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分写手成神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精分写手成神记-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她满面飞霞比平时娇羞了许多的模样,浦杰终于确定,也许那个还真的是最好的方法。
  回去自己那边叠了会儿星星,上次约好采访的网站记者打来了电话,说下午三点就能到俱乐部,请浦杰提前做好准备。
  他想了想,估计也不用准备发言稿什么的,俱乐部前途光明蒸蒸日上,照实说就是。
  实在不行,俱乐部那边有负责媒体公关的人,到时候让他帮忙审一下采访稿,应该就十拿九稳了。
  下午上班后,浦杰收好星星,安心等待着采访开始。不料快三点的时候,孟庆铎打来了电话,“浦兄,这会儿忙吗?”
  “呃,我这儿有个采访,三点开始。是个宣传咱们俱乐部的好机会,错过不合适。”浦杰斟酌了一下,问,“你那儿有事?”
  “嗯,郭力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他一个搞体育的朋友告诉他,有两家汉超俱乐部的高层已经带着球探到了东涵。一家是金阳永安,昨天就已经下了火车,另一家是汉京天恒,今早到的。凯哥说没人联系他,那你这边呢?”
  浦杰顿时愣住,疑惑地说:“也没人联系我啊。这是怎么回事?”


第452章 抱负要远大
  “他们要来买球员,到了却不跟咱们联系,难道是要直接找球员做工作?”浦杰想了想,提出了这个可能性,“我觉得不是没可能,汉央足球圈的玩法一向比较黑。”
  “球员都还有两年多合同在身,咱们一个新俱乐部,闹起来也不怕把球员按在板凳上。再说,你可是经纪人,就是私下联系,也不该绕过你去。”孟庆铎斟酌了一下,笑着说,“既然没联系你,那看来就是另一种可能性了。”
  “什么?”
  “他们两家估计要先碰个面,协商一下,避免陷入竞价抬价的状况。那帮大佬,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想真把关系做绝。”他冷笑道,“估计在他们眼里,咱们这批小天才已经是到了嘴的肥肉,就看怎么压压价不让咱们赚太多了。”
  浦杰哼了一声,很干脆地说:“我这边态度不会变,今年结束之前,我手上的球员,一个人也不会转走。”
  “那亚青赛的机会,你决定放弃?”
  “没有,我开会的时候已经明确告诉了他们,好好踢,努力表现,为了年底那场代表国家的比赛,大家只有打出乙级联赛前所未有的战绩才行。从目前的状态和走势来看,我不认为这是很困难的事情。”他在脑中盘算了一下,“懂球的球迷终究还是有的,关心汉央足球发展的媒体也终究还是有的,我不相信汉超俱乐部能对国青队的选人产生压倒一切的影响。汉央男足,要的是成绩,只要咱们的球员能帮足协、体育局的那些领导打出成绩,咱们就是最该被照顾的俱乐部,咱们就比汉超那些霸主还说得上话。”
  孟庆铎很满意地笑了两声,说:“那好,这样我就心里有数了。我过会儿给凯哥打个电话,凯哥当了好几年医生,什么样的奇葩都应付得来,这次的秘密谈判,就交给他了。”
  “嗯,有情况再叫我。不用担心他们私下联系的问题,我这儿不会松口的。”
  “浦兄,你也不用跟他们闹那么僵,做事委婉点,柔和点,你和我们不同,你将来免不了还要靠他们的人脉赚钱,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放心,我也是工作好几年的人了,不会那么没轻重。咱们私下定调,我比较敢说而已。”
  “嗯,那你好好应付采访吧。记得说说俱乐部好话。”
  “那还用说,我还指望朝阳名气大了,能吸引来更多小天才呢。”浦杰笑着说完,道别挂了电话。
  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坐了一会儿,他干脆又拿出裁好的纸,一颗颗叠起了幸运星。
  叠了八九颗,沐华匆匆忙忙跑进来,说:“浦总,楼下保安打电话,有网站记者找您做专访。有这个日程安排吗?”
  “有,我忘记跟你说了。叫他们上来吧。”浦杰还是不习惯这个助理,一边收好幸运星,一边说道。
  沐华过去回了电话,小心翼翼地探出头,从外间看着他说:“浦总,我……其实挺擅长折纸的,您那个要是挺重要的话,要不我帮您叠吧?”
