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涟漪看她说出这番话是经过抉择的,心里也明了了。她望着她,坚定的说:“既然这样,我这做姑母的也不能不支持你。我看得出二公子的确很喜欢你,那孩子我从小看到大,未曾见过他对谁这般上心。正好今儿侯爷回来了,我便向他提一提。”
洛梨一惊,“跟侯爷提?”
洛涟漪点头,伸手按了按她的肩头:“虽然我力量有限,但是我能做的,我便一定会做。”
洛梨心里明白,虽然姑母影响不了窦氏,却能影响侯爷的决定,而且那影响不可小觑。
两个人话说完了,便听到外头有敲门的声音。
丫鬟开了门,在外头禀告道:“二公子过来了。”
洛梨一愣,下意识的将桌上的“冰魄”收进了袖中藏了起来。倘若姑母认得这把剑,沈曦又怎会不认得这把剑?
她看看姑母,洛涟漪对她点头:“去吧。”
洛梨出来时,见沈曦牵着阿元的手,两个人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
“姐姐!我碰到二哥哥了,我说他送给咱们的锦鸡越发的肥胖了,他便说要过来看看!”
洛梨对沈曦点头,轻笑道:“正好,趁着今儿天晴,将那锦鸡的笼子搬出来,让它在院子里好生的活动一下。”
阿元一听,高兴的跳起来,蹦蹦跳跳的就进了厨房去拎笼子。
沈曦从怀中取出一个纸包递给洛梨:“我今日上街时碰到的,你尝尝。”
洛梨好奇的接过纸包,打开看,里面是红色的小果子,裹着雪白的糖霜,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我尝尝。”她笑道,说着拈了一个塞进嘴里,酸甜清香的滋味溢满口腔之中,她开心的眯起了眼睛,赞道:“好吃!”
沈曦望着她明媚的笑脸,也跟着笑起来:“猜的出是什么做的吗?”
洛梨乌黑的眼珠转了一圈,问:“是山楂吗?”
沈曦摇头,晃了晃手指:“不是。”
洛梨蹙眉想了想:“那……是梅子?”
沈曦失笑:“也不是。”
洛梨嘟起嘴:“那我可吃不出来了,二哥哥告诉我嘛!”她可爱的撒着娇,看的沈曦心中一片柔软。
“是乌梅和山楂,又加了桂花、玫瑰、蜜枣,裹着糖霜一起做成的。”
洛梨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么好吃呢!二哥哥好厉害,这样的宝贝也能被你找着!”她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沈曦绽唇微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弯起了眉眼,清澈的眼眸里都是她的影子。
洛梨勾唇一笑,心中微微小得意,这果子她自己曾经做过,当然尝的出来是什么味道,只不过她若是直接说出来,有什么意思呢?
洛涟漪立在廊下,看着院中的少男少女,一个身姿如玉儒雅俊逸,一个弱柳扶风娇媚动人,这画面看着叫人赏心悦目,还真是珠联璧合天生一对。
倘若没有窦氏从中阻挠,他们该是多么登对的一对璧人啊。
她下了决心,她与那个人一直保持着距离,从不会向他提什么要求,但是今日,为了洛梨,她会打破这个规矩。
因为快到晚饭时间,洛涟漪便留了沈曦在青华苑中一起吃了晚餐,一直到日落黄昏时才出来。
洛梨送沈曦出了院子,一直送到橘园附近。当她转身时,蓦地感觉到一道白影出现在眼帘之中。
他一袭白衣,立在枯黄的橘树下,定定的望着她,银色面具下眼神冰冷。
洛梨心中一跳,面对他这样冰冷而凌厉的眼神,不知为何莫名心虚。
“大表哥。”她躬身行了一礼,弱弱道:“你……你怎么在这里?”
沈胤并没有说话,一步一步向她走过来。
洛梨吞了一口唾沫,垂下了头。
“我曾经警告过你,不要去招惹沈曦!”他一字一句,严厉的话语在她耳旁响起。
洛梨心中有些委屈,抬眼道:“大表哥误会了,二表哥随着阿元过来看锦鸡,姑母留他吃的饭,与我有什么关系?”
