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些人终归还是想到一些苗头。

    不管是否得到了想要的回答,还是有不少人三三两两起码,结伴出西门,一路沿官道疾驰而去。

    这些人自然是去东溪打探消息,并对当地乌金石储量进行探查。

    皇宫内,御书房中,皇帝拿着刘协报上来的消息,一目十行的看过。

    刘协的奏报一向简洁扼要,通篇的大白话,很简单、很易懂、很合皇帝的胃口。至于内容,可就不那么愉快了。

    皇帝把两页纸看完,小太监也报进来了:“陛下,展相到了。”

    “哦,叫进来吧。”皇帝把奏报放下,看着展康微微躬了身,迈步进门。

    参见之后,皇帝指了指下面的一张椅子,说道:“坐吧。”

    展康再次躬身谢过,转到椅子旁,坐了半边。

    “你可知朕把你找来所谓何事?”皇帝问道。

    这种话问的,无论哪个大臣都会觉得难以回答。

    你答对了,那是揣测圣意,一个不好,就是其罪当诛。

    答不对?往轻里说,那是不够聪明,不够机敏;说重了,那就是装糊涂,无视陛下龙威。

    面对皇帝这种不善问话,展康也有些为难,但他大约知道皇帝找他为什么,倒也不是很慌张,欠身试探道:“陛下所问之事,是否和微臣有关?”

    皇帝点了点头,展康看起来轻松了些,继续试探:“是否因微臣派管事去东溪,帮邵校尉管理采矿事宜?”

    皇帝脸沉了下来,说道:“看来你心里有谱的,说说吧,你们几家为何派大管事去矿区?”

    展康当然不敢用他对付何守礼的话,来搪塞皇帝,实话说道:“邵毅找了微臣孙儿鸿飞,说他勘查到的乌金石储量极大,一二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挖掘,也不一定会让乌金石枯竭。

    他让鸿飞等几个孩子回家说项,请微臣几家派体面管事出面,帮他办理矿业周边雇人等事宜。管事可以利用管理矿区事务的便利,勘察周边地皮的价值,尽早出手购买。等以后朝廷衙署修建起来,当地繁荣之后,我们几家或者转卖地皮,或者在东溪当地经营,可谋得足够多的好处。”

    依照展康对庆元皇帝的了解,这件事问到他这里,那就是皇帝已经掌握了很多事情。大概其中有些许不解,所以才把他叫来问话。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尴尬,很难以启齿,可一旦说开了,就不算什么了。

    就像他们这些人,无论年少时的苦读,还是之后科考之后在朝为官,用冠冕堂皇说话,都是听圣人教诲,为国为民,绝对不能提私欲。

    而事实上,不论读书、科考还是当官,为的都是光宗耀祖,锦绣繁华。

    既然皇帝问了,最好、最安全的回答就是实话实说。他们就是为了抢占先机,在未开发的地方经营,倒买倒卖、赚取暴利。

    这么说市侩了些,但比藏着掖着,最终被皇帝猜忌强得多。若皇帝以为他们想占据那片很重要的燃料供应之地,用以获得话语权,那才叫危险。

    他认为皇帝能理解这种做法,这是他们五家提前知道这个消息,所以赶了个先手。如果换做别的五家十家,知道有这种机会,一样会这么做,毋容置疑。

    皇帝的确没纠结他对银钱和财物的追逐,转而问道:“从东溪周边雇佣工人,用来牵制村民,保证矿区和运输路途安宁,这法子不错,是你们给他出的主意,还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这个“他”自然指的就是邵毅了。

    展康不太明白皇帝问话的态度,只好实话实说:“是邵校尉提出的。”

    “哦。”皇帝应了一声,接下来就是长久的沉默。

    好一会儿之后,才继续问道:“你们打算在那边买多少地?要全包了吗?”

    展康被皇帝的问话吓了一跳,这就要牵扯到话语权了吧?

    连忙站起,答道:“臣等不敢。这些天我们已经看好了地方,东溪南边地域宽阔平坦,来往便利。我们大多是在那里选址,五家看好的地皮,加起来大约是那片地的一小半,差不多五分之二的样子。其余,乌金石往京城的沿路,预计的歇脚处,也打算购置一些土地。”

    “这些是你们想到的还是邵毅提议的?他自己有没有在东溪置地经营的打算?”

