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第一神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氏第一神医-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春入宫,就是宝玉说的,为什么要送女儿家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耽误一世?
  贾政的愤怒里,还夹着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羞恼。
  他掀开帘子大步冲了进去。
  …
  荣庆堂内,贾母打发了众人,正在拉着黛玉细细嘱咐。
  贾家曾经送过女儿入宫竞选,这事儿还真有经验。所以贾母说的头头是道:到时怎么穿衣打扮才能不张扬又显得不落俗套,怎么答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的话才恭敬有礼。
  正在交代着,外面忽然喧闹了起来。
  贾母皱眉:“鸳鸯出去看看,大好的日子,是谁在生事狼嚎鬼叫的!”
  鸳鸯出去一看,吓了一跳:生事的是二老爷,鬼叫的是宝二爷。
  于是连忙回来回禀:“老太太,二老爷不知怎的折回来去了宝二爷房里,还生了大气,在拿着夹炭火的铁夹子打宝二爷呢!”
  贾母立刻起身,失色道:“这还了得?这还了得!拿那要命的东西打我的宝玉,岂不是要打坏了。”
  说着由鸳鸯琥珀扶着起身,柱上拐就一阵风似的去了。
  而黛玉孤零零被留在了原坐。
  她看着旁边贾母坐过的锦垫——外祖母对她总是比对别的姑娘亲热,会叫她上来跟自己坐在一处榻上,三春反而没有这样的待遇。
  正如刚才外祖母口口声声说,自己要入宫是天大的事儿,她会为自己筹谋。
  可遇到家里宝玉的事儿,还不是立刻忘记了自己,抬腿就走了?
  就像一月前,王夫人身边的陪房周瑞家的各处送宫花,说是薛家太太得了上好的宫花,让分给各位姑娘,到自己的时候却只有两支花孤零零躺在一个大盒子里,甚至没有姜姐姐的。
  周瑞家的只道:小林太医是穿官服的人,太太想着她必然不爱簪花,这两支是送给姑娘带的。
  而剩下的两枝花,显然也是别处先拿完,最后剩下的两支。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黛玉心里知道,这是二舅母不喜欢自己,在这种旁人不会发现的细节之处让自己难堪,给自己脸色看。而她若是计较起来,来日就会传出一个小气刻薄的名声。
  她当时是寒心,是生气,但是,她不会伤心。
  这荣国府的人,连着亲外祖母在内,都给她挑剩下的感情又怎么样,这原本也不是她的家!
  在她的家里,有着凡事以她为重的父亲和姐姐。
  再想想,她要入宫的消息传给父亲,父亲表达的可是宁可不做这正二品大官,也不让女儿进宫受委屈的决心,对比荣国府把元春送进宫去做女官熬日子,真是天壤之别。
  可见荣国府的感情,至亲骨肉的深情也不过这样,何况那些剩下来的,又有多少?不过是浅薄的一层罢了。
  黛玉从没有一刻看的这么分明过。
  她思绪转的很快,这些想法不过是瞬息之间。
  此时贾母房内的大丫鬟鹦鹉也已经上来描补道:“姑娘不知道,二老爷打宝二爷可厉害了,有一回差点打坏了宝二爷。老太太这才着急去拦着,并不是忘了姑娘呢。”
  又殷勤道:“我给姑娘换盏新茶吧。”
  黛玉回神,只是一笑:“不必了。外祖母回来,你只管回明我与姜姐姐商议此事便罢了。”
  鹦鹉一路跟着送出来,小心翼翼道:“姑娘慢走。”再转回屋内后,另一个正在收拾茶盏的大丫鬟就问道:“你看着林姑娘没生气吧。”
  鹦鹉摇摇头:“林姑娘是什么身份,是宫里都要选了去给太后娘娘拜寿的大家闺秀,哪里就为这事儿生气了?”
