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家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家乐-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单,然而专业人调出来的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样。
  除了清蒸大闸蟹,谢一浩还顺手做了个毛蟹炒年糕,沈舟诚最不喜欢吃炒年糕,但是这道蟹炒年糕却仿佛是绝顶搭配,大闸蟹的鲜甜奇香融入进年糕里,达成了最美味的和谐。
  炒年糕的美味让爱吃肉的小狐狸也贪多吃了几块。
  谢一浩熬姜糖茶也很有一手,不过分的甜,也不过分的辣,那种配比掌握到最佳的控制,入口的甜滋滋,和姜丝化开的热辣,带给人通暖身心热辣的同时,嘴里还留着令人迷恋的甜。
  沈奶奶也爱喝他煮出来的这个姜糖茶,谢一浩大大方方给了配比秘诀,“主要还是您家的姜好,我也没想到味道能这么美。”
  中午吃完了一堆大闸蟹,下午沈舟诚带他上山,谢一浩再一次来到年初桃花烂漫的地方,看着绯红不在的桃枝,那颗多愁善感心又发作了,忍不住口中尬诗感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你醒醒吧,现在秋天,没桃花。”
  “老沈啊,我发现你可真是一个煞风景的奇人,现在没桃花怎么了?我心里有桃花不成?”
  沈舟诚低下头看自己怀里的小白团洗洗眼睛,小狐狸眼眸黑莹莹的,像是带着春水,它看他的时候,眸光很亮,雪色的毛发白色毫无瑕疵,小细腿笔直而又显得精巧可爱。
  察觉到沈舟诚看他的视线后,小脑袋在他胸膛上蹭了蹭。
  “你顶着这头绿毛,说自己心里有桃花,我不知道你是在辣我眼睛,还是玷污我的心灵。“
  “——托尼老师误我。”


第55章 和尚
  两人一狐去看了竹林里在建的餐厅; 谢一浩蹭蹭蹭就一蹦两跳上了三楼; 站在楼上窗户往外一看; 外面的美景尽收眼底,望不尽的竹林翠绿清幽; 秋风拂过卷起落叶在空中盘旋,再往旁边看,桃枝一片连着一片; 虽然现在看不到红粉桃花,但是谢一浩能在脑海中幻想出那一片绯红花海的景象。
  “太棒了,你这个地方太棒了!”
  “沈老板; 沈老板,你还缺厨子不; 等你的小饭馆开张; 我给你当厨子吧……”
  “你不回去啦?”
  谢一浩指着头顶的绿毛; “回去干什么?我要离开那个令我伤心的地方,重新开始。”
  “你们这边山好水好; 一定能治愈得了我这颗受伤的心。”
  沈舟诚收下了这个来投奔他的失恋厨子; 把他安置在村委后面的那排房子,谢若旻也住在那; 那边的房子不大; 现代的砖瓦房; 十几个平方的小单间,以前用来放杂物,现在被沈舟诚租下用了; 重新粉刷过一遍,在房间里改装了一下,里面砌了几道围墙,加装了冲水马桶和热水器,还有空调。
  谢一浩搬进去后,发现自己居然还有个邻居,邻居应该是个很温柔浪漫的人,他的屋前堆了好几盆绿植,窗台上有一排多肉,还有一棵养得极好的绿萝,绿萝的藤蔓一路向下延伸,垂落到了地上。
  他原本还有些小嫌弃这个屋子,然而在看到邻居那布置精美的小花园后,突然就喜欢上了,等会儿他也上网,去买些绿植回来养在屋子里。
  沈舟诚还跟他说过,门口有一小块菜地,也可以任他折腾,谢一浩吹了声口哨,随口吟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等会儿上网买些菊花来种种。
  他以后就是“左手大闸蟹,右手小龙虾。做菜深山里,归来见菊花。”
  搬进去后,谢一浩他想还是得跟旁边的邻居打个招呼,为了防止自己的一头绿毛吓人,谢一浩老早就借沈舟诚的车去县城里把头发染黑,结果县城里的托尼老师技术不佳,或者是因为频繁染烫,他的那一头黑绿毛变得跟钢丝一样。
  他在心里又大喊了一声:托尼老师误我!
  谢一浩转身走进另一家理发店,给自己剃了个光头,后来去饰品店买帽子的时候,他看着镜子里的光头小哥想:削去一头青丝,残灯古佛了却余生,比染头绿毛要有决心多了!