    皇帝问话的语气很平缓,可展康却听得有点儿肝颤。

    这样没有情绪起伏的问话,是在掩饰怎样的情绪?难道皇帝在猜忌邵毅了吗?

    “在歇息打尖之地购买土地是邵毅提议的,别的都是臣等自己的行为。据微臣所知,邵校尉并未在当地购置土地的打算。”

    “哦。”皇帝不置可否,态度依然平淡。

    该问的话都问了,总体来说,皇帝对于问话结果还算满意。

    虽然满意,他也没忘了奚落展康两句:“原来有这么大的利益诱惑,展爱卿才肯出手帮助邵毅。这几天朝廷上下传言,都说展爱卿和威远侯几家,是因为自家子弟跪地哭求,几位爱卿也是为了朝廷大义才帮邵毅。朕差点就相信了。”

    这几句话说出来,康后背渗出冷汗。原来皇帝并不只针对的他们几家,说不定最想问的是邵毅的情况。

    也亏得有这么大的利益诱惑,如果他家小七真的为了兄弟义气,抱着他的大腿哭求他帮忙邵毅,这才是皇帝最忌讳的吧?

    另外让展康惊疑的是,邵毅在这件事上的分寸拿捏的如此之好,他能给他们几家透露信息,而他自己只赚采矿银子,却未伸手其它事情,说不定就是为了防止这一天。

    还有皇帝对邵毅的态度,没有巨大实力的人,当不起皇帝的这份猜忌。

    而现在的邵毅,远没有这样的实力。即使他能在采矿事务上赚些银子,但这种明着来的钱财,着实没什么威胁。

    展康是很多大臣眼里的老狐狸,他自己也这么认为。可当下,却无法把握皇帝基于何种想法,会如此慎重的对待邵毅。

    问话结束,展康告退离开。

    皇帝默默喝了好一会儿茶,转头对孙从山说道:“把棋盘拿来,你陪朕下一盘棋。”



    第四百五十五章 把晏清的点子据为己有

    孙从山知道,这是皇帝心里又有事了,要借下棋理清思路,他连忙把棋盘棋子拿过来摆好。

    皇帝依然坐在桌案旁,孙从山则站在另一边。

    皇帝执黑子先走,接着是孙从山,两人就这么不言语、慢吞吞地各自落子。

    随着皇帝落子愈发的慢,直到指尖拈着一粒,悬在棋盘上方久久未动,孙从山才偷瞄了皇帝一眼。

    皇帝的视线依然在棋盘上,但却说话了:“依你看,邵毅有如此眼界,又能准确把握人心,借东溪之事,连展康这样的老狐狸也被他调用。如此心机,他能心甘情愿的辅佐年幼的燕王吗?”

    孙从山知道皇帝在想什么,他怕的就是皇帝用这种问题来问他。可皇帝就这么问了,他还不能不答。

    目前看来邵毅是真不错,循规蹈距的当差,不贪恋权势,不拉帮结派。就算他那一众发小,也都规规矩矩过着自己的日子。虽时有相聚,却多以喝酒嬉闹为主,并没哪个有异乎寻常的野心。

    他为了求娶夏氏女,甘愿不入皇室宗族,甚至放弃后代的仕途之路。

    从这种种情况看来,邵毅除了想抱得美人归,然后过逍遥的闲散日子,似乎并不愿花心思谋求额外的权势。

    可人心隔肚皮,还有一句话叫做时过境迁。邵毅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以及日后境遇变了,他是否还能如现在这般洒脱不经意,却是谁也保不准的。

    他这边心里转着诸多念头,事实上却没用多少时间,也只是顿了一顿,皇帝那里就催促了:“怎么?不好回答,还是不敢说?”

    孙从山连忙把手中棋子放回陶罐,躬身说道:“回陛下,不是不敢说,是不好回答。”

    与其揣摩皇帝的心思,还不如直接把自己眼前所见和对将来的顾虑说了。

    “所以,就如今的情形看来,邵校尉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心性还是纯善的,即使咳,即使对银两有些偏爱,却也不曾强取豪夺,赚钱赚的干净豁达。至于邵校尉将来是否会有改变,事情没走到那一步,着实不好妄下定论。”

    对于这个回答,皇帝并不觉得意外。他都难以看清、难下结论的事情,怎能指望孙从山给出回答?

