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避宠-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林轩露出的马脚并不多,他这个人比季封聪明多了,很是会做表面文章,整个乾朝都以为他跟皇上站在一起,是最忠心耿耿的朝臣。

    在记忆恢复之前,林桑青也这样觉得。

    可当记忆恢复,回首过去十几年的荒唐人生,林桑青慢慢发现,林轩送她进宫的目的肯定不单纯,至少不如他说的那样单纯。

    不留情面地说,林桑青做长公主那会儿着实被惯得不像样子,俩眼珠子里什么都放不下,什么人都不尊重。母妃请了林轩来当她的老师,教授她规矩和礼数,她从没有认真上过一堂课,整日带着陪读的如霜与林轩对着干,把他气得干瞪眼。

    甚至她还在父皇面前告过林轩的黑状,害得他差点儿被革职。

    林轩那会儿特别讨厌她,左不过碍于她的身份,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可她没少听身边的宫人说,林轩是如何在外面败坏她的名声的。

    在她长期的欺压之下,林轩要是还能不计前嫌地帮助她,宁愿冒着被太后发现的风险也要隐瞒她的身份,那他的心肠得有多慈悲啊,圣母菩萨也不过如此了吧。

    他们之间的情分完全不够支撑林轩冒这个风险的,除非,他自己也有利可图,且利大过风险。

    约林轩出来见面的那一天,他告诉她,是他花钱替她改头换面的。可周萍曾经说过,她初见她是在平阳城附近的荒地中,林清远背着伤痕累累的她艰难前行。若她是在那之后改头换面的,周萍定然会觉得不对劲,既然周萍没提起这件事,说明在周萍遇到林清远之前,她的容貌便已经换过了。



    避宠 第190节

    

如果林轩肯花大代价给她换脸,又为何不收留她,等她的伤养好了之后再让她走呢?

    她想,只有一个原因——林轩在撒谎。她的脸不是他花钱换的,是趁乱从皇宫里偷拿了不少值钱物件的林清远花钱换的,因林清远死无对证,他才敢贸然领功。

    在周朝国破的很长一段时间,林轩都不知道她还活着,后面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林轩这才知道她存活于世。

    林清远从宫里拿出来的稀罕玩意大多来自繁光宫,林轩做过她的老师,熟悉繁光宫里的东西。所以极有可能是林清远拿东西出去典当的时候被林轩看到了,他认出了典当的东西,又认出了林清远,顺藤摸瓜,便摸出了她还存活于世的消息——萧白泽和她说过,之前魏虞之所以打探到她住在兴业街的事情,是因为林清远为了赎回被平阳府尹关起来的周萍,把她从小佩戴的凤雏玉佩拿出去典当,结果正好被魏虞认出。

    想来林轩知道她存活于世的消息应该也是如此。

    而后,他设计送她入宫,表面上说是为了防止萧白泽找到她,其实啊,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利用她。

    这不,今儿个林轩终于原形毕露。

    垂手立在萧白泽身边,让他以影子为她遮挡暮色,林桑青站直身子道:“清远这一辈子糊涂,娶个老婆把他捏得死死的,在家里连一丁点地位都没有,甚至连好人坏人都分不清。”

    她扬起尖尖的下巴,用洞察一切的口吻道:“林大人真的很喜欢领功,明明不是你做的事情,非要往自己头上揽。清远顶着莫大的压力将我救出宫外,为了让我能够活下去,他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到头来大人您把他的功劳全揽在自己头上,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林清远死去的场景浮现在眼前,林桑青觉得眼眶有些发涩。

    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清远却冒着生命危险将她养在民间,虽说在民间的遭遇不太好,可她终究留了一条命,这才有机会和母妃相认、和箫白泽剖开真心。

    清远的忠心让她一辈子都无以为报。

    他死去的原因除了周萍母女俩所下的□□外,还有那支不知从何飞来的白羽箭。现在想来,那支白羽箭的目标其实不是她,是试图对她说出真相的林清远。

    杀人灭口的正是林轩。

    天边霞光大作,魏虞处理好了白瑞身上的伤口,迎着漫天绯红霞色踱步过来。乍见被绑住的是林轩,而不是林桑青,他似乎有些惊讶。

    只是瞬间,他便将惊讶妥帖藏好,丝毫没有外漏。

    林桑青偏过身子,眯着眼睛问初来乍到的魏虞,“是吧,魏先生,您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魏虞不解道:“娘娘说什么?”

