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鱼笑眯眯点头,令之前带回仇氏的侍卫,再把猫悄悄送回仇氏身边。
他和仇氏都错了,以为飘雪离开条件艰苦的冷宫会有更好的归宿,然而对于飘雪来说,也许金窝银窝都不如主人身边的窝呢?
就连他自己不也觉得,景王所在之处才是他的家,应当都是一样的道理。
李鱼请侍卫把飘雪送回去,飘雪好似能听懂,一双蓝宝石似的猫眼闪闪发光。
临行前,王喜想给猫洗个澡,擦拭干净,然而这猫却挣脱王公公跑到院子一角,从土里刨了两下,刨出了什么,叼到李鱼脚边。
王喜捡起来一看,原是一条小鱼干。
李鱼:“……”
李鱼嘴角抽了抽,我真是谢谢你啊,给鱼送鱼干!!
侍卫前脚把飘雪送走,后脚系统竟有了刷新。
“宿主,‘与暴君共江山’主线正在进行中,请宿主做好准备。”
李鱼:“……”
他只是把飘雪送走而已,这与“共江山”有一毛钱关系吗!
不过系统的意思明显是有关系的,也许不久他就能知道了。
一直以为,这个任务要到景王登基才能有进展,原来不是。
侍卫不久回来复命,告诉李鱼,仇氏见到失而复得的猫很高兴,原来仇氏回去后自己也后悔,道再也不会将飘雪送走了。
李鱼虽白忙活了一场,但是飘雪的结局意外不错。
侍卫亦告诉李鱼,冷宫守卫不知为何,竟比往常宽松很多。
侍卫之言,李鱼没反应过来,景王微微蹙眉。
冷宫关押的都是失宠受罚之人,守卫轻易不会变动,为何却变了?
景王思忖许久,命王喜给宫中传信。
景王在宫中也是有人手的,只是几乎不与之联络,这是极难得才联系了对方。
可是等了又一夜过去,宫中竟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这次连李鱼也觉出了不寻常,会不会是景王的人临时遇见了状况?
景王已有几日没见到皇帝,想着宫中若真残存了娄兰势力,对皇帝亦是威胁,景王决定入宫求见。
按规矩,要先递折请示,然而王喜还未出府,宫中便先来人了。
“景王殿下、王妃,皇上有请。”
前来传旨的是一名脸生的内侍。以前不是罗总管就是罗总管的人,王喜熟络得很,难得见了张生脸,王喜多少警惕起来,拉着此人问了几句,这内侍不爱多言,被王喜问得多了,只将圣旨请出来,摆到一边。
王喜瞧见盖着玺印的圣旨,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皇帝召唤,景王本不愿李鱼劳累,原想自己先过去,替李鱼请罪。
李鱼挽住他的手臂笑道:“我成天休息来休息去,怎会累?你放心。”
怀孕并不是不能走动,总觉得景王过于夸张了。
且皇帝下的圣旨,只是去乾清宫面君,李鱼迄今为止已见过皇帝许多次了,轻车熟路,实在没必要在这上头违背皇帝的意思。
景王如今离储君之位仅一步之遥,若因此被人诟病,或者惹得皇帝不快,就得不偿失了。
李鱼满脸都是“带着我,我超甜”的表情,景王笑了笑,总算应了,不过仍坚持带了不少侍从随行,照顾李鱼。
李鱼自己,忽然想起“共江山”提示有刷新,会不会此次入宫,会与景王登基有关,会是个大事件?
宫中还有敌对势力在,谨慎起见,李鱼往随身空间里装了常带的几样,再加上一把锋利的匕首。
他们很快入了宫,然而内侍却未直接带他们去乾清宫见皇帝,而是带着他们去了近一些的千秋殿,请他们在里边稍候。
两人才进,坐了片刻,宫外竟来了几队侍卫,将宫殿团团围住。
内侍歉然道:“皇上近来身体不适,这是皇上之命,请殿下原谅。眼下几位皇子都在乾清宫侍疾,皇帝请殿下尽快过去。”
景王与李鱼对视一眼,都捕捉到了不对劲,皇帝此前身体康健,才几日没见,怎会突然就不适了?
且让他们离开景王府时内侍为何不提?
记得皇帝在原书里,这时候并未生病……
不对,剧情早就变了。
李鱼心突突跳得厉害,叫住这内侍问道:“父皇何处不适,请哪位太医看过?太医如何诊断?”
