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嗯,这个速度,大约一天能够写上一回。
陈洛放下笔,大致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文相点点头,又望向其他大儒,说道:“散了吧。此事让退之盯着。”
其他大儒微微点头,纷纷朝陈洛拱了拱手,随即身影消散。
不一会,院中的大儒消失一空,只有司马烈多留了一会,邀请陈洛有空去春秋堂做客,随即也离开了伯爵府。
陈洛这时才望向宋退之:“师兄,我怎么感觉有点奇怪?”
陈洛是此时才反应过来,之前他写笑傲,写射雕,还从未有如此多的大儒关注,今日为何司马烈与颜百川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言相助。
“哎……”宋退之叹口气,“小师弟,这本书你可千万要写完啊。”
“只要写完了,这天下大半的大儒,都要欠你人情了。”
……
书房中,宋退之详细和陈洛解释着。
“儒心,你是知道的,但凡是儒生境,就能生出儒心来。”
“当儒生晋级夫子之后,儒心便会化作文宫。”
“若夫子再升入大儒,文宫就会演化一片地域,被称作——家国天下!”
“大儒之后,所有的道理,所有的探索,都会被融入家国天下。”
“而在儒门经典之中,对家国天下帮助最明显的,最能凝聚和稳固家国天下的,便是史书!”
“所以但凡大儒,哪怕不修史家,多少都会修一部史书在镇压家国天下。”
“只是若不能阐发新的道理,那史书的镇压作用有限。可是史书稀少,能阐发的路几乎越来越难。”
“因此那些豪门世家,几乎都有家传的史书,绝不外泄!所以他们家族出大儒的几率也远远大于寒门。”
“师弟你的《三国演义》虽然是虚幻‘演义’,但是居然有历史长河的作用,并且还是首开之书,这动心思的大儒自然就不在少数。”
“如果不行,无非是多看了一本书而已,可是万一可以呢?”
“一文可收大儒之心!”
陈洛倒吸一口冷气,突然眨了眨眼睛:“四师兄,你是不是也需要?那我先写出来给你!”
宋退之淡淡一笑,伸手拍了拍陈洛的脑袋:“不用。我竹林自然也有专属的史书,你以后想看的话,老师也会传授给你。”
“你记住,我竹林的秘传史书,叫做《竹书纪年》!”
陈洛:(#°Д°)!
虽然肯定记载的东西不一样,不过叫这个名字,肯定不简单!
有空真的要拿来看看才行!
……
回到书房,陈洛重新铺开纸张。
原本以为《三国演义》没啥作用,没想到作用这么大!
先不说有没有其他的功能,单独这一条“稳固家国天下”就配得上“四大名著”的名头!
让天下大儒都欠我个人情?
万一有那么一两个大儒最后还晋级成半圣呢?
乖乖,不能想不能想!
一想就感觉自己飘了。
写!
怎么着都得写出来!
今天先把第一回写出来。
不能让那帮大佬粉丝等着!
陈洛顿时精神抖擞,提笔开写!
这第 一 章,显示介绍了十常侍乱政和黄巾军起义的背景,当然张角这个大贤良师的名号陈洛是要改掉的。
这不是犯忌讳吗!
改成个“无始天君”不就挺好吗?
随后就是重磅的“桃园三结义”,紧跟着黄巾军来犯,打的董卓狼奔豕突,被哥仨看到,上去一顿冲,将董卓给救了下来。
然后董卓询问三人官居何职,刘备说道自己就是平民老百姓,然后董卓就不理他们了。张飞大怒,提着刀就要冲进营账杀了董卓出口恶气。
就在这里,断章的老祖宗出现了。
张飞“便要提刀入账来杀董卓。正是:人情势利古犹今,谁知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陈洛汗兮兮地写下了最后一行字。
嗯……那帮大儒,应该不会提着刀闪现在自己面前吧。
没办法,罗贯中就是这么写的啊!