    嘴唇微抿,林桑青望着魏虞,喊出了那个从未说出口的称呼,“收手吧,哥哥。”她道:“父皇对不住你,可你不能联合外人窃取他打下的天下。”

    妥帖藏好的惊讶再度溢出,魏虞瞬目道:“你知道?”

    林桑青收回视线,“也是在记忆恢复之后才想起来,我曾经有个哥哥的,他是父皇十四岁那年和宫女所生,父皇不喜欢那个宫女,顺带着也不喜欢他第一个孩子,只把他养在行宫,很少去看他。有一年我到行宫避暑,曾经远远看了他一眼,本来想和我那位哥哥说几句话的,可姑姑不许我和他说话,只好作罢。”

    “虽然只有一眼,但我仍记得,我那位哥哥相貌不俗,浑身自有股温雅气度,似四月春风般柔和。”

    她又道:“哥哥,虽然我们很少见面,但我一直知道你的存在。”

    魏虞垂眸不语,稍许,他用失望的眼神望向萧白泽,“阿泽,你瞒骗我,你同我说宸妃并未恢复记忆。”

    萧白泽坦然回望他,“我是拿你当知己,却也时刻提防着你。”

    魏虞低低笑了几声,他学着他的语气道:“阿泽,我是拿你当知己,可我也的确想谋你的天下。”

    抬起头,他问林桑青,“你如何得知我与林大人密谋造反的事情?”

    林桑青抬手揉揉酸涩的眼睛,“梨奈和我说,你曾经私底下去见过林大人,而且不止一次。我想,既然林轩想要造反,那么你频频去见他,目的肯定也不单纯。其实我并不十分笃定你和林轩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只是随意诈你一下罢了,谁知哥哥你如此经不住诈,自个儿便承认了。”

    这个计策林桑青很喜欢用,因为每次收效都很好。

    魏虞不再辩解,或许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辩解,洒拓青衫迎风飘动,他自嘲笑道:“父皇总是这个样子,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你,就连脑子也一样。”展开双臂,他束手就擒,“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林桑青摇头轻笑,“父皇并没有给我一个聪慧的头脑,若当真聪明,我当年便不会中你的计,逼迫阿泽喝下那碗□□。”

    是了,她一并想起,当年那个游医身边的小徒弟,正是如今擅长医术的魏虞魏先生。

    萧白泽拉过她的手,眸光温柔道:“我说了,我不怪你。”

    林桑青回握他,“可是我责怪自己。”抬起头,她对魏虞道:“哥哥,我知你还存有三分善念,如若不然,我流落民间的这些年,你为何要留在阿泽身边,帮他度过每次毒发的难关呢。”

    紧握萧白泽温暖的手,她奉劝魏虞,“我不想失去仅剩的亲人,哥哥,我会削掉你所有的权利,让你以平民的身份度完余生——我仅能做到这份上了。”

    她看到魏虞展开的双臂隐隐颤抖,风拂动他宽松的广袖,盈满傍晚的风,好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儿。

    守门的卫兵匆匆来报,“禀皇上,兵部副侍郎温大人已击溃林梓率领的边防军,除却死伤,还擒拿了八千活口。埋伏在启明殿附近的士兵也已被御林军尽数拿下,等待您处置。”

    林轩的眼神直至此刻才彻底灰暗下去,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前,他应该还存有几分侥幸心理,以为他的儿子林梓会杀进皇城。

    萧白泽了然颔首,不需刻意端着,帝王的威严拈手即来,“先把林轩带下去,投入天牢,待刑部细细审问清楚之后,与季家一起处理。擒拿的八千活口且关在城外,确有归降之意的,待事情处理完毕后编入军中,其余人等,赐死。”

    宣武城下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唱喝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边最后一丝亮光摇摇欲灭,和林轩的眼睛一样。

    历经几多沉浮,遭逢数多磨难,属于年轻一辈的时代终于到来。

    心底所有的石头终于都放下,林桑青抱住萧白泽的手臂,揉着肚子道:“阿泽,我好饿。”

    萧白泽低头看着她笑,“御膳房的饭菜应该做好了,走,我带你去启明殿吃饭。母妃说要给你做一道松鼠鱼的,估计现在也做好了。”

    “!!!”林桑青睁大眼睛,“太好了,我方才还说想吃母妃做的松鼠鱼呢!”

