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克游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拉马克游戏-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龙女有些担忧地看过来。她倒不怕被霍鑫?问去什么机密,只是有些不甘心丢这脸面。还有就是,在对方当着这么多大佬明目张胆踩她九州和皇室后,个人感情上也不愿意让那货顺了心。

    曲芸却只是对她笑眯眯眨眨大眼睛。自己那点文学造诣一半是被尹熙颐点拨出来,她对这位不世才女的信心是绝对的。

    龙女似乎对曲芸的从容心领神会。这一次认真思量了许久,出了最后一联:

    “叶动心风有情山鞍峰峨数七彩”

    这道题目一出,不光场上的霍鑫?和尹熙颐都微微一愣没人立时动笔,就连满堂宾客也都一个个皱起眉头。

    他们先是疑惑场上两人对这么平常的上联怎么都不动手。那位云裳仙府的小美人不动也就罢了,这燕都第一才子霍鑫?难道也会被这么基础一道题难住?

    在云裳仙府尹熙颐属于相当低调的类型,极少抛头露面。像上次尹易生的生日宴搞得太过耀目她就没去参加。其原因究竟是凑巧还是被她有意避开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毕竟回想一下的话,云裳虽然在宴会上折腾了那么多事,但其实只有她自己是事先知道尹易生生日的日期。而在这个基础上,她选择了出国修行,把露脸的麻烦丢给了不喜低调的曲芸和唯恐天下不乱的康斯妮她们。

    所以尹熙颐才会热衷于刺客这行当,去学了一身隐匿身形的本事。而正因为如此,在场诸多大佬没有一个认出她就是那个才貌双全满腹经纶,先前一段掀起滔天巨浪的尹家大小姐。



    0443 第十章 杰屋妙语会元初(第三十三节)

    见台上两人愣了两三秒还不动手,满座宾客们方想起多想一步再一琢磨,才意识到这道题目其实还真的相当麻烦。

    除了第一题出给曲芸那种暗藏玄机,句子里面藏着故事,故事底下埋着部首,部首后边躲着家国天下的内涵联外,最麻烦的恐怕就属于眼前第三题这朴实无华的类型了。

    这种上联在楼下广场的文斗擂上相当常见。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选手们大多随意对之,语句更加通顺的就可以获胜。

    但是这里是什么地方?元初会可是大庸超人圈子的顶尖舞台,能上台献丑的历年哪个不是惊才艳绝之辈?

    文斗擂上和这种对手较量,若是普通的“难题”倒还好办,因为难题自有难题的解法。暗藏五行的找五方去对,谐音藏意的找谐音字来填。最后比的便是各自的真才实学文化底蕴。

    然而这种朴实无华的上联,你要敢随便对个字句工整意思流畅的下联,信不信对方分分钟整出个绝妙的千古绝对把你踩在脚下摩擦?

    所以在这种规格的文斗擂上,越是朴实无华的上联,越让参赛者纠结,越难写出精彩的特立独行的下联,也越发不敢落笔。

    往届的元初会上若是碰到了坏心眼的裁判或者选择随机题库的办法抽题遇到此类题目,往往会出现双方时间用尽也没人动笔的平局。不写是因为时间不够,总比赢了却被人认为平庸要好。

    龙女这上联无论横思纵想,其中都没有半点玄机。叶子被风吹动了,动的是心,风吹了叶,因为有情。连成一线的山峰与山鞍之间鲜花绽放,五光十色七彩斑斓。

    风吹叶动,引申为情系九州大地色彩斑斓的名山大川。这是实实在在的寓情于景,朴朴质质的借景抒情。若非说有什么妙处,便是以女子细腻的心思点出壮丽山河的多姿彩,倒是符合龙女的身份。

    如此一题上联,连台下的几位九州团员都向龙女投去困惑的目光。搞这么难,是因为云裳仙府那位“公主殿下”不善文辞,要给她个随便对对也能答出的题目留点面子?

    还是说……难道这孩子有着在纯粹的文学才华上比燕都第一才子更胜一筹的底蕴?

