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邵毅在家呆的无聊,展鸿飞的提议正是他上一世的正常日程,虽然脸上还有淤青,却也欣然答应前往。



    第三十八章 上一世的牵挂

    邵毅三人带着小厮出门,走上东大街,汇合了等在那里的丁博昌和程幼珽。

    这几个,连主子带奴才有十几骑,也不管街上还有京府衙门的官差走过,各自打马,从街上呼啸而过,出东门,往踞虎山方向而去。

    感业寺的住持每次讲经,都是盛况空前。这次也不例外,京城往踞虎山方向去的路上,行人和车马络绎不绝,都是去凑这个热闹的。

    山脚下更是热闹得像集市一样,有烧香拜佛的各色人等前来,也就有了赚钱的机会。

    入眼随处可见,买零碎小物件的地摊,临时支起来的茶肆和食肆一个挨着一个,再有刚下车光顾的客人捧场,喧闹中有种别样的繁华。

    感业寺位于虎踞山的半山腰,山下通往寺庙的道路很是宽阔,都是由青石铺就的台阶。道路两旁,间隔不远的距离,就设有一处简单的凉亭或者石桌石椅,供走山道的人休息。

    邵毅一行人年轻力壮,自是不用休息,把马匹安置在山下,几人一路不停、拾级而上。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6 。  c o  m 
    展鸿飞眼神好,一眼瞥见半道的一个凉亭,在里面歇脚的几个女眷中,有前几天见过的女子。

    他用手肘碰了碰邵毅,示意里面的一个女子,说道:“看,那边穿鹅黄衣裙的小娘子就是陶家女子,当日夏氏就是盯着她看个不停。”

    又是夏氏!

    邵毅暂时不打算搀和王夏两家的事情,只随口“嗯”了一声,连眼角也没往凉亭撇一下,继续往山上走。

    展鸿飞一点没察觉,停了停,等身后的张永昌跟上来,问道:“那日,夏氏盯着陶小娘子的样子,似乎意犹未尽,应该还有后续。你有没有问过你家下人,她后来可曾找过陶小娘子?”

    张永昌往凉亭方向瞄了一眼,嘿嘿笑道:“咱们和夏梓堂打了这一场,我还真对这事上心了。夏氏真在后院截住陶小娘子说话来着,我家有个丫鬟从不远处经过,隐约听她们说起琉璃什么的。”

    展鸿飞还没接话,走在前面的邵毅脚步就是一顿,转头问:“什么琉璃?”

    “啊?”张永昌被他问得愣了一下,“那丫鬟也就路过听了一耳朵,好像要做什么首饰,讨论哪家银楼会有琉璃什么的。具体说的什么琉璃,就不清楚了。”

    展鸿飞想起那日在尚书府看到的情景,再往凉亭看过去,“对了,陶家小娘子那天带的就是这支金钗。承安,你看上面镶的,那是琉璃吧?”

    虽然凉亭距离路边有十几步的距离,邵毅还是一眼就看出,凉亭里坐着的几个女子中,那个身着黄衫的女子,发髻上戴的,正是镶嵌了琉璃的金钗。

    他这些日子对琉璃极为上心,上一世也见多了各色琉璃首饰。所以,只一眼,不但看出那的确是支琉璃金钗,而且,上面镶着的几片琉璃,粒度虽小,品质却极佳。

    他心中好奇,这陶小娘子的父亲好像是吏部官员,是个七品官儿。他官职一般,怎么会有如此上好的琉璃?

    后面,程幼珽已经在催促,“哥儿几个,赶紧走了。再站一会儿,人家要把咱当登徒子,上来赶人了。”

    邵毅再看,亭子里的三个女孩子已经侧过身去,另有两个年长的女眷面露不悦。十几个丫鬟婆子如临大敌,各自戒备。

    展鸿飞面色不虞,低声嘟哝一句,“自作多情!小爷个个家世非凡、人品出众,以为什么阿猫阿狗的,小爷都能看上眼吗?”

    虽然心下不乐意,终究不好和女眷计较,哥儿几个相互推搡着,继续往山上走。

    一边走,丁博昌还笑问展鸿飞:“我刚才好像听你说,你家世非凡、人品出众的。家世非凡却也罢了,可你的人品啧啧,谁看出你人品出众了?”