    沐浴在萧白泽温柔的目光下,她将眼睛弯成两道完整的弧线,透过弧线间的缝隙,她似乎看到了前景光明的未来。

    众人目送他们相拥着离去,心底皆感慨不已——皇上和宸妃的感情真好啊。

    不,或许不该说宸妃,按照皇上宠爱宸妃的架势,也许不久后的将来,她会成为乾朝第一位皇后,也是唯一的一位。

    天黑了,金乌沉进西山。

    兵荒马乱的一年终于过去,有的人活了下来,有的人被掩埋土底,活下来的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死了的人,恶者被人唾弃,善者令人怀念。



    避宠 第191节

    

历经八年的等待,在爱与恨的深渊中沉浮几许,似锦的前程来时刚好,它在等待着有缘之人。

    (正文完结)

    第187章 番第外一

    乾历四年秋天,登基已有四载的年轻帝王终于如愿除去心怀不轨的季氏一族; 成为了泱泱国境内唯一的主宰。

    不论嫡系还是旁支; 只要是季家人; 下至未满三岁的孩童上至年逾六十的老人,一律被贬为庶人; 罚没全部家产; 迁居几百里外的武鸣县,永不许考取功名、更不许在朝为官。

    与季家有所勾连的外戚和朝臣亦按此规矩处置; 不过他们迁居的地方不是武鸣县; 而是与武鸣县远隔千里的塔尔莫部落,如此一来; 这些人再也没有办法和季家勾连到一起去; 反叛势力彻底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至于几个带头造反的; 比如季相和他的远房表侄儿; 全部被处以斩首之刑,赶在凉快的秋天到来之前,他们便去阎王殿报道了。

    坊间民众不知内情; 只以为这些人是因图谋造反才被处以满门抄斩之刑; 至于他们造反前后经历了什么,为什么造反的计划没有成功,朝廷不往外透露; 民众们也就不清楚。

    令人生奇的是; 在季相造反的事情过去没多久; 当朝尚书省宰相林轩、宸妃娘娘她爹居然在家中暴毙而亡; 林夫人忧伤过度,当夜便一头撞死在柱子上,追逐亡夫而去。

    一夜之间痛失两位至亲,宸妃娘娘大为哀恸,茶不思饭不想,皇上好言好语安慰了她一通,特许她出宫处理至亲的后事。

    宸妃娘娘绕着爹娘的坟茔哭了几圈,眼泪淌得跟水似的,更是几度昏厥,孝顺的模样令围观的阿姑阿婆们直抹眼泪。

    回宫没几天,哀恸到茶不思饭不想几度昏厥的宸妃娘娘终于……胖了一圈儿。

    宸妃娘娘是这样解释的:“唔,本宫这个人吧,体质特殊,每逢遇到令人难过到极点的事情,本宫都吃不下去饭,但奇怪的是,本宫越吃不下去饭便越会变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说着说着,她拿起手边的鸡腿啃了一口。

    托着腮蹲在一边的小圆脸梨奈叹了口气。

    随着季家的倒台和林相夫妻的离世,一场声势浩大的肃清行动席卷朝野内外,凡是和季家有关联的朝臣外戚,无论亲疏远近,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牵连,大把大把官员因此被革职。

    有些和季家没关系的朝臣也受到了牵连,表面上看没什么,然若往深处挖掘,便会发现那些朝臣虽然和季家没有关系,但他们和林轩走得很近。

    鉴于这场肃清行动的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朝野大半官职空悬,文武百官锐减一半。

    俗话说得好,国不可一日无君,那么朝野官职也就一日不可空悬。

    皇上当机立断,提拔了好一批早就培植好的寒门子弟,让这些全部由他一手栽培出来的、毫无势力却又有真才实干的人弥补了空悬的官职。

    放眼望去,满朝文武百官都是可信之人、可造之材,他们的底细和想法皇上都一清二楚,再没有像季林两家权倾朝野的氏族存在了。

    民众里也不是没有聪明的阴谋家。

    某日,风和日丽,平阳城某家茶馆里人满为患,靠近柱子的地方坐了俩人,一高一矮,明明没有血缘关系却偏偏以兄弟相称。

    高的那个揣测道:“小老弟,你说会不会宰相林轩也有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