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夫人点头:“一定是被弄丢了,我这就去派人跟南兰诗会的人说一声,让他们再送一张过来。”

    贾珠阴沉着脸叫道:“娘,不用去,诗会的人是不会把请柬弄丢的。”想到自己考上了青山书院,还不被邀请参加南兰诗会,他心里很是不甘。

    “没有弄丢,怎么没有你的请柬?”

    贾珠一脸不甘地说:“他们没有邀请我。”

    “他们怎么可能不邀请你,一定是哪里弄错了?”王夫人不相信南兰诗会不邀请儿子参加。

    “我今年才考上青山书院,还没有去青山书院读书,没被邀请也很正常。”这句话贾珠说给王夫人听,也是在安慰自己。

    “大哥说的对,等中秋节诗会的时候,肯定会邀请大哥参加。”贾元春心里也非常震惊,为什么南兰诗会没有邀请大哥参加?大哥这两年在诗词方面很有名气,今年又要去青山书院读书,怎么说都该被南兰诗会邀请。

    贾政回来听说儿子没被邀请参加南兰诗会,到没觉得有什么。

    “珠儿虽然考上青山书院,但是没有去读书,还不算是青山书院的正式学生,没被邀请也很正常。再说,青山书院的学生不是每个都能参加南兰诗会,要有先生推荐才能参加。”

    听贾政这么说,王夫人这才安心:“等珠儿去青山书院读书就能去南兰诗会了。”

    贾政微微颔首:“恩。”

    贾珠被贾政的一番话安慰到了,心里的不甘和不服气消散了。

    “上元节后,你就要去青山书院读书,好好准备下。”贾政对贾珠说完,又看向王夫人,“你帮珠儿收拾行李,看看有没有缺什么。”

    “哦对,珠儿去青山书院读书,要住在书院里,我得好好帮他准备行李。”

    贾珠拍了下贾元春的头,笑着说:”下次诗会,我们再一起去。后天你一个人去,要注意安全。”

    “恩,我会小心的。”大哥不能一起去,真是太遗憾了。

    贾琏听说贾珠没有收到南兰诗会的请柬,在心里小小地诧异了一番。他以为贾珠能参加南兰诗会,没想到没被邀请。

    如果贾珠知道他被邀请参加南兰诗会,不知会有什么反应?

    贾琏要去参加南兰诗会一事,他没有告诉任何人,打算上元节用完晚膳后再跟贾赦说一声。

    既然贾珠没有被邀请,那他要不要显摆一下,气气二婶他们?

    很快就到了上元节,这一天荣国府的大房和二房聚在一起吃元宵。

    用晚膳的时候,贾政让贾珠做一首有关上元节的诗词助兴,贾珠听话地做了一首七言律诗。

    贾母听了直夸好,王夫人听了非常得意,然后叫贾琏也作一首诗助兴。

    “琏弟,县试是要考诗词的,你要学会作诗词。”

    “我知道,这段时间一直在跟先生学作诗作词。”

    王夫人怂恿道:“既然学了作诗作词,琏哥儿就作一首诗或者词给我们大家听听。”

    贾琏一脸歉意地说:“恐怕没时间作诗作词。”

    “现在时间还早,琏哥儿怎么说没时间了?”

    “回二婶,我要去参加南兰诗会,听说今天街道上会很堵,所以要提前出发。”贾琏说完,对王夫人露出八颗白牙,笑地一脸灿烂。

    “什么,你要参加南兰诗会?!”王夫人惊得猛地站起身,因为站起身的动作太快,不小心撞到身前的桌子。

    贾珠瞪大双眼,一脸不可置信地表情。

    贾琏从怀里掏出请柬,举在空中显摆:“我和李先生一起参加南兰诗会。”

    “你怎么可能会被邀请?”王夫人瞪着贾琏手中的请柬,恨不得把他手中的请柬瞪出一个洞来。

    “李先生说带我去见识下诗会,然后就帮我弄到了一张请柬。”贾琏装作不知道地问,“大哥没有请柬吗?南兰诗会没邀请大哥吗?”

    贾珠:“……”

    “大哥不是考上青山书院了么,怎么没有被邀请去南兰诗会?”

    邢夫人幸灾乐祸地说道:“肯定是不够格啊。”

    王夫人一张脸气的通红,压着怒意辩解道:“珠儿虽然考上青山书院,但是还没有去读书,还不算真正的青山书院的学生,没被邀请也很正常。”

    贾琏一脸恍然地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那吴先生没有帮大哥拿到请柬吗?”

