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田掌柜扇出耳光的清脆声响起,门外也响起声声惊呼。

    一个人踱步迈过门槛站定,平静问白掌柜道:“怎么了?和气生财也不知道吗?闹成这个样子,成何体统!”

    白掌柜像是见到了救星,忙屈膝行礼:“大爷您来了啊,这位田管事是安平侯府的,要咱们把您参进来的股退去,再把琉璃生意的七成股转给韶华郡主。我们姑奶奶不是还没和您商量下来吗?可田掌柜不肯宽容时间,也不听我们解释”

    那边田掌柜已经看呆了,和夏宴清合伙做生意的,居然是这个煞星。

    他并非安平侯府家仆,而是随韶华郡主陪嫁到侯府的,很能认识邵毅。

    他更知道,邵毅是这整个京城、乃至全天下,为数不多的、不惧襄郡王府的几个人之一。

    他回神的速度很快,白先生还没说完,他已经开始后退,准备溜了。

    岂知,还没容他走到门边,就听邵毅凉凉的一声问话:“田庆,你在爷这里闹事,不得跟也解释解释吗?”

    “我,我,”田庆结巴两声,连忙改了自称,“小的不知参股的是邵爷,邵爷您相信小的,小的是真不知道。是小的莽撞了,小的这就告退,这就告退。”

    邵毅逼近两步,冷笑道:“打了爷的人,砸了爷的买卖,就告退这么简单吗?”

    他伸出手,跟在他身边的修远立即把马鞭递上。

    田庆觉得不好,还来不及躲,就被邵毅一把握住鞭子,都不带收回的,顺手一鞭抽过来。

    田庆适时抱头缩肩,肩背挨了一鞭子,人也被这一鞭子抽的滚出清韵斋。

    冬日衣服厚实,这一鞭子没多少痛感,却着实吓人。

    没等他回神,两个仆从也跌出来,邵毅的下一鞭子也跟着到了,还伴随着怒问:“襄郡王的妹妹、安宁侯世子夫人是吧?所以就能在天子脚下,强占别人家财!”

    一边喝骂,手也不停,“安平侯就是这样当天子近臣的!襄郡王府作为皇室宗亲,就是这样替陛下看护江山的!”

    越骂火越大的邵毅上前两步,把田庆和两个仆从踢倒,“襄郡王府和侯府果然得势,连爷的买卖也敢强占!看来爷得去求求安平侯,求他放爷一条生路!”



    第一百三十七章 琉璃作坊

    外面围观的人议论纷纷,他们刚才已经从敞开的门里,把事情听了个大概。

    这时,随着邵毅的不断喝骂,又解析出更多内容。

    “原来是襄郡王的妹妹啊,又是安平侯世子夫人,怪不得呢。我就说嘛,琉璃这么赚钱的生意,怎么会没人打主意?原来只是能打夏家主意的人还没来。”

    “是嘛是嘛,这不就来了?”

    “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襄郡王府本来已经很厉害了,若没有这位纨那个邵大爷,夏家说不定就得吃这个亏了。”

    “看起来,找个合适的合伙人很重要,夏家若不是和这位合伙,只怕真得把琉璃生意的大头拱手让人了,人家要七成呢”

    “”各种议论不一而足。

    夏宴清混在人群当中,听着人们的各种议论,再看地上连滚带爬、惨呼连连的田庆三人,和邵毅手中呼啸生风的鞭子,眉心不住的跳。

    这邵毅,要不要这么嚣张啊,没见人家田管事已经怂成那样了吗?

    原来只要地位和实力足够强,居然都不用讲讲道理啊。

    还有这田掌柜,在白先生口中,他可是拽的很厉害的,怎么见到邵毅就怂成这样了?好歹也把襄郡王府和那什么侯府搬出来,能把人吓住一会儿也好啊。

    这两人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选手,完全没有她以为的火花四溅。

    直到听邵毅说出安亭侯,夏宴清估计,这位只怕还要把这把火烧到安平侯府。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里面又是一番鞭打喝骂之后,人群被分开。人群外,有两个随从也牵了几匹马走近。

    邵毅提着田庆的腰带走出人群,接过一匹马的缰绳,把田庆扔在马背上,自己也跃上马背。

    知睿看一眼夏宴清这边,见她们四人已经退开,便上前和修远两人,一人抓了一个侯府仆从,骑马跟了上去。

    围观的人看着绝尘而去的几匹马,俱都啧舌:看起来,这位以纨绔著称的邵大爷,是真的去安平侯府了。

    只不过,绝不像他自己说的,是去求安平侯放他一条生路,而是去找麻烦的。

    心秀余兴未消,还是当纨绔比较好,一言不合就能动手。瞧瞧那什么的侯府管事,在邵爷面前,就是一滩烂泥。

    她闪着星星眼,问夏宴清:“姑奶奶,咱们要不要跟过去看看?”

