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这些女眷,外面人根本不知道宝泰银楼买进了不菲的琉璃宝石。

    权掌柜隐晦的向九位贵客主顾打探,打听出两个渠道。

    一是陈大奶奶在侯府宴席上,听两个小丫头随口聊天。

    再一个渠道出自大粮商家的太太,这位太太去银楼选首饰时,路过一辆马车,马车里议论的就是宝泰银楼的琉璃首饰。

    这位太太耳音好,还听到数量有限,若被别人知道抢先,那就真没了。这不,她谁也没敢告诉,就抢着来了。

    一番查探下来,应该是自家铺子里的什么人,不小心泄露了消息,被陈大奶奶听到,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扩散开去。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哪个主顾也得罪不起,细水长流是没可能了。

    权掌柜和东家一番商议,决定把首饰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三成。

    既然摘不了第一楼的牌子,就不求别的了。一笔生意,能进账十余万两银子,那也是好买卖。

    唉,聊以吧。

    十二月中,倾宝泰银楼所有工匠全力,大小二十四件首饰全部完工。

    宝泰银楼给九家预订主顾送了信儿,约定时间,请几位过来挑选。

    这时的挑选,已经没有先来后到之说了,自然是身份尊贵的人最先选择,官职地位差不多的,才能讲,也敢讲先来后到。

    不说贵妇和丫鬟婆子见到首饰有多震惊、喜爱,这番挑选也分外和气。

    首饰本就样样精品,一番挑选下来,只给宝泰银楼留了八枚小件首饰,其余全部包好,配了檀木匣子,交到各位贵妇手中。

    宝泰银楼则入账三十一万两银子,除去工本,净赚十一万,并八件指环、额饰、簪花一类的小首饰。

    与此同时,宝泰银楼为了夺得先机,同时制作了若干与琉璃首饰同款的金银首饰,也有镶嵌玉石、珊瑚、宝石的,合着那几个琉璃指环等物件,一并在店铺推出。

    就在宝泰银楼的新式样首饰占据了店面最显眼的位置,招来进店女眷追捧的当天,宁国公为母亲办六十大寿。

    琉璃首饰第一次在京城宴会上亮相。

    第一个带了大件首饰亮相的正是韶华郡主。

    这日的韶华郡主梳了牡丹髻,一只金色镂空的琉璃凤钗戴在蓬松的发髻上,在阳光下反射出无数道璀璨金芒。

    凤钗两端的金色羽翅向两侧舒展,一粒粒碎金闪烁的琉璃点缀在羽翅纹路上。三条镶钻尾羽绚丽的延伸,附在发髻上。尾羽末端各有一粒深金色心形琉璃片,被碎金包围着,相映成辉。

    从韶华郡主在二门处下了马车,冬日阳光照耀下,那只奢华凤钗四射出的闪烁光芒,就引起所有人的惊艳注目。

    搭配着韶华郡主一身紫色绣金牡丹的衣裙,看起来雍容高贵、极尽奢华。

    这一次,在宁国公府宾朋满座的宴席上,韶华郡主终于独占鳌头,吸引了所有人或羡慕,或嫉妒、或自惭形秽的目光。

    因为这是第一次展示琉璃首饰的机会,席间几位郡主县主都在,其他人大概不敢抢风头。所以除了韶华郡主,只有菁华郡主和芷容县主两人,分别带了两枚簪花和一枚指环。

    尤其是芷容县主发间的两枚琉璃簪花,在原有衣着饰品中,闪出点点晶粹,有种低调的奢华,也是亮眼之极。

    众女眷在宁国公府的待客厅坐定,恭喜主家寿宴和老寿星、以及欢迎宾客赏光的客套话之后,话题就固定在琉璃首饰上。

    一番赞誉、赞叹过后,工部郎中府上的张夫人,低声问身旁的姜夫人:“听说你家女儿经营的窑厂,里面就有烧制玻璃的作坊。不知宝泰银楼的琉璃宝石,可是出自你家姑奶奶之手?”

    姜夫人在宁国公府宾客中不上不下,属于那种不打眼、比较自在的一类宾客。

    可是被张夫人这么一问,声音虽低,但她们周围的两个女眷却是听到了,都投来莫名的目光,里面惊讶、疑惑、不信的情绪都有。

    “宴清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只能由着她胡闹。”姜夫人含糊的说了一句。

    身边的两个女眷目光闪烁:姜夫人居然没否认,难道真有这等事?

