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招呼心容:“心容,起来吧,看来这里咱们是不能呆了。”

    看着心容满面忧色的起身,她转向频频和袁氏交换眼色的刘夫人,说道:“我若心有不甘,完全可以把二爷拿徐姨娘的那副小画,哄骗我空耗一生的事情宣扬开来。这件事足以说明二爷糊涂、徐姨娘狠毒,足够让他二人被人唾弃。我之所以没对人提起此事,和徐姨娘一样,也是不愿意父兄和王家结仇,仕途多一个敌手。”

    她唇角露出讥笑,“同样是为了家人的仕途考虑,徐姨娘的做法,真是为二爷和王家的将来考虑吗?宴清怎么觉得,徐姨娘今日所作所为,其实是在二爷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呢。徐姨娘今日指控我残害王家子嗣,而我执意不认,我父兄又怎么会和王家和睦?呵呵,王家人原来这么好哄。”

    刘夫人和袁氏齐齐变色,王晰张了好几次嘴,都没说出话来。

    面对房间里坐着、原本持着审判态度的几位,夏宴清一甩袖子,“既然这里危机重重,趁着天色还早,时间充裕,宴清这就收拾一下,回娘家去。对外只说因徐姨娘怀孕,宴清自请出府。”

    “只是若外界传扬宴清曾对怀孕的徐姨娘不利呵呵,宴清山野长大,又是和离妇,不怕丢面子,自会去公堂讨说法。宴清时至今日,还是完璧之身,而徐姨娘却已有孕,想来已经很说明问题了王家家口简单,尚且管的一团糟糕,书读的再好,又有什么用?!”

    说完,挥开门边伺候的丫头,带了心容,扬长而去。

    袁氏阴沉着脸没动,刘夫人手里的帕子无力的扬了扬,终究什么话也没说出口,再无力的垂下。

    徐清惠掩在手帕后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恨。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夏宴清会如此干脆决绝的处理此事,甚至都不屑于分辨。

    她原本想着,夏宴清年轻,面对如此莫须有的指责,一定会慌乱、愤怒,势要讲出一个是非黑白来。

    事情就是这样,越是愤怒、觉得自己受了不白之冤,就越会情绪失控,事情的真相也就越说不清楚。

    她不需要夏家背这个恶名,她会在夏宴清情绪崩溃的时候,大度的退一步、甚至两步,严词责令青黛和碧蓝改口,“承认”她们是自己不小心摔倒的。

    可是,到了那种时候,就算青黛被斥改口,又有谁会相信这种话?王晰和王家婆媳,只会认为她心地善良、委曲求全。

    王晰对夏宴清隐隐的动心,在这件事之后,也就烟消云散了。

    可是徐清惠恨恨的想,谁知道比她还小两岁的夏氏居然如此老道,不做辩解、不生气,就这么扔下几句话走了。

    有她这几句容易引起歧义的话,不但刘夫人和袁氏会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只怕王晰也会心中狐疑。

    她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第八十八章 此一去海阔天空

    从刘夫人的萱北堂出来,夏宴清先去了客院。

    白先生随身物品不多,京城也有住处。她对白先生做了简单解释,叮嘱白先生收拾物品,在她离开之后,向刘夫人告辞。又把巧儿派给她带着,夏宴清才回秋月院。

    她可以先走,但秋月院还有她的嫁妆和个人财务,这些需要和王家交接清楚。所以,她把李嬷嬷和心淑留下,暂时主持院中事物。

    等待和离之后,和王家人清点过财物,李嬷嬷等人再带着她的嫁妆和这几个月添置的物件回夏家。

    李嬷嬷一边帮夏宴清换外出衣物,一边在心中暗叹,眼看着自家姑娘越来越聪慧,越来越有大家后宅女子的风仪,也是配得上二爷的,却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夏宴清心情大好,终于可以离开官宦人家的后宅了,此一去海阔天空,再想把她圈进来,嘿嘿,那可就不容易了。

    她手脚麻利的整理了随身物饰,出二门登车的时候,辰时刚过。

    此时距离她去萱北堂请安、徐清惠摔倒,也就过了一个多时辰。

    时间不长,可架不住这一个多时辰发生的事情多啊。大早晨的,正院那里就闹成一片。随即,管家急吼吼的派马车去请大夫,替徐姨娘诊脉。

    丫鬟婆子来来回回的奔走几趟,你一言我一语,仆从们差不多都知道了正院发生的事情。

    疑似有孕的徐姨娘摔倒了,当时和徐姨娘在一起的只有二奶奶

    真实情况还用探讨吗?当然不用!