    夏宴清没好气道:“人家那马跑那么快,你也得跟得上才行。”

    她也很惆怅的好不好?

    安平侯可不是一个小小的管事能比的,虽然全京城还没有能把邵毅怎样的人,但为了侯爷和侯府的脸面,不管有用没用,安平侯一定会挣扎一下的。

    那场面,应该比这里热闹,可惜了。

    “那也是哦。”小丫头很受教的立即泄气。

    夏宴清转头吩咐张大壮:“你跟过去瞧瞧,应该没什么反复,你瞧个热闹就好,回来说给我们听。”

    “那咱们呢?去哪儿?”心秀问道,她们是打着查看琉璃试制情况的幌子出来的,这时候回家,似乎有点早呢。

    夏宴清往不远处的马车走去,一边说道:“咱们当然去看琉璃做的怎样了。”

    窑场的琉璃作坊已经烧过两次,都因为透明度不好、杂色多,归为次品,等待回炉。

    不管是琉璃还是玻璃,烧制塑形之后,还需要很漫长的退火时间,所以耗时较长,直到现在还没做出成品

    琉璃作坊是白先生带着夏府的两个年轻管事负责的。

    试过几个不同渠道得到的石英砂之后,最后,把供货地点定在胶州郡的芒山,也就是邵毅让广源筹备的采石场,只是,这时的夏宴清还不知道而已。

    夏宴清对于玻璃的理解,它首先要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所以,她首先做的,是一批小块的平板玻璃。用耐热平板模和压制法辅助,可以做出平整度较好的玻璃。

    这种玻璃的平整度和镜面效果差些,虽然没法儿和现代的玻璃相比,但这是古代,把这种小块玻璃镶在窗户上,或者做成灯笼,一定能获得前所未有的采光效果。

    因为有了自己的作坊,可以使用敞开式烧制,玻璃液在烧熔的过程中,可以不停搅拌,不但能使原料充分混合,减少杂色和其它色斑,还能去除其中的气泡。

    待到玻璃液达到要求,就可以分次获取玻璃液,在平板模具上压制成型。

    这种做法,可以在玻璃中间夹上各种金银丝图案那绚丽美感,绝对能让古代人倾倒。

    只要这次的玻璃透明度还好,下次烧制,就能试着把金银丝图案压进玻璃中。

    至于大块的,镜面效果好的玻璃,她不是不懂怎么做,只是那做法太过惊人,没有一个合理的铺垫,她不好和人交代。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循序渐进才最好。

    夏宴清来到作坊的时候,作坊里温度很高,两个年轻管事正带着人,把成型的平板玻璃送入退火窑中。

    一个叫何中正的刚空出手,见夏宴清进来,忙迎过来行礼。

    夏宴清没往前走,一个是往里走环境温度高,工匠们穿戴不甚整齐,没得给人们找麻烦。再一个,大家都忙着,她过去,人们做活儿还得躲着她,反而碍事儿。

    她问道:“这次的平板玻璃客还好?”

    何中正答道:“很不错,几次试制,这是最好的一次。透明度好,没气泡,杂色也少。”虽然回答的简单,但何中正的话语间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这若不是亲眼所见,亲手制作,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他居然也是能做琉璃的手艺人了。

    琉璃呢,那可是传说中的东西,说神仙技艺也不为过。

    他说完,冲着一个小工招招手。

    那小工用钳子夹着一叠放置平板玻璃的架子,正打算送进退火窑。

    随着小工靠近,一股炙热扑面而来。

    何中正也是用的钳子,取下一层平板玻璃的架子,把小工打发走,让夏宴清看那块玻璃。

    玻璃长一尺二寸,宽八寸,还带着玻璃液的余温。

    何中正把玻璃稍稍举起,有些激动的说道:“姑奶奶您看,这批玻璃的清透度极好,也没有之前两批那种绿色,基本够得上您要求的无色透明了。”

