从她手里接过了,两人便并肩走着上楼。

    “姑娘,过一会,我可以和官邸里的丫鬟她们一起去看舞狮放灯吗。”香菱满脸期待,她在诗里读到的,“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这些年在人贩子跟前,她还从不知道还有一个节日能出门的,每次她问起外头为什么热闹,那人贩子都一副慌张的样子。

    贾瑛笑道:“我这里一切都好,你自去玩吧。”

    香菱闻言,笑得开心,愈加兴致盎然起来。

    上了三楼,便见黛玉正瞧着一个走马灯,贾瑛笑道:“这个灯演的是什么故事?”

    黛玉听到声音,眉目舒开了,冲她道:“我瞧了半天,像是八仙过海。”

    这次从金陵回到姑苏后,贾珠一行少不得去林府走亲戚,贾敏明白女儿一个人在府里无聊,在姑苏这边又没有什么朋友,便出言将他们一家留下,只说是两家都人少,不如一块到元宵,怎么也热闹。

    贾珠想到官邸冷清,又是亲姑姑,立即谢过住下了。

    之后贾珠又由着林如海领着与本地乡绅豪贵年宴一回,折腾到了元宵才作罢。

    对于这个时候的人来说,春节形式感很足,虽然放假了。却不大像是供人娱乐的节日,守岁祭祖,又或者走亲访友,各种事务掺杂在一块。

    元宵才是古人的狂欢,九天假期,凡是在大点的城镇,还会有官方办的灯会烟火,民间也会自发有舞狮,旱船,高跷这类狂欢游行。

    十五大早迎过紫姑,在厅内张灯挂绮,晚间一齐送了元宵,又赏月,因为贾敏黛玉禀气弱,贾珠这些年病虽好全,然而体质尚虚,也总是静养,林如海亦是喜静,最后也没放烟火炮仗,林缃玉和贾瑛这样的见惯了烟火,也无所谓,倒是贾兰失落了好久。

    到了今日,晚间李纨便由贾敏领着,与姑苏本地官家夫人一齐出门走百媚——其实就是一群妇女一块走特定的路线,穿着白绫袄,过桥摸门钉,算是一种祈福的活动。贾敏也有让李纨熟悉这边官太太圈子的意思。

    姑苏人烟稠密,元宵更是处处人多,空气混浊,黛玉本来是不打算出来的,心里也不是不愿,却自知挤不过人潮,姑苏本地又没有熟悉的女孩子一起出游。

    只是耐不过有贾瑛这么一个爱热闹的。

    贾瑛拍胸保证绝对不让她累着,还让她玩得开心,黛玉一时好奇起来,便答应了。

    贾瑛做了半天功课,又找了官邸的小丫头,问了姑苏各处或有趣或好吃的地方。

    在金陵收了不少押岁馃子,袭人又不在跟前,贾瑛只好自己管账,索性没什么花销,进项倒是不少,现在也是有小金库的人了。

    贾瑛将这家有最好视野看游行的酒楼包了个临窗雅间,自己跑一条街了,找到新鲜玩意便带回来,遇见实在喜欢的花灯,就心里默记下来,叫香菱跑一趟,回来让黛玉帮忙解了,解了两个灯谜后,香菱只从这里面就悟了不少,自己也解了一个灯谜,抱了个莲花灯回来。

    是以,贾瑛换了男装在外头风风火火跑,不假他人的手,抱一大堆物事回来,再和黛玉一块,一边看着楼下,几个小丫鬟都坐在一边,轻松惬意。并不在热闹中,却瞧着别人热闹,倒也有几分别样的趣味。

    适才贾瑛在楼上见到那家汤圆铺子,虽然昨日已经吃过,不过是地道的元宵,她一时怀念起汤圆了,便又跑出去,端了两碗回来。

    贾瑛走过去坐下了,紫鹃也将两碗汤圆摆好。

    黛玉瞥了一眼,好笑道:“昨日还没吃够呢,你自己用罢,我是不吃了。”

    贾瑛将那碗玫瑰馅的推到她面前:“你尝尝再说。”

    黛玉心知她这话是因为与昨日不同,又见那碗中汤格外清亮,白胖胖的团子在光下晶莹得如同玻璃珠一般,与昨天见到的不同,还是从她手里接过汤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