……
于是,第二天。
中京城。
“彼其娘之!”
“不当人子!”
“短小无力!”
“文人之耻!”
一道道舌绽春雷炸响。
客居中京城的妖族瑟瑟发抖,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脸懵逼。
这一刻,中京城——
杀气冲天!
第一百七十六章 这一拜……
慈祥和蔼的大儒为何杀心大起?
平和安宁的中京城为何危险丛生?
万安伯府为何一夜之间人去楼空?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今日,南苑息带你分解万安伯新作《三国演义》!
巨大的条目挂在北风楼的外面,路人纷纷驻足,一个个脸色淡定。
“哦,是看了万安伯的书啊,那没事了。”
“哟,文人之耻又干啥好事,把大儒都惹急了?”
“大儒看来是没怎么感受过文耻的断章之力,这就怒了?这一届大儒不行啊!”
“来来来,我倒要听听,他是如何风骚的断章!”
“老夫近日养气功夫不错,倒是可以试试这万安伯能否把我激怒!”
“哈哈哈,同去同去。不就是断章吗?一笑而过!”
……
半个时辰后。
“刀呢?我放在北风楼外那柄四十丈长的大刀呢!”
“我他妈就不该走进这北风楼!不对,我就不该走这条朱雀大道!不对,我他妈就不该进京!”
“大儒啊,为民除害吧!动手之前让他先把书给写完!”
“老夫……老夫想打死那个龟孙!”
“举报,我要举报。他……挑衅民众!”
“对,我们去举报!去京兆府告他!”
“同去同去!”
远处,账房先生领着叶大福望着群情激奋的人群,说道:“世子,就是那里了。”
叶大福若有所思:“你是想包下北风楼周围的店铺?做什么生意?”
“贩卖兵器!不用太精致,刀片就行。”
“立刻去办!”叶大福赞许道,“另外跟他们说,本世子可以免费帮他们把兵器转交给万安伯!”
“对了,出价高的还可以提供刀片刻字服务,写上寄刀心语!怎么样?”
账房先生看着叶大福,竖起大拇指:“一个字,绝!”
……
“哎……”陈洛躺在一间小院的躺椅上,长长叹了一口气。
之前有三位大儒冲进了万安伯府,宋退之让陈洛先走,他来断后。
“四师兄不会有事吧?”陈洛心中想道,“那三个大儒,我记住了,以后给你们送文稿就得比别人慢上一个时辰!”
“伯爷,这是我自己调制的醒神汤!”一声柔糯糯的声音响起,洛红奴端着一碗散发着香气的糖水捧到陈洛的面前。
这里,是洛红奴的红庐小院。
陈洛当然不敢逃到三溪庄去,说不定那里也有人守株待兔呢。所以他心念一动,就跑到洛红奴这里避难来了。
“多谢!”陈洛接过那碗糖水,喝了一口。
嗯?这味道,酸酸甜甜的,有点像前世的酸梅汁。
“咕咚咕咚……”陈洛几口就把一碗醒神汤喝了个干净,洛红奴见陈洛喜欢,心中也是欢喜,问道:“伯爷喜欢喝吗?”
陈洛点点头:“喜欢,很好喝。可惜不能天天喝到。”
洛红奴俏脸微微泛红,说道:“伯爷若是喜欢,稍后奴写个方子,伯爷可以带回去让厨娘按方调制即可。”
陈洛摆摆手:“不行不行,这是你的秘方,怎么能随便让其他人知道?方便的话你多做一些,我让人来你这里取就是。”
洛红奴轻轻点了点头:“嗯。只是这汤放久了味道不好,奴下次制作好了,给伯爷送去。”
陈洛随口应了一声,反正他派人来取和洛红奴派人去送也差不多,反正也算熟人,不必那么客气,于是说道:“稍后还要借书房一用。”
“伯爷今日还要写文章吗?”
