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是知道王晰的,王晰学问是真好,人品也不错,上一世,是人人称道的读书人的典范。

    即使当前妻子走失,曾被一些人质疑诟病,但王晰坚持三年不娶。过了三年,也没另外议亲,而是把妾室扶正,也就是现在这个徐清惠。

    若这一世的王晰幡然悔悟,愿意和阿灿复合,他又是个有前途、有学问、被人称道的学子是不是比他这个曾经的纨绔有更多的机会啊?

    展七见他不知在想些什么,竟然有些出神,便碰了碰他的胳膊,说道:“想什么呢?你大概不会没怎么见过那位四姑奶奶吧?”

    谁说的?邵毅很想瞪眼,却转了转念头,敷衍的回答,“谁知道,王晰大概有眼无珠吧。这不就后悔了吗?”

    “嗯嗯,我看这小子的书也是白读了,这事儿着实做的够蠢的。”几人闹哄哄的,往人堆里扎进去。

    他们是从东市大街过来的,那里展示的一对玻璃宫灯,是用银丝勾勒的花中君子图。

    图中没有过分雕饰的痕迹,也没有蜂蝶点缀,却显得分外超凡脱俗,能更清晰的看出玻璃的通透明亮、和银丝画的精美脉络。

    着实让几人开了眼,现在就看看这花开富贵的玻璃宫灯如何。

    正月十四晚间算是预演,正月十五的灯会才是瑞热闹的鼎盛时期,所有灯笼都陈列出来,供人观赏。

    被灯笼映照的本就绚丽的京城灯饰,因为玻璃宫灯的出现,比往年更加引起人们的观灯热情。

    皇帝虽然说不用把玻璃宫灯进献皇宫,可四对宫灯终究还是给皇宫留了一对。

    品级低些的官员,还能身穿常服,带着吓人,去灯市溜达一圈。

    而位高权重的一二品大员和勋贵老成,却不会凑这个热闹。

    皇帝得到宫灯高兴,正月十五这日晚间,临时请了一些官员进宫饮宴、看灯。

    皇宫留下的,正是金色的花开富贵宫灯,另外还有内官监每年都会做的、供宫中贵人观赏的各种灯笼。

    这场宴会在灯笼围绕之中进行,倒也热闹。

    皇帝心情好,亲自吩咐何守礼:清韵斋能做出玻璃,甚至能把书画融于玻璃当中,极具巧夺天工之能。他已经知道他们对皇帝的忠心,玻璃宫灯,宫中只要这两盏。其余三对,清韵斋可自行出售。

    一番话,让在座之人蠢蠢欲动。

    皇帝把宫中剩余的八块玻璃,赏赐了展相和宁国公。那么,这三对玻璃宫灯,他们是不是能抢先买下?

    很多官员想的是如何能在众多同僚之中胜出,抢先把玻璃宫灯买下。

    却也有人再想,玻璃和夹花玻璃的巨大价值。

    成郡王从皇宫回来,不顾夜色以深,往幕僚蒋先生院子里掌灯饮酒。

    但他们说的,却并非风花雪月。



    第一百六十章 把配方带到南方

    玻璃宫灯正月十四就挂出来了,可是以成郡王的身份,却是没出去观看的。

    他只是听蒋先生、芷容郡主,和府里其他人说过,玻璃灯笼如何炫目美丽。

    所以在皇宫看到两盏宫灯,着实让他惊艳好一阵子。

    从宫里回来,已将近子时,他被那玻璃宫灯晃的一点睡意也无。

    在蒋先生屋里坐定,成郡王浅抿了一口酒,嚼着一片酸笋,遗憾的看向窗户,感叹道:“可惜咱们这里没有玻璃,若有的话,坐在这里大概是能看见明月当空的。”

    蒋先生明白成郡王的意思。

    他笑了笑,说道:“京城那几组玻璃的价格节节攀升,却迟迟没人肯出手,都在等更好的价格。夏宴清和清韵斋掌柜终究是女流,缺少魄力,白白耽误了大好商机。”

    成郡王又是一声叹息,放下筷子,对着窗外吩咐:“让厨房做两碗面上来,顺便拿两个小菜。”

    蒋先生笑问道:“郡王又没吃饱吗?”

    “宫宴嘛,就算放的再开,终究还是感觉缺了些什么,不舒服。”成郡王摇了摇头,转开话题,问道,“消息打听得怎样?玻璃的配方和烧制方法能搞到手吗?”

