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知道此事的只有我们几个,承安的意思,尽量瞒着人,只我们几家抢得先机,先捡有利地势占了。以后就算别家想介入,也无法撼动我们几家在当地的地位。”
果然是这样啊,展康嘴里说的不屑,可是心中却是巨震。
他在朝多年,那是什么眼光?根本就不用花时间琢磨,只听展鸿飞泛泛一说,立即就明白乌金石矿藏若是能常年挖掘,会给周边带来怎样的影响。
再看展鸿飞,真没想这群不着四六、被京城各府诟病的混小子们,居然被他们混出了模样。
十年前,因为各自身份际遇不佳,少时聚在一起的几个混账小子,胡闹了那么多年,如今走上正途,互相影响、相互帮扶,居然真给他们蹚出一条自己的路。
先不说将来,只看现在,这几个小子手头宽裕,那日子过的,绝对比各府嫡出子孙还要好。
大约是这几个从小就跟着邵毅和人打斗,养成了一股子韧劲儿,如今在各自的职位上,竟是把差事做的分外出色。
如今,大家都以为邵毅面对困局,无计可施。却没想到他们坐一起吃了顿饭,居然就带回如此意外的破解之法。
这办法的确需要借助他们几家的势力,但是,面对更大的好处,他们这些家主,能拒绝吗?
就算万般不情愿,不愿意领邵毅和这混小子的人情,那也得答应啊。
“你应该知道,你们几人都出身官宦权贵之家,咱们这种府邸的大管事走出去,那就代表了咱们府上的颜面。东溪若真值得经营,各家派出去的管事就都不会简单,这么多家的大管事一起做事,谁家是主导?总不能邵毅扔下差事,去东溪坐镇吧?”展康说道。
他很愿意让自家大管事主管东溪采矿事宜,掌管全局,才好在其中谋求更大的便利。
却听展鸿飞说道:“承安自然不能去,不过,祖父说的这个,他也想到了,所以他派了邵家大管家莫洪去主事。”
展康一听,心就凉了半截,展鸿飞却犹自不知,继续说着:“承安说了,咱们派去的管事只要把莫洪交代的事情办妥,其余有余力的,尽可以帮自家府里筹谋,他不会插手。”
展康胡子连着抖了几抖,哼一声,说道:“邵毅这小子是越来越精了。”
有莫洪这样的人镇着,怕是比邵毅本人还有威慑力。就算是相府管事,在皇宫出来的莫洪面前,也得矮半截。
“行了,我知道了。你明日就找邵毅,告诉他咱们府上会派去两个大管事,另外带十个下人听候吩咐。顺便问问启程时间,咱们这边也好做些准备。”
说到这里,展康想起此事不能被人知晓,又额外叮嘱展鸿飞道:“寻邵毅说话时,记得避着些人,千万不要被人看出你们已经有了对策。”
“是,孙儿谨记祖父叮嘱。”展七一颗心登时落了地。
他们哥儿几个都以为邵毅此举对自己家族有利,但也真怕家中长辈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如今好了,这事儿终究还是办好了,而且看他祖父这样子,尤其最后叮嘱的这两句话,很看重这件事的。
事情已经谈妥,想来祖父还得找父亲及几位叔伯商议,展鸿飞也不滞留,躬身一礼就要告退。
刚退了两步,却是展康喊住他:“你且等等。”
展鸿飞连忙停住,心再次提起:“祖父还有吩咐?”
展康紧盯着,他问道:“邵毅托你们办这件事,可答应你们什么好处了?”当初清韵斋玻璃行往另外几个州郡发展的时候,小哥儿几个都有帮忙,虽然这几个小子没松口,可就冲着他们花用的手笔,应该一直都有银子进账。
邵毅够豪气,估计这次赚钱也不会落下他们。却不知这几个小子是否会因这些小利,把自家的利益让出去?
还有家中另有别的子弟,他这大把大把的外快花着,其他兄弟又怎么甘休?
“没,没有啊。”展鸿飞慌忙否认。这种事可不能随便坦白,更何况,乌金石矿收益多少还不知道呢,银子少倒也罢了,若是三五百两,被家里知道后勒令上交,没几个钱,交也就交了。
可若是多呢?若是几千两甚至上万两呢?也被要求交去公中?那他可就亏大了,当他傻啊?