    几人哄笑,邵毅也跟着笑道:“你也不看看,刚才人家几个女眷看到你,就像看强抢民女的恶徒一样,你居然还敢肖想你有人品。”

    丁博昌几人纷纷附和,笑作一团。

    这几个损友!展鸿飞心下愤怒,“你们有良心没有?小爷我刚才说的是咱们所有人!”

    “我们可不敢说自己有人品的”

    邵毅听着几人继续玩笑,心里却感觉很不对劲。

    他有前世的经历,曾经频繁接触过琉璃首饰,所以知道陶小娘子金钗上镶嵌的琉璃品质极佳。大概也正因为如此,陶小娘子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佩戴出门。

    可是,那夏氏一个刚进城的村姑,为何对那琉璃金钗如此敏感?

    再走一段路,展鸿飞几人的话题已经转开,改为讨论今日寺庙供应的素斋菜品。

    邵毅和张永昌并肩而行,他问道:“陶德荣是吏部官员吧?”

    张永昌点头。

    邵毅继续问道:“按说他官职不高,哪里来的银子,能给女儿置办极品琉璃首饰?”

    这事情张永昌还真知道:“据说这是陶大人父亲带回来的。曹大人父亲修道多年,不知有什么门路,时不时的,就能带回些琉璃。不过,那些琉璃多为粗制品,也没有固定形状,还需要拿到银楼,委托银楼研磨精制。”

    他说着话,瞥见邵毅脸色有些变化,不由诧异,“怎么了?可是有什么问题?”

    邵毅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听你说话,我差点以为这位道长真的要成仙了,竟然能让他随便搞到琉璃。”

    他想提前和阿灿相遇,所以,重生回来这一个多月,没少让人寻访制作琉璃的工匠和作坊,却一无所获。

    这时,听张永昌提起道士,他才猛然想起,之前阿灿曾经说过,琉璃最早就是方士和道士炼制丹药和金属的副产物。

    阿灿出身青楼,可她有制作琉璃的手艺。在楼里的时候,经常把烧制的琉璃珠和琉璃片卖给楼里的姑娘。

    从青楼脱身之后,才开始经营琉璃首饰。

    阿灿对她的身世讳莫如深,他曾经猜想,阿灿一定出身于制作琉璃的工匠之家。

    可是,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查寻,这世上,似乎根本就没有制作琉璃的行当。

    如果琉璃只能是炼丹的副产物的话,难道阿灿原本的家里也有修道之人?或者,她家住在道观附近?

    想起上一世,他在最后时刻对阿灿的不舍和牵挂,邵毅的心热了起来。



    第三十九章 终究不一样了

    虽然邵毅对阿灿的身世有了新的猜测,可是,天下这么大,道观那么多,修道之人又多如牛毛,让他到哪里去找一个连真实姓名都不知道的女孩子呢?

    邵毅心里转着这些念头,对感业寺的斋饭更是少了兴趣,只心不在焉的同着一干狐朋狗友,在寺庙外的山道林木中闲逛。

    若是脚步重了,偶尔还有野兔被他们惊出来逃窜,引得展鸿飞几人止不住的遗憾,没把弓箭和狗带出来。

    邵毅扫一眼不远处感业寺的山墙,心下好笑。这几个货色,也不知每日都想些什么。

    感业寺的主持,那是在皇上跟前都是有脸面的。他们居然想在感业寺外,鸡鸣狗叫的打野兔?

    这事若是真的发生了,被感业寺那老和尚告到御前,就算是他,那也是要吃板子的?

    冷不丁,一个声音响起来:“想什么呢!这是佛门重地,岂容你们这群败类撒野?”

    一瞬间,邵毅差点儿怀疑,这句话是他不小心之下,脱口而出的。问题是,他虽然在心里吐槽了,可这两句话不是他吐槽的内容啊。

    “谁?谁!是哪个混账东西敢骂小爷?”

    “哪个不知死的,赶紧滚出来!让哥儿几个教教你死字怎么写?”

    展鸿飞几个转身,纷纷出口喝骂。

    “死字啊,贫僧早就会写了,至少比你们几个人人喊打的混账玩意儿学会的早。”一个人身着灰色僧袍,二十岁出头年纪,身材修长的清俊和尚,从他们身后的小径转出来。

    展鸿飞几个一见此人,二话不说,立即扑上去,七手八脚把那和尚压在地上,笑骂声轰然而起。

    “广源,你这个混蛋”

    “才几天没见,居然也敢公然挑衅咱们这么多人了。”

    邵毅好歹学了点儿拳脚功夫,他是最先扑上去的。

    几人笑闹一番,被广源连声控诉:“佛门重地,这是佛门重地,你们搞搞清楚,贫僧是供奉佛祖的出家人,你们庄重点儿成不?”

