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想在二哥书房找几册书籍和图画回去学。”
王晰和夏大学士的想法异曲同工,回门这个过程走完之后,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去了。既然昨日已经说好,那么,在夏晏清的书画水平没达到徐清慧的程度之前,他就不用再花时间和精力应对这个女人了。
这时听到夏晏清提出,要去夏珂府上,他是不愿意的。
只是,夏晏清说的内容让他心动了。她要找的书籍图画,很符合他的提议。再者,她手里有了书籍和图画,也就能绊住这个女人了。
想到这些,王晰迫切想要撇下夏晏清的心思就缓了缓。这样也好,夏梓希是何等人,他的藏书,哪里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女人能看懂的?就让她去找书籍好了,最好她能多拿些,越多越好,也就越花功夫。
日后她学不会,那就是他们兄妹之间的事情,和他无关的。
于是,在夏珂和姜夫人,以及夏家管事诧异的注释下,王晰居然点头了:“娘子如此上进,为夫岂能拦阻?想来二哥的藏书几位珍贵,只要二哥肯借于娘子,那咱们就去叨扰岳父岳母和二位兄长好了。”说话的语气甚是温和,还多有鼓励。
夏珂父子一直在外院,并不知道夏晏清在后院说的话,听闻夏晏清要书籍学习,很是诧异。再看王晰,竟然也是同意的意思。
三人大概意外。
夏梓希和夏梓堂兄弟是很怜惜自己妹妹的。夏晏清丢失的那一年,夏梓希已经十二岁了。十三年前的那场祸事,,他记得清清楚楚。
几乎就在一瞬间,原本活泼可爱的妹妹,忽然之间就失去了踪影,父亲焦灼,母亲几乎癫狂。却终究没能把妹妹找回来。
再见面的时候,自家那个活泼开朗,整天叽叽咯咯、像个粉团子一样的妹妹,已经变得胆小却懦,甚至眼睛都不敢直视他人。
再见到王晰之后的相思病折磨,更是憔悴的风都能吹倒了。
自家妹妹回来之后,虽说他们一家几口几乎把妹妹捧在手心里,却没来得及有很多时间相处。他们就是想怜惜妹妹,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更不知道什么才是对妹妹最有用的东西。
这时,妹妹第一次没有胆怯的偷瞄他们兄弟二人,而是直接开口,要去夏梓希的书房找书籍和图画,兄弟二人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夏梓希笑道:“二哥书房的书可多着呢,随妹妹喜欢,要哪本都行,要多少都行。”他可不管妹妹拿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妹妹回来之后,除了王晰这个夫君,还从来没主动讨要过任何东西,这是第一次开口,自然要什么都得给。
夏梓希答应的开心,顺带的,对王晰的感官也有了大幅度改观。
夏家的管家和几个管事嬷嬷受主子安顿,出来送王晰夫妇,见到这样的王晰,也大概错愕。这完全看不出四姑爷看不上四姑娘的意思啊,这妥妥的就是和睦夫妻的相处方式。
从夏家老宅出来,时间依然不早。在吉水巷夏家,王晰和夏晏清给两位哥嫂见礼,又见过两个侄儿侄女之后,夏梓希兄弟二人带着王晰夫妇,在夏梓希的书房就坐。
夏晏清自然是不能认识字的,在夏梓希的书房里,她连猜带看,能识得大部分书籍的名称和分类,但也不敢表示出来。只告诉夏梓希,她想要看地理游记、风俗绘画之类的书籍。
夏梓希扫了王晰一眼,见王晰微笑点头,竟是不打算阻拦或者发飙不同意见,只以为王晰任由自己妹子喜好,当下欣然。他捡了几本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易懂的,放在一个小巧的藤制书箱。还有若干纸笔颜料,也是挑了上好的,一同放置进去。
王晰面上微笑,心下也是大喜。这夏晏清不知轻重,不懂先从简单的启蒙点击来学,反而都是挑的不入流的杂记和风俗画。她难哈原本就遥遥无期的书画之路,只怕更漫长了。
姜夫人没敢留女儿晚饭,只给王晰带了丰厚的回礼,和两个儿媳、一对孙儿孙女,恋恋不舍的把女儿送出门,并不断地叮嘱王晰,要经常来家里走动。
待回到王家,王晰如释重负,他这种不如意的婚事,终于被他谋划妥当,暂时算告一段落。至少,在他心里,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夏晏清这个女人努力学习书画的日子,至于她什么时候能学好呵呵,大概遥遥无期吧?
