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真是穷酸!聘礼居然还没霍家送的礼多。长姐可是嫁了个进士,凭什么我就要嫁给一个瘸子!”沈蓉随手折下身边的一段树枝,噘着嘴,肆意摘扯着上面的叶子。她的相貌清秀,身量中等,穿着一身桃色的如意纹锦缎褙子,绢纱长裙,腰间挂着香囊。
这身行头,半点不像是个小户千金。
小桃柔声安慰道:“姑娘,夫人都打听过了,高家公子相貌跟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好,就算有些缺陷,将来有高家和谢家护着,姑娘还怕旁人看不起吗?”
小荷连忙点头接道:“是啊,姑娘嫁过去就是做正妻,总比去靖远侯府做妾好吧?霍家此时来人,绝对没安好心。姑娘可别忘了,那日霍六公子逞凶,若不是靖远侯及时出手,只怕……”
沈蓉瞪了小荷一眼,小荷自觉失言,连忙捂住自己的嘴。沈蓉对霍六恨之入骨,那日霍六欲强掳她们姐妹俩,害得沈潆摔下山涧,她则吓得晕了过去。若不是靖远侯,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沈蓉作为大房的幺女,自小被孙氏宠纵,心比天高。她对高家这门亲事打心眼里不满意,可更怕被送去靖远侯府做妾。靖远侯坑杀几万战俘的事情,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这么个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伺候他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小桃见姑娘还是眉头紧锁,又道:“姑娘,高家门楣清贵,从高大人到下面的几个儿子,洁身自好,家里连个妾室都没有。您嫁过去,有庄妃娘娘这一层关系在,他们不敢对您不好。您瞧瞧今日来提亲的那位二公子,便知道咱们的姑爷差不到哪里去。最要紧的,高家跟谢家可是姻亲那。”
方才沈蓉躲在屏风后面,看到了高子清的长相,的确十分出众。纵然她心里对高子松不满,也知道对方的家世真是没得挑。高大人的嫡女嫁到了谢家,谢家那是大业数一数二的高门,沈蓉早有耳闻。
谢家祖上曾出过好几位帝师和首辅大臣,谢首辅致仕之后,谢家子侄分别在朝中和地方担任要职,他最小的儿子谢云朗,如今已经是吏部侍郎,早晚也要入阁的。
谢云朗号称京城第一公子,人长得俊俏不说,更是才华出众。他年少时,迷倒了无数京中的大家闺秀,传言嘉惠后也曾倾心于他。沈蓉想着自己嫁去高家,总有机会见一见这位传言中的美男子,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至于靖远侯和霍家,让沈潆那个倒霉鬼自己头疼去吧。
这样想着,沈蓉不免有几分幸灾乐祸,心头的不快也消减了许多。
等沈蓉主仆离开以后,沈潆才从林子里出来。绿萝年纪小,听不出霍家来人意味着什么,但沈潆和红菱都已经嗅到了危险的味道。沈潆看了红菱一眼,红菱会意,让绿萝陪着姑娘,自己匆匆往主屋那边跑,打探消息去了。
沈潆还是不放心,侧头问绿萝:“爹今日在府中吗?”
