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乌金石之后,立即在最近的镇子雇人雇车,挖矿装车运回京城。
窑场试用之后,邵毅这边立即派人去管辖东溪这片区域的衙门购买土地,一边继续开采、组织运输。
这事儿如果由朝廷来办理,事情可就多了。任命主管官员,构架组织机构,协商调配银两财物、招收民夫矿工,没半年时间根本做不下来。
至于在矿区修建衙署房屋等等,同样需要时间,京城想见到他们开采的乌金石,又不知要过多长时间。
夏晏清的这番话提醒了曲江和众位官员,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事儿要是照着朝廷做事的程序进行,怕是真耽误事儿了。
这些官员本就跃跃欲试,想及早试用这种火力极高的燃料,以期在自己手中把冶炼效率提高一个档次。
可照着夏氏女提示的思路想下去
天呐,用清韵斋的乌金石试过之后,再等朝廷开采的乌金石广泛应用于冶炼,怕是遥遥无期了呢。
更说不定其中有什么变故,开采这事儿就搁置了。到时,不但朝廷迟迟没有动作,清韵斋也被收回了开采权,乌金石放着放着,没准儿就凉了。
曲江更是明白其中的利益,开矿这种差事,那是肥差。众人都想谋求的职位,更是需要各种势力角逐之后才能定下。
他不由得又看了乔忠旭一眼,这位侍郎大约主管实务时间太长,只盯着手下人的孝敬,眼界着实窄的很。听了这话,他还会以为夏氏女没见识吗?
果然就见乔忠旭的脸黑了几分,一张脸被人左踩又踩,着实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
话已经说清楚,曲江便也打算告辞了,早些把事情禀报皇帝,早些试过乌金石,也好早些把开采事宜定下来。
按照曲江自己的想法,若是为了有效率,开采乌金石这件事,还真不如由清韵斋来承担。
只不过,朝廷不能开这个先例。如果这次由商号打破了这个惯例,以后再有别的什么权势人物插手类似产业,就难以制约了。
曲江暗叹一声,起身说道:“既然夏姑娘坚持,那就先这么定了,本官会对皇上禀明开通乌金石运输线路的必要。事情已经定下,我等这就回去复命了。”
其余人等,也都纷纷跟着站起。
夏晏清一边起身相送,一边施礼谢道:“多谢曲大人,这件事对于朝廷、对于小号都有好处,只希望不会让曲大人为难。”
曲江摆了摆手,说道:“夏姑娘之言合情合理,我等不过转述一下,哪里会有什么为难。”
说着,瞥了一眼随在身旁的乔忠旭,提醒道:“夏姑娘也要做好朝廷接管矿产的准备,在朝廷接手方案定下之前,乌金石矿区的各种设施谨慎添加为好,免得不符合朝廷的规制,以后还得费事拆除。”
夏晏清连忙道谢。这其实是曲江在婉转提醒她,朝廷没有明确对矿区的态度之前,不要投入过大,免得到时候血本无归。
毕竟夏珂为官谨慎,且他现在正是众人目光聚集的焦点,定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表达意见。
而很多人说不定就会抓住这个机会,让清韵斋吃个大亏。
毕竟土地是朝廷的,矿产更是朝廷的,在收回这片土地时,很可能只给他们买地的原价。
至于清韵斋在那片矿区的投入,那可不是朝廷要考虑的,说不定还有人嫌弃他们给朝廷制造了麻烦,好多不符合朝廷建制的房屋设施,还得朝廷花人力物力拆除。
主宾双方一边往外走,夏晏清一边不经意的说道:“幸得曲大人提醒,这事儿,我会尽快转告邵公子的。”
“?”夏晏清的话众人都听到了,却都是愣了愣。
曲江表示不解:“这个乌金石牵扯到的,主要还是清韵斋生意方面吧?”
大家都知道邵毅在清韵斋中有参股,但他不参与经营,只是到时分得相应的收益而已。作为皇室宗族之人,这种事勉强说得过去,可作为兵马司官员,却是违规了。
只是鉴于他那尴尬身份和皇帝的回护,以及之前那些年的强横,大家都本着惹不起的原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的。
如果邵毅这种时候跳出来维护清韵斋的利益,怕是会被不对路的官员,和觊觎乌金石利益的势力攻讦。
那边乔忠旭嘴角也露出一丝讥讽,曲江在维护清韵斋的事情上,还真是不遗余力。
只可惜,夏氏这女人,时不时的就会搞不清状况。商户行为,她居然还要扯上邵毅为她出头。
她就不怕邵毅因这事牵连丢了差事,或者干脆退出清韵斋的那点参股,让清韵斋失了最大的保护?
