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宅十余亩[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方宅十余亩[系统]-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郁容笑了笑道:“不过也得需人相助,不如请兄长取些干净的清水,如何?”
  聂昕之自无不允。
  待确定陈三儿的中暑症状不甚紧要,给他润湿着嘴唇,又喂食了些水,郁容便就地替他检查起人面疮。
  ——老歪脖子树下还挺荫凉的,时不时有些小风吹过来,在此给人看病倒也方便。
  细观人面疮,正生于膝关节上,腿周肌肉可见萎缩,像人面五官的疮口色紫,脓液清稀。
  郁容排除了附骨疽的论断,确定实则是流痰。
  所谓流痰,现代医学的说法是为骨与关节结核。
  常是孩童与青少年患得,或是先天不足,或因久病亏损,以至外邪侵入关节或骨髓,形成痰浊,病至重者,寒病化热,腐肉成脓,进而形成疮疡,出现窦道。
  一般而言,流痰患者往往有结核病史。
  郁容想到古籍的描写,有一种顿悟的感觉:老祖宗们把人面疮描写得太夸张了,但对病源病机的认识,其实相当到位。
  《石室秘录》所言,采用贝母糊“人面”口,确是不无道理。
  当然了,与诸病一样,流痰需得根据阴阳,辩证之后才好对症下药,正所谓“同病异治”。
  “你、你们……是谁?”秀才终于苏醒了,被近在尺内的郁容给吓了一跳。
  郁容冲他安抚地浅笑:“陈秀才莫要惊慌,我等乃是过路之客,无意间见到你……”顿了顿,轻声道,“虽是恶疾,却非无救,怎的想不开?”
  陈三儿怔忡少刻,便是悲从心来:“恶疾有救,人心无救。”
  郁容默然。
  虽说,对事件的前因后果知道得不多,但听秀才同村人的言语……想想,这位也是惨,身体不好患了病,家里赶他出门不提,一众人还谣传他恶鬼缠身,是做了昧心事。
  一时想不开,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聂昕之这时突然出声,仿佛不带丝毫的感情色彩:“轻身成仁,不愧是白面书郎,节义人材。”
  郁容瞬时囧了。
  兄长这是……
  “白面书郎”接着“节义人材”,当谁听不出是在讽刺?
  生怕这好不容易救活的秀才想开了吗?
  “兄长。”郁容低唤。
  聂昕之垂目不再语。
  陈秀才听了他的讽刺之言,便是微微一愣,面上的悲色渐渐敛去,是良久的沉寂。
  郁容暗叹了声,嘴上解释:“还请陈秀才莫怪我家兄长的妄语,他就是……嗯,嘴拙。”
  陈三儿摇头,语气怏怏:“这位先生说得对,小生真真白读了十年圣贤书。”
  “……”
  搞不懂这些书生奇奇怪怪的论调,郁容决定将话题拉回到病症一事上,温声说:“恕在下冒昧,不知能否给陈秀才你切个脉?”
  陈秀才愣愣地问:“你是大夫?”不等回话,又道,“先前你说,我这身恶疾有救?”
  郁容依次回答着他的问题:“不才读过几本医书,曾于古籍中见识过如人面疮这般的奇症。”
  陈秀才苦笑:“不是冤魂讨债?”
  郁容反问:“陈秀才饱读诗书,也是相信鬼神之说?”
  陈秀才倒是干脆否认:“无稽之谈,惑于人心。”
  郁容微微一笑:“既如此,陈秀才你又何必困惑?”
  陈秀才道:“小生不知,为何平白受此恶疾?”
  郁容回:“一人一太极,若阴阳运化失常,则诸病丛生。”
  陈秀才叹了口气:“小生早先偶感膝部隐痛,只当是做活扭伤了。”
  郁容轻点头,稍作说明:“此人面疮实为痰浊聚集,早中期或可能病证不显,一旦急发……”
  轻者尚可治愈,重者腐肉蚀骨,或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关节坏死,残疾是小,照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以及对人面疮的错误认知,闹出人命也在所难免。
  陈秀才不再追问,撑着自己的身体,调整好姿势,遂伸出手:“有劳小大夫。”
  郁容:“……”
  这人看着撑死了跟自己同龄,怎的喊自己“小大夫”?