“你还狡辩!”他逼视着她,“难道经历了慈恩寺的事情,你还不能吸取教训?我说过沈家人不好惹,你为何一而再再而三……”
面对他的质问,她禁不住后退了一步,大表哥这个严厉的样子好吓人。
“我……我……”她嚅嗫着说不出话来,“我能怎么办……”委屈的双眼微微发红,“窦夫人早已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即便我不去惹她,难道她便不会对付我?我承认,我们洛家的确败落了,可是这不代表我比别人低贱。难道别人有资格嫁给世子,我洛梨就没有这个资格了吗?”
“这不是资格不资格的问题!”他紧紧攥着五指,她为何不知,她如此冒险下去,等待她的只有死路一条。她这样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远不知人心有多么险恶。
洛梨冷笑道:“大表哥,你这样关心你的弟弟,也罢,若是你娶了我,我便放弃他。倘若能够嫁给圣上亲赞的‘麒麟子’,这买卖也很划算。大表哥,你娶还是不娶呢?”
她抬眼挑眉,一双妩媚动人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微微发红的眼底带着几分魅惑和挑衅。
沈胤蓦地睁大了双眼:“我……”他真的没想到她会问他这样石破天惊的话。
没等沈胤回答,洛梨突然笑了起来,笑的嘲讽极了,“大表哥不必为难,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我洛梨虽然一无所有,可是我还不会像皮球一般任人踢来踢去。我想要的,我一定会靠着自己的手得到!”
说罢,她哼了一声,拂袖转身离去。
沈胤抚额,合了合眼,他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被这个小丫头戏弄了。
一想到她为了洛家前程竟如此拼尽全力,亦或者她根本就是喜欢沈曦?他心中浮起一阵烦乱。
他心情有些糟糕,转身一步步向着光华轩走去。
光华轩前的一片柏树林前,立着一个少女,她簪着白玉发钗,穿着粉色的锦裙,裹着银色的裘皮披风,似乎等了好一会了。
“大哥!”看到他过来,她高兴的叫了一声。
沈如月?
沈胤眼眸微转,立住了脚步,沈如月飞快的走了过来,露出欢欣的笑容:“大哥去哪儿了?怎的现在才回来?”
“何事?”沈胤淡淡道。
沈如月笑道:“祖母说今儿有宫里送过来的佛跳墙,做的极好,办了个佛跳墙的小宴,我过来叫大哥一起过去尝尝。”
“我吃过了。”沈胤踏步向前走去。
沈如月一怔,加快几步拦在了他面前:“大哥,我早知道你会这样说,方才已经送了一份给了明月,你回去一定尝尝。”
沈胤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以后,你都不必送了,光华轩不缺。”
沈如月呆呆的望着他:“不缺?还是说……只是你不想要。”她自嘲了笑了一声,“但凡我送的,你都不想要,对不对?”
沈胤沉默了。
“你是我的大哥,我只是想跟你一起多说说话,一起吃个饭,就这么难吗?”她委屈的望着他。
沈胤唇角勾起一丝讥讽,“你真的把我当大哥吗?”
这话仿佛一把箭一下子扎进她的心里,沈如月脸色煞白,她的双腿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大哥……什么意思?”
沈胤瞥了她一眼,那目光锐利的仿佛洞悉一切:“你心里明白,不是吗?”
沈如月张了张嘴,嘴唇轻颤了两下,他的目光那般锋利,锋利的仿佛刺穿了她虚伪的面具,看清楚她内里的龌蹉和猥琐。
他看出了她的心思,他居然看出了她的心思?
在他的心里,此刻的她,该是多么卑鄙和恶劣啊!