王府的二门里,夏晏清下了马车,王晰也正开心着,他把马缰绳交给小厮,正打算让夏晏清自行回去。
没等他开口,夏晏清说道:“妾身之前和娘亲说打算读书习字,娘亲说近日就找个女先生过来教导妾身。”
王晰听得皱眉,她都多大年纪了,能学成什么?用得着搞这么大阵势吗?
他本想拒绝,不过转念一想,既然她无论怎样都学不成,若是能把这个锅让娘家兄长背了,那也挺好。当即点头道:“那就多谢兄长费心,只是,请先生的费用还是咱们府上来负担吧。”
第十六章 夏王两家的关系
事情进行到现在,又有王晰答应娘家给她找先生,夏晏清的初步目的就达到了。甚至因为王晰和徐清慧两人对夏晏清的排斥和厌恶,给了她极大的助力。
这趟回门结束,她就算把夏小娘子成亲这桩人生大事做圆满了,剩下的,就是属于她自己的、有些悲催的人生了。
待到把先生请来,教授什么无所谓,只要能给她一个认识字的理由,就能解释她以后的转变。
至于请先生的银子由谁来出,那是小事,对于王、夏这样的家族来说,这点儿银子无关紧要。
所以,王晰点头之后,夏晏清也不多言,只微微点头,道:“给夫君添麻烦了,夫君自去忙碌,妾身先回了。”
夏晏清规矩的施礼,就好不拖泥带水的带着李嬷嬷和丫鬟走了。先去刘夫人房里打了个转,竟自回自己院子。
她惦记着书箱里的书籍,假装不懂规矩,早早让丫头从厨房领了晚饭,独自用过之后,就把书箱里的书籍拿出,一册册翻看起来。
夏梓希的藏书颇丰,他听了夏晏清的要求,并未翻书阁中的书籍,只在书房中抽取,就薄厚不等的装了十二本。
另外还有两个不大的卷轴,是用笔清雅、简洁,意境却深远的两幅画卷。一幅画的纸质和颜色很有年代感,看起来有些年头;另一幅就鲜亮清新很多,应该是当代之作。
夏晏清前世虽然只是在公司的营销部门工作,但公司经营的是艺术玻璃,她们这些人的美学涵养还是有一些的。
一眼看去,她就看出,这两幅画和徐清慧的那卷小画,不可同日而语。让夏晏清的眼睛很是亮了亮,有即刻找人鉴赏、估个价的冲动。
再翻看书籍,却让夏晏清失望不已。夏晏清打算系统的学习繁体字和古是不假,可她找地理风物类的书籍,却是想看看这个世界有没有玻璃制作方面的记载。
让她失望的是,夏梓希的这些风物游记类书籍中,只有一本提到了琉璃,但也只是在见闻中略提了一下,曾经见过的一件琉璃品的交易。
她一目十行的把十几册书翻看一遍,把最后一本也搁置一旁,满心惆怅。
如果这世上没有人工烧制玻璃的技艺和作坊,她想用制作和发展玻璃制品,做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岂不是需要从烧制玻璃的坩埚做起?
可是,在制作工序过程越分越细的现代,她一个营销人员,很不擅长玻璃的实际制作工艺啊!
她捏了捏眉心,抬头时,见李嬷嬷和两个丫鬟齐齐侍立一旁,面上全都是诧异纠结的眼神。
“怎么了?怎么这样看着我?”夏晏清问道。
她看书之前就想过李嬷嬷等人的反应,只不过她不很在意就是了。她只是找书里面有没有琉璃两个字,又不是认真研读,任谁来看,她也只是在胡乱翻看而已。
就像夏晏清预想的那样,李嬷嬷几个初时也是惊讶,二奶奶不是不认识字吗?这像模像样的把书拿出来,是打算研读吗?
随即,她们就释然了。二奶奶果然不识字,识断字的人,哪有这样看书的?若看书都这么快,这世上有学问的人可就多了去了。
“没什么,”还是李嬷嬷见机快,她答道,“只是天色已晚,灯光昏暗,看书不能时间太长,会伤眼睛的。二奶奶若是想看,还是等明日天光大亮了比较好。”
“哦,那就收拾了,准备洗漱就寝吧。”夏晏清看看手边的十几册书和那个书箱,心下熨帖了不少。
有人在身后清理就是好,看来,她会彻底和杂乱无章的单身生活告别了。
李嬷嬷迟疑一下,开口说道:“二奶奶等等二爷吧要不,让心淑去找二爷问问,要不要回来安寝。”
“不用,”夏晏清接口极快,“二爷忙着呢。你们都记着,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没有我的吩咐,都不许打扰二爷。若二爷的状元被你们搅合没了,我可是要找你们讨要的!”