    十秒擂容不得看客多思,台上两人已然开始奋笔疾书。同时落墨,先停笔的显然是练有一手“弹指狂草”绝技的霍鑫?。

    “国遭难家无宁刀光剑影护朱颜”

    我男儿披坚执锐保家卫国,为得便是保红颜一笑,让你女子能多愁善感领略风叶山河。家国对风叶,刀剑对山峰,光影对鞍峨,这都是十足的工整。七彩中我只取赤这一个颜色,更是一种专情。

    霍鑫?对这一下联可谓十分聪明。既然你出的是最为基础的风景情怀,谁都玩不出什么玄机。我便以力破巧,以我男儿豪情万丈对你女子细腻阴柔。你以小见大把江山天下看得清秀,我便画龙点睛将儿女私情写得悲壮。

    文斗擂台下几位大佬悟出其中玄妙,不由自主鼓起掌来。把这种没有深意的上联硬是在立意上工整对出个大小阴阳,非世子无可作为。

    看完霍鑫?的下联再观尹熙颐这边,便见她卡在十秒终止处正好停笔:

    “华夏神韵无语传唯龙可翔九州”

    尹熙颐这一联的书法柔静雅秀中透着颜筋柳骨般的大气。历史上能结合软硬阴阳两种风格的书法家不多,故而尹熙颐的字尚未经历岁月的雕琢也已经自成一体,比之霍鑫?业已成名的‘弹指狂草’不遑多让。

    只是这内容不禁让在座不少的大佬摇头。除了词性还算工整,怎么看都是和上联驴唇不对马嘴的意思。

    “华夏神韵无语传”,没有什么话语可以道出华夏的神韵;“唯龙可翔九州”,只有真龙才可以自由自在遨游天下。字面意思上,就是说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延龙脉传承,非常人可以轻松驾驭。

    本身立意倒是颇为深远,但遑论与上联呼应,便是连词性断句都互不关联。难道云裳仙府真的是黔驴技穷了,最后摆上来个花瓶糊弄我们?如果只是和楼下广场上同样的水平,你不要学世子思考那么久忽悠人行不?

    对于尹熙颐的下联和宾客们的反应,曲芸只是垂眸微笑。直到李宗颇为震惊地道破玄机:

    “这是,无情对啊!”

    所谓无情对,即是俗称羊角对的一种特殊体例。它讲究上下联对仗工稳,逐字相对。而两者间的意思却偏偏要具备歧义,广用借对,用驴唇不对马嘴的工整结果让人拍案叫绝。

    无情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朝,直到大庸文斗擂兴起方为鼎盛。故而这东西在文斗擂上倒也相当常,只是大多数文斗擂上出现的版本,都是打擂者受制于时间限制来不及细考进而取巧的手段。

    比如给“万物皆下品”对个“一心不上尝”什么的。每个字都对仗,但不仅上下文之间毫无关联,连下联本身都是字句不通的,这就有些糟糕了。

    遇到稍微有人脑子活泛点想起用借对法谐音把品尝的“尝”改成赛场的“场”,都会被称为智对传颂青史。

    事实上,这还真是近百年前元初节文斗擂上的真人真事。一个性格别扭厌弃抛头露面的名为刁狄的书生被人强推上擂台,恼羞成怒歪打正着留下了如此千古一对。

    都说了是歪打正着,这刁狄也没有多高的才学,后来并没能考取功名,一生就只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会出现这种牵强附会的状况并不是以善舞文弄墨而闻名天下的大庸子民文化水平低下,而纯粹是文斗擂限时规则的锅。

    所以说,想要对出字从句顺且具备相当立意的无情对,难上加难,其困难程度甚至更在双九十八合首联之上。甚至可以说,文斗擂上产生任何一副优质的无情对,都必将成为流传一世的名联。

    因此尹熙颐的下联一时没有人往无情对上去想,便是因为它有着太过完整顺畅的意思。



    0444 第十章 杰屋妙语会元初(第三十四节)

    可若是仔细思量:

    华借花对叶;夏对冬借动;神借身对心;韵借云对风;无对有;语借雨对晴借情;传借川对山;唯借危对安借鞍;龙对凤借峰;可借渴对饿借峨;翔借象对鼠借数;九对七;州借粥对菜借彩。

    把“叶冬心风有晴山安凤饿鼠七菜”直接对应过来就是“花厦身云无雨川危龙渴象九粥”。这不正是广用借对逐字严格一一对应,意思另有它趣的无情对吗?

