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夫人带来的是三房的小女儿,她这一进门被姜夫人迎住,就很着意的看向夏晏清。
然后,也是很意外这个没接受过大家族教养,又一直在外掌管生意的女子,她的礼仪居然如此标准,气质又如此爽朗,夏家这是怎么教出来的?
第三百七十一章 表示惊讶
之前,乔夫人虽然得了公婆和丈夫的指示,来夏家和姜夫人攀交情,替太师府谋求这门亲事。
但是从乔夫人本心来讲,却并不看好夏家这位和离妇。不单单因为她的和离妇、和她的经商身份,还有她对夏晏清的印象。
夏晏清给她的印象,还停留在两年前,夏家刚把她找回来时,带她参加的几次宴会的阶段。
有那种印象打底,除去她能做生意赚银子之外,其他几乎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但今日一见,足以颠覆乔夫人之前的所有观感。从外观和仪态、言行来看,她以为的夏家女子之前的唯一的优点赚钱,这时看来,反倒成了缺点,那铜臭气,影响了她高华的名门气质。
她这里一边和姜夫人寒暄,一边在心里转着各种念头。而张尚书府的孙媳陈氏已经上前和夏晏清见礼。
夏晏清那很公式化的微笑和客套并没有劝退陈氏。
“真没想到,夏姐姐只是在两年多的时间,就做了那许多的大事呢。说起来,咱们最早接触是我出嫁那日吧?夏姐姐还记得不?”陈氏和夏晏清站在一起,看起来打算陪着她一起迎接客人了。
夏晏清却被陈氏问的很是汗了一把,她倒是记得有数的几次参加宴会,其中一次就是参加张尚书府娶孙媳的喜宴。
但是,那能算和这位陈大奶奶接触过了?
“陈大奶奶记性真好呢。”夏晏清笑着敷衍。
陈氏讶异:“夏姐姐不是不记得吧?那日发生的事情,我可一直都记着呢。”
“什么?”夏晏清的礼仪笑容有了些变化。很不明白,那天发生了什么,能让这位当日的新妇记得这么清楚?
陈氏见夏晏清的确没明白,侧脸凑近她,低声说道:“夏姐姐真的不记得了啊?那是你家兄长和邵公子不打不相识的开始啊,那日,他们打的那叫一个热闹,差点儿把整个喜宴的桌子都掀了”
陈氏停住,看向夏晏清,那意思就是问:记起来了吗?
夏晏清狂汗,她当然记得,只是没联系到陈氏出嫁这件事上而已,
于是连连点头:“抱歉了哈,给陈大奶奶添麻烦了。”
陈氏看看身边都是她们两人的丫鬟,便也没很多顾忌,笑着说道:“有什么抱歉的,听说当时热闹的很呢,我家七弟也参与其中,个个打的鼻青脸肿、衣衫不整,场面极是精彩。”
额,再次汗夏晏清无语中。这位是典型的看热闹不嫌事大吧?问题是,这位大姐,那是你成亲的喜宴知道不?
陈氏继续:“我当日不知夏姐姐也去道喜,可惜了,若早早结交夏姐姐,也不至于等到姐姐风光的时候,我等只能干巴巴的在远处瞧着羡慕,却没机会近前。”
面对如此热络,貌似还很坦诚的搭讪,夏晏清还真不好继续用职业礼仪来应对了。
“陈大奶奶过奖了,不过是闲来无事,找点儿事情做做。做生意的人,哪有什么风光可言?”
陈氏摆手:“夏姐姐这可是过谦了,做生意做到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用常理来论,羡慕你的人多着呢。还有,夏姐姐不用这么生分,姐姐大我一岁,以后叫我瑾仪就行。这个,不会太高攀姐姐吧?”