    “贫僧你个头?在我们面前你还装!”邵毅毫不留情的拆穿他,然后才招呼哥儿几个把他放开。

    待到几个人站起,又是一番拍拍打打的厮见,才开始正经说话。

    邵毅率先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给我们捎个信儿?哥儿几个也好带点儿私货来,好好给你开开荤。”说着,几人一起冲着广源挤眉弄眼。

    广源是京城富豪李常孝的幼子,原名李源。因为李家和邵毅家的宅子离着近,他打小就和邵毅几个玩得好。

    只是,这小子十岁那年得了一场重病,几天功夫就病得昏迷不醒,几乎药石无医。

    无奈之下,李常孝的妻子唐氏来感业寺上香许愿,说李源若是能得回一条命来,就送他进寺修行二十年,以谢佛祖再造之恩。

    不知是她许愿灵验,还是李源命不该绝,唐氏许愿的第二天,李源竟然能咽下汤药了。两个月之后,李常孝一家人把李源送进感业寺,拜在感业寺和尚道嗔名下,剃度出家,取名广源。

    只不过,他自小锦衣玉食,长在富豪之家,哪里懂得潜心修佛。虽然师父和父母都对他严加管教,却也顶多把他那跳脱的性子圈的稳重一些。每当遇到邵毅这几个发小,立时就会原形毕露。

    而邵毅所说的私货,则是他们时不时的上山,给他带来的烧鸡熟肉什么的,实实在在算是给他开荤。

    前年,广源的师父道嗔带他出去云游,几人才断了联系。

    广源抖着僧袍上的草叶尘土,说道:“师父和我昨晚上才回来,这不是还没来得及个给你们捎话嘛。”

    重逢的喜悦过去,邵毅猛然想起,上一世,广源和他师父云游好多年才回来的。

    那时的李源经历颇多,不但性情沉稳,心机也极为深沉。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无论当和尚还是还俗,李源一直都是能和他共进退的生死兄弟。

    可这一世,他这么早就回来了,而且还是那个跳脱性子,哪里还有那许多的心机?

    “哦,你师父有没有说,以后还要不要再出去?”邵毅状似无意的询问。

    “近期是不会了,师父最近身体不大好,所以我们才返回来的。”广源的话,立即惹来展鸿飞几个的欢呼。

    邵毅的心则是一沉,难道无论他怎样小心,这一世终究和上一世不一样了吗?

    被邵毅几个围观、在凉亭里歇脚的女眷,看见这几个名声狼藉的纨绔走开,很是松了一口气。

    京城里,多的是世家权贵,不成器的子弟当然也少不了。这几个,却是不成器子弟的顶尖。

    别的不说,若是让他们上来对自家女儿揪扯上两下,自家女儿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陶小娘子的母亲李氏望着远去的几个浪荡子,心有余悸的拍了拍胸口,说道:“还好他们都走了,没有生出事端。”

    这几个纨绔子弟,她倒不是个个认识,但他家老爷在吏部做主事,张尚书家的五爷,她却是见过的。

    这几个混在一处,只要能认出其中一个,其他几个猜也猜的出来。

    和李氏同行的,是陶德荣上司黄征的妻子,姓吴。

    吴氏听了李氏的话,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不过是些不成器的浪荡子,光天化日之下,难道还没王法了不成?若他们真敢无礼,我即刻就去郡王府,向襄亲王妃讨公道去。”

    李氏连忙赔笑:“是呢,黄大人是王妃的本家,和王府自是亲近,可不是我们这样的家世能比的。跟着夫人,果然能安心不少。”

    听李氏这么会说话,吴氏很是得意,更是撇了嘴角,“不过是个连宗族都没有的外世子,若是要脸面,早就躲在犄角旮旯,羞于见人了。他倒好,不但不收敛,反倒整日在外招摇撞骗。幸亏当日王妃执意坚持,没让他进王府,否则,丢人的就是王府了。”



    第四十章 还有件事

    李氏没敢搭吴氏的话。这话吴氏能说,她可不敢。

    吴氏的丈夫黄征,是襄亲王妃的本家,而且关系不算远。所以,黄征一个没有功名的人,不但能在吏部谋了官职,官职还在他家老爷之上,这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