    蒋先生点头:“应该能行,夏家女子不懂经营,卖玻璃宝石收入大笔银子,便请了很多雇工,大多数人都不怎么用的上。属下已经派人查探过,有几个能接触到配方的人,是可以用银子试试的。”

    “那就好,记得用眼生的人出面询问,把方子问到手之后就安排他们南下唐州。”成郡王说着话,又冷笑一声,“这夏宴清徒有手艺,脑子却不好使。似她这般摆架子、拿乔,迟迟不肯推出玻璃器物,那她就等着玻璃在南方经营、大卖,做成天下最大的玻璃行。”

    现在,很多传言都在说,夏家女子终究免不了小家子气,掌握了一点手艺,便吊着大家,不肯多烧些玻璃或者琉璃器物。以为这样才更能彰显她的不同寻常。

    成郡王说的就是这个,而且,这个说法占据了绝对的主流。

    蒋先生拿起面前的酒杯,与成郡王相碰,笑着说道:“王爷这想法绝妙,唐州遥远,等柳大富把玻璃做成气候,消息传到京城也不知何年何月了。到那时,那夏家女可就一点优势也没有了,怕是她只能赚个买胭脂水粉的银子。呵呵,不过,一个女子而已,赚的也不少了。”

    襄郡王府就简单多了,襄亲王妃直接喊来儿子。

    襄郡王刚刚行礼入座,襄亲王妃就吩咐道:“你找人接触清韵斋玻璃作坊的工匠,用银子把他们的配方和做法买下,咱们也开作坊做玻璃赚钱。”

    襄郡王知道大早晨把他喊来,就一定有紧要事情,可也没想到说的是这个。

    “母亲,这个事恐怕不大好办。皇上已经关注此事,还就此事特意勉励夏珂。就算咱们把配方弄出来,顺利做出玻璃,人们也知道咱们这办法是从清韵斋窃取的,若夏珂不依,找皇上做主,只怕皇上会责怪儿子。”

    襄亲王妃看着襄郡王一脸的为难愁苦,不仅责骂道:“瞧瞧你那点出息!就这么点儿事儿,就能把你吓成这样!玻璃的做法,他夏家一个小女子能琢磨出来,别人也一样能琢磨出来,谁说玻璃就一定得她家才做得?”

    襄亲王妃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道:“好了,你只管照我吩咐做事就好,不用担心别的。皇上若责怪,我自会找他分辨。”

    成郡王想了想,这样也好,他这一辈和皇帝血脉还算近,趁着母妃还在,多赚些产业、多些赚钱的机会,为他的将来和后辈儿孙做些铺垫总是好的。

    至于皇帝和皇帝对邵毅的维护,有母妃在前面顶着,他怕个什么?

    年后,衙门开衙已经有几天了,花灯会上玻璃宫灯的余韵犹在,初八卖出去的玻璃价格依然也在发酵当中。

    邵毅从兵马司出来时,天色已然不早,日头斜斜挂在西边的天空。

    他牵着马,身后跟着修远,两人一前一后,往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市走去。

    他打算去宝芝斋,挑两样母亲喜欢吃的点心。

    刚走进商铺林立的大街,街道一旁就迎过来一人。

    这是个中年人,士打扮,中等身材、中等样貌,穿一袭长袍,面上带着温和恭敬的笑意,一上来就冲着邵毅拱手:“邵爷,在下这厢有礼了。”

    邵毅一见这人出现,眉心就止不住的跳了跳,原来该来的还是来了啊?

    他连忙揖手还礼:“这位爷客气了。只是,恕在下眼拙,不知您高姓大名?”

    那人笑道:“邵爷面前,可不敢当高姓大名这几个字。在下姓姚,名世勋,不知邵爷可有空,靖王殿下可巧在德胜酒楼饮酒,见邵爷经过,特让在下请您上去一叙。”

    邵毅抬头望去,果然在斜侧方看到德胜酒楼的牌匾,尘封已久的往事瞬间涌上心头。

    这位姚世勋是靖王的幕僚,上一世,靖王也是在德胜楼饮酒,请他上去说话的。

    只是时间晚了两年。

    也许是因为他提前遇到阿灿,早早就寻了差事。也可能因为琉璃作坊的事情,走入皇帝的视线,让靖王早两年把视线落在他身上。

    德胜酒楼临街的雅间儿里,靖王很闲适的坐在桌边,听得有人进来,扭头见到来人是邵毅,面上露出笑意。

    靖王并未起身,口气却甚是亲昵:“本王远远瞧着就是承安,果然没看错,过来坐。”