    姑奶奶说,他们烧的琉璃透明度好,用处也和过去的琉璃不一样,所以,应该叫做玻璃。

    不管叫什么,能经过他们的手,用若干种砂砾和辅助材料,就烧制出这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玻璃,这是多大的际遇啊。

    夏宴清凑近看去,在边角处看到两个细微的气泡,但也不错了,这么落后的条件,能有这种成品,已经出乎她的意料。



    第一百三十八章 除非侯爷出来

    何中正把那块玻璃交还给小工,转回来,满含期待的问夏宴清道:“若这次的平板玻璃符合成品要求,咱们下一炉是否就能做夹花玻璃了?”

    他们两个管事和手下的几个工匠,是被白先生做过培训的。也见过白先生向他们展示的,金银丝的压花图。

    那是两套,分别是花开富贵和岁寒三友。

    花开富贵那幅是金色的,把一幅画切成六片,虽然六片画放置时,是间隔了半寸距离的,却没一点儿残次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异样的整体感,非常巧妙。

    另外是用银丝勾勒的,六幅不同的岁寒三友图。

    白掌柜手中各有三套图,据白掌柜说,这种夹花玻璃是专门用来做灯笼的。

    何中正对玻璃液的操控有了些心得,对这种夹花玻璃很向往、很期待。

    一旦这种东西出世,以往那些对琉璃的溢美之词,只怕全都黯淡无光了。

    所以,他很期待的等着夏宴清的答复。

    却听夏宴清说道:“待到这批琉璃完成退火,马上就是正月。若要在正月十五前作出夹花玻璃,你们就得在过年期间加班赶工。”

    何中正顿了顿,他对于夹花玻璃的期待感很强,恨不得早一天做出来。

    可马上就是年关,若是把过年那几日全耗在这里,只为了赶制夹花玻璃他自己是甘愿的,只是,其他人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夏宴清见他犹豫,倒也不强求,“大家伙儿辛劳了一年,能和家人团团圆圆过个年,也算大事。你先询问工匠和工人们的意思,过两天,待外面的事了了,让白掌柜给你们安排,过年加班赶工、或歇工都可以的。”

    本来兴致勃勃的何中正,这时心中异常纠结,他很喜欢这种能做事的感觉,怎奈这不是他一人的事情。

    他试探道:“其实,只要姑奶奶您开口,约束工匠们过年照常开工,想来他们也是能答应的。”

    夏家窑场待工人宽厚,工钱虽和别家差不多,但在这里做事,只要用心,产出陶制品或者琉璃的品质好,都有相应的赏钱。

    且每日午间饭食很好,竟是比很多人家过节吃的都好,绝对不是别家能比的。

    只要东家开口,这些人为了能长久留在夏家窑场,一定能答应过年赶工。

    从夏宴清的心底来讲,她是打算在年前大卖一笔平板玻璃的。

    趁着腊月里各家各户洒扫庭除、更换窗纸的机会,每扇窗户的中间位置换上一块玻璃,这个年过的就亮堂多了,足以扬名。

    怎奈打磨琉璃花了很多时间,导致本钱进账太晚。再加上连着两炉的玻璃都不成功,三耽误两耽误,就拖到了年底。

    待到这一批玻璃退火出来,就是大年二十九,完全不赶趟了。

    只是,若过年让工匠们赶工,能在正月十五前出品夹花玻璃,做出玻璃宫灯,也是个扬名天下的好机会。

    只不过,古代生产力低下,生活条件艰苦,古人也没有额外的娱乐。穷苦百姓辛苦一年,也只有过年这几天能轻松一下,吃点儿寻常舍不得吃的东西,有能力的穿件新衣服。

    这个时候若是强行让人们加班加点干活儿,她感觉她有点儿像黑心资本家。

    看着何中正期待的眼神,夏宴清笑了:“我是当东家的,自然愿意你们用心做事。只是,若把你们一年的期盼都剥夺了,岂不是显得太黑心了。行了,好好看着测温片,把退火火候掌握好,别的再商量好了。”

    何中正和乔辰生是夏珂给她选的人,她老爸看人的眼力还真不是盖的。

    这两人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正是对未来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