“若东溪真能发展成重镇,咱们府上也能在那里占据一份势力,孙儿也算给家里出了份力。光是这份好处,孙儿已经很感谢承安了,哪里还能再讨要别的。”展七用力找补着,“我们哥几个为了还他这份人情,还答应把我们院子里能动的下人都支给他用呢。”
展康斜了他一眼,“瞧你那点儿出息,难道老夫我还真会惦记你那几个银子?不过是告诫你一句,你终究是展家子弟,切不可为了蝇头小利,把家族利益弃之不顾!”
听祖父语气渐渐严厉,展鸿飞连忙表态:“那不会,您是知道的,孙儿虽然有时混账,却从未做过有损家族的事情。我们几人性情相投,这么多年了也都了解,都不会有这败家心思。”
“你知道这是败家就好,”展康继续说道,“还有,咱们家中男儿,凡是在外当差,所领俸禄都归于公中,需用时,再额外支取。你手里的银子,自己悄没声的花也就罢了,若乱了家里这份平衡,我一定会把你的外快收回来。”
“孙儿的俸禄也是交公中的啊”展七辩解道,可话刚出口,就对上展康严厉的视线,气势立即矮了下去,改口道,“是,孙儿记下了。”
“好了,退下吧。”展康不再多说,摆摆手,把他遣退。
之后又吩咐人把几个儿子喊来,商议接下来的事情。他贵为当朝次辅,官做得已经很大了,而且当官这些年积蓄的家产也足够多。但是,若以后子弟没有出奇的,撑不起家业,会很快沦落成寻常富户。
如果能成为一个地方最根基的势力,那就不一样了。没有大的变故,展家就会成为东溪根深蒂固的大势力,会延续很多年。
第四百五十一章? 恨铁不成钢
展鸿飞出了展康的书房,一边往自己院子走,一边不时翻翻白眼,嘟哝几句,但心下却是得意的。
家里凡是已经当差的人,不论老少,俸禄全部交到公中,加上每年田庄的收益,再根据府中各个院子的用度往下分派。
这里面指的是俸禄,不包括他们在官位上一些不能言明的孝敬。
所以,府里爷们手头花用各不相同。
展家,当然也包括他们一起厮混的几个,他们是从家里支银子最少的,可手头最宽裕的也是他们。
因为他们有玻璃行的分红。
一想到家中那些很臭屁的嫡子嫡孙们,现在对他的羡慕嫉妒恨,展七心里那叫一个得意。
他手头银钱着实宽裕,但却不见得就要用在吃喝拉撒上。最主要的花费在外面,在和同僚、和上官的相处中。要不然,他在禁卫军不过干了两年,凭什么能升值啊?
嘿嘿嘿,等着瞧吧,他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丁家、程家、张家、威远侯府,今晚的情况和展府差不多,都是走的一个套路。几家都在紧锣密鼓的筹谋,以期在一个马上就要兴起的重要城镇,占据一席之地。
而重镇这个概念,则被几家巧妙的忘记了,再不提起。几家选择了同样的思路,似乎他们只打算在那地方做管事和工人的生意,好好赚几年银子。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是朝廷重臣,都要上朝,正所谓低头不见抬头见,分别打了照面。
但没见他们有丝毫情绪流露,如常那样拱拱手,各自寒暄。间或再调侃几句,你家娃出息了,我家混小子还那样的八卦。
隔日,盯着邵毅动向的人得知,邵家大管家莫洪带着几个庄头,急匆匆赶去东溪了。
同行的,还有和邵毅一起厮混几人的长随小厮,甚至连他们媳妇陪嫁的下人都去了几个。
这个消息差不多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差了一点点的,是邵毅没从镖局雇人,也没面对外面招收武人,而是找他那几个狐朋狗友,搜罗了一些人手。
说实在的,这些人管理采矿事宜都欠缺,更不要说负责运送货物的安全,那更是无稽之谈。
路上真遇到危险,这些人怕是跑都跑不快。
就在人们的嘲笑和议论声中,第三趟乌金石运回来了。
这时已经进入十月,还没下雪,路上不算坎坷。可一些见到这队运输车马的人都说,运输车辆和跟车护送的人,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满面风霜那就不说了,主要是车辆马匹的受损情况、还有车上的篷布破烂的不成样子,好似走过千山万水一般。
更有人说,他看见一辆车勉强走到城门外,车轱辘碾上一小块石头,只颠簸了一下,整趟车就散架了。木板木块散落一地,乌金石也哗啦啦倒出去,占了大半面道路,造成好一会儿的拥堵,很是被守城官兵呵斥了一通。
车队的管事前去解释交涉,又派人另外雇车,把散落地上的乌金石重新装车,运进城内。
跟车的人一边往雇来的马车上装乌金石,一边抱怨矿区出来的路途难走。说路上不但有巨石、有路障,有的地方还有陷阱,可把他们折腾惨了。
最后不得不交了保护费,还另外卸了不少乌金石给当地村民,才得以走出来。
各种存了别样心思的人闻言大喜,奔走相告:
“看看看看,不过一个黄口小儿,胃口倒是不小,已经赚了两万银子,却还不知足。瞧瞧,吃苦头了吧?”
