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有点不耐烦了,有什么话,直接说不就好了吗?这不是耽误事儿吗?王嘉玉一个富家小姑娘,整日无所事事,当然没什么耽误不耽误的说法。

    可她还急着回去熟悉环境、清点财物呢。

    王嘉玉没想到夏晏清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立即就怒了。也不顾礼仪神马的,指着夏晏清道:“你,这不是你自己要死要活,非得要嫁给我二叔吗?我们一直都不愿答应你家这门亲事的。”



    第十章 不能等闲视之

    李嬷嬷见王嘉玉无礼的指着夏晏清,跨前一步,躬身道:“大姑娘,刚才在厅里,大奶奶还教导过大姑娘对待长辈的礼数呢,怎么大姑娘转眼就忘了?”

    王嘉玉身边的丫头晚晴不甘示弱,站在李嬷嬷身前,道:“听闻夏家也是世家望族,嬷嬷这样子行事,太给夏家丢脸了吧?主子说话,哪里容得咱们做奴婢的插嘴?”

    王嘉玉见自己的丫头给力,得意的冲着夏晏清扬了扬下巴,缓缓把手放下。

    夏晏清几乎要扶额了,终究还是让她遇到后宅这种狗血情节,而且还是被一个小丫头片子质问的头上。

    她没理会王嘉玉,只问晚晴道:“晚晴姑娘是吧?你这意思是说,我家嬷嬷身份不够,不应该在这里劝大姑娘。应该是我,把大姑娘这时的言行报到大奶奶那里,让大奶奶教导大姑娘。你是这个意思吧?”

    晚晴语塞。大家打嘴仗,看谁能凭口舌之利占上风而已,用得着这么认真推敲、郑重对待吗?

    夏晏清这才转向王嘉玉,“大姑娘,我当初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王家三媒六聘、八抬大轿把我抬进王家。至于你说的王家不答应这门亲,那就更没什么说的了。没人拿刀架在你家哪个人的脖子上,而且”

    她笑了笑,“人不是讲究一身傲骨吗?即使刀架在脖子上,为了自己的尊严和铮铮傲骨,就算脑袋掉了,又有什么关系?王家并没有面临性命攸关的危险,又如此不愿意,那么,我问大姑娘一句,你家为什么要答应这门亲事?”

    “你你竟然如此无礼,如此诋毁婆家!”王嘉玉原本放下的手又指向夏晏清,无力辩驳之下,说话都结巴了。

    李嬷嬷还想开口,被夏晏清用眼神制止。

    她跨前一步,慢慢把王嘉玉的手按下去,继续说道:“大姑娘是读书人家的长女,还是顾忌一下自己的体面为好。我如今是王家妇,除非夫家把我休了,否则,我有多不堪,王家就有多难看。大姑娘这不是在针对我,而是在指责你父母、祖母行事不当。”

    这番话说下来,夏晏清已经掌握了完全的主动,王嘉玉张了好几次嘴,也没说出半个字来。

    夏晏清挥挥手,“好了,大姑娘回去吧。别让人家以为,王家嫡长女是个只知道小肚鸡肠在家里生事的。有这点时间,还不如做点针线、读几页书来的有用。嬷嬷,咱们也回吧。”

    说完,无视王嘉玉青一阵白一阵的脸色,竟自带着李嬷嬷三人回自己院子,清点嫁妆去了。

    不过个把时辰,夏晏清、王嘉玉两人的这番对话,就一字不落的传到袁氏耳中。

    袁氏坐在暖阁中,把回话的丫头打发下去,眼睛盯着案上的账册。可是,好半天也没见她翻动一页。

    一旁伺候的张嬷嬷在旁看了好一会儿,见袁氏依然呆怔着,倒了杯茶递过去,说道:“大奶奶看了好长时间账册,也该歇歇了。”

    袁氏回过神,视线转回来,看着张嬷嬷,无奈道:“玉儿这孩子,那些年家里只她一个孩子,着实有些惯坏了,性子太过拔尖逞强。”

    张嬷嬷劝道:“大姑娘还是知礼的。只不过自小和二爷亲厚,见二爷那般不情愿,却还得娶了二奶奶过门,有些心痛二爷,想替二爷出口气而已。”