第四百三十三章 上层的利益
曲江和乔忠旭这儿还百般纠结猜测呢,却听夏晏清继续说道:“这个不是啊,有乌金石的那片地,是清韵斋另一个东家邵毅邵公子买下的。听说,他打算在那里建一个庄园。”
“咳咳咳”
“哼!哼!”
咳的是曲江,冷哼的是乔忠旭,两人一个尴尬,一个气愤不已。
还要在那里修建庄园!人迹罕至的荒郊僻野,修来庄园谁住?难道伺候着挖掘乌金石的民工来住吗?
这话说出来,怕是邵毅自己都不信吧?
夏晏清一点儿不觉得自己说话有问题,很无辜的看着这两位。信不信没关系,那片地就是有皇家血脉的邵毅买下的,想强取豪夺,那也得看人是不?
官员勋贵、皇室宗亲,有银子置办家业、买房子买地,那不是正常的吗?总不能说只许别人买,却唯独不许邵毅买吧。
而且也没人说,不让买人迹罕至之地啊。人邵毅就是看出那片地有价值,所以就买下了。事实证明,那片地就是有价值嘛,有大价值的。
夏晏清的意思可以说尽在不言中,让在场的大小官员大眼瞪小眼了好半天,极是无语。
曲江更是暗地里抹了把汗,这事儿和皇上禀报时,可得说清楚了。
如果是从寻常商号手中收回那片地,那是怎么收都行。就算清韵斋做的是玻璃,夏晏清是夏珂的女儿,但也终究是商号。
若买地的是邵毅,可就不一样了。人家那是有皇家血脉的,说不得哪天就记入皇家族谱,正经是襄亲王的儿子了。
人好端端买的块地,就因为那片地产出钨金石,朝廷就要强行收去,这事儿说不过去,也不会得到朝臣和世家大族的支持。
这地若是从平民百姓或者商户手中收回,做出的补偿,自然是能多低就多低,甚至不补偿都行。
但若是有身份的人或家族,可就不一样了。这种事决不能发生,今天发生了一次,那么就会有一天发生第二次第三次,这是会损害他们这个阶层利益的。
这些权贵之家,为了自己将来的利益不受侵犯,也不允许邵毅这片地凭白被朝廷收回。
曲江抹着汗,夏家姑奶奶好像说,那片地有几千顷好大的家业,好大一笔银子啊。
把曲江等人送走,夏晏清这边,则连忙派人给夏梓堂和邵毅传话,请他们尽快过来一趟。
之所以这么急着传话,是怕曲江给皇帝回话之后,皇帝立即召邵毅问话。上次询问李寡妇之事,夏晏清已经吃过不统一口径的亏,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犯了。这可是面对的皇帝,涉及的是几千顷地下埋着的煤矿,不容有失。
说起上次吃的亏,夏晏清也真是无语了。
事后她倒是找机会问过邵毅,是谁找他问的话,他又是怎么回答的。
邵毅自然是实话实说。
这份实话却把夏晏清听的久久无语。
怪不得,夏珂那天说话会语焉不详。照着邵毅这种模棱两可、且暧昧的讲述,由不得人不往歪里想。
再看邵毅那满是无辜的神情,夏晏清还真说不出闹脾气的话,谁让她当时没想到善后呢。
邵毅也解释了,忽然面对夏梓堂的询问,为了掩饰重生的惊天秘密,除了那样回答,就是硬扛着什么也不说。
邵毅认为,回答比不回答好一些。
对于邵毅的解释,夏晏清无言以对。她知道,这是亏得夏梓堂好奇心重,及时问了邵毅。如果夏梓堂没问,轮到晚间夏珂问她,在两人没串供的情况下,她是真不知道用什么来搪塞。
结果就是,夏晏清很没奈何的瞪了邵毅两眼,气咻咻的作罢。
却不知她这两眼一瞪,邵毅立即就心安了。他和他的阿灿,越走越近了。
夏晏清没交代报信的小伙计,因何事找邵毅过去。
但两人听说曲江和工部几位官员刚从窑场离开,同时带走了一车乌金石,便猜出夏晏清这么急着找二人过去,怕是和乌金石矿区有关。
两人不敢耽搁,把手头事务安排妥当,和上官打了招呼,便出来了。
在清韵斋窑场,两人自是不用见外,直接去了夏晏清办公的房间。
几人相互见礼,各自落座之后,夏晏清把曲江和乔忠旭等人的来意告知二人。
夏梓堂听得直皱眉:“这乔侍郎,心胸也着实狭窄了些。咱们也没谁得罪过他,他这是什么态度?”