“在的,老爷应该在书房,没有出府。姑娘,发生了什么事吗?”绿萝不解地问道。
“你扶我去找他。”沈潆镇定地吩咐道。
*
霍府的下人抬了满满当当的八箱东西摆在主屋的院子里,比高家送来的聘礼还多,引得沈家下人都站在廊下围观。霍府的管家人称丁叔,是个人精,惯会见风使舵。他数好了高家抬进沈家的聘礼,赶紧又回去添了两箱,趁着门外人还没散,匆匆登门。
丁叔看见沈老夫人精神矍铄,免不得海夸了一番。
沈老夫人客气而疏离道:“多谢先生抬举了,你有什么事不妨直说吧。”她不是不记恨霍六,但她不好直接赶霍家的人出去,只得耐着性子应付。
丁叔听这老太太的谈吐倒不像是小门小户的,更加不敢轻慢:“请老夫人屏退左右,我有要紧的话说。”
沈老夫人对着左右挥了挥手,只留下贴身的徐妈妈。
“今日,我是特意替我家六公子来的。前些日子,在慈恩寺的山道上闹了一些误会,让府上的两位姑娘受惊了,实在不好意思。公子命我备了些薄礼赔罪,另外也想跟您谈一桩喜事。”
“喜事?何来的喜事。”沈老夫人反问道。
丁叔走近了一点,脸上堆满了笑:“我家公子对三姑娘一见倾心,有意纳她为妾。只要您应了这桩喜事,无论您提什么要求,霍家都会尽力满足。”
那日霍文进见了沈潆之后,便念念不忘。回到府中,茶不思饭不想,一门心思要把人弄到手。
霍夫人一向宠纵他,只要他所求,没有不应的,于是派人隔三差五地到沈家的门房打探消息。虽说儿子要个小户的姑娘做妾并不是什么大事,可如果人刚弄进府里就没了,到底是晦气,所以一直隐而不发。直到这两日,听说姑娘伤养好了,能够下床走路,这才让丁叔登门。
丁叔见老夫人不说话,又说道:“我知道靖远侯府那边也来了人,您怕得罪他们。可您得掂量仔细了,靖远侯是犯了事被皇上召回来的,如何处置,至今还没个定论。说小了估计就是罚俸交兵权,说大了那夺爵抄家也是有可能的。十年前裴家不就出过这样的事吗?可我们霍家就不一样了。只要宫里的太后娘娘在,霍家就不会倒,姑娘也有的是荣华富贵可享。您说呢?”
这丁叔不愧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一言就切中了要害。沈老夫人之所以迟迟没给靖远侯府那边答复,就是怕靖远侯坑杀战俘的事惹怒皇上,到时牵连到沈家。
霍文进人是不着调,但霍太后是棵大树。她是皇上的亲母,母子关系是天底下最牢靠的保证。眼下看着,似乎把沈潆送去霍家,更为稳妥一些。
沈老夫人私心里希望用沈潆的事为孙子的前程铺路,自然要仔细斟酌一番。说到底,孙子才是沈家的根,能够光宗耀祖,显赫门楣,为此做出一点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她没有马上答应,只是说好好考虑,让徐妈妈送客出去。丁叔也不着急,他从沈老夫人的表情上,已经看出了几分把握,足够回去交差了。
丁叔刚走,沈柏林便进了主屋。
沈老夫人疲倦地说道:“你来得刚好,我正要差人去找你。”
“娘,是霍家来人了?”沈柏林小声问道。
沈老夫人点了点头,手指着外头:“院里那些东西你也看见了。霍家的人说是来赔罪,实则想让潆姐儿去给霍六公子做妾。我想问问你的意思。”
“娘!”沈柏林急道,“那霍文进都有三四个妾了,没记上名号的女人还不知道有多少,把潆姐儿送去,跟那一屋子女人争宠吗?”
“老二!”沈老夫人语重心长地叫了一声,“如今霍家和靖远侯府都看中了潆姐儿,我们只能在两家里头挑一个,没有别的出路。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判断形势,帮潆姐儿选条路。霍家在宫中有太后撑腰,正是得势的时候,而靖远侯却是戴罪之身。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老夫人这话说得直接,指向性也很明显。
沈柏林的手不由得攥紧,若是以往,他一定被老夫人三言两语吓住,继而做出选择。可刚才沈潆跟他恳谈了一番,他不能白来。
“娘,靖远侯虽是戴罪之身,可他在西北苦心经营十年,累积的声望以及带兵的能力,无人能替代。徐家姐夫被换到西北几个月了,不仅没能收服军中的人心,反而弄出了几场不小的暴。乱。依儿子愚见,皇上迟迟不处置靖远侯,也是在观察姐夫能否堪大任。但不出意外的话,皇上最后还得用靖远侯。”
沈老夫人本来有些累了,只想让沈柏林赶紧拿个主意,她好去后头歇着。没想到这儿子一改往日谨小慎微的作风,发表了一番自己的见解。
她抬眸,看着情绪略微激动的沈柏林,点头道:“继续说下去。”
