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然看到阵容后去查了一下,明白他和沈竟估计是干活担当,还是一带一。节目组请来的嘉宾基本上算是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他是那种中字辈的,这样的区分能够最大程度的笼络到受众。
网上最快乐的群体除了广大沙雕网友欢乐多,还有就是斯巴达三百勇士的磕晶体燃烧cp的,从《不朽》官宣开始押注,守着三百人的超话每天签到。每天都在舞动青春,以一敌百,舞出三万人的架势。
《过路人间》之前一直有各种无锤料在网上放,一会儿有李沛然沈竟一会没沈竟的,让她们这些人七上八下。产粮全靠P图、剪辑和脑补,当初沈竟一条微博就让不少人入坑。只可惜《不朽》剧组管得严,没什么路透,再加上两个人以前从没同框过,真的磕糖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而现在有官宣综艺就有合体,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观察机会了!
《过路人间》八月底开拍,款项打过来后,李沛然按照自己的管理将20%的收入捐了出去。
这是他的习惯,每次的收入扣除税款后将剩下的钱二八分,永远将20%的收入捐出去。有贫困山区儿童,有失学儿童,也有老兵的项目,碰到合适的就捐。在低谷的那两年他寒暑假基本不回家,会去支教,去一些地方住一段时间,开阔了事业,许多从前课本上的冰冷字眼在实际中看到更有体会。
有悲有喜,有痛苦有坚守,有人间烟火,有边缘生活。而后路过寺庙的时候进去烧香,和另一个烧香的老人聊起来,对方跟他说,要时常保持不满的状态,也就是80%的状态。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保持八十分的心态,去追逐百分百的优秀。
老人的态度平和,看得出年轻时候一定很帅气,是有大智慧的人。李沛然站在他身边,油然而生出一种尊敬,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觉得身旁的人一定是大人物,应该是退休了出来看看。后来凭印象去网上搜了一下,只能感慨一句太低调了。
也是那时候解开的心结,努力的锤炼自己,积极向上,一边写东西一边揣摩,补齐了自己前十八年亏欠的功课。到终于有人递橄榄枝来的时候,他抓住了这个机会。
8月底开始录制《过路人间》,李沛然趁着空闲时间和《无限循环》铁三角见了面。
《无限循环》的导演林森,编剧胡一帆,特效景轩,这三个人不是一个专业甚至不是一个学院的,但他们开学的时候分到了一个宿舍,关系非常的好,约定了以后也要相互扶持。
比较惨的是临毕业那会儿赶上了影视寒冬,一年下来没多少剧组开工的。胡一帆的本子倒是有人想囤,不过连名字都不给他,他不愿意,三个人一合计,继承胡一帆妈妈的火锅店去了,指望着赚到钱把电影拍了。同时景轩也在一家特效工作室工作。
他很厉害,本身技术过硬,又很聪明,做东西完全是又快又好。不过摊上一个折腾的老板,每天加班加的像狗,后来更是直接住院。老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他住院也是两位室友哥哥照顾,出院后就提了辞职,把手头工作交接完,也去胡一帆那里。
三个人这时候已经是毕业第四年,还在漂着,前路迷茫,只有坚持梦想才让疲惫的生活透进阳光,坚持着那一点点希望继续前行。
四年下来,三个人也攒了一点钱,但对于拍小成本电影来说,这些钱还不够,还是要拉投资,要找人,很多相关方面的流程也需要公司背书。投资也是需要钱的,大家都不是傻子出来做慈善。
再小的成本,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没有千万也拿不下来,而普通人靠做生意赚千万,是非常难的。
如今资本在娱乐圈的投入相较前几年理性了许多,但普通人进入这个圈子依旧很难。
四人约在了咖啡厅。
李沛然习惯性的提前十五分钟到,发现胡一帆他们已经到了。面前放着的咖啡表面有些凝固,想来已经待了有一会儿。
一番介绍后,李沛然靠长相气质迅速分清了三人。
三个人都挺瘦,林森长相有些憨厚,很靠得住的老大哥的模样。胡一帆戴眼镜,手里拿着一叠A4纸,应该是文稿,他手腕有块皮肤颜色已经是深褐色了,很明显的伏案工作做了很久,经常摸电脑键盘和鼠标。刚过来的时候景轩那架势很明显的在玩游戏,估计是赢了,小得意的样子,现在则是正襟危坐。
不用紧张,我们就先随便聊聊。李沛然温和道。
他气质疏疏落落,有如青松翠柏,林森他们原本有点紧张,影帝啊,活生生的影帝在面前。但李沛然就像个普通人一样招待,这让他们紧绷的情绪一下子放松了不少。
我看了本子就想联系你们了,不过当时在剧组拍戏,抽不出时间。李沛然道,我想问一个问题,投资跟进,你们这边最快多长时间能把班底组建起来?