    靖王可以随意,邵毅却是不能。别说他还没录入皇家玉牒,就是进入皇家宗室,那也长幼有序。

    况且靖王是皇帝的儿子,而他却是亲王的外室子,无论怎么说,他的身份也低了靖王好几级。

    “卑职见过靖王殿下。”邵毅规规矩矩的行礼。

    靖王也不矫情,受了礼,指指桌对面:“承安坐吧,咱们说说话。”

    邵毅再行一礼,才在对面坐下,却并未多话,静等靖王开口。

    上一世,他见过靖王不多久,就由靖王带他进皇宫,拜见了皇帝。

    大概皇帝是顾念襄亲王这个胞弟,也可能皇帝对他幼时有不错的印象,所以待他很亲近,没几天,他就得了兵部的差事,起步就是从六品官员。

    这一世,他已经被皇帝关注,不知靖王还会用什么来招揽他。



    第一百六十一章 靖王

    靖王府小厮带着德胜楼的伙计,流水一样的摆上几碟小菜、几碟果品,又另外温了酒。

    靖王笑着说道:“咱们先慢慢喝着,热菜一会儿就上,听说德胜楼新添了几个菜式,今日有承安相陪,本王也好好尝尝味道如何。”

    邵毅见靖王这样安排,怕是要在这里耽误很长时间,先告了罪,让修远给家里送个信儿,才又重新做回。

    靖王见他这样重视,心下满意,和他说话更加随意亲近。

    两人慢慢说着闲话,大多数都是靖王问邵毅一些日常事务,邵毅则一一作答。

    待到喝下两杯水酒,饭菜也吃下去一些,靖王话锋一转,说道:“承安如今也已成年,今年二十有一了吧?你可知道大好儿郎,不可蹉跎岁月?”

    邵毅很诚恳的点头:“谢殿下垂问,卑职在兵马司的差事,做的还算勤勉。”

    靖王一笑,说道:“本王要说的也是这个,说起来,兵马司担负着京城的防卫和安全。可咱们都知道,那也只是摆个样子,若说战力,兵马司却是提不起来的。”

    “殿下说的是。”邵毅附和道。就是这支没多少战力的惫懒队伍,被兵马司副使的夏梓堂操练之后,虽称不上是一支铁军,却也能和禁军有得一拼,直接导致了靖王的功败垂成。

    靖王接着说道:“你在兵马司才做得一个从八品的副尉,何时才是个头?本王听说,兵部现有一个从六品的缺,你若愿意,本王可以帮你提一提。”

    兵部从八品的缺?邵毅倏的抬眼,就是他前世就职的那个职位吗?

    靖王以为他动心了,语重心长的说道:“兵部历练的机会多,你在那里升职也快。你身世坎坷,你母亲也着实辛苦了这些年,至今依然无名无份,长年累月圈在家中,着实可怜。”

    一番话说的邵毅神色黯然,他母亲因为身份不好,前些年他年幼之时,偶尔出门一次,都会遇到襄郡王府寻衅辱骂,便养成了足不出户的习惯。

    也就是这两年,他成年了,需要敬香拜佛时,才会踏出家门,想想便觉得心酸。

    靖王见他动容,继续道:“你出息些,你母亲自然也有荣光。你若能进入皇家宗谱自然最好,即使进不了,日后给你母亲搏个诰命,也能让她有些慰藉。”

    邵毅松开捏着酒杯的手,站起身,向靖王深施一礼,“多谢殿下关怀,只是卑职在兵马司有几个亲近的兵士,实在不好贸然扔下。可否容卑职想想,再给殿下回话。”

    这是推脱,他不想站队任何人,接了兵部的差事,就等同于上了靖王的船,他不能。

    靖王点头,就目前来说,除了皇帝看重之外,邵毅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笼络周围之人死心塌地的跟随他。

    作为争夺皇位的人,他很需要他的这个长处。

    “你能顾及下属,这是好事。回去安顿安顿也好,你也能再想想清楚。嗯,还有一个事儿,你年纪也不小了”

    靖王看向邵毅,眼中的关切更甚,“你早些成家,让你母亲跟前能有个亲人孝顺。若能早日诞下子嗣,想来你母亲也更安心些。”

    邵毅的神经猛的绷紧,只听靖王还在说着:“三司使副使洪兴的幼女名唤洪明月,德容俱佳,心性也好。你的身份差些,但皇上最近在朝堂上,多次提到你,想来对你也甚是关爱。如此,你和洪家结亲,也算门当户对。不知你意下如何?”

    邵毅的手紧了又松,松了又紧,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