  也是黛玉入荣国府几月来,除了晨起给贾母请安,晚上再问个好外,极少外出,所以贾家下人们都没跟她说过几句话,只知道林姑娘生的极美又有气度,最要紧的兰芝院可是给赏钱最痛快的去处,当然口中只有好话。
  两人边收拾东西边议论道:“说来,咱们府上姑娘最多——自家的几位姑娘先不提,只说这几位常来往的亲戚家姑娘。”琉璃把茶盏收完交出去给小丫鬟去洗,自己就拿帕子擦了擦手,开始数手指。
  “其中小林太医没的说,都不能拿姑娘的例子来比她,人家自己就是个五品官儿!其余的,便是林姑娘、宝姑娘和史大姑娘了。”
  鹦鹉想着贾母一时半刻也不会回来,就跟琉璃凑在一起聊起了悄悄话。
  “正是呢,这里头,林姑娘出身最好,打赏下人也最大方,且听说兰芝院从来不打骂丫头的。最难的是,不打不骂还能安安稳稳管教的从不出事。”鹦鹉表示钦佩,她们都是贾母房里的大丫鬟,许多时候小丫鬟不懂事各种拌嘴手欠,她们都要去打两下威吓住。
  琉璃极为赞同:“只是林姑娘性子又安静又淡,除了给老太太请安,都极少出门,只是在房内看书。到底是林姑老爷的女儿,咱们姑老爷当年可是探花郎呢。”
  鹦鹉接话:“论起脾气亲和来,谁又能比过宝姑娘呢?”她说这话却带着点特殊意味。
  她们荣庆堂的丫鬟因为跟着贾母,难免就自视甚高,看姑娘们也有些点评的意思。
  那位薛家的宝姑娘,不是她们说,简直是林姑娘的反面,也太爱串门了些!每日都要把荣国府各处主子奶奶姑娘们走一圈,至傍晚才回自家。
  连贾母都曾私下说过:这宝姑娘年纪也不大,倒有这样的耐性应酬敷衍,各处与人结交为善乐于经营,真是稀奇。
  这话可算不上什么赞扬褒义。
  “至于史大姑娘,那是咱们老太太的娘家人。她性子倒是豪爽,可怜现在史家穷起来了,她不免跟着受磋磨。老太太屋里的人,自然不会小瞧她拿不出赏钱,可家里别的婆子丫鬟就不一样了,背地里不少笑话史大姑娘的呢。”
  鹦鹉听琉璃这么说,倒想起一事,连忙道:“说起这个,上个月史大姑娘不是来住了几天吗,宝姑娘跟她却是极为亲密的,史大姑娘还去梨香院住了几晚上。”
  两个人正讨论着,忽然听见外面贾母的声音,可见是带着宝玉回来了,就连忙止住话,出去迎接倒霉的宝二爷。
  宝玉被打一事,喜闻乐见地在贾府传开了。
  当然喜闻乐见这个词是林姜加上的。雪雁陪着黛玉回兰芝院后,就气鼓鼓将方才贾母抛下黛玉就走的事儿吧啦吧啦说了,顺便还把林姜等人不知道的宫花事件也翻出来叨唠了一遍。
  夏嬷嬷气的脸上皱纹都多了两条。
  在他们林家,什么好东西不是先由着姑娘选,哪怕一草一苗一碟果子,老爷都会吩咐,最好的先送给姑娘们吃去。
  可到了荣国府,居然连什么簪花都送完了别人,剩下两支给姑娘。
  夏嬷嬷看起来,很有准备冲出去打周瑞家一顿的架势。
  直到宝玉挨打的消息传了过来,夏嬷嬷的铁面才放松了些。而贾母,也是直到晚间忙完了安置宝玉,教训贾政等事后,才叫鸳鸯来安慰黛玉,说是明日再教她入宫之事。
  鸳鸯说话,黛玉也只是听着,听完后关门送客。
  鸳鸯能混成贾母身边第一人,就不是鹦鹉能比的。她察觉出了林姑娘的冷淡,只是她唯有苦笑。在老太太心里,当然谁也比不上宝二爷,林姑娘虽是嫡亲外孙女,可才来了几个月,感情就差些。
  而老太太方才情急之下表现出来的亲疏,也实在有些伤人心。
  鸳鸯只好走了,回去后也是报喜不报忧,只说林姑娘正在拟年节下的礼单子,是要给林家在京城的故旧安排年礼。
  贾母也就点头:“玉儿是个极聪慧的孩子,正如当年的敏儿。”然后又烦忧:“要是有个敏儿那般的儿媳妇做臂膀,我也就不愁了。如今你看看府里这两位好太太!一个着三不着两,专会怕老爷和扣银子,一个看起来吃斋念佛不管事,其实心里把着这管家权不放,还不如真撒手不管,倒少替府里得罪些人!”
  鸳鸯就劝道:“老太太别忧心,还有琏二奶奶呢。”
  贾母点头:“看今日小林太医行事,想必凤丫头没掺和进祸害人家生意的事儿里头去。否则都是王家的出身,小林太医绝不会对凤哥儿那么客气。”
  贾母摇头一笑:“那小林太医对凤哥儿和气,大半也是做给咱们看的,叫咱们别会错了主意,当她是糊涂年轻女孩子糊弄——到底是谁想算计她家里,她心里门清!”