    贾珠一张脸黑了下来,吴先生虽然有很高的学问,但是诗词方面却不是很擅长,所以他从来不参加诗会。

    贾赦虽然不知道儿子怎么弄到南兰诗会的请柬,但是儿子能去南兰诗会就非常了不起,给他长脸了。

    “哈哈哈哈哈,不愧是我的儿子。”

    “时间不早了,我还要去李先生家,跟他会和一起去诗会。”贾琏朝贾母行了个礼,“祖母,孙儿就先告辞了。”说完,就离开了。

    看着贾琏离开的背影,贾珠一张脸阴沉的吓人。

    第二十四回

    “我们家琏哥儿就是有本事。”邢夫人一脸得意地说,“居然被南兰诗会邀请。”

    “这小子还没有考上青山书院就去了南兰诗会,真不愧是我的儿子。”贾赦得意洋洋地瞥了一眼贾政。

    王夫人见不得贾赦两口子炫耀地嘴脸,冷冷地说道:“琏哥儿是托了李先生的福才被邀请去南兰诗会,又不是靠他自己,有什么好得意的。”

    “琏哥儿不会作诗作词,去了也是白去。”贾政没想到李道清居然能搞到南兰诗会的请柬,还真是小看他了。

    “谁跟你说我们家琏哥儿不会作诗作词的。”贾赦斜睨了一眼贾政,呛声道,“前两天我碰到李道清,他跟我说琏哥儿作诗做的很不错。”

    贾母一脸不信:“琏哥儿才读书两个多月,怎么可能会作诗?怕是李道清哄你开心,才说琏哥儿会作诗。”

    王夫人连忙附和:“母亲说的是,李道清肯定是为了讨好大哥,所以才说琏哥儿会作诗。”

    贾赦听到贾母这么说,心里有些不高兴:“李道清才不是为了我哄开心,骗我说琏哥儿会作诗。”

    “琏哥儿作了什么诗,你念出来给我听听?”

    贾赦想了半天,一个字也没有想起来:“李道清之前说给我听,我没有记下来。等琏哥儿回来了,让他念给您听。”

    贾母没有把贾赦的话放在心里,摆摆手说:“琏哥儿去诗会,不要闹出笑话就好。”贾母认为李道清把贾琏带去南兰诗会太胡来了,贾琏一个十一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又没有读什么书,去诗会只会闹笑话。

    “希望琏哥儿不要在诗会上给我们贾家丢脸。”

    “让琏哥儿一个孩子去参加南兰诗会,李道清真是太乱来了。”贾政觉得李道清把南兰诗会的请柬给贾琏实在是太浪费了,应该给他儿子贾珠。他认为贾珠去了南兰诗会,一定会给他们贾家长脸。

    “让珠儿去,肯定能给我们贾家增光。”王夫人见贾琏能去南兰诗会,而她儿子去不了,心里很是嫉妒和不满。

    贾母听了这话,心里十分赞同:“琏哥儿应该把请柬给珠哥儿,让珠哥儿去诗会。”

    贾赦被贾母的这句话气笑了:“母亲说句话还真是可笑。”

    贾母听到贾赦这么说她,顿时气得脸色铁青,怒瞪着他:“不孝子,你说什么?”

    “母亲,你以为南兰诗会的请柬是什么,是戏园子的请柬么,想送人就送人?”贾赦一脸嘲讽,“人家南兰诗会是京城第二诗会,请柬上的名字写的一清二楚。就算琏哥儿把请柬给珠哥儿,珠哥儿都进不去。”

    “你……”

    “珠哥儿没本事去南兰诗会,还怪我们琏哥儿不给他请柬。”贾赦站起身,面露讥笑,“可笑之极。”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邢夫人见贾赦走了,也不留下来了,站起身朝贾母行了个礼,连忙去追贾赦:“老爷,你要去哪?”

    “去酒楼。”

    “逆子逆子逆子!”贾赦如此不给贾母面子,气得她全身发抖。

    王夫人走过去,轻轻拍贾母的后背,给她顺气:“母亲,大伯一向都是这样,您不要跟他生气,气坏了自己的身子不划算。”

    贾政板着脸,怒喝道:“大哥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竟敢这对母亲说话!”