“是啊。”
陈洛冲着洛红奴一笑,看着她那双好看的眼睛,说道:“每天都要写啊!那些人嘴上凶凶的,其实都是心里喜欢,可不能辜负了!”
洛红奴心中一颤,从陈洛对她一笑,看着她的眼睛的时候,她就已经听不清陈洛说什么了。陈洛的话传到了她耳中,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每天都要……胸胸的……心里喜欢……不能辜负……”
刹那间洛红奴心脏跳动如同擂鼓,满脸通红,她低声道;“还……还是白天……”
陈洛疑惑:“这还分白天晚上吗?能坐就可以啊!”
“能做就可以?”洛红奴顿时双手捂住脸,轻声说道,“城里……不好,奴在城外十里桃花林有个别院,安静的很……”
“桃花林?”陈洛听到这个词,猛然一惊,“不行不行,那里不行,就在这吧,这里也安静……”
洛红奴的脸都快渗出血来:“这……这里?哎呀……不行啦……”
洛红奴娇嗔地转身跑进了房里。
陈洛愣住,四下看了看,自言自语道:“这里确实很安静啊!为什么不行?”
……
城外十里,桃花林。
这里本是中京人郊游踏春的地方,眼下是初冬季节,桃花已然全面凋谢,也少有人来,但是从早上醒早结束,这里就人声鼎沸了。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红。”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一位儒生口中念着杜子美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诗毕,一树桃花盛开。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闺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又一首诗念完,又一树桃花盛开。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
首首桃花吟响起,树树桃花盛开,一时间,这十里桃林宛若初春,满是盛放的春意。
一道道青烟袅袅升起,只见在桃树下,无数人三人一组,跪在一个方桌前,虔诚地看着那烧着清香的香炉。
“念XX,XXX,XXX,虽为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念到这里,那三人中的一人看向旁边一桌,“你们声音小一点!”那隔壁桌的人连忙点头。
“继续吧。”那人回过头,三人继续念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三人重重磕头,嘴里不自觉哼唱着据说是从万安伯府传出来的结拜专属小调——
“这一拜……”
“春风得意遇知音。”
“桃花也含笑映祭台。”
“这一拜……”
“保国安邦志慷慨。”
“建功立业展雄才。”
“展雄才!”
“这一拜……”
“忠肝义胆,”
“患难相随誓不分开!”
“这一拜……”
“生死不改,”
“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
跪在地上,三人哼完小曲,站起身,再看对方,果然亲切了许多。
“大哥!三弟!”
“二弟,三弟!”
“大哥,二哥!”
三人抓住彼此的臂膀,正要再抒情一番,后面有人上前拍了拍他们:“好了没有?好了让一让,我们还要用这棵树呢!”
“树多着呢,干嘛要这一棵!”
“树多,人更多啊!”
那人放眼望去,桃花林中几乎每一颗树下都放着一方供桌,一盏香炉,还有不少人站在书后面排队。
“都是来结拜的?”
“是啊!诺,还有现找的呢。”
顺着指点的方向,就听见有亲切的询问声——
“大哥,结拜吗?加我一个!”
“二缺一啊,二缺一,只认大哥,觉得够资格的来!”
“成诗境儒生带队,还差个小弟,最低落笔境,有的传个音!”
“异性结拜啊,听清楚了啊,要异性啊!可以异性的来!”
这一幕,被偶遇的妖族奸细远远地观察到,并且记录下来,发送回妖族——
“人族内部牢不可破,桃花树下竞相以兄弟互称,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人族之气运,绵延不绝,不宜与人族为敌!”
这篇奸细奏文数百年后又辗转到人族手中,史家大为感慨,挥笔记录这一刻,并写诗赞曰:
“桃花树下生死同,”
“白骨连筋血皆红。”
“唯我人族多奇志,”
“敢叫凛冬春意浓。”
……
文昌阁。
颜百川盯着手指上缠绕的一缕七彩红尘气,微微皱眉。
他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