内侍支吾道:“皇上是夜间着了凉,忽感风寒,太医……整个太医院都在,为皇上会诊。请王妃放心。”
这内侍说得相当不清楚,个别本该是一清二楚的细节甚至说错了,若是罗总管,定不会犯这种错误,偏这内侍不但说错,还要他问了,才肯透露一两句。
李鱼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难道皇帝不适,是有隐情的吗?
千秋殿外边有许多守卫,为何冷宫反而变少了?
李鱼与景王交换着眼神,两人不住对视,他觉得景王应当也起疑了。
内侍似要将他们分开,李鱼试探道:“我反正也入宫了,不若我陪殿下一起过去吧。”
内侍拦了一下,面露难色:“皇上虽让王妃入宫了,却只宣殿下一人侍疾,您还是就在此地等待,兴许皇上不多时也会召见您的。”
内侍句句以皇命为由,李鱼不好再阻挠。
且不论有何隐情,这一趟景王必得遵旨前去。
因为只有去了,才能得知皇帝真正的处境。
景王将李鱼拉近,为他整理有些歪的衣领。
“天池……”
李鱼轻声道,他想提醒景王注意安全。
景王点点头,拉住李鱼的手,在他掌心飞快地写下“侍卫”两个字。
这是提醒李鱼,周遭的侍卫会保护他的安全。李鱼害怕、担心的,景王恐怕都已想到。
景王再重重一握他的手,似在道别。
“殿下,再等一等,让我也为您理一理衣裳吧。”李鱼想了想道。
原本一直盯着他们的内侍许是觉得腻歪,悄悄转过脸去。
李鱼利索地为景王理好领口、袖口。
不止如此,他还蹲下来,帮他整理一双登云靴。
景王没想他竟做到如此,吃了一惊,就要扶他起来。
李鱼手指放在唇上,轻轻嘘了一声。
当着景王的面,将匕首塞入景王靴中。
第129章
景王走之后; 李鱼令侍从守住殿中; 冷静捋一捋这段日子发生的事情。
也许是六皇子已被打入天牢,景王哑疾也治好了,再加上他怀了小棉袄,心情颇有些放松; 而对景王下毒的势力,是最近才一点点暴露的。
景王还在查证,尚来不及做一些布置,李鱼潜意识相信景王的男主光环,虽然原书这股势力没有暴露出来,但是景王一定能克服。
结果,眼下他与景王很有可能就被这股势力打了个措手不及。
回想一下; 早在他们意识到这股势力与娄兰有关; 想提醒皇帝时,皇帝就开始避而不见。
该不会,这只是他以为的避而不见,会不会从那时起皇帝就被控制住了?
当他提起雪乌子生长在雪山,皇帝当时的神情; 显然知道些什么。
皇帝身边; 罗总管也是长久未在,李鱼也疏忽了; 说不定罗总管也是被扣下了。
皇帝少了罗瑞生; 就少了一层保护; 即便身边有御前侍卫; 这股势力能隐藏在宫中多年,皇帝都未觉察,若真要发难,皇帝恐怕也会遭到算计。
不……应是已经受到算计了
就连冷宫的守卫都变了,说明对方说不定已控制了宫中守卫,甚至还能利用圣旨,召他们入宫。
李鱼越想越后悔,他为何没能早一点觉察?
也不知皇帝如何了,景王去乾清宫,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虽然按系统的规律,景王最后一定不会又问题。他并不希望在这个世界,对景王还不错的皇帝会有闪失。
原书里,皇帝最后是为六皇子所害,缠绵病榻,他以为六皇子是一切的祸首,只要这个世界的景王成功将六皇子打败,那么皇帝也不会有事。
谁能想到如今的现实,竟还有隐藏boss的存在。
这boss……在原书是存在的吗?
答案是肯定。原书景王哑疾,他在系统见到景王的子嗣都能说话,并不是巧合。原书景王应也是中了毒,肯定也是这股势力所为。
可是为何原书里,这股势力后来没能与景王对上?
或许是……
原书里景王与六皇子斗得惨烈,六皇子势力一度壮大,景王后来血洗了宫廷,这股势力一直隐藏,恐怕是被景王无意中除去。
也有可能是与六皇子结盟,被景王当成了六皇子的人,下场亦是一样。
但是如今,景王已顺利除去六皇子,六皇子几乎没什么助力,景王也不是真暴君,不会血洗皇宫。
所以这势力才有机会冒了头,要对皇帝做什么吗?