    袁氏哪里不知道自家女儿是什么性情,即使这样,也不是她如此行事的理由。

    一次碰壁,她就应该知道夏晏清是个不简单的主儿。可她呢,显然没过脑子,紧接着第二次撞了上去。着实应该好好教导了。

    她担心的不单单是女儿行事莽撞,更担心这位夏氏。照如今所见,夏氏远不是没见过世面、懦弱无知那么简单。

    若她的确倾心于二弟也还好说,只要二弟能耐得下性子,时不时的哄哄她,想来就算她性子不逊、不服管教,也能为了不让心爱之人厌弃,而收敛言行。

    可是从她在新房看到这个女子,就没看到那种痴情女儿家,被刚拜堂的丈夫厌弃之后,伤痛凄婉的样子。

    洞房中,对着丈夫咆哮的不当言语,勉强可以解释为不懂规矩的乡下女子,因妒火中烧而举止失措。

    可是接下来,夏氏新婚之夜受丈夫冷落之后,还能心平气和的安睡一整晚,那就很不正常了。

    别说之前盛传夏氏因爱慕二弟茶饭不思,即使之前从未见过面的未婚男女,新婚之夜,新郎怒而离开,新妇也得焦躁不安才对。

    今日认亲时,被新婚丈夫冷落一整晚的新妇,看着丈夫和妾室相携而来,也毫无波澜。

    种种迹象,袁氏看不出夏晏清对王晰有丝毫痴情之处,甚至连上心都谈不上。

    不但如此,这女子的心思敏捷、伶牙俐齿,更让人不敢小觑。

    自家府上虽然人口简单,但架不住二弟房里的情形不简单啊。

    有这样一个捉摸不透的正室,再有徐清慧那样一个身份尴尬的良妾,王晰又一门心思的厌恶夏氏王家后宅之后的日子,只怕不安宁了。

    袁氏暗叹一声,吩咐道:“让厨房做两样稀罕点心,给秋月苑送去。顺便让人留意一下,二奶奶日常都做些什么。”

    张嬷嬷连忙答应,心中对这位二奶奶也多了几分郑重。看大奶奶的意思,对这位二奶奶很是顾忌,她们以后对那位,也得拿着点儿小心了。

    张嬷嬷刚告退转身,又被袁氏叫住:“让人给大爷带个话,若是衙门里没什么要紧事,就早些回来,就说家里准备了晚饭,等着大爷呢。”

    夏氏不能等闲视之,明日就是她新婚回门之日。而王晰和徐氏两人还在房里作画,袁氏还不知道王晰晚间是个什么打算。

    这种事,她这个大嫂是不好过问太多的。

    还是让夫君回来,和婆母一同劝劝二弟,好歹也得哄好了夏氏才行。否则,他们委屈王晰,应下这门亲事就毫无意义,甚至是在替自家结仇。



    第十一章 什么女人嘛

    王韬和袁氏多年夫妻,自有默契。他一听家里下人递话过来,就知道袁氏一定有要紧事,却不好明说。

    否则,家里做了晚饭,这算什么理由,哪至于专门让人带话的。

    所以,王韬今日回来得比往日早很多,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先去见过刘夫人,而是直接回了袁氏房里。

    “她真这么说?”王韬紧拧着眉,语气里很有些羞恼。

    他是为了自己两兄弟和王家的前程,不愿意得罪夏家,所以履行了多年前的婚约。这的确是向权贵低头了。

    可这件事无论遇到谁家,都是这个做法,绝无例外。

    不过一个女人而已,怎能和家族兴盛相提并论,而且,这也不是他王家趋炎附势,硬要挨上去的,只是迫于无奈,履行婚约而已。

    可是,被一个女子把实情戳破,还说出那样尖刻讥讽的话,却着实让人心生恼怒。更令人着恼的是,夏氏这番话,是自己想明白的?还是有人这么告诉她的?

    若夏家硬把这样的一个女子塞给他家,还用这样不屑的言语教导夏氏,那就欺人太甚了!

    这时,往日伺候的丫鬟婆子都已遣退,房间里只有他们夫妇二人坐在榻上说话。

    相对来说,袁氏还算冷静,她给王韬斟了茶,温言劝道:“大爷不用生气,这也是话赶话赶出来的。若不是玉儿把夏氏挤兑的太紧,想来她就算心里知道,也不会说出来。”

    王韬的脸色缓了缓,可心里还是赌了一口气,窝着难受的紧。

    袁氏继续说道:“妾身找大爷回来,是想您和母亲劝劝二弟,这夏氏不是个绵软性子,二弟无论如何,也得哄着她点儿。他二人把日子过安稳了,才不枉咱们应下这门亲。明日就是二弟陪夏氏回门的日子,今晚,二弟说什么也不能留在徐姨娘房里了。”

    说到这里,袁氏也有些埋怨徐清慧。无论她多么的才貌双全,终究年轻,一遇到男女情事,就失了分寸,到底欠了些大气。

    不论王家娶夏氏过门,还是徐氏以良妾身份进门,都是因为王家和夏家之前有婚约,夏家势大,王家没有根基和底蕴与之硬抗,只能妥协。

    也就是说,所有的一些,都是为了王家和王韬兄弟的前程。

    这个时候,若是徐清慧真是个明理大度的,她就应该主动劝王晰回新房去,把夏氏哄好了。

    无论品貌才情,夏氏都远不及她,她有的是时间和王晰亲近,何必争这一时的长短?

