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满京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琉璃满京华-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不过,对于邵毅来说,夏家众人对他的态度至关重要,这事儿,他是一定要告知夏珂的。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

    这是邵毅第二次在夏家拜见夏珂,之前,他还在大理寺门外堵截了夏珂一次。

    如今再上前见礼,那就是驾轻就熟了。

    在夏珂面前,邵毅可没敢忽悠,只是把刘协通传的口谕对夏珂复述一遍。表示这件事他也很无奈,对于以后有可能给夏家带来的麻烦,深感歉意。

    夏珂从邵毅大理寺门前、看了他的那张字条开始,就知道事情怕是无法避免了。

    如果皇帝属意太孙接替皇位,那么他就是支持太孙的一股力量了。

    如今,皇帝又安排邵家护卫进驻玻璃作坊,除了太孙会再次去作坊时,能安全更有保障。更大的原因,大概是在表明皇帝的态度。

    以后,别说是他和夏梓堂,只怕夏梓希和他的女儿,也不可避免的、要和太孙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以上这些事,虽然不在夏珂之前的预想中,但只要在仕途上混迹,既然遇到了,那就得面对,得接着。

    让夏珂格外在意的是邵毅的态度。

    这是皇帝的意思,邵毅完全没必要这么小心翼翼。

    他隐隐觉得,邵毅如此热衷于和夏家拉关系,在他面前会这么恭敬谨慎,怕是和他的女儿有关。

    作为一个很理智的父亲,他当然明白女儿再嫁条件的优劣。

    凭自家女儿现在这本事,想找婆家,那是很容易的。

    不但容易,甚至还可以由着她挑选,别管哪家豪门大族,女儿都有绝对资格,让夫家三媒六聘、光明正大的娶进家门。

    甚至这段时间,已经有人隐晦的向姜夫人探听,女儿回娘家已经一年多了,何时会再议亲事。

    只是在真心上可就难说了。

    毕竟,在豪门大族,女子讲究的是娴静淑德、温婉贤惠。更有甚者,还想自家媳妇琴棋书画、才情俱佳的。

    若从这些方面来看,他家女儿处于绝对劣势。

    愿意娶女儿进门的,看中的,大概都是女儿能给夫家带来的财富。

    女儿嫁进这样的人家,无异于给人当牛做马,却得不到真心疼惜。这绝不是夏珂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果邵毅现在表现出的性格品性不是作伪,且又是真心喜欢女儿,加上邵家人口简单,把女儿嫁他未尝不可。

    只是,现在说这些为时还太早,邵毅既然已经得到皇帝看重,能把皇位继承人交给他带出来,只怕他的亲事,也要皇帝首肯才行。

    别看邵毅是外室子,可是仅凭他的皇家血脉,是不是外室子,那只是皇帝一句话的事。

    到时候,皇帝看重的侄儿,娶的结发妻子却是个和离妇,不说别的,皇家的颜面就不好看。

    夏珂心中暗叹,面上却和邵毅寒暄着。

    他没参与如何安排邵家护卫,只温和叮嘱邵毅,妥善安排人手,不要辜负皇上的厚望。



    第二百四十五章 厉害、有心机

    就像邵毅希望的那样,这次,他在夏家留饭了。

    在外院,还是夏珂日常起居的房间,他和夏家父子三人不分彼此的围坐一桌。

    桌上四个热菜、两个凉菜,另有一小壶酒,四人小酌了两杯。

    大概有邵毅这个外人,夏珂并未提及朝廷的党争派系,只聊了些夏梓堂和邵毅在兵马司的一些事情,气氛很是愉快,让邵毅很有自己已经是夏家一分子的错觉。

    饭后,几人稍坐片刻,邵毅就很识趣的提出告辞。

    看着夏梓堂和邵毅相携出去,房门在两人背后关上,夏梓希转回身,坐回之前的椅子,迟疑一阵,问夏珂道:“这邵毅和咱们家的热络,太刻意了些吧?”