    这边有人询问、有人疑惑,另一边就有答疑解惑的。

    菁华郡主坐在国公府老夫人身边,听着渐渐蔓延开的议论和疑问,笑着说道:“这事儿,我还真问过宝泰银楼的掌柜,琉璃宝石确实出自清韵斋。”

    芷容县主坐在她身边笑而不语,隐在金钗间的两枚琉璃簪花闪烁点点,让人忍不住去追寻那闪烁不定的金芒所在。

    京城忽然冒出这么多琉璃,以芷容县主的心思,哪有可能不问?

    和她同去的菁华郡主只略略提了一下,宝泰银楼的权掌柜就和盘托出,把琉璃首饰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清楚楚。

    韶华郡主听说宝石出自夏宴清的生意,面色先是僵了一下。随即想到,琉璃再稀少,做琉璃的人也是伺候人的贱坯子。

    这么一想,她的面色恢复正常,神色回转之间更显高贵。

    而厅中众人却惊讶莫名,低低的询问和议论已经充斥了待客厅,都是讶异、艳羡和不可置信。

    今日韶华郡主一亮相,那支琉璃凤钗的耀目光芒,已经彰显了首饰的不凡。

    菁华郡主和芷容县主虽说只佩戴了小小的指环和簪花,在两人通体富贵的饰品中,依然难掩琉璃的光华。

    可想而知,这些首饰价值几何。

    夏家和离女手中居然有如此奇货,仅仅这一笔生意,那得进账多少啊?

    姜夫人还没受到过这样的瞩目,她虽坐在几位夫人中间,可是接受到的目光,却比上座的老夫人和几位郡主县主还要多。

    另一边,坐在杨氏和高氏身边的妇人年纪较轻,已经在询问她家小姑子何时学来如此厉害的技艺。

    坐在姜夫人不远处的刘夫人和袁氏则如坐针毡,不住有人把眼风划过两人,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一个和刘夫人相熟的中年妇人忍不住问道:“夏家女从你那里和离没多久,你们当时不知道她有这等技艺吗?”



    第一百三十章 父母宗族

    饶是刘夫人是个恬淡心性,却也没想到,会在如此大的场合再次听到前儿媳的事情。

    如此巨额的生意,如此大的银两进账,别说王家才起势不久,就是大家族,这也是一笔可观的银子。

    她能听出,问话的中年妇人没有嘲笑和幸灾乐祸的意思,有的只是深深的遗憾和惋惜,替她王家惋惜。

    面对或明或暗看过来的目光,刘夫人心中发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是啊,她们之前知道夏氏有这等技艺吗?

    本应该知道的,夏氏做事并不偷偷摸摸,那窑炉一直都在,是过了明路的,开始是烧陶,后来那次,窑炉不熄接连烧了好多天。

    她不知道夏氏是否打算瞒着她们,但她知道,她们没一个人询问过,而是用一种蔑视的态度对待夏氏所做的一切。

    所以,她们是真不知道夏氏有此技艺。

    可如今,面对这么多京中贵妇和贵女,就算她不想承认,也改变不了素以才学过人、精明干练闻名的王韬,阖府上下却有眼无珠,已经娶进家门、如此难得的媳妇,却又被她们推了出去。

    宁国公的母亲姓严,严老夫人不明白人们在议论什么,侧头询问菁华郡主,听她简单分说,才“喔”了一声,恍然大悟。

    夏家二房女眷距离这里甚远,但夏家老宅的吕老夫人却坐得近,和严老夫人中间只隔着相府夫人。

    严老夫人探头,问吕老夫人道:“老姐姐,你那四孙女呢,没来吗?”

    吕老夫人和两个儿媳刚才听了众人的议论,还有菁华郡主的解释,木呆呆半晌没回过味,这才回过神,就听严老夫人询问。

    吕老夫人先扫一眼身后不远处的夏宴容三姐妹,又瞥一眼大儿媳李夫人。

    李夫人会意,忙欠了欠身,替婆母答道:“宴清之前参加过一次宴会,因不适应京城女孩子们的说话方式,很是着恼,之后就不肯再出门了。”

    她说着,还往姜夫人那边瞟了一眼。

    她这话可没说错,当日,夏宴清当着很多人的面,就是用这样的话羞辱自家女儿的。

    正所谓因果有报,这就是呈一时口舌之快的结果。

    姜夫人那里也变了脸色。照着自家大嫂这说法,女儿日后岂不是得一直缩在院子里,再也出不得门了?

