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我如今的境况,先生也应该有些猜测。在这样的处境中,为自己谋一份安然终老的资本,求一份终老的安全,很正常吧?”

    “”白先生只愣怔一下,随即,泛起一丝心有戚戚的感触。

    原来,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子过得艰难,就算世家大族家的小姐,也要为自己一生的安稳而提早绸缪。还要防止握有巨额财产,有可能带来的杀身之祸。

    这位二奶奶,年纪轻轻,就懂自己经营、为将来打算,还得防着怀璧之祸降临,着实让人钦佩又心酸。

    夏晏清掂量了她现有的身家,对白先生说道:“咱们相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可以向先生保证,晏清绝不是不知深浅的浮躁之人。既然劝说先生和我一起做事,就一定会为先生的将来打算。

    从下个月开始,除了授课束脩,我每月再支付先生十五两银子的工钱。日后若所制琉璃有了收益,再酌情增加。即使事情不成,也会给先生足够的养老银子。”

    白先生是经见过事情的,心中对夏晏清又额外高看,说话倒也敞亮:“既然上了二奶奶这条船,就要冒些风险,才好谋得日后的富足。二奶奶如今还没收益,那就先把银子存在二奶奶这里,以作周转之用。”

    夏晏清微笑:“谢先生,晏清承先生的这份情。不过,我如今并不拮据,若有需要,再找先生想办法。”

    “那夏家二爷那里呢?若夏家二爷问起二奶奶的课业,我又如何作答?”白先生问道。

    夏晏清垂目,目前看来,父母和两个哥哥都对她疼爱有加。

    可这是古代,她只是个古代女子。在常人看来,她应该安于本分,在后宅以丈夫为天,以婆家为重。就算手中有赚钱的法子,也应该交给手下掌柜打理,而不应该亲自动手制作和经营。

    她不敢保证,哥哥是否会违逆这个时代的礼法规矩,支持于她。

    她想了想,说道:“若二哥问起,先生可以粗略告知一些,只说我有个模糊的想法,想做消遣。先生记得告诉二哥,这事我不打算让旁人知晓。”想来以夏梓希的聪明,就算不赞成,知道她的意思,也能先替她瞒下来,另外找机会劝阻。

    当天下午,夏晏清就去找刘夫人,提交自己一心向学、希望增加课时的诉求。

    刘夫人一听就皱了眉:“眼看着教养嬷嬷就要到了,怎能再增加课时?”

    大概想到儿子和儿媳的约定,觉得这样一口回绝有问题,又极为勉强的补充道:“你若实在想多学些东西,那就匀出前晌的时间好了。”

    夏晏清眼巴巴的看着刘夫人,瘪了瘪嘴,很是无辜的说道:“儿媳想用尽可能多的时间积聚学识,以便早日配得上二爷。”

    所以夫人您看着办。我是你家二儿子的正头娘子,现在迫切的想多学点儿东西,想早日和夫君比翼双飞。只那点时间不够用啊,难道您要我学到猴年马月去?

    刘夫人沉吟着,半天无语。

    见刘夫人不答腔,夏晏清只得再作解释:“母亲,教养嬷嬷来了,是要住在秋月苑的。以后,儿媳从早晨一睁眼,梳洗、言行、一日三餐,甚至坐姿、睡姿,都在嬷嬷的管教之下。儿媳不过想挪出晚饭后一两个时辰的时间,不会影响嬷嬷教导。”

    夏晏清一边向刘夫人做着解释,一边在心里重新掂量,她以后的日子有多糟心。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上午白先生授课,其余时间,都在教养嬷嬷的审视和挑剔中夺过。

    天!她这日子,那得过的多凄惨?

    就算不为试制玻璃,只为避开那让人窒息的教养环境,也一定要争取让白先生住进来。

    “嗯,我知道了,我会找晰雨、你大哥大嫂商量此事。”刘夫人垂下眼眸,心中有些不悦。

    夏氏是儿媳、是晚辈,若不是儿子的情况特殊,她这个当婆婆的,完全用不着这么掉价,在这里和儿媳讨价还价。唉,奈何!