他们查到了娄兰,查到了当年的梅妃,不论娄兰还是梅妃,应都是与皇帝有仇。
这股势力,应当还有不少人,平时又是如何隐藏的?
李鱼以前就推断,令景王中毒之人可能拥有一定的地位。
可以排除皇室宗亲,毕竟宗亲生活在宫外,这么短时间内扣押皇帝,宗亲是不可能办到的。
那宫中——他能想到的还是妃子,皇帝一帮妃嫔中,有谁是与娄兰、与梅妃关系?
是这个人本就是娄兰人,还是与娄兰或者梅妃有交情?
后者几乎不太可能,梅妃入宫不过几天就被赐死……
李鱼正匆忙推测着,先前分开他与景王的内侍却来找他了。
“王妃,小世子正在御书房哭闹不止,您快去看看吧。”
李鱼心里咯噔了一下,努力冷静下来,问道:“我离开王府时,他还在家中,为何突然又在宫里了。”
内侍笑着道:“是皇上有令,接小世子入宫的,只比王妃晚了一步。”
内侍怕李鱼不相信,从怀中拿出了一只银手镯。
李鱼身边的侍卫是景王的人,将手镯先接过来,验过无问题之后,才递给李鱼。
李鱼细细地看着这只手镯,这手镯打得浑圆,因要戴在小孩子手腕上,并无任何突兀的花纹,仅在内圈刻了一个小小的鱼形符号,鱼身涂抹着金粉。
大宝幼鱼时的颜色就是金色,镯子内侧的鱼形符号李鱼很熟悉,就是他亲手画下的样子,景王命人雕刻的。
这的确是大宝的银镯。
李鱼只觉得丝丝寒意从脚底爬上来,他几乎快要站立不住了。
景王府。
景王与王妃入宫,王喜被留下来照顾几个孩子。
王公公很疼几位少爷,陪他们玩耍,就算让他给孩子们当马骑,都不觉得辛苦。
景王与王妃走后没多久,宫中又来人了,这次道是奉皇帝口谕,要接景王世子入宫。
小世子入宫如同家常便饭,王喜见这次的内侍出入宫的令牌都有,一边给其倒茶,一边命人去收拾小世子需要带的东西,可是来人却道此乃皇帝急召,不必王喜忙活别的。
为小主子准备怎叫忙活?
王喜不太喜这内侍的说法,要去抱大宝时,大宝瞥见这名从没见过的内侍,害怕地躲到王喜身后,抱住王喜的手臂,小声道:“大宝不去!”
王喜连忙安慰般拍了拍大宝的背,内侍笑哄道:“小世子乖,王妃正在宫里等着小世子呢。奴才这便接您去与王妃相聚。”
大宝头摇得像拨浪鼓,以前皇帝爷爷都是派罗总管亲自接大宝,要不就是两个爹爹带大宝入宫,鱼爹说了,不认识的人会以爹爹的名义哄骗他们,会……把他们关起来,不给他们吃东西,也不让他们见鱼爹!
“大宝不去!”大宝意志十分坚定。
另几个宝也纷纷道:“爹爹说,很可怕!!”
四宝,这只平时最迷糊的鱼崽,没有一丝犹豫道:“你是坏人!”
内侍脸上表情尴尬,想再试着以口谕劝说王喜。
王喜冷冷道:“殿下与王妃不在,老奴当然是听世子的。小世子不愿意,老奴领罚便是。”
内侍发觉连口谕搬出来都没用,悻悻地道他要回宫请示,便匆忙离开了。
王喜安抚好几个孩子,脸上神情逐渐凝重。
最近宫里来人都很面生,口谕说不定是假。竟敢冒充圣意,真是好大的胆子。
王喜这会儿很担心两位主子的安全,口谕有可能是假的,圣旨会不会也有问题?
宫中怕是出大事了!
王喜担心那内侍去而复返,再带着人来,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他带着几个孩子去往承恩公府,恳求老承恩公庇佑。
承恩公府对于景王府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得知王喜带着孩子来了,叶清欢亲自出府相迎,抱着几个宝去见老承恩公。
王喜当着叶骞的面,也不敢加油添醋,把宫中先后来了两拨人,殿下和王妃已入宫说了一遍。
叶骞搂着二宝和三宝,沉吟许久,王喜之言,叶骞也意识到了不妙,着急命叶清欢去打探消息。
叶清欢很快回返,告知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