  一瞬地走神,遂敛起杂念。
  郁容抬手,轻按在病患的寸口上。
  脉细数,观其舌,少苔舌红,又有骨蒸,夜间盗汗的症状,确定是为阴虚内热证。
  再经过按诊,细细问询了一通,郁容很快就能确定对症的治法。
  说着简单,养阴除蒸即可,施治却需内外双管齐下,关键是形成了窦道,治疗起来更复杂。
  幸好,郁容在虚拟空间曾针对附骨疽,“实习”了好一段时日,尽管二者不是同一种病吧,在外治方面,却是极有参考价值。
  当然了,无论好治难治,在这老歪脖子树下是没法子采取实际行动。
  哪怕是针刺,有病患与苏十九在场,郁容没法借口从袖子里随随便便掏出金针。
  便在日头稍弱时,一行人离开茶棚,一只腿行动艰难的陈秀才,被郎卫带上路。
  思及其在本地的“名声”,留在这里施治,反倒平添诸多不便。
  往前走个半天,就是雁洲了。
  照陈秀才的说法,尽管他被赶出了家门,但也并非全然没个能投靠的地方。
  只是之前无力行走太远,想搭乘车马,村里村外将他的事传了个遍,没人愿意载他一程。
  让他绝望的是,家里人的态度。悲愤交加,觉得不如自尽,一了百了。
  现在有治愈的可能,陈秀才到底狠不下心再寻死。
  一行人,除了被“厉鬼”惊吓了一把的聂暄,倒是没人嫌弃他的恶疾,愿意载他一路到雁洲——可以投奔的人家就在这儿——当是求之不得。
  郁容也是松了口气。
  他不能放置病人不管,但是这一路再耽搁……咳,怕是年底都回不了家。
  如今陈三儿的目的地也是雁洲,正巧。
  花个几天,给对方急治一番,之后是水磨工夫,吃药、敷药的事,就无需他贴身看着。
  反正雁洲在家门口,来往于京城也不麻烦,到时候给复查什么的正方便。
  当晚,就在雁洲别院歇脚。
  赶在天黑前,郁容给陈秀才首次施展了针刺疗法,配合药线进行外治,提脓去腐,遂拿出现成的生肌散,敷在疮口,对窦洞进行收口。
  着人抓了一剂清骨散,是为滋阴清虚热,煎服了汤药,让病患服食。
  好一通忙活,郁容着实感到几许累了。
  ——昨夜里闹得太过了,囧。
  随口吃了一碗清汤寡水的补粥,他便迫不及待跑去浴室沐浴。
  “兄长?”郁容看到紧随其后进屋的男人,不由得疑惑。
  聂昕之正容亢色地表示:“你累了一整天,我帮你。”
  郁容确实觉得腰酸手软的,便笑道:“我就不与兄长客气了。”
  聂昕之微摇头。
  衣服遂剥落。
  郁容等着,半晌,男人没有动静,疑虑地抬目——
  聂昕之静静地注视着他,看得人莫名恶寒。
  郁容暗自嘀咕:照他这样劳累的样子,兄长不可能再闹自己的。所以,这是……
  等等!
  他陡然想起一件事。
  默默低头看了看,贴身的亵衣……
  居然忘了,自己今天被“陷害”穿了透明装。
  “……”
  这男人还真是……
  百折不挠啊!
  郁容沉默半晌,忽而问:“兄长看够了没?”
  不等对方回话,他笑:“看够了,我就洗澡了。”
  看吧看吧,反正,以他现在的状态,这家伙……
  也就只能看看。


第153章 
  “陈秀才; 膝部今日感觉如何?”
  陈三儿闻声抬头,看到来人; 立刻放下手中书卷。
  “小郁大人; ”自打知晓眼前这位年轻的大夫是为保宜郎,他就不敢再叫什么“小大夫”,寻常便直呼着“大人”; 遂回答对方的问题,“疼痛又有消减,疮口一日更比一日好了。”
  郁容微点头,没真信秀才的说法,倒非对方不诚实; 而是这些个书生,说话习惯性地含糊。
  该问的得问; 手上动作则是干脆利索。
  为防止行动给病坏的膝部造成额外的负担与伤害; 每每医治过后,皆会以木夹板固定着陈三儿的左腿。
  给秀才拆了夹板,郁容开始了例行检查。先行观察疮面的形态,继而以镊子夹着前次插入窦道的药线线头; 翼翼小心地取出之后,换用一根新的药线探入“人面”之口。
  半晌; 他不由得轻叹了声:“生肌散还是差了点。”
  陈三儿听罢; 当即说道:“小郁大人着手成春,恶疮渐见清解,如这般小生已是知足; 不敢再贪心强求。”
  郁容失笑:“如何是贪心强求了?”