    夏晏清感觉到刘夫人的不悦,听到事情有回转的余地,连忙见好就收,施礼道:“多谢母亲体谅儿媳,儿媳真心希望多些学识,能让二爷对儿媳心喜。”

    刘夫人自然知道,夏晏清指的是她和王晰之间的荒唐约定。为了家里的安宁,她也希望儿子和夏氏能维系正常夫妻关系。

    怎奈二人都重视那个约定,儿子固然是另有心思,一定要尊重夏氏的决定。而这个夏氏也是个糊涂的,居然就真起了好胜心。

    刘夫人暗叹一声,只得叮嘱道:“你想多些学识固然好,但后宅女子,最重要的还是贤惠贞静,女子的礼仪规矩才是重中之重,切不可轻忽了。”

    “嗯嗯,母亲说的是,儿媳明白。”夏晏清一叠声的点头回应。

    刘夫人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一早,夏晏清给婆母请安,伺候了婆母早饭,房间里只剩下王家女眷的时候,刘夫人告知夏晏清:她同意白先生住在王家,增加夏晏清的授课时间。

    刘夫人说这话时,袁氏、徐清慧、王嘉玉都在场。

    袁氏一脸的无可奈何,徐清慧依然不对夏晏清的事情做任何表示。王嘉玉则微微翘起了嘴角,不知是否在嘲笑夏晏清的自不量力。

    教养嬷嬷来的也不慢,只过了两天,秋月苑后的那个小院子刚收拾妥当,王家请的教养嬷嬷就应邀而来。

    夏晏清授课的地方,已经改在白先生临时住的小院子里了。

    她正在听课,刘夫人房里的丫鬟过来喊人,说府里请的教养嬷嬷来了,请二奶奶过去见人。

    这位嬷嬷姓唐,中等个头,微胖。

    大概因为稍有些胖的缘故,这位嬷嬷白净的面容看起来挺和善,但那双眸子里闪烁的光,却显出了她内在的精明。

    内院花厅之中,刘夫人坐在主位,身边站了芳玲和晋华两个大丫头。袁氏陪着、坐在下手的一张椅子上。

    严格算来,唐嬷嬷就算签了常年契约,但也不算王家家奴。所以,她也有一个锦凳坐着。

    夏晏清来的时候,三人已经说了一会儿话。

    听到门外通传,二奶奶来了,唐嬷嬷立即看了过来。



    第四十七章 唐嬷嬷的标准

    只见一个身着藕荷色上杉、湖绿色锦缎裙,身形很是消瘦的女子,低头走了进来。直到站在花厅当中,她都未曾抬头。

    王家这位二奶奶,唐嬷嬷是知道的。她对夏晏清嫁进王家倒是没什么看法,在她看来,女子有没有学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为女子,要懂得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女子学识太多反而不好,学的东西多了,也就多了些不契合实际的奢望,是家宅不安的潜在威胁。

    这女子虽然是低头进门的,可唐嬷嬷阅人无数,能从她的走路和身姿上看出,这女子并不如外界传言那样怯懦无用。

    夏晏清垂首敛眉,分别给刘夫人和袁氏见礼。唐嬷嬷也站起身来。

    刘夫人微笑,给两人做了介绍。

    唐嬷嬷作为服侍主家的嬷嬷,当先给夏晏清行礼,夏晏清微微抬头,看一眼唐嬷嬷,连忙回礼。

    两人落座之后,刘夫人和袁氏交代了夏晏清诸多事宜,无非就是好好跟着嬷嬷学习礼仪,听嬷嬷教导之类。

    再和唐嬷嬷道了辛苦。

    唐嬷嬷识眼色,见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完,也不耽误主家时间,起身给刘夫人和袁氏行礼,告退。

    夏晏清当然跟着请辞。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花厅,一路无语,往秋月苑而来。

    秋月苑这里,李嬷嬷早领着院子里的丫鬟婆子,把东厢第一间屋子腾出来,准备给请来的教养嬷嬷居住。

    刘夫人房里的丫鬟把夏晏清叫走,李嬷嬷就心急的在院中等候了。

    她对这位嬷嬷颇有期待。她家二奶奶,她是管不了的,若是王家请来的教养嬷嬷有些道行,能让二奶奶学会后宅女子的贤惠忍让,对二爷多些恭顺。也许,二奶奶就能首先向二爷低头,二爷也就愿意来秋月苑了。

    所以,李嬷嬷已经在院门口等了一会儿了。

    远远看见夏晏清一位面生的中年妇人走来,后面跟着心淑和心秀二人,李嬷嬷知道,这就是新来的教养嬷嬷了。

    她连忙迎上去:“二奶奶回来了,奴婢见过二奶奶。”

    夏晏清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这位是母亲请来的教养嬷嬷,咱们进去说话。”

    走进院子,夏晏清停下脚步,转头问唐嬷嬷道:“嬷嬷刚到,您看,要不要先看看您的房间,歇息片刻。”