    可有嫌疑的二奶奶依然风光霁月的带着丫头出来了,即使有大奶奶贴身嬷嬷上前挽留,也没能让二奶奶有丝毫阻滞。

    夏家的姜夫人最近也是数着日子过的,想着再有两天女儿就能回来,心中又是忧又是喜,纠结的不行。

    忽然得到通传,原本后日才会归家的女儿,竟然提前回来了。

    难道出了什么岔子?

    姜夫人听得丫鬟禀报,顾不得别的,连忙起身往外迎。

    丫鬟和两个儿媳随在姜夫人身边,高氏好不停的劝着:“母亲不用心急,小姑不是个平白让人欺负的,您慢着点儿诶。”

    姜夫人口中应着,脚下却一丝没慢。

    还没走出院门,就看见夏宴清带着几个丫鬟,沿着小道施施然的走来。

    看见姜夫人和两位嫂嫂,夏宴清疾走几步,上前见礼。

    姜夫人见女儿语气亲昵欢快,眸子里的喜色也不似作伪,这才稍稍放心。

    “怎么连个招呼也不打,忽然就回来了,不会是你婆家那里有什么事情吧?”

    姜夫人一边牵着女儿往屋里走,一边询问。

    这几天,她的心都是悬着的。想到女儿即将归家,欣喜女儿能陪在自己身边,日日见面,又担心女儿年纪轻轻就成了和离妇,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虽然那几只琉璃盏和精美陶器,算得上稀世耀眼。可制作物件的作坊没正式开张,谁敢保证做生意一定稳赚不赔?

    她这心焦灼的啊

    待到夏宴清让人带心容等人去吃早饭时,姜夫人婆媳三人确定,夏宴清之所以提前回来,的确是出问题了。

    为了不影响胃口,姜夫人没急着询问原由,待夏宴清吃过早饭,把今早的事情讲述一遍,姜夫人婆媳俱都气愤。

    姜夫人险些砸了手边的茶盏,怒道:“那徐清惠枉称读书人家出身,竟如此不知好歹!若我儿是那歹毒之人,只凭正室之位磋磨于她,焉有她的今日?王家婆媳也着实的糊涂,简直就是拎不清!”

    夏宴清见老妈发怒,夸张的把茶盏抢过来摩挲着,说道:“娘您这就不对了,起坏心思的是徐清惠,您干吗拿自家的值钱物什出气?这瓷器我认得,很贵的。”

    “”姜夫人愣了愣,面上怒意还在,又觉得女儿夸张的举动和言语有趣,忍不住嘴角抽了抽。

    高氏忍不住笑道:“母亲您生的什么气嘛,这件事小妹应对的极好。想来刘夫人和袁大奶奶就算糊涂,有了小妹那番话,多想想也明白了。徐氏那等不知足的性情,日后做了王晰正室,有王家后悔的时候。”

    “唉,”姜夫人叹气,“咱们宴清多好的孩子,却被她们带累的,小小年纪就成了和离妇。将来可怎么办呐”

    夏宴清撇撇嘴,暗自吐槽,老妈您也太护短不讲理了吧?是您家女儿不要命的思慕王大才子,才弄出这么一番事情的。王家有错,却是错在别处的。

    那边,杨氏也劝道:“王家婆媳如此糊涂,家里再有个兴风作浪的徐氏,小妹能早早离了王家最好。至于将来,小妹能制出稀世精美的琉璃盏,用不了多久,您就该烦恼上门提亲的人踏破咱家的门槛了。小妹将来的日子好着呢。”

    “哪有你说的这么玄乎。”话是这么说的,姜夫人面上神色轻松了很多。

    提起琉璃盏,高氏立即来了兴趣,挪了挪椅子,往夏宴清身边靠了靠,神秘兮兮的问道:“宴清,那几只琉璃盏着实精美,就是父亲、母亲说的那个不成功的,我看着也是晶莹剔透、简直太漂亮了呢。这样的物件,你以后都能做,是吧?”

    夏宴清得意的冲着高氏笑,说道:“那是自然,那还是因为王家后院地方太小,又不好张扬,条件有限。若有专门的作坊和工匠,待到工匠手熟了,有的是更漂亮、更精美、用处更多的琉璃物件呢。”

    “啊?还能做的更好?”高氏惊道,她完全想象不出,更精美的琉璃是个什么样子,用处更多又是指的什么。

    姜夫人也喜滋滋的有了精神,“那几只琉璃盏事关重大,在娘这里收着呢。这几日,娘和你父亲总会拿出来看看,灯光掩映之下的琉璃,色彩奇幻、极是神奇。宴清你从哪里知晓的琉璃做法?”