开什么玩笑,人家王晰现在一定和徐清慧卿卿我我,准备圆房的,干嘛打扰人家?
再说,昨日王晰是在她这里歇息的,今天本该轮到徐清慧,就是找到刘夫人那里,李嬷嬷也讨不到好。
想到这里,夏晏清又抖了抖一身的恶寒。这种事情还要轮着来,怎么想怎么觉得诡异。
第二日,夏晏清开始了她古代儿媳的正常生活。每天早早起来洗漱,然后去刘夫人房里请安,再和袁大奶奶一起,伺候刘夫人和王氏兄弟早饭。
和别家不一样的是,王家还有一个良妾。
徐清慧没有像王韬的妾室陆姨娘那样,不能登堂入室,而是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刘夫人房里,和袁氏、夏晏清一起,加入到给刘夫人请安、伺候早饭的行列中。
虽然王晰和徐清慧是一前一后、分别进来给刘夫人请安的,可李嬷嬷还是在看到徐清慧的时候惊诧了一下,再看自家二奶奶那浑不在意的样子,一颗心更是沉了底。
若作为正室的二奶奶都不在意,不加以阻拦,那么,徐清慧的身份就更不好说,以后也就更难辖制了。
夏晏清是发自本心的不在意,她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只当自己失业,暂时应聘了一个酒店服务员或者大堂经理的职位,遇到很难应付的主顾,需要她亲自出面侍应。
袁氏和夏晏清分别伺候自家丈夫用早饭,而徐清慧则专门侍立于刘夫人身后,顶替大丫头芳玲,伺候刘夫人饭食。
早饭开饭前的一小段时间,刘夫人和王韬夫妇是等着看夏晏清态度的。
昨日,王晰信誓旦旦的对他们说,夏晏清不会干涉他和徐清慧的任何事情,要刘夫人只管兑现她给徐家的许诺,把徐清慧当另一个二儿媳看待。
从徐清慧出现,一直到一顿早饭吃下来,夏晏清果然举止正常,不带一点儿不满情绪。
这种情形,尤其让王韬满意:看来,自家二弟之前只是没在这上面下功夫。瞧瞧,只用了两天功夫,就成功把夏氏安抚住了。后宅事情和女子心思,尤其难以把握,自家二弟能做得这么稳妥,心机算是极深沉,以后不难在官场立足了。
夏晏清坚持了三天,就开始不耐烦。不知是谁这么变态,想出晨昏定省这种没人性的规矩,用来折磨年轻女子?!说毫无人性一点儿不为过。
是个人就知道,随着人的年纪增长,睡眠也就渐渐少了。老年人尤其觉少,只要天一亮、甚至天还没亮,年纪大的人就睡不着、要起床了。
可年轻人不一样了,正是缺觉的时候。尤其古代女子,通常十五岁就出嫁当人家媳妇了,然后,就是几十年没有节假日的晨昏定省天呐!夏晏清觉得,她的生活一片渺茫,虽然这种生活对于她来说,注定不会持续很久。
好在夏梓希的动作很快,她回门第三天,夏梓希的帖子就递到王家府上。隔日,夏梓希兄弟前来王家拜访。
夏晏清十几年前就没了音讯,之后,王韬的父亲也过世了。虽然王夏两家的交情维持的还算凑合,但终究和之前不一样了。
王韬兄弟和夏梓希兄弟只能算熟识。
这其中,有王韬自己经营,不愿意攀附夏家的原因。也有夏梓希无心仕途,对于王韬在官场上的八面玲珑不感兴趣,觉得他们不是一类人,很难与之为伍。
夏珂次子夏梓堂就更不用说了,说玄乎点儿,他那就是离经叛道。夏梓堂并没有秉承夏家的诗书之道,而是从武了,进了武将行列。如今在兵马司,任从六品校尉之职。
原本夏珂在夏家老宅兄弟三人中算是出息的,可他这两个不走寻常路的儿子,让人们大跌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