“定是因为天气渐冷,各家都要取暖,才被人讨要乌金石。听说,这一路上,单单是乌金石就折损了三分之一。这趟赔了啊,还得算上车马损失和人工费用。”
“听说乌金石炼制的钢铁,既高效、铁材又好,朝廷已经有计划,北安县的冶炼作坊讲全部使用乌金石。”
“就说嘛,那小子撑不了几天了的。”
这趟乌金石还没进京的时候,工部就找邵毅催过好几次了。
这段时间,工部尚书冯延策也的确听好些人给他递话,要找机会,把邵毅的开采权拿回来。
冯延策没答应,却也没拒绝。朝廷炼铁是大事,邵毅若是能顺利供应朝廷的冶炼炉使用乌金石,这个差事就谁也抢不走。
但他若耽误了冶炼,那就对不起了,既然你做不来,只好让能做好的人来做。
所以,工部催促乌金石并不单单受了别人请托,更是为了让朝廷冶炼出来的铁材有大幅度进步。最主要的,是乌金石冶炼铁材不但质量好,且能让炼制速度提升。
所以这第三次运入京城的乌金石并未经过清韵斋,而是直接交到了工部。
邵毅派管事去结算乌金石所得银钱,他则被冯延策叫进屋里。
邵毅给尚书大人行礼之后坐定,冯延策很是关切的说道:“乌金石挖取可顺利?是否有些吃力?邵校尉得想想办法了。如果就照这样的进度运送,怕是乌金石会供应不上北安县炼铁作坊的使用。”
他这番话是对邵毅的敲打了,但让他很失望的是,没从邵毅脸上看出丝毫情绪反馈,而是听他很平淡的说道:“卑职已经交代东溪那边的人,一定要竭尽全力挖掘运输,想来他们不敢怠慢。”
这也亏得回答的是邵毅,若是自己下属说话这么词不达意,他就喝骂发俸了。
这时却不行,只得再次提醒:“哦,那邵校尉可得盯住你的管事,要努力了,希望不会耽搁朝廷炼铁。本官等着你接着送回乌金石。”
工部接收了乌金石,但一路颠簸的车马护从却要回到窑场,需要维护的维护,需要修补的修补。
拉车的马匹一路辛苦,也需要休整一番。
方朝生担心着作坊的乌金石,特意跑去看了一圈返空无一物回来的车马。
回来时,又是臭着一张脸抱怨:“你知不知道朝廷有多少冶炼炉?别说现在进入冬季,挖掘和运输都不顺畅。便是日后真能把路走顺了,照着你这个速度,也是足够慢的。”
这么大个工匠师傅说话了,夏晏清当然不能不理,把看向冷却池的视线收回来,安慰道:“方大人不必担心,咱们的玻璃池窑一定有用就是了,其它慢慢筹谋吧。”
显然方朝生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依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着夏晏清道:“你若是把朝廷的冶炼耽误了,乌金石开采期的约定,朝廷怕是要收回去的。那时,你还要到哪里赚银子?”
第四百五十二章 方朝生的纠结
夏晏清见方朝生气不打一出来的样子,心里着实感动了一下。这位说话难听,态度也不好,却是在替她不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