  他知这秀才并非真的不想病情痊愈彻底,不过是心怀感恩,怕自己为难罢了。
  “原想着人面疮还没严重到最厉害的程度,”郁容稍作说明,“我便没用峻猛之剂,如今看来,生肌散的药性着实轻了点。”
  生肌散,名副其实,长于生肌、敛肌;而对窦道化管,需得侵略性更强一些的药。
  沉吟了片刻,他决定道:“回头我换一个方子。”
  陈三儿道:“劳小郁大人费心。”
  郁容微微一笑:“陈秀才你且安心养病,无需太悲观,这人面疮幸而发得急,对骨节伤损不算极严重。”安慰了这句,遂是语气一转,“先换药罢,暂且用着生肌散,下一次再用新药。”
  陈三儿自无异议。
  换完药,郁容马不停蹄地去药房,一路上盘算着以什么药替换生肌散,效果会更好。
  自然而然想到了,乳香与没药这一对外用伤药的好搭档。
  灵光一闪,他忆起了别称“去腐散”的千金散,针对陈三儿膝部的恶疮窦道,相当适用。
  千金散的药效很是峻猛。
  因着其主要成分,除却乳香没药,皆为矿物类的急猛药。
  譬如朱砂,剧毒之药鼎鼎有名,另有同为含汞化合物的轻粉,以及含硫化铁的蛇含石。
  大毒的药物不得轻用,不过,这几味急猛药抑杀菌毒的效果十分强力,常用于治疗疮痈肿毒什么的。
  再三掂量了一番,抵达药房时,郁容做好了决定,就用千金散。
  待陈三儿的病情好转明显,可换回生肌散。
  千金散无储备,需赶制,好在散剂是最基本的剂型,相对丸剂、膏剂等,制备起来要简单多了。
  粉碎了药材,过筛研末混合即可。
  粉药机不在此地,不过千金散拢共只需五味药。
  蛇含石备有醋制好的,朱砂与轻粉是从药局直接买的粉剂。
  乳香与没药,更是早早就炮制了,切分成无数小块,存于储物格,随取随用,不担心变质。
  没费太多心神,甚者无需帮手,郁容将所需的药物俱数碾成粉末,过筛后再用舂桶,一点点地将药末研成细粉。
  慢工细活。对一些坐不住的人来说,这项工作实在枯燥。
  郁容没半点不耐烦,研粉什么的,他觉得别有“童趣”的意味。
  一边研着药粉,他一边还在琢磨着陈三儿的“人面疮”。
  除却用药换千金散,药线也该换一种。
  现在所用的药线,是他之前顺手在药局买的。
  做工比较粗糙,以芫花根的自然汁浸泡而成。
  芫花用以解毒疗疮,在天朝古时,其是不同药线处方,制备时所必备的、亦是最基本的药物组成。
  针对陈三儿的溃孔情况,郁容觉得光是芫花根的成分,药线之效尚有欠缺。
  若加入蟾酥、草乌等急猛药,经由熬煮,药线吸足药汁,配合千金散,针对窦道的去腐化管,疗治起来必会更好更快。
  想着便打算,如待会儿尚有空暇,就再制一些药线吧。
  除了当前给陈三儿治病,以后说不准哪天就得用上。
  尽管不如针刀等使用频繁,但也算是不可或缺的一样工具了。
  尤其遇到疮瘤等病证,少了这玩意儿,探查也好,施治也罢,难以“下手”。
  对郁容而言,旻朝现有的药线不太好用,主要是当前药线,形制单一,用着不趁手。
  自制药线的话,可以制成长短粗细不一样,分成各种“规格”。
  比如陈三儿的情况,更适合用线香型的药线;如是遇到赘瘤,或者脱疽腐肉之类,便以丝线型的药线“结扎”更方便。
  除此,在用药方面也更具灵活性。
  “为甚不着人相助?”
  忽闻男人熟悉的嗓音,郁容头也没抬,应答:“这么点儿小事,用得着多少人吗?”
  聂昕之浅声道:“何需劳累容儿。”
  差点破功,对着舂桶“扑哧”了,郁容赶紧拿起盖子,将业已磨好的药粉掩起。
  抬目看向他家男人,他这才安心地笑开了:“这就叫劳累了,兄长莫非希望我光吃饭不干活?”
  聂昕之表示:“有何不可。”
  郁容睨了他一眼。
  这男人……
  真是恨不得一点儿琐事都不让自己沾手,忒“娇惯”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