大佬们,快来用留言变换成我码字的动力!我已经快被某只小东西搞疯了。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香微2个;uheryija、黑皮、小宠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熙熙晴煦远25瓶;31306721 5瓶;柠檬酱sama 4瓶;ayaka、uheryija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章
沈柏林很少在母亲面前一口气说这么多话。虽然他跟大哥都是嫡子,但大哥才是被母亲偏爱的那一个。他出生后没多久父亲就过世了,母亲忙着家计,几乎顾不上他。
他五六岁才能开口说话,上了学堂,也是表现平平。为了给家里省钱,干脆不念了,自己买书苦读。成年后,为了给大哥娶上县里推官的女儿,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到他娶亲的年纪,已经无力再找媒人下聘。
后来,他自己去求娶漕帮出身的陈氏,很大原因是对方不要钱。
沈柏林在家中没地位,也没人会在乎他的意见,一直这么浑浑噩噩地过着。这回为了女儿,他才鼓足勇气,势必要说服母亲。
沈柏林接着说:“当初皇上登基时,封了霍家十几个人做官,但没有一个有实权,所以霍家只是虚有其表。加上霍六公子身边的女人不计其数,看上潆姐儿不过是图一时新鲜。如果娘想让霍家以后帮着谦哥儿,恐怕不行的。”
沈柏林一口气说完,还下意识地看了下沈老夫人的表情。沈怀礼是大房的独子,沈家唯一的嫡孙,也是老夫人的心头肉。
老夫人看向他的目光变得意味深长起来。她一直没把这个儿子放在眼里,一来是沈柏林确实资质平庸,二来二房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但今日他这番话,却有醍醐灌顶之感。
进京之前,老夫人原本打算好好的。即使女儿许多年前就跟家里断了关系,但看在骨肉至亲的份上,或许会帮家里一把。没想到那日大儿子登门,没多久就灰溜溜地回来了,表情十分难堪。她知道女儿这边恐怕是指望不上了。
所以在沈潆这件事上,她是有私心的。否则他们进京就没有意义了。
“说吧,这些话是谁教你的?”沈老夫人直截了当地问道。见沈柏林一副要反驳的样子,她摆了摆手,“我太了解你,整日里鼓捣你那些破书,根本不关心朝中大事。现在居然连霍家没有实权都打听清楚了,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到底是谁教你跟我说这些的?”
沈柏林抿了抿嘴,实在不会说谎,就支吾道:“是,是潆姐儿跟儿子这么说的。”
沈老夫人暗暗吃了惊。若不是深知沈柏林的性子绝不会撒谎,她几乎要以为这话是故意诓她的了。沈潆平日胆小,不善言辞,今年还不到十六岁,怎么可能有如此见地?若是真的,她以往倒小瞧了这个孙女。
“既是潆姐儿教的,你去把她叫来吧。”沈老夫人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吩咐道。
沈柏林不敢忤逆母亲,回到住处,把沈老夫人要见沈潆的事说了。
沈潆一点都不意外。她教沈柏林说那些话,就猜想以老夫人的精明,定知道是有人指点,而沈柏林会实话实说,到时就要见她了。
她现在不是什么安国公嫡长女,中宫皇后,而是一个没落商户家的姑娘。爹在家中没有地位,她的前途可全都攥在祖母手里。前有狼后有虎,她对形势得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爹放心,我换身衣服就去见祖母。”沈潆笑了笑,从容地说道。
沈柏林心里有愧。他口口声声要护女儿周全,但到了母亲面前,还是原形毕露,实在是不中用。
沈潆到主屋,先向老夫人行礼,得到允许之后坐下来。沈老夫人也是三个月来,头一次好好打量这个孙女。沈潆穿着一身长袖短袄,外加紫色半臂,素底马面裙。吹弹可破的白皙皮肤,像匹上好的雪缎。秋波似的双眸,仿佛含着万种风情。这相貌扔在人堆里,也是能一眼瞧见的。
本朝女子以柔弱为美,大概是从效仿嘉惠后开始的。
嘉惠后少时,名满京城,可因为身居高门,鲜少露脸。安国公府曾有一座锦绣楼,楼中缀满珠玉琳琅,风起时,楼中响若清泉。
某年宴会,嘉惠后就在那高楼上,以一曲箜篌引,让四座惊艳不已。宾客遥遥相望,隔着珠帘纱帐,只见楼中一个扶风弱柳般的身姿,自此柔弱纤细变成了大业朝美人的标准。
沈家几个小姑娘即便远在江南,也被周遭带着效仿起这股风气,平日里绝不敢多食。但多数人因先天条件所限,不过在东施效颦。唯有沈潆,随着年岁渐长,真有那几分说不出的柔弱和娇美之态。
沈潆以前来主屋,总低着头,眼睛也不敢四处乱看。这回,她却落落大方地跟老夫人对视,嘴角还带着抹自信的笑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