  他给自己选了一个深黑色具有高级感的帽子,又挑了一串佛珠拿在手上暗示自己脱离了普通人的男欢女爱。
  回到自己的新屋,简单打扫过一遍,后来听见了隔壁有人回来的动静,听沈舟诚说旁边住着个当会计的妹子,谢一浩就开火做了几样甜品,什么桂花饼蛋挞网红雪媚娘之类的,装成了精巧的一盒,提在手上去敲隔壁的房门。
  作为一个暖男厨子,各种精巧可爱的甜点简直是手到擒来。
  谢若旻听到了敲门声,打开了内门,外面还有一道铁门,看着外面戴帽子的陌生男人问道:“谁啊?”
  谢一浩冲她招了招手:“哦,我是新来的邻居,沈舟诚的朋友,也是个厨子,因为刚搬过来,给你送点小礼物。”
  谢若旻上下打量他,迟疑的问道:“你是还俗的和尚?”
  还俗的和尚一般不会选择来当厨子吧?也许他在庙里是做素斋的,沈老板那边的确也可能把餐厅打造成素食餐厅,毕竟他们清泉村的蔬菜是真心好吃。
  谢一浩:“……”
  他扶正了帽子,又把手中原准备在沈舟诚面前装x用的佛珠收起来,对眼前的女孩子正经道:“我不是和尚,剃了个光头,全是托尼老师害我。”
  谢若旻噗嗤一声笑了,“我刚从县里回来,听村里人说,沈老板还带了个绿毛杀马特回来,你们该不会都是被理发师给害了吧?”
  谢一浩:“……”恐怕那个绿毛杀马特就是我。
  “算是吧,托尼老师真心祸害大众。”
  沈舟诚藕田里一只只大闸蟹们越来越肥美,全都到了可以打量捕捞的时节,这些秋蟹们个个都肥硕不已,随便捉住一只公蟹都有四两,母蟹也超过了三两。
  一亩藕田里,有接近上百公斤的大闸蟹,一只叠着一只,乌压压的一片,十亩藕田,虽然整体数量不多,但是这几千只大闸蟹的销路也成了问题。
  枫都豪那边早已买了著名跃水湖的大闸蟹,姜洋那边也不需要大闸蟹,其他各家食堂就更是不会出售大闸蟹,沈奶奶问沈舟诚怎么处理这些大闸蟹,沈舟诚早就有了决断,他要策划一场活动。
  青碧山秋蟹长桌宴。
  对于“小龙人”沈舟诚来说,此时单纯把秋蟹卖出去很亏,不如利用它们做噱头把人招来青碧山,直接卖蟹给游客,他不仅能省下找销路的麻烦,赚更多钱,还能得几波热闹的“人气”,成为自己身体的大补丸。
  沈舟诚自己联系县里和市里的“众游”旅行社,把自己撰写的青碧山秋蟹长桌宴活动方案发给了旅行团,因为之前合作过,那边的人倒是乐意与他合作,两方商议好对策后,旅行社马上开始在各大旅游团群里发宣传图和广告了。
  负责人在群里开始发广告:
  “青碧山秋蟹长桌宴(纯玩一日休闲游),秋风起,秋蟹肥,又到了一年一度吃大闸蟹的时候……出团日期……团费288,出团社……限额50人,满30人发团。”
  “【清蒸大闸蟹掰开蟹黄满腹图】【大闸蟹捕捞图】【青碧山竹林图】……”
  这广告一出来,议论纷纷:
  “青碧山?是在上次去的那个清泉村吗?他们那边的农家菜确实好吃,还有竹鼠和孔雀,不知道那些蓝孔雀现在都长成什么样了?”