    曲芸依旧笑而不语,没有点破便是李宗都没有看出来尹熙颐的下联里还隐藏着更深一层的玄机。

    这下联尹熙颐写得没有加标点,若是加了,即能得到两重意思。

    第一重是大家都看到的与龙女上联对仗的无情对,也是直观的感受:华夏神韵无语传,唯龙可翔九州。

    大抵上是华夏精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若写个千字文论述它,无论怎么写都不会完美。但若是画一条九州大地上翱翔的巨龙,便足以让人领悟。

    而若是把那逗号移动到龙字后面,就变成了“华夏神韵无与传为龙,可降九州”。

    所谓“龙的传人”,不过是妄自尊大的跳梁小丑,没有皇室深厚的根基便继承不了大庸国运。不如降了九州吧。

    在场极少有人看出这一点,但曲芸不必点破,因为从霍鑫?目瞪口呆的表情上便能看出他是明白了。至于其余人,目前明面上他们能懂得的实力差距已经足够让他们知道该怎么选择。

    而这一层玄机,在场大佬回家后细细品味,大多都是能悟出来的。

    尹熙颐写下这样一联意图分明。既然曲芸已经摆明了站在九州一边的态度,她也就不妨让云裳仙府的态度更加鲜明一点,踩死龙的传人。

    于是之后第三轮的投票再现了第二轮一面倒的局势,只是这一次赢去完胜的是云裳仙府的尹熙颐。

    那些之前在前两轮有意偏向臧王府势力的大佬们哪个不是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主?他们选择倾向霍鑫?,不过是在为未来的政治利益押注。让他们真的拜服在臧王府脚下那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今天该不给九州面子就不给九州面子。

    这种胜负分明的情况下若是再指鹿为马去投霍鑫?胜,恐怕不仅要被在场的诸位看不起,便是连臧王府龙的传人一方的都要看低自己一眼了。

    今天之后,霍鑫?还是他的燕都第一才子。但人们在提到这名号时,心中难免会补充一句,这“第一”是因为“才子”只算了公子,未包含佳人。

    无论在场诸多大佬对最后这一联感悟如何,文斗擂一胜一负一平,都要进行到下半场了。如上所述,文斗擂的下半场只为实力相当的对手准备,有着比上半场更宽裕的时间来为命题写诗词。

    这一场是有裁判的,按照惯例当由裁判来出题。龙女还在为尹熙颐的文才而震惊,稍愣之后缓过神来,才给出了下半场的规则题目:

    “你们上半场的答题都是些家国天下的事情,本宫若是强行转了话题,倒有些逼着你们莫谈国事的嫌疑了。那么下半场我们便以此情此景入手,以《会原初》为题来谈谈你们各自对当今天下的想法吧。

    规矩还是文斗擂的规矩,之谈文采不论倾向。便是随便讲些什么大逆不道之言,我也不会追究。限时三分钟,现在开始!”

    龙女道出题目后一点思考的时间也没留给两人,这也是文斗擂的惯例了。对于霍鑫?一再试探底线,她的选择是坦然相告你随便来,我不往心里去。这便是真正上位者的坦然了。

    “交给你啦小蜥蜴,谁让你对得最精彩呢?”曲芸不怀好意地拍拍尹熙颐的肩膀。后者只是微微一笑,转身又回了台上。

    一点思量,两遍斟酌,三分过半,四宝琢磨。五指徐动,六字始说,七巧八言,九谏十过。

    如此这般,只见尹熙颐不疾不徐径自细细琢磨了一分多钟方才开始提笔疾书。她写字不若霍鑫?惊心动魄的一气呵成,却仿佛算准了剩下的时间一般稳重匀速地书下下去。

    每个字似静实动,在众人以为她肯定要因为超时而惜败时却压着秒完成了笔下提词的最后一笔。落款处留给了曲芸的符文,抬头却书有题名:西江月?会元初

    燃尽焰花袅袅,论穷诡辩滔滔。蠹贼睿幄宴民膏,难免人心毛躁。

    千扇荷衫萦绕,百兜纹豆涤淘。布衣凄厉尚藏刀,何故屈从宵小。

    宋词这玩意其实远没有许多当代的外行文斗擂爱好者想的那么简单,什么把意思意境表现出来便是上品了。

    事实上词牌虽有各种变体,但是其实每个字都有平仄规则,且句读间尾字皆有押韵的要求,只是多变的变体规则让许多人误以为可以随意而无视了。

    还有一点便是汉字的读音古今演化,许多古代押韵的词,放到今天读便失了韵脚。当然,对于那些熟背古诗三千首的人,看当代严格规整的诗词反而会觉得因为太过押韵略有不适。

    幸而大庸尚文,有文斗擂这一传承。虽然字的读音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