    “那个逆子就是想气死我!”

    贾珠被贾赦的一番话羞辱到了,眼里闪过一抹扭曲:“老祖宗,爹娘,我先告辞去西竹诗会,你们慢用。”“珠哥儿你去西竹诗会做什么?”

    “西竹诗会虽然比不上南兰诗会,但是只要我的诗做得好,依旧能给我们家增光。”他要让南兰诗会的人觉得没邀请他去南兰诗会是个错误的决定,要让他们后悔。

    贾政赞同地点了下头:“去吧。”

    贾珠行了个礼,转身出门去西竹诗会。

    贾琏先去找李道清会合,两人决定走路过去。

    此时,街道上挤满了人,坐马车过去肯定会被堵在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天下第二酒楼,还不如直接走路过去。

    李道清带着贾琏走小道,没有走大道。即使抄小路,路上也有不少人。

    贾琏一边走,一边好奇地打量四周。他来到这里有两个多月了,除了宁荣两府和李道清家,哪里都没去。

    今天还是第一次走出来,难免有些好奇。

    一路上花灯如织,把京城的夜空照得犹如白昼。小贩们叫嚷声,响彻整个夜空。

    虽然看不到情形,但是贾琏能想象到大街上会是怎样一副热闹非凡的景象。

    天下第二酒楼位于京城的主干道,从李道清家去天下第二酒楼大概要半个小时的路程。

    因为今天人多,李道清带着贾琏抄小路,绕了不少路,大概走了四十多分钟才到。

    两人从小巷子里走出来,就看到天下第二酒楼的门前人山人海。见识春运期间的人流,酒楼门口的人海吓不到贾琏。

    李道清微微皱起眉头:“人这么多,不好走进去。”

    贾琏一边撸袖子,一边跃跃欲试地说:“先生,我们挤进去吧。”经历过春运的拥挤,这点人不算什么。

    李道清点头,神色非常无奈:“也只能挤进去。”

    贾琏伸手抓住李道清的手:“先生,我抓着你,不然挤散了就不好了。”

    “好。”

    你说为什么不走后门?

    废话,这个时候后门的门前都挤满了人。

    贾琏抓着李道清的手,走进人海里,灵活地在人堆里挤来挤去。

    师徒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穿过人山人海,走进天下第二的酒楼。

    走进酒楼,师徒两一副劫后余生地叹了口气:“终于进来了。”

    两人的衣衫都被挤得凌乱,幸好头发没有乱。整理了下仪容,把请柬交给守卫,走上二楼。

    其实,两人提前半个小时来了,来的不算晚,但是二楼还是来了不少人。

    贾琏看到有不少人穿着青色长衫和蓝色长衫,猜想应该是青山书院和蓝山书院的学生。

    李道清扫了一眼全场,看到几个故人在角落里,就带着贾琏去打招呼。

    贾琏长得好看,嘴又甜,很快就受到李道清的朋友们喜欢。

    李道清之前把贾琏那首诗《已酉新正》介绍给他的朋友们,他的朋友们也觉得这首诗不错,尤其是这首诗还是个十岁的孩子第一次做。

    贾琏被李道清的朋友们夸得非常心虚,一张小脸闹得通红。

    看到贾琏一副害羞的样子,李道清的朋友们对他的印象更好了。

    贾琏见李道清的朋友们对他今晚的表现非常期待,顿时觉得压力山大。他来这里是为了长见识,顺便吃好的,不是来作诗作词的。

    很快,诗会就开始了。

    一个身穿月白色长衫的中年男人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对众人微微笑了笑,仿佛一道春风扑面而来。

    “晚上好,感谢大家来参加南兰上元节诗会。”

    李道清向贾琏介绍道:“正在说话的人是青山书院的先生,王敬之先生。”

    贾琏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今年诗会的题目是往年不一样。”

    听到王敬之这么说,众人被勾起了好奇心,想知道和往年到底有什么不同。

    “今年诗会的第一道题目是蝶恋花,各位根据自己所理解的蝶恋花作诗或者写词,半柱香的时间。”

    蝶恋花?

    这个题目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往年上元节诗会的题目都是和上元节,或者跟过年有关系,今年怎么弄出一个蝶恋花。

    蝶恋花说的是情爱,今天是上元节,又不是七夕节。

    “你可以试试看。”李道清对贾琏说道,“做得好不好无所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