  “那边的菜的确好吃,我上次特意去了两次,专门吃它的团餐。”
  “青碧山是那个沈小哥承包的吧,长得可帅气了……”
  “一日游288也太贵了吧,只是吃蟹而已,还是咱们本地养的大闸蟹,那能有多好吃,我宁愿上网买几只跃水湖的蟹,啧啧,上次他们村赚了钱后是不是要赚黑心钱了?心脏啊,反正我绝对不去。”
  负责人挑选@群成员回答问题:
  “是本地养的大闸蟹,很好吃,一只三四两,蟹黄很肥,绝对划得来。”
  “长桌宴,除了大闸蟹之外还有其他配菜。”
  “要是去早一点,能安排钓鱼活动。”
  虽然不少人对这价格有所微词,但是也有不少上次来过清泉村的愿意做回头客,宣传了好些天,在出团日期前报够了35人,只要报名人数超过三十人,就能发团。
  负责人放下心来,团费288,其中88元是他们旅行社的,这个三十多人的团,配一个导游一名司机加辆旅游大巴,不用住宿,只需要组织人员一天来回,他们社能赚一波愉快的钱。
  周六周日各有一个团,分别是县里和市里的,据说还是先来探探情况的先锋队,有些人害怕交了288过来吃不了一顿好的大闸蟹,就不太愿意报名。
  毕竟,众所周知的,旅行团里推荐鼓吹的大部分餐饮店,大多不好吃。
  团餐就是折磨人,开团前的各类旅游宣传吹得天花乱坠,什么特色宴席,什么舌尖上的地方美食,结果你参团一去,狗屁,味道还不如当年学校食堂的饭菜。
  尤其是一些当地打卡必吃的特色东西,你点了,第一口味道太难吃,但是因为走路太饿,不得不一脸菜色的吃完。
  看你吃得那么难受,老实人店家跟你说:“啊?很难吃对吧,我们本地人通常都不吃这个。”
  “……”
  这种魔幻现实,经常报团的团游达人们大多经历过,遭受过这些暴风雨的击打,已经熬成老油条的团客们一定得小心翼翼报团出游。
  为了迎接这些长桌宴,沈舟诚先找人定做了许多木质长桌,长方形的桌子,两边各坐五个,一桌能做十个人,三个这样的桌子拼在一起,就能坐三十人。
  除了长桌,还有竹凳,王飞宇戏称说自己今年光靠做竹凳,就从老板那薅了许多羊毛,这个工作不亏。
  除此之外,还预备好了遮雨棚,防止万一下雨,那就只好在竹林子里搭雨棚了。
  为了把场地布置的更漂亮一些,在竹林摆放长桌的空地上,沈舟诚又买了两架藤椅秋千,让人搭了个复古草棚,把秋千摆在草棚边,他还买了个特制的座椅拱形架,这种座椅拱形架下面是供人休息的座椅,上面是拱形的装饰,可以让绿色植物爬藤缠绕在上面,两边几层的架子上也可以摆放许多盆栽装饰。
  这个座椅拱形架,买回来后小狐狸很喜欢,所以就直接放家里的院子里,在向阳的角落里摆放着,沈舟诚还去买了几盆绿萝吊兰以及三角梅什么的摆放在架子上。
  有了新的座驾,之前的老秋千小狐狸就不爱趴了,因为沈舟诚总喜欢在那秋千上逼它写数学题,小白团看见那秋千就有心理阴影,但是沈舟诚也经常会带着它坐在秋千上念故事给它听,阴影仿佛又被阳光照射没了。
  时隐时现的阴影真是折腾狐。
  因此,它独自一只狐的时候,还是趴在座椅上晒太阳吧。


第56章 钓鱼比赛
  周六发往清泉村的团七点半集合出发; 这是谷平县县里人组成的团; 一共报了四十五人; 旅行社从市里调了一辆装载五十人的旅游大巴赶在早上七点半左右到达谷平县。
  导游何亮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他跟着司机早上四五点就起来打扫车子卫生; 一路从永南市开到谷平县,幸好他们的大巴车抵达集合点的时候,他拿着名单数了数; 一行四十五人全都到了。
  可以准时出发。
  像他们带团的,最怕出发的时候团员不准时,再加上忘带身份证之类的事就更让人头疼; 有些马大哈游客经常在开往机场的途中,说自己没带身份证; 问导游怎么办; 那导游还能怎么办; 凉拌炒鸡蛋。
  导游何亮拿着名单表点名安排座位,“群里也有座位表; 大家看看自己的名字; 找位置坐啊……后面还有五个空位可以随便坐。”
  今天的这个团和以往的团相比,多了许多十几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听家里的父母说这边有大闸蟹吃; 也心生好奇跟着爱报团的老妈一起来了。
  妈妈叮嘱自己十几岁的孩子; “在车上少吃点零食,中午有大闸蟹吃。”
  “还不知道还不好吃呢,咱们这养出来的蟹; 说不定一股子土腥味。”
  “应该比超市里十块钱一只的小蟹要好吃一些。”
  车上有人搭嘴道:“管他好不好吃,大家伙儿一起吃,图个热闹呗。”
  旅游大巴这趟车开的顺畅,赶在九点半前抵达了清泉村,导游何亮先招呼他们去体验鱼塘钓鱼的活动,“大家伙努力钓鱼,钓上来后中午吃啊,不过你想要带回去,还是得论斤买……”
  奉文斌给这群游客们挨个发钓鱼竿,他是个钓鱼业余行家,沈舟诚让他来指导游客们垂钓,奉文斌倒是挺好为人师,忙不迭就答应了。
  别说,教人钓鱼的乐趣,跟自己钓鱼的乐趣一样有意思,他还可以跟这群游客吹牛比,别提多么美滋滋。
  “沈老板,以后干脆我帮你专门管这个游客钓鱼塘算了,也不要你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