第26章
拍电影是个团队活,导演来掌控全局,必须hold住场子,先期立项,备案,从主摄影到服化道,场务,副道等等一系列人员,到确定演员,场地。把所有前期筹备工作做完后才轮得到开拍。电影开拍后每天烧的钱至少都是六位数往上走,这还是小成本,大成本制作更不必提。等拍完后剪辑,特效,又是哗啦啦的钱。之后就是看宣发,这是重头戏。
胡一帆看向林森,森林斟酌了一下用词,谨慎地给出时间:2个月。
那就是十一月了李沛然想了想自己的行程,我这边能出的是这个数。他左手比了个一,右手比了个五。
林森和胡一帆相望了一眼,一千五百万的投资,这个价格其实有点偏低,不过对于拍这样一部小成本制作来说省吃俭用还是可以的。
只不过这样他们可以选择的演员范围就更小了。
另外,我想试试纪逢生这个角色。李沛然毫不掩饰自己的来意。
林森眯起眼睛,李先生,恕我直言,我们可能付不起你的片酬。
我的片酬可以折成投资,这点不用担心。
胡一帆直言:可是李先生
叫我沛然就行,不用这么客气。李沛然很理智的分析,我想在目前的圈子里,合理片酬范围内,没有人比我更合适出演这个角色。
这话倒是真的,总一千五百万的投资,可能连一个像样的角色都请不过来。李沛然再怎么flop,好歹他刚有了作品,估计明年就能上,《过路人间》也马上要录制,到时候再爆了,他重拾自己的电影路也就不是问题了。
这个角色和你有十多岁的年龄差,为什么会想到出演一个四十岁的角色呢?胡一帆直接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没记错的话你的《不朽》明年上,马上也要录制一档国民综艺,出演这么一个角色,对你似乎没有什么正向的推动作用。
他再怎么自命不凡,觉得自己的剧本千好万好,也知道这样的剧本是没有获奖可能的,因为这是一部喜剧片,有点鸡汤,讲了中年危机,这种题材不是学院派那群老头的喜欢的类型,也不沾国内各种奖项的偏爱。
奖项没有,票房就更难说了,电影进影院后宣发跟不上,可能毫无水花的就过去了,上演影院几日游。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李沛然再去演电视剧可能会更好一点,相同的时间,他能拿到不菲的片酬,能在国民面前刷脸熟度,对于重回圈子里的他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对艺人来说,形象很重要,李沛然如果来饰演纪逢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形象,中年微胖,疲态和苍老,这是非常摧毁粉丝受众的。
他以为李沛然接《不朽》,已经是选择在二十七岁这样一个年龄去走另一条路,流量小生,但没想到他会选择出演纪逢生这个角色,耗费三个月时间,还需要整容式演技。
因为我觉得这个角色值得。李沛然笑笑,国内对于中产中年的生活状态探讨的本子极少,更何况是这么优秀的结构,我可能接下来几年都不会碰到。现在看到了,又怎么能错过?