    她的本意,唐嬷嬷初来乍到,还是先歇一歇,熟悉一下环境,今天就先不要说什么规矩礼法了。

    还有,既然已经定下上午白先生授课,下午学规矩礼仪,现在刚过辰时,那就是她学习化课的时候,她应该回去上课。

    谁知道这位唐嬷嬷是个什么性格,千万不能让这位唐嬷嬷觉得,她的时间可以由着教养嬷嬷随意支配。

    夏晏清已经把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了,可唐嬷嬷并没有顺着她的意思来,“奴婢是来伺候二奶奶的,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先不忙看房间,奴婢想和二奶奶说说您的时间安排。”

    这么不合作吗?夏晏清无奈望天,只得点头:“那就请嬷嬷进屋说话吧。”

    夏晏清在上房的堂屋坐下,吩咐丫鬟给唐嬷嬷上茶。

    这边,唐嬷嬷和李嬷嬷、四个丫鬟见过之后,也在一旁的锦凳坐下。

    “嬷嬷有什么话尽管说。母亲大概对嬷嬷讲过,另外有一位先生给我授课,今日的课业,才讲到一半,实在不敢让先生久等。”夏晏清委婉说道。

    唐嬷嬷原本老道的眼眸更深了些,她从这委婉的言语中听出,这位二奶奶迫不及待的想离开了。

    她压下心中的不悦,面色如常,问道:“二奶奶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学规矩?”

    之前,王家请她的时候,说这位二奶奶另有课业,晌午之前,是读书习字时间。她当时就很不以为然。

    夏家女子是什么状况,京城里,只要稍微留点心的人就知道。

    既然已经成年,也已经嫁做人妇,那就应该沉下心来,好好侍奉夫君公婆,准备着相夫教子。可这位二奶奶,却把时间用来学这些无用的东西,实在胡闹的紧。

    谁知,事情还不算完,临了,居然又增加了学习诗词绘画的时间。

    她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评说王侍郎这一家人了。夏氏在乡下长大,犯糊涂也就罢了,居然连王侍郎的母亲和妻子,也跟着夏氏胡闹,这就太过了!

    夏晏清一直留意着唐嬷嬷的神色变化,可人家城府很深,很善于掩饰情绪,没露出丝毫情绪。

    这时听得唐嬷嬷平静的询问,她也放缓语气,答道:“这个还是嬷嬷定吧,您今日刚来,可以歇息一天或几天。时间您来定,什么时候开始都行。”

    看起来,唐嬷嬷想尽快开始管教她。可她晚饭之后,还要去白先生院子里学所谓的诗词绘画,也不知刘夫人有没有向唐嬷嬷交代清楚。

    她补充道:“不知我家婆母是否对嬷嬷提过?我除了每日前晌读书习字,晚饭后,还要随先生学习书画诗词。”

    直到这时,唐嬷嬷眼皮下垂,才泄露出她的些许不赞成。

    她先是瞥了李默默一眼,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大概没人提醒过二奶,女子当以德为先。嫁做人妇,就该侍奉公婆、姑嫂,相夫教子。至于琴棋书画这些,不过是女儿家的消遣,有则锦上添花,没有也无伤大雅。”

    夏晏清抿了抿唇,这位唐嬷嬷的意思,是说她不应该读书吧。

    她穿来这里时间不长,却知道京城女眷对皇宫的敬畏和仰慕。相应的,宫里出来的嬷嬷,也有着不同一般的尊荣。

    如今这位宫里出来唐嬷嬷,初来乍到,夏晏清还不了解她的人品秉性,自然也不好冒然反驳她的说教。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唐嬷嬷说的话并不全是错的。

    至少在另一个时空的那本红楼巨著中,荣国公府里风头无限的琏二奶奶,人家就是不识字的。却并没因此失去长辈的疼爱,更是把丈夫拿捏的死死的,小姑子以及客居的亲眷女孩子们,也都敬着她。

    最大的问题是,听唐嬷嬷说话,并不打算把她培养成王熙凤那样的人。照着唐嬷嬷的培养方向,她以后就是个面人吧。随周围人的喜好,捏成他们各自喜欢的形状。

    而王家,也不是勋贵府邸,人家标榜的是读书世家。极有可能,下一次春闱,就能实现一门两兄弟、两状元的美谈,人家不打算用勋贵之家的标准衡量自家媳妇。



    第四十八章 夏氏在王家的地位

    唐嬷嬷见夏晏清似乎在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