    结果就是不能尽如人意,徐氏此时的表现,完全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儿家的小心思,根本不顾大局。

    王韬也有些懊恼:“往日光顾着督促二弟读书,对于人情世故,真是疏于教导了。”说着,起身道,“我去母亲那里,唤他过去说道说道。还有玉儿,也得严加管教,你多费点心。”

    袁氏忙跟着站起,应道:“妾身想着,玉儿那里,还是您先出面说说她,让她知道,这不单单是后宅之事。然后,妾身再对她严加管教,这样才能让她足够重视。”

    王韬点头。这个妻子,他是相当满意的。所以,才分外觉得对不住二弟,明知夏氏配不上二弟,做不到相夫教子,却也只能娶进家门。

    刘夫人和王韬把王晰喊去,掰开了揉碎了,好一番劝导和约束,当天晚饭后,王晰百般不情愿的进了位于秋月苑的新房。

    这在夏晏清的意料之中,明天是回门的日子,若王晰依然滞留在徐清慧房里,他们不怕夏小娘子回家告状吗?

    常言道,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管怎么说,夏珂和夏家对王家还是很有威慑力的。王家慢待新嫁的夏家女儿,谁知道会不会引申到蔑视夏家呢?

    她有准备,所以一听丫鬟报进来,说二爷回来了,脸上立即堆起满满的笑容,就迎了上去:“二爷您可回来了,可想死妾身了,快进屋里坐。”

    王晰一脚踏进外间屋子,就听到这么一嗓子,顿时毛骨悚然,身体甚至真的抖了抖。

    这女人天呐!这哪里是正经女人能宣之于口的话?父亲您在天有灵,您这是给儿子定下一个什么女人嘛?

    刘夫人和王韬费尽口舌,谆谆教导之下,强行筑起的心理建设,在这一嗓子之下瞬间崩塌。

    夏晏清当然知道怎么让王晰不舒服,她见王晰脚步一顿,更是靠上来:“二爷您吃晚饭了吗?妾身伺候您净手吧,咱们让厨房再做了饭菜上来,让妾身把昨日欠下的饭菜和情分都给您补回来。”

    这下不但王晰受不了,连李嬷嬷和心淑三人都心里发凉,二奶奶这是疯了吗?这种热情太过了,更留不住二爷啊。

    王晰看着身着大红家常衣物、瘦骨伶仃的女子凑上来,心下更是厌恶,急切之下,伸手指着她,皱眉喝道:“站下!你这是什么样子?正经人家的女子,有你这样的吗?简直,简直”

    他猛地想起母亲和大哥的叮嘱,咬了咬,硬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下去,转而斥责李嬷嬷:“岳母把你安排给二奶奶,你就是这么教导她的?把她教成这种无耻样子?!”一个未经人事的女子,竟然饥渴到这种程度,她把娘家和夫家的颜面全都丢尽了!

    李嬷嬷和两个丫头也没想到,刚才还好好的二奶奶,怎么二爷一进门,就变了个样子?李嬷嬷还只是愕然,心淑和心秀已经臊的脸都红了。

    夏晏清看着李嬷嬷和两个丫鬟的怪异眼神,也有些心虚。戏不能演的太过,否则被娘家人知道了,她也着实不好交代,更不要说日后博取同情心了。

    其实,新婚之后不和王晰同房,还能让自己不理亏,这个尺度还是挺难把握的。

    一方面,为了将来,她一定不能和王晰有过深的瓜葛。另一方面,她又不能做的太过,不能表现的太过离经叛道。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其实每个人都在各种不同的夹缝中,为自己挣得一线或者更多生机。

    活在世上的人,不论身份有多高,能真正站在毫无顾忌顶端的人,其实少之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存在。

    而她这个穿越者,不想像这个时代所有女子一样,安守本分的消磨掉一生时光,就需要一个不被人诟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