沈如月连连后退两步,恍然觉得自己如堕冰窟,眼看着他带着鄙夷和冷漠踏步离开,却怎么都控制不住自己,想要靠近他,再靠近他一些。
“那你告诉我,你到底是不是父亲的儿子——”她叫了起来。
那白色的背影顿住了。
她一直在自我安慰,坊间和沈府里,早已有一个传说,说沈胤不是沈侯爷的儿子,他的父母另有其人。
自打她爱上他的一天起,她便用这个传言来自我欺骗和麻痹。
她相信自己爱上的不是自己的大哥,而是一个将来有可能娶她的男人。
她巴巴的望着他笔挺的背影,巴巴的指望着他告诉她真相。
然而,那身影只停顿了一下,便抬脚离去了。
一句话飘到了她的耳畔。
“好好过你的日子,再也不要做这些无谓的事情。”
声音清淡,却不似平日那般冷漠,隐隐好似还带着几分关心和劝戒。
沈如月双腿一软,跪在了雪地上,低头时,滚烫的眼泪滴落在雪地里。
原来在他的眼里,她一直做着无谓的事情……
“大哥,你好残忍,真的好残忍……”他简单的一句话,打碎了她所有的希望和美好,所有……
第24章 忌日
沈如月受了风寒着了凉,嬷嬷丫鬟们着急起来,前后忙个不停,又是请大夫又是熬药的。
窦氏听说她病了,亲自过来看望,见她脸色苍白神色怏怏的,倒像是有什么心事一般。
她探了探女儿的额头,微微发烫,担忧道:“你这是怎么了?素来身体好的,怎么出去一趟便病成这样,还烧的这么烫?”她只有沈曦和如月这么一对儿女,自然是疼在心口上的。
沈如月失神的摇了摇头,眼珠慢慢转了一下,看向了母亲,轻声道:“那陈家公子……”
窦氏安慰道:“你无需担心,若是你相不中,咱们再选,左右这晋安的贵公子,哪个不是任你挑选?”
沈如月嘴角浮起一丝浅淡的嘲讽,任她挑选?可是有的人连眼神都不屑多给她一个,连话都不愿意同她多说一句呢。
在他的眼里,她做什么都是多余,都是无谓的。
既他都这样说了,她还有什么可想的,何必在他跟前丢人现眼,倒显得自己多么低贱似的。
“娘,”她轻叹了一声,低声说:“陈公子……很好……”
窦氏十分意外和惊喜,紧紧握着她的手,欣喜道:“如此说,你是同意了?”
沈如月点了点头,眼底却没有半分欢喜的光彩。她知道,她终究是要嫁人的,终究是不能嫁给他的。从前的那些事情,至始至终不过是她的幻想罢了。如今幻想破灭,她不能不面对现实。
窦氏见她神色奇怪,蹙眉道:“你可想好了?若是没……”
“我想好了,就这样吧。”她懒懒的合上了眼,像是不愿意再说话了。
窦氏原先是很满意陈家的,陈家乃是世代公卿,如今的陈大将军又掌握着军权,同他家联姻再好不过。见女儿答应了,便不再吵她,转身正要离开,听到身后女儿轻声问:“娘,你能告诉我,大哥到底是不是父亲的儿子吗?”
窦氏一怔,蓦地转头看向她:“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我一直很好奇。”沈如月紧张的看着母亲,双手紧紧的攥着被子边沿,“娘,你就告诉我吧?”
窦氏摇摇头:“我不怕跟你说实话,他这桩陈年往事,连我都弄不清楚。”
沈如月失望的垂下了眼帘,不再说话。
窦氏心中疑惑,不知道她为何提起这一茬,想起沈胤的身世,她也是心里硌得慌。她不止一次问过沈宽,沈宽压根就没跟她说过实话。她虽然不喜欢沈胤,但毕竟是沈家长子,得沈宽重视,后来又得皇上赞赏,她自然得好吃好喝供着。左右他没有娘,为人又寡言少语,倒也没显得那么讨人厌。
“我同陈家商量,婚期就定在年中,你看如何?”窦氏试探的问。
沈如月只“嗯”了一声,便不再作声了。
窦氏吩咐丫鬟们好好照顾姑娘,便高兴的转身出去了。女儿的婚事定下来,她放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如月今年也十六了,是时候该出嫁了。
她连忙让人去请了陈夫人过来,陈夫人一听如月允了不由得大喜,两人便将婚期确定在了年中的五月端午。毕竟结亲是大事,如今马上年底,要忙过年的事情,过完年再准备数月,刚好便到了端午。
陈夫人欢天喜地的走了,窦氏这才往玉安阁去了,正碰见英武侯沈宽从宫中下朝回来。前方战事稍平,英武侯便回晋安向皇帝复命了。
陈家提亲的事情,窦氏之前跟沈宽说过,沈宽也是觉得合适的。如今两家达成了,窦氏便欢喜的告诉了沈宽。沈宽点头,也觉得满意。
女儿的婚事落了地,窦氏便想起了沈曦的婚事。沈曦今年也十八了,该成家立业了。盛棠来住了一阵子了,她觉得是时候该定下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