    夏珂转着面前的茶盏,下意识的“嗯”了一声。

    夏梓希心思通透,一见夏珂这态度,就明白父亲和他想的一样。

    只是,邵毅还什么都没说,也并未有无礼或逾越之处,他们若先表示不妥,一个不好,反而有伤夏宴清的名声。

    父子二人心照不宣,并没在这件事情上往深里说,只夏珂模棱两可的说道:“这事只你知道就好,不要再提及了。我找时间和宴清谈谈,要她和男子相处时谨守礼仪。宴清是个心思豁达的孩子,只需要稍稍点醒,她就能明白为父的意思。”

    夏梓希答应。这个叮嘱很郑重,意思是,除了他们父子两人,这事儿连姜夫人也先瞒着。日后若夏宴清和邵毅各自嫁娶,就当从未有过这事儿,大家都清爽。

    夏珂没另外找时间,让夏梓希回避之后,就把夏宴清找来,告知她皇上已经安排邵家护卫进驻窑场,帮忙看护。

    夏宴清对这个倒是没异议,请护院的话,还不如邵毅家里的护卫可靠。皇帝发话,又能白用人,又不用掏银子,人还可靠,好事啊。

    问题是

    “父亲,皇上这意思,太孙时不时的还会去窑场吗?”她那窑场、作坊,对于一个小孩子,有那么高的吸引力吗?

    皇帝是啥意思?不是说,经商和手工业是天朝不受尊重的行当吗?

    他让太孙频繁来这种地方,若是把皇家子弟、甚至是皇位继承人带坏了,谁负责?

    她是记得的,历史上就有一个沉浸于木匠行当的皇帝,那是真的把祖宗江山都搁置一旁,一心一意当木匠的。

    结果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就真的在他手中出溜得一发不可收拾,交给下一任皇帝没多久,直接崩盘。

    夏珂想了想,这事儿是会牵扯到夏宴清和她手中生意的,应该在她能承受和理解的范围里,给她说说。

    “太孙已经渐渐长大,总不能一直把他关在燕王府。目前看来,邵毅和你的作坊,很让皇上信赖。更难得太孙喜欢窑场和涵哥儿,说不定皇帝还想着,以后若是太孙有事,你这里能对他帮扶一二。”

    夏宴清自然明白夏珂话里的意思,这里面其实是有风险的。

    只不过,若没有夏珂的官职,她也做不起来这么大的生意。相应的,该担负的责任,那也是要担的。

    “那没事,作坊里无非就是制作玻璃和琉璃的技术,想来皇家对这些应该没兴趣。想来就来呗,有皇上安排的人保护,咱家没什么压力。”

    “嗯,”夏珂主要想说的不是这个,“以后,窑场进出的外人多了,你一个女孩子家的,要注意一下言行礼仪,莫要落了人口舌。为父和你母亲兄嫂,还等着你能嫁个好人家,看你过好日子呢。切不能因为莫须有的流言,把名声毁了。”

    夏珂说的很语重心长,虽然说的是严肃的话题,但措辞温和,充分表示了对她的信任。

    但夏宴清却知道,邵毅对她是有心思的。而且,那家伙刚和她父兄吃过晚饭,离开不久,就招来老爸对她说的这番话。

    她有些发懵,邵毅好歹也是活过一世的人,难道会这么沉不住气,在夏珂面前流露了什么不该有的情绪或者言语?

    “父亲放心,女儿会注意的。”她答应一声,却有些狐疑的看着夏珂,希望夏珂能再对她透露些什么。

    岂知夏珂已经转了话题,“户部有消息,你们平阳郡的生意应该已经打开僵局了。”

    “是吗?”这事儿夏宴清还真不知道,“建阳郡的户部官员使的力吗?”

    “是,派往建阳郡的一行人不日就会回京,消息已经提前传回京城。”夏珂说着,别有深意的看了夏宴清一眼,继续说道,“邵毅的谋划很不错,只是利用户部的常务巡查,让户部主事说了几句该说的话,就打开了玻璃行在东南的销售僵局,着实是个厉害、有心机的。”