胡一帆看他的眼神带上了敬佩。初见的时候对李沛然的印象还带着影帝光环,但现在他喜欢李沛然这个人。内核坚定,态度不卑不亢,能够在这个圈子里如此从容,通透又拎得清,是真的有将这当做一生的事业在运营。
我能看看你的试戏么?林森插话。
那我来餐桌吃饭那段吧。李沛然说罢,调整自己的状态。
前后一分钟不到,他的气质立刻变了。眼睛是疲惫又明亮的,这种明亮来自于公司即将上市的野心,多年工作没有浪费,成功上市套现,实现财务自由。
然后他眼睛晃过茫然,对财务自由后的路产生了一瞬间的茫然,但只有一瞬,注意力转到眼前。他的女儿纪初夏说叫家长,儿子像个讨债鬼一样问他要钱,想要买滑板。
买滑板干什么?难道你想早上一路滑板去上学?李沛然说着,右手按上左手无名指,做了一个旋转的动作。
这是剧本上没有的动作。
林森原本靠着椅背,抱着手臂看李沛然演戏。这动作其实是带有防备意味的,显然他对李沛然演这个角色有着极大的否定。他不可避免的认为当年李沛然角色能夺冠是因为角色和真人性格的贴合。但李沛然现在对于细节的把握和挖掘,让他收获了惊喜。
已婚中年男人,上市企业高管,手指上带戒指是标配,吃饭前将戒指摘下来是习惯。李沛然自己设计这个动作,说明他对纪逢生这个角色是吃透了的。纪逢生是一个自律的、循规蹈矩的人,对于很多事情都会有仪式感。而剧本的时间循环结构,是打破了他这种仪式感的。
他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身体不自觉前倾,表情严肃认真。
李沛然将那枚并不存在的戒指放到自己右手边,头微微歪着,仿佛在聆听儿子说话。他的表情混杂着兴奋和不耐烦,眉毛微微拧到一起,显然在忍耐怒气。
上次你们老师在群里发消息说期中考试,出结果了吧?他没有接儿子的话题,而是直接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
果然提到考试,儿子偃旗息鼓,李沛然的眉头微微舒展,和儿子斗智斗勇的小得意情绪一闪而过。怒气值往下掉。
他似乎听到什么,转向桌子的另一端,他的女儿告诉他老师叫家长。
你干了什么?刚消掉的怒气值因为一句话触发了。
所有因为公司即将上市的喜悦已经完全消失了,所谓的人间烟火全是人间鸡零狗碎,这时候他的注意力不可避免的分散到了手机上。女儿在说什么他其实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眼神从手机上挪到另一端,瞥了两眼他的妻子,两人视线都没有交汇,但多年一起生活的默契已经让他不需要看妻子就知道她的表情。
他的表情逐渐崩溃,眼睛当中盛满了无可奈何地悲伤,仿佛下一秒就要崩塌而李沛然把握的很好的一点在于,他的这种诠释是带有戏剧性的,但不夸张,是很细腻的。
电话这时候响了,就像拯救他的铃声,他立刻拿起手机,眼睛亮晶晶的。
您好,哪位?李沛然开心地问。
这一场戏结束。
林森对他比了个大拇指,太厉害了!你真的就是纪逢生本生了。
过奖过奖。李沛然道,这个角色我还要再琢磨琢磨。
那后续进展我们在微信上交流吧。林森也想尽快定下来。
OK。李沛然道。
众人相互加了微信还拉了群,有进展后在群里通知,之后便告别了。
沈竟这两天跑通告,忙的脚不沾尘的,李沛然则相对轻松一些,除了必要的采访,剩下时间都在家里看看书,看看综艺和纪录片。
林森组建班底的路走得并不容易,新生代的能饰演纪逢生的儿子纪斯年的演员基本上得去校园找,但属于这个圈,经纪公司可以说是狮子大开口,随便一个要价都能让人开始怀疑人生。
林森的困境李沛然也知道,他这边也在想办法解决。毕竟他也想尽快将这部电影提上日程。
中间沈竟终于有歇的一个晚上,两个人一起去吃了牛肉火锅。
沈竟这种不在意自己吃什么的科学怪人,也只有跟着他然哥才能吃点好的。
这家好在有包间,不用担心到时候沈竟带流把他们家的店给挤爆了。
牛肉火锅是骨汤汤底,熬了不知道多长时间,泛着淡黄的清澈,李沛然尝了一下,有一种清甜的味道。西红柿很饱满,切成块放进去后压住汤底里的腥味,让汤底增添了一点点的酸甜。
砂锅让汤底的味道纯正,小葱,黄姜去腥提味,牛肉则是上好的黄牛肉,切成片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