  鸳鸯见老太太苦思冥想的忧虑,心里对两位太太不免都有不满:老太太这么大年纪了,还得给家里操心不说,还要为二太太收拾得罪人的后果,真是……
  方才两位老爷也是,林姑娘要入宫的消息一出,两位老爷就巴巴站在这儿异口同声:请母亲拿主意。
  明明都是四五十岁的老爷了,遇到正事还是没有主意,纳小老婆的主意倒来的很快。
  …
  腊八这日,宫里各处都分送腊八粥。
  除了太医院的腊八粥有林姜的,太上皇、皇上处又单独给她赐了一碗,甚至连太后娘娘都命女官额外送了一份。
  谁知太后送过后,后宫诸嫔妃也跟着动起来:反正有大佬在上面顶着,两位陛下要怪她们拉拢太医也得从太后开始怪,所以各宫各院都打发太监给小林太医送了腊八粥过来。
  送粥是小事,主要是让宫人打听打听:小林太医您开始做玉容膏了吗?过年可不是休息的理由啊,赶紧工作起来。
  林姜都是打太极:父亲还没回京,最重要的一味药引子都没有,实在做不出来。
  倒是皇上听闻此事后,还特意去了一趟凤霖宫中寻皇后:“你是六宫之主,管束好嫔妃。今年母后赏腊八粥,为的是齐阳妹妹得了小林太医的药,给外甥治脸面,那是父皇跟前过了明路的,母后才破例赏了一碗腊八粥。”
  “她们那起子人跟着瞎起什么哄?竟都忙着派人去太医院,把这好好的太医院当成集市逛了。还去预定什么玉容膏,简直胡闹!父皇嘱咐过小林太医,让她不要在这些不要紧的养颜方子上费工夫,她们倒是轮番去搅和,这是大过年的招不痛快呢?”
  皇后连忙答应下来,将后宫嫔妃敲打了好一阵子,林姜这里才算清净了。
  否则开了先例,这回送腊八粥,下次送过年酒的,她这里永无宁日不说,来往多了总有瓜田李下的嫌疑。
  不过后宫娘娘们送来的腊八粥,都是格外精细的粥点,还另配了许多点心,反正比御膳房送来的大锅粥好许多。
  眼见十来碗粥和数十道点心,她也吃不了,就叫了小太监帮她一起拎到前头大堂去,准备请今日当值的太医一起吃。
  今日当值的也有一位院副,名马宝仁,性格比刘院副开朗些。
  见林姜想跟他们分享粥点,就先单独叫住她笑道:“小林太医,你还是年轻不知道宫里头的事儿,这粥点再好咱们也不能吃。”
  林姜听出他言外之意,不由有些诧异:“怎么?各宫娘娘与我都不曾见过面,难道还会下毒?”这犯不上啊。
  马院副揣着手笑道:“她们本身是没道理给你下毒的,但搁不住这粥点一路送过来,说不定就叫旁人动了什么手脚——万一你吃了哪一宫的粥点出了事,以小林太医你现在的地位,那位娘娘肯定是要倒霉的。”
  “这借刀杀人,在后宫可是常事。”马院副笑道:“虽说可能性很小,但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咱们太医院也有过太医突发恶疾没了的先例,所以这些年,除了两位陛下宫里的赏赐,别的吃食一概都不用的。”
  其实他不敢明说的是,就连御赐的食物,他们也都是供着,一般不入口。
  林姜还真不想宫里到了这等地步,没入后宫,还会被后宫的刀剑伤到。不由问道:“那咱们每日总要吃喝,御膳房也每日会送茶点来,这些……”
  马院副笑道:“御膳房专给太医院做吃食的三间屋子和几位大厨,都是太医院盘熟了的,且这种负责供应外臣的大厨房,跟宫妃们的根本不在一处,各宫也伸不进手去。”
  见林姜对宫里事儿还是知道的少,趁着今日腊八,太医院工作清闲(一般不是重病大家都不会节假日宣太医免得不吉利),马院副索性就跟林姜掰扯清楚:“不光外臣的大厨房是另做的,连太上皇、皇上这两位陛下的御厨房,也不跟后宫掺和着,都有人紧盯着。”
  “这历代宫廷啊,丧心病狂的人和事儿多着呢,说不定就有什么迷了心窍的宫女太监要害主子,陛下们哪里能冒这种风险?当然是要另做饮食的,而且同一道菜品要好几个御厨房都做了送上去,谁也不知道,陛下们吃的到底是哪一道!”
  这才是下药都没处下去。
  林姜听马院副讲了许多宫闱密事,受益匪浅,起身行礼道谢。
  要说从前他与两位院副只是井水不犯河水,面上的和气,那现在肯将这些经验教训隐秘宫事分享给她的马院副,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