夏晏清:“好吧。”总不能真的说人家高攀。
一旁的乔夫人已经和姜夫人寒暄完毕,带着侄女刘婧和陈瑾仪的婆婆赵夫人一起,在花厅的上位落座。
这些来宾,不论是为了攀交情、指望着和夏家结亲,还是因为和姜夫人交好前来赴宴,这时看到陈瑾仪和夏晏清真聊了起来,很是诧异了一把。
说起来,他们身边也是带着儿媳和女儿的,但也就是几句客套话,就在夏晏清面前败下阵来。
其中不是没有硬套交情找话的,可是,面对夏晏清无懈可击的礼仪微笑和职业应对语言,任何搭讪都无以为继。
没想到张家孙媳居然坐到了。
乔夫人给刘婧使了个眼色,说道:“你夏姐姐是个有本事的,你过去听听她们说话,多少也涨些见识。”
刘婧这一起身,身后立即跟上几位同样心思的。
姜夫人那边,见张家这位孙媳和自家女儿谈得还算投机,起码她能看出,自家女儿对这位大奶奶并不厌烦。
这时,见到又过来几个小娘子,心中却也是多了几分期许,希望女儿能像别家女孩子那样,有几个闺中密友。
她指了指花厅一旁辟出来的一圈,那边桌椅茶几齐全,果品、点心的花样也更多,对夏晏清说道:“你看那边,正是替你们小姐妹们准备的地方。你们去那边坐着说话,娘这里若有事,再让人去喊你,不耽误事儿。”
夏晏清暗叹一声,终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么多人有意为之,她想躲着,不和这些女子接触,看起来是真做不到了。
无奈之下,只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用当初接待客户、谈生意的劲头,请这些大姑娘、小媳妇们过去落座,以尽地主之宜。
这下子皆大欢喜,有陈瑾仪给大家打开了局面,各位小媳妇、小娘子们终于聚在了一起,一边和自己的闺蜜聊天,一边或真心或假意的向夏晏清表达着艳羡之意。
真正开启职业模式的夏晏清,本着她的高业务素质,很周到的招待着客人们,有问必答,一个都不见冷落,竟是一点儿不见生疏。
另一边是夫人和太太们的地盘,各自和身边的来宾说着话,却也不忘时不时的、往年轻女子那边扫几眼。
渐渐的,有关系亲近的几个人,话锋就变了,窃窃私语声响起,都是表示了对夏晏清的惊诧。
王家夫人低声对自己的手帕交惊讶道:“这没想到啊,当初刚找回来形销骨立的女子,居然脱胎换骨一般,大变样了啊。”
钱家太太连忙附和,声音更低了:“是啊,这可不单单是样貌不一样了,你瞧瞧这周身的气度,谁敢说这孩子之前是乡下给人当粗使丫头的?”
“唉,真是可惜了咳咳”孙家夫人给钱家太太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身边还有旁人。
两人顾左右而言他。
可是,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却没结束。
第三百七十二章 白菜和猪
夏家的宴会举办的很成功,大家都是场面人,此次前来又是本着和夏家交好的意思,自是和谐无比。
午间的宴会之后,各位夫人太太、小娘子们歇息片刻,每个人的目的大概也都达到了,便都满意而归。
之后几天,就是参加夏家宴会的女眷们见解的抒发时间段了。
其内容,基本上就是席间那两位太太夫人私语的延续。
“夏氏一族的血脉果然强大,一个丢了十几年的孩子,回来才两年多,就变回书香大族的淑女。”
“做生意?哪里能看得出来嘛,你们是没瞧见,那女子,任谁看见都得承认,大家闺秀的气度就是夏氏那样的。”至于别家女孩子,呵呵装的不太像啊。
“是吗?那可就有点儿可惜了啊,年纪轻轻的就成了和离妇,这若是还没许过人家、是初嫁,那身价可就不寻常了啊。”
“是啊,才刚寻回来的孩子,干嘛那么急着嫁出去嘛。”
于是,很多人不约而同得出一个结论:好好的一颗大白菜,被猪拱了。
想当初,两年前被京城热议的那桩亲事,最流行的也是这句话。只不过,大白菜和猪比喻的人,在两年后换了位置。
当初,是谁硬要把夏氏女嫁给王家来着?
这个嘛,好像是夏大学士哦
两年前,夏大学士大义凛然的出面,要求王家兑现承诺,依照约定娶夏氏女进门。据说,大学士是看好王家兄弟的才学,一定要结这门亲。
可是现在,看看当初被看好的王韬,虽然还坐在侍郎的位置上,但是,好像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关于他的话题了,好像朝堂上没这么个人一样。
王家二爷就更不用说了,自从扶正了徐家女,也不怎么出现在人前。即使偶尔出现,面对人们探寻的目光,也是臊眉耷眼的,缩在角落里不吭声。
可夏家二房呢,夏珂的确比同品级的王韬年龄大了很多。但是,一个稳步升职,眼看着很得圣宠;另一个却在没落,孰优孰劣还用评说吗?