    他目前做的,只是想再坚定一下他以往对邵毅的认知。

    他替太孙打算的,就像一把双刃剑。

    太孙年幼,需要辅佐,如果跟随他的人,都是没本事没主见的,又怎能给他助力保他周全?

    可有本事有主见的,却又要担心这人将来会反客为主。

    两难啊。

    皇帝叹了口气,终于把手上的棋子落下。

    再想想东溪埋藏的乌金石,心又安定了一些。

    初闻展康、威远候几家都派人协助邵毅做事,皇帝是真起了戒心的。

    一个有皇家血脉的人,居然能随便使唤朝廷重臣。这些臣子,到底是朝廷的、是皇帝的,还是他邵毅的?

    好在事情并非如皇帝担心的那样,这几家冲的是东溪地区将来的利益,而非邵毅本人的号召力。

    着实让他好一番担心。

    如今,很多家族已经派人去东溪,打探那边的情况。想来用不了几日,消息就会反馈回来,那时,人们会一窝蜂似得涌去东溪经营。

    好在已经有展康等几家在那边占据了优势,倒也算提前稳定了局面,不至于因为各家争抢闹出乱子。

    对皇帝来说,不管何处州城,当地都会有几家大族凌驾于其他乡绅富豪之上,只要不是一家独大就好。

    东溪的优势地域被五家瓜分,势力早一步均衡,从这个角度来看,邵毅的眼力和谋算也是办了件好事。

    邵毅那边,虽然不知道展康等五家在东溪出没,给皇帝造成了怎样的困扰,但他一向对皇帝的谨慎和刘协的手段保持着敬畏之心。

    所以,夏晏清提出要在东溪买地,用于将来修建玻璃作坊时,他首先想到的是皇帝对此有什么看法。

    “这事儿怕是得探探皇上的意思。”邵毅很有些踌躇的说道。

    这段时间,因为各家管事在东溪的频繁动作,让京城很多大族富豪都兴起去东溪一探究竟的意向,邵毅隔三差五就会收到东溪传回的消息,他二人经常会在窑场碰头。

    当然,每次都要劳动夏梓堂陪同。

    “为什么?”夏晏清和夏梓堂齐齐问出来,两人还对他们能这么异口同声发问感到诧异,相互对视了一眼。

    邵毅也看了夏梓堂一眼。这个为什么,如果是夏梓希的话,一定不会问出来。想这货上一世也是雄踞京城一方的武将,心机不可谓不深。怎么这一世就只管做事,一点儿不打算动脑子了?

    夏梓堂人家只是懒得动脑子,又不是没脑子,被他这一看,眉毛立时就竖起来了,不悦道:“怎么了?难道我们不该问这一句?”

    “哪有哪有,”邵毅连忙赔笑,两位他哪个都惹不起,“我只是有点儿心虚,找展相爷几家帮忙的事儿是夏姑娘提议的,但和展七等人说事,我没提夏姑娘,就那么稀里糊涂的混过去了。我捉摸着,展相几家和皇上都会以为这个点子是我出的。”

    “这有什么可心虚的。”夏晏清没什么反应。

    夏梓堂却皱了皱眉,质疑道:“你这是抢了晏清的绝妙对策,往自己脸上贴金?”

    邵毅这次一点儿没给他面子,瞪了他一眼,说道:“我有那么无耻吗?”

    夏梓堂撇撇嘴:“我觉着有。”媒聘什么的都没有,就开始惦记自家妹子,他不无耻谁无耻?

    夏晏清对这俩人也是无语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夏梓堂就开始和邵毅别苗头,还不分场合。

    “先说事,先说事哈。之前你在东溪买那么大片地也不用对皇上说,这次怎么就不行了?”夏晏清问道。

    夏梓堂却说:“要不,你先说说你怎么就把晏清的点子据为己有了?”

    “”夏晏清望天。

    邵毅却心平气和,说道:“这其实是一件事”

    夏梓堂不知道怎么和皇家打交道,他却是知道的。



    第四百五十六章 没反对

    邵毅虽然不知道皇帝已经找了展康问话,却是要随时做好不被皇帝猜忌的准备。

    “能看出东溪发展潜力,却没有对皇上和朝廷言明,而是用这个作为利益交换,让展相爷几家派管事辅助这个事儿,我觉得还是我担下比较合适。”

    夏梓堂听得就是一凛,这事儿若是放在自家妹子身上,还真不好办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