    夏宴清心中警醒,这就是她老爸的主体意思吧?邵毅是个厉害,有心机的,所以,变相交代她,不要和邵毅牵扯太深,免得被卖了、还替人家数钱的意思。

    她还在琢磨、反思,搞不明白邵毅到底在哪里露出的马脚,就被夏珂以时辰不早为理由,打发出来了。

    夏宴清满心都是不明白,不理解,离开了夏珂的书房。

    而夏珂,却因夏宴清的发懵和狐疑,错会了意。

    以为自家女儿只是在单纯的和邵毅合伙做生意,只把他当寻常的生意伙伴看待,并未对邵毅的举止起疑。

    这个想法让夏珂心下大安,这说明女儿还是很知道深浅的,另外,邵毅这个年轻人知礼的很,他在生意上和女儿颇多交集,应该是守礼的,所以女儿才没发觉邵毅有别的心思。

    人就是不经念叨,夏珂刚对夏宴清提起巡查建阳的户部官员不日回京,邵家的护卫也刚刚进驻夏家窑场,把轮值安排妥当,丁博昌一行的户部官员就回来了。

    丁博昌也是风尘仆仆、满身寒霜,被邵毅哥儿几个在城外迎住。

    户部主事这次是帮了清韵玻璃行大忙的,作为玻璃行东主之一的邵毅,迎接丁博昌的时候,也对户部主事表达了极大的善意。

    各位官员,大多都有家人、或者朋友前来迎接,但邵毅的规格是最高的,已经包了城外两间最大的茶肆。

    还另外多加了银子,把茶肆里烧得暖烘烘的,备了热汤饭食,着实让一行人歇了歇脚。

    吃饱了肚子,疏散了浑身上下的寒气之后,一行人这才再次登上马车进城。

    他们这些在外办差的官员,回京之后是不能先回家整顿行装的,要先去衙门交了差,把此行的大体结果交代给上官,得到允许,才能各回各家。

    所以邵毅等人在城外照顾的这一波,分外给力。



    第二百四十六章 口水官司

    经过邵毅盛情招待的一行人去往户部交差,虽然说不上个个精神奕奕,可一路上的风霜疲倦,也减缓了很多。

    负责建阳郡巡查的主事名叫魏昌平,他把建阳巡视的卷宗交到户部,便前往委派差事的户部侍郎柴茂处请见。

    这位柴茂正是成郡王曾提到过、打算让他着手把魏昌平搞掉的人。

    柴茂是个面容白皙、身形微胖的中年人,听得魏昌平一行人请见,连忙招呼人进来。

    他已经得到成郡王的传话,可是现在显然不是时候,所以他并没有对魏昌平几人发难,反而耐心问询了建阳郡的赋税、秋季收成、以及商贸情况。

    听得魏昌平大概把事情说一遍,柴茂很是把一行人鼓励一番,称赞魏昌平能替朝廷国库着想,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东南各州郡阻碍商贸通行的弊政。

    魏昌平是喜滋滋的从侍郎大人的办公间出来的。

    他本来是却不过丁博昌的人情和那件琉璃摆件的情分,帮平阳郡的玻璃作坊说几句话。没想到,能得到上官如此赞赏,由不得他不高兴。

    几人走出户部衙署,魏昌平大力拍了拍丁博昌的肩膀,说道:“咱们这趟差事办的不错,其中就有你的功劳。好好做事,以后大有前途。”

    丁博昌则连称不敢当,对着魏昌平和另外三人团团拱手,“各位大人都是下官的前辈,几位大人一心替朝廷着想,才能得到柴大人赞许。下官这一趟,却是跟着各位大人长见识了,该是下官感谢您几位前辈才对。”

    丁家小子这么知情识趣,大家当然听得受用。相互吹捧一番,这才心满意足的分手,各自回家。

    丁博昌回到家,其父詹事府詹事丁世和刚散衙回来。

    拜见过父亲和嫡母,把带给家里的礼物留下,丁博昌便告退出来。

    再去看过姨娘,招呼小厮拿来特意给生母带的几样吃食和布料,又陪着说了会儿话,就退出后院。

    他也不在家中呆着,换了衣服,应邵毅等人之邀,前往聚仙阁酒楼,参加几个狐朋狗友给他准备的接风宴。

    大冷的天,丁博昌也不再骑马,只舒服的坐在一辆马车里,往约定的酒楼赶过去。

    按说离家这么多天,回来之后,应该先留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吃饭,说说外面的见闻和差事办的怎样。

    只不过他是家中庶子,自小就在家里没什么存在感,也就是和邵毅等人混在一起,在京城中才有了响当当的名声。

    只不过这响当当的名声,更是让父母兄弟不快就是了。

    只是,在他和邵毅等人混迹一处之后,父母兄弟对他的态度已经不重要了。

    就算他们瞧不上他这个庶子,却不敢把他怎样。甚至,都不会在他面前摆架子,否则,一个不乐意,被邵毅带着人找茬儿打上一架。

    那就是没地儿说理、打了也白打的结果,完全的得不偿失。

    二十岁以前的日子就那么稀里糊涂、嚣张跋扈的过去了,他自己都没想过以后要怎样。

    却没想到,邵毅居然在兵马司入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