有人爆料:是呢是呢,据知情人讲,当时夏家二房上上下下,都不同意重结这门亲的。也就是刚回来的夏小娘子,不明就里,一心想着一纸婚约另一头的如意郎君。
还有人爆料:是呢是呢,当时,夏小娘子经常在学士府住着,和堂姐妹们一起进出的。
看看现在,夏氏对学士府,那距离保持的,很远啊。这是浴火重生,明白内里了吧
于是,大家得出一个结论:夏大学士眼神儿不怎么好啊!
自己眼皮子底下、亲生的儿子、孙子前途远大,却容得他们早早分出去另过。反而把自家如此具有潜力值的孙女推去火坑,费心费力拉拢别家风头正盛的后辈,最后却落得个如此地步。
实在不知用什么语言形容他老人家才好。
夏家二房这场宴会办的,固然很成功的给自家女儿正名,让人知道她没有乡下长大、满眼孔方、浑身上下都是脱不去的市侩铜臭,反而是个仪态端庄、举止大气的出色女子。
但让夏珂夫妇也始料未及的,是人们东攀西扯的能力。怎么的就能把白菜和猪的话题再次提起?
而且,连夏珂的父亲夏斌也不能幸免,被再次扒了出来。
这个夏珂一脸的无奈,那终究是他的父亲,他真不知道事情的走向会这么曲折啊。
果然,夏大学士很失态的,就摔了杯子,夏家上等细瓷又有一套不完整了。
吕老夫人阴着脸指责李夫人和孙氏:“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你们在场的,就能让人这么非议自己家,却不做理会?!”
“我们”孙氏感觉自己冤的不行,“她们当时什么都没说啊。”
吕老夫人一拍桌子:“她们没说,你们就不能主动点儿,让人们知道,那小贱人的仪态言语都是装出来的吗?”如果她们这么做了,还哪里有这么多的非议?
夏斌对吕老夫人怒目而视:“什么小贱人?那也是你的孙女,是夏家人!”
吕老夫人不屑:“孙女?哼!人家认你吗?”
李夫人眼里闪过厌恶,大房和三房的两个女儿也是阴郁异常,老夫人这话说的,当她们想面对如今的状况吗?
那时的情形,大家都在追捧夏晏清,夏晏清的言行举止,以及二房的宴会都很妥当,她们根本无力插手。
本来人们以及在议论,两年前的那门亲事,是老宅这边用人家女儿替自家换姻亲。而自家女儿在其中承担了坑害姐妹的角色。
如果再闹出什么,怕是女儿早先定下的亲事,也会被人退了吧?
好在夏斌知道事情难以挽回,为今之计,只能做出个豁达样子,不但不能和次子一家闹得不愉快,还得更和睦一些,才能遏制流言。
“好了,这个时候了,还想着闹出事端被人们议论吗?都给我消停着,以后对明渝一家亲热些,人们自然就没了话题。”
老头也是悔的肠子都要青了,早知道二房孙女有这等潜质,他当时怎么会出那等昏招?好好供着,养到现在,大好的女儿家,又有本事,又不失气度,就是嫁入皇家宗室也是有的。
到时候,夏家有了宗室的姻亲,走到那里,人们都得让三分。
唉,那叫什么来着?悔不当初啊,这才是真的亏大了,失去的是夏氏一族兴盛的机会。
夏家宴会之后,最热议的并不是人们对王家和夏家老宅的鄙视,而是夏氏女再嫁的亲事。
之前那些关于村姑和市侩铜臭猥琐气息的担忧没有了,夏氏女就是当今世上绝无仅有的香饽饽。
一时间,打听同样对夏家女有意的人家是否有竞争力的,去夏家旁敲侧击询问嫁女条件的,京城后宅的议论热点,和吉水巷夏家一样热闹。
这些人家,以太师府和张尚书府被人提到的最多。无他,因为宴会上和夏晏清说话最多的女子,就是太师的孙女刘婧和张尚书的孙媳陈瑾仪。
这等门第,却如此积极的和夏氏女交往,其用心昭然若揭。
邵毅站在兵马司自己的公事房外,看着不远处,已经满眼绿色的苍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