    她连忙站起,冲着严老夫人那边屈膝施礼,解释道:“老夫人容妾身解释,宴清和离没多久,自知身份尴尬,生怕出门扰了大家的兴致,这才留在府中,没有同来。”

    严老夫人听到姜夫人的回答,不由得笑了:“这有什么,和离也一样要过日子的,哪有什么尴尬不尴尬。等丫头有空了,你带她过来,也让老婆子瞧瞧,能琢磨出这么好看首饰的孩子有多古灵精怪。”

    说着话,不着痕迹的往吕老夫人和李夫人那边瞥了一眼。

    暗地里道一声可惜。

    夏家是诗书传家的百年大族,这几十年本就有些凋落,可这位吕老夫人着实没什么胸襟,唯一出色的子弟,只因为是庶出,就百般的不待见。

    今日又因为庶出子的女儿被人多称道几句,就又在这里出昏招。

    如此,夏家二房必定和宗族疏远,夏家以后用什么来撑起大族的门楣?

    芷容县主听到严老夫人的话,心里就是咯噔一下。这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夏宴清,宁国公的大门一定会对她敞开了。

    夏宴清以后再参与京城女眷的交往,就不用再依仗她了。

    可惜,可惜了。

    她顺着严老夫人的视线看过去,见夏宴容三姐妹眼中满是羞愤不甘,面上却还要堆出一副可亲笑脸,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这三个蠢货,自家姐妹不合,关起门来怎么斗都无所谓。可出了门,一人受损,整个家族都没脸面,可她们却硬是不懂。

    赏菊宴上,若她们三人能帮衬夏宴清一二,当时的场面就不会那么明显的一边倒,也许夏宴清也就想不了那么多。

    她当时还真低估了这三人,以为她们只是平庸,却没想到还愚蠢。

    吕老夫人带着两个儿媳,撑着僵硬的笑脸,勉强把严老夫人的寿宴支撑下来。她们和王韬一家是最早离席告辞的一拨客人。

    一上马车,吕老夫人就拍掉丫鬟给她抚平裙摆的手,一双厉目盯着丫鬟缩到一边。

    回到大学士府,吕老夫人婆媳和孙女,并不添油加醋,照实把席间的事情告知夏大学士,就达到了效果。

    夏大学士阴着一张满是皱纹的脸,目光闪烁着听她们把话说完,面色更难看了几分。

    之前夏宴清和离,夏珂明知道他在这桩婚事上费了多少心,却瞒着没告知他。

    他得知这个孙女有些天分,刚想扶持一把,结果二儿子又瞒着他,支持四孙女做起了生意,还闹得人尽皆知。

    这也就罢了,小生意而已。

    如今却牵扯到琉璃,听她们几人描述,那琉璃首饰可不同于寻常。

    顶级首饰,绝不是寻常价格能拿下的,只怕那柄琉璃凤钗,万两银子都不止。若宝泰银楼真的卖出去三十万两的琉璃首饰,这么一笔巨款

    夏大学士一掌拍在桌上,他这二儿子太不像话了。

    一旁的吕老夫人见火候到了,冷笑道:“我之前就说过,老二冷心冷清,并不把父母兄弟放在心上,老太爷您还不信。如今怎样?”

    夏大学士恼火的抬眼。

    吕老夫人一点儿不退缩,继续说道:“女孩儿家的,小小不言的开个铺子当做消遣,不给老太爷通气也就算了。如今,琉璃这样的大宗生意,老二居然也敢闷着头,只管往自己钱袋里哗啦,可有想过父母大恩和家族根本?”

    “都退下吧。”夏大学士不耐烦的摆手,不欲再多说。

    第二天,夏珂下衙之后,来不及吃晚饭,就带着姜夫人前往夏家老宅,听候父母传唤。

    学士府正院正厅,大学士夏斌和吕老夫人坐于上位。

    夏家大老爷夏琛、三老爷夏琳,以及李夫人和孙氏,分别坐于东西两侧。

    夏斌见进来的只有夏珂夫妇二人,皱眉问道:“宴清呢?不是让她也过来问话吗?”



    第一百三十一章 我们说了不算

    夏珂躬身答道:“昨日姜氏带两个儿媳去宁国公府赴宴,宴清留在家带两个孩子玩耍,不小心着了风寒,病倒了。”

    吕老夫人冷哼一声:“病的可真是时候!”

    夏珂和姜夫人没做辩解,分别给父母兄长行了礼。

    的确病的是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