    夏宴清老早就准备了说辞,从陶家小姐的琉璃簪和修道的陶家祖父说起,再提起在乡下见到的两个道士,又把考工记和沈公笔谈里面的记载简单说了说。

    理论联系实际,杂七杂八的,足以把姜夫人婆媳三人糊弄了。

    姜夫人感叹:“咱们宴清就是聪明,若不是在乡下耽误了这些年,京城哪里还有别人敢称才女?”

    咳咳咳夏宴清连连摆手,“哪有,哪有,宴清只是莫名的对这个感兴趣,哪里敢称才女。娘您这么说会让人笑话的。”

    这不是给她招仇恨吗?她还想广结善缘做大生意呢。还没开始,就把财大气粗的主顾都得罪了,这怎么行?

    高氏心痒道:“小妹回来了,母亲把琉璃盏拿出来呗,让小妹再看看,二嫂和我也开开眼。”

    姜夫人笑骂:“瞧你那点儿出息”

    夏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过晚饭,稍事休息,聚在一起商量次日去王家商量和离事宜。

    刚开了头,管家就报进来:亲家王侍郎王大人来访。



    第八十九章 差远了

    王韬过府的原因很简单,他今日一回家,就听袁氏告知今早徐姨娘摔倒之事。

    不用做过多分析,只略一思忖夏宴清离开时说的话,王韬就把握了事情大致情况。

    除了对徐清惠行为的不耐,还有那位唐嬷嬷的圆滑无良,也让王韬好一番自省:他得好好练练看人的眼神儿了。

    唐嬷嬷是他托人找的,听闻这位教养嬷嬷严谨自持,才把她请来,打算常用。却没想到一旦遇事,唐嬷嬷就本性毕露。

    不管她是因当时事态,选择了站在主母势力一边,还是她和夏宴清有隔阂,要趁机踩上一脚。这一行径却无可置疑的说明,唐嬷嬷的品行并没有人们说的那样端方。

    可事情到了这一步,作为家主,实在没脸把事情往两个妇道人家身上推。

    无奈,他这个家主只好亲自上门道歉,希望夏宴清不要一时意气,把事情闹到尽人皆知。

    夏珂和王韬品级相同,但夏珂比王韬年长十余年,又是和王韬父亲相交,所以,夏珂只在客厅不远处的小径上等待王韬。

    王韬带着小厮,跟随夏府管家一路行来。远远看见夏珂,急步上前见礼:“晚辈见过夏大人。冒然叨扰,失礼之处,还望大人见谅。”

    夏珂伸手相扶,“王大人客气。”当下也不多话,让着王韬进入客厅,分宾主落座。

    王韬自知他不是来喝茶叙旧的,人家夏珂也没那个好心情接待他。伺候茶水的小厮还没离开,就开口说道:“晚辈这次是为着今日早间之事,特来向夏大人请罪的。望夏大人不计较晚辈治家不严,让令爱险遭诬陷。”

    说着话,站起身来,深深一揖。

    夏珂虽未动容,却也客气的起身回礼。再一番谦让,各自坐回。

    王韬继续说道:“实在是我王家和二弟没福气。令爱如此聪慧大气,能嫁给二弟,本是我王家的福分,奈何此事唉,一开始就走偏了。”。

    王韬狠狠叹了口气。

    他现在是真的痛心疾首了。

    他之前觉得,为了王家的将来,不得已让王晰娶了一个粗鄙女子为妻,实在是委屈了自家二弟。可如今看来,以夏宴清的才智豁达,嫁给他那个书生气十足的二弟,却是着实的下嫁了。

    那日,他让人盯着夏宴清的陪房张大壮。

    长随回报,张大壮从他媳妇手中接过一个包着匣子的包裹前往夏家。从夏家回来时,张大壮手中提着一个同样的包裹。

    王韬却能肯定,包裹里的东西必然不一样了。

    结合前几天王家客院不间断烧了十几天的灶火。他猜测,夏宴清一定烧出了少见的陶器种类。因她已萌生去意,怕东西留在王家,和离清点财物时说不清,所以提前把陶器送回娘家保管了。

    如果匣子里的陶器品质远远高于萱北堂正房那几件,夏氏的天赋应该不限于读书,她若有出众的制陶本事,一定能为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