说着,又忧心乌金石矿区,“若是以后的乌金石都由朝廷开采,不知是否会供应民用?价格又是怎样?”
夏晏清说道:“这个倒是不用担心,朝廷还等着从玻璃行业收取重税呢,玻璃作坊的乌金石,朝廷一定会供应。”
这方面没问题,就是邵毅那边的事情需要考虑了,夏梓堂看向邵毅,说道:“看来果然如你所想,你名下那片地是保不住了。不过,你若是打泼撒赖闹一闹的话,应该能多争取一些。”
这话说的夏晏清假装没听见,两眼望天。
邵毅却不在意,笑道:“那是自然,既然乌金石能广泛应用,最终落不到咱们手中,那自然要在这上面多谋取些利益。”
原本有些担心的夏梓堂听了邵毅的话,忽然就觉得这想法很不应该,极为不齿道:“亏你还是朝廷官员,脑袋里想的居然都是这些。你说你,对得起朝廷的俸禄吗?”
这话邵毅却是不认同,他瞥向夏晏清那边,提醒夏梓堂:这里面的利益,可不是他的,还有更重要的人。
夏梓堂也是想到自家妹子,立即偃旗息鼓,端起面前的茶盏喝了两口。嗯,刚才一直在兵马司教导下属来着,口干舌燥的很呢。
夏晏清听两人打完嘴仗,这才有机会再开口,很是庆幸的说道:“这也亏得邵公子当日想得周全,把地买在邵公子名下,朝廷想要收回,邵公子至少能讨价还价一番。否则,若那是清韵斋的地,朝廷收起来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这个倒是。”夏梓堂勉为其难的赞了一句。
邵毅却是不敢当,连忙说道:“这个简单,任谁都能想到。还是夏姑娘厉害,能发现乌金石的用处。我和二哥说起过此事,二哥说,之前几个朝代的书籍都有提到乌金石。如此多的书籍、几百年的时间,却只有夏姑娘想到乌金石可以代替木材。夏姑娘才是那个最了不起的人。”
夏梓堂正想顺着邵毅的话,也夸赞自家妹子几句,可忽然觉得不太对。
自家妹子和邵毅两人互相吹捧,他好像在跟着瞎掺合呢,更像是在其中横插了一杠子,很突兀的样子
第四百三十四章 将会更有威慑力
夏梓堂禁不住的哀叹,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夸一个外男,也夸赞得如此尽心尽力,却把他这当哥哥的,晾在一边。
他这里还惆怅着呢,夏晏清那里继续说道:“邵公子,若是咱们不要银子,用那片地换些分成如何,很少一些也行。”
煤矿的股份呢?好一大笔钱啊,终于混到家里有矿这样的人生巅峰了,夏晏清畅想着。
邵毅却很果断的摇了摇头,“没可能的,如果乌金石能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还能供应百姓做饭取暖,这么关键的矿产,朝廷绝不会让私人插手。”
几句话立即断了夏晏清的侥幸念头,很是怅然了一把。历史的进程,果然还是要一步步推进的。
在没有现代工业技术进行裂解以及深度开采和输送之前,石油并不具备实用价值。
而煤炭就不一样了,作为一种不需要前期加工的能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无论从怎样的角度来看,朝廷都不会允许这么重要的东西被世家大族、或者某个权臣拥有。
好在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她只是怅然了一下,便着眼于眼前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在出让东溪那片地的时候,多要些好处。”
说着话,她还很是讨好的看了夏梓堂一眼。
夏梓堂和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