  “不用,我送爱人的。”他笑着摇了摇头,很直白地说,“她下个月生日,我送她的礼物。这种东西不亲自动手就没意义了。”
  沐华哦了一声,带着有点意外的表情缩了回去。
  浦杰忍不住摸了摸脸,自嘲地想,也许男人到了他这种年纪,追女孩子就大都愿意用比较省力省时、靠钱就能办到的方式吧。
  想想也是,如果换成别人,他可能更愿意花钱买点什么送,毕竟对他来说,时间已经比钞票有价值得多。
  不一会儿,办公室门敲开,一男一女两个网站那边的记者走了进来,跟沐华报备了一下后,被她带进里间。
  互相寒暄介绍之后,不算太正式的访问就此开始。
  一直在照着自己心里的想法行动,浦杰基本不需要掩饰或吹嘘什么,他的实际理念,工作目标,都可以直白地表述给任何媒体。
  他就是为了让被埋没的、踢不起球的孩子、少年、年轻天才得到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燃烧自己发出光和热,最终提高汉央的整体足球水平。
  他从不相信大汉人踢不好足球,黄皮肤就是输其他颜色一头的说法,所以他会拼尽一切去试试。
  被问起今年的短期目标时,考虑这次采访是以经纪人的身份进行,浦杰干脆回答希望球员都能打出身价,让他准备进行的事业有个不错的开门红,之后他跟朝阳俱乐部会在落成后的训练基地开设一家足球学校,不收学费,入学条件只有两个,天赋和勤奋。
  “为了汉央足球的崛起,我不介意把赚来的钱全部投入进去,好苗子理应有这种待遇,足球不该是中产阶级甚至贵族的运动,如果所有的足校都坚持一年数万元的学费,那就依然会有无数刘东跃、严家兄弟这样的年轻人没球可踢。如果足校里连懂行的教练都找不到,那薛超这样的天才就只会被一个个刷掉,永远告别足球。”
  带着沉痛的表情,浦杰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球迷时代积累的满腹怨气,“足球本来就不是现在的孩子们优先选择的出路,家长都更喜欢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意味着我们的选拔范围先天就缺失了一大块,谁敢说汉央十几亿人里,就绝对没有正在烤肉串的梅西或正在当程序员的罗纳尔多?我希望喜爱足球又有天赋的孩子都能有一个踢球的机会,我希望这些孩子能让汉央足球的实力迅速的提升上去,我希望总有一天,世界第一运动的版图里,会有咱们大汉央谁都无法忽视的一块!”
  “不,我没有以东阳和曹国为目标,他们的确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还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那和我无关,我没有能力去改变整个汉央的足球制度,我也不可能有资本举办全国等级的青年比赛来培养人才。我能做的,就是凭我的努力,发掘更多优秀的人才,往世界各地输送,换回的资本继续投入到人才培养上,最终达到一个完美的循环,做成汉央足球的第一青训中心,这大概就是我一个经纪人,能为汉央足球做出的全部贡献了。”


第453章 访问结束
  在办公室的访问大概持续了不到一小时,接着,浦杰带两位记者去训练场转了转,顺便表明了自己跟朝阳俱乐部的良好关系。
  蒲沛对记者完全没兴趣,反倒是兰登很感慨地在翻译的帮助下呱啦呱啦说了一通,大致意思就是能找到一个有眼光的合作对象感觉真的非常愉快,看着有天赋的小球员每天都能进步让他觉得自己简直来到了天堂。
  他会介绍更多喜欢培养人才的朋友过来,只要薪水合适,他们乐于在浦杰准备成立的足校中长期任职。
  说着说着,这个退役不久的老球员就激动地指着薛超介绍起来,最后还说:“你们多拍点他的照片,尽量多拍点吧。他的录像我这里还有很多,需要的话也可以拿去。他是天才,他很努力,他一定会成功。我不知道汉央还有多少天才没被人发现,但这个,绝对是目前我见过的最棒的。他有能力成为一个奇迹,你知道么,奇迹!他才十六岁,但我相信只要明年,他就有实力在伊特拉的甲级联赛打轮换,等他十八岁的时候,奥雷巴的大球队都会向他伸出橄榄枝。不要以为我在发神经,等着吧,时间会验证我说的话。”
  六场八球,两次全场最佳,光是现在的成绩,说薛超是汉央足球圈同龄人中的最强者已经几乎没有疑问。他镇定、专注、勤奋、好胜,生活中除了姐姐薛安,就只有足球这一个伙伴,除了队友,再没有什么朋友。
  了解得越多,那两个记者就越惊讶,最后提出要求,想要采访一下薛安。
  这也算是对浦杰这个伯乐的间接宣传,他当然没有理由拒绝,让他们在训练场外录了几段后,就回了公司那边。
  薛安正在帮金梓接洽另一个联络过来的网剧,虽说角色不太重要,但拍摄周期短,同组还有几个二三线小明星,算是能蹭到一点曝光率。
  等到忙完手上的事,薛安才有点忐忑地过来报道,“浦总,什么事儿?”
  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浦杰说:“不用那么紧张,放松点,来,坐我这儿,慢慢说。”
  看他让开了自己的皮椅,薛安连忙摆了摆手,“不用了,我坐这边沙发就好。”结果一扭脸看见那两个记者就坐着沙发,脸上一红,又绕到了桌后,小声嘟囔说,“我站着也没关系的。”
  “坐下吧,”浦杰起来把她往座位上一按,“这会儿你是主角,该坐正中。”他往桌边一靠,摆出了鲜明的保护架势,说,“行了,可以开始了。薛安是我手下得力干将,还挺忙的,咱们别耽误太久。”
  虽说采访的是薛安,但问的重点当然还是围绕着薛超,蒲沛拒绝了球员采访的情况下,这个姐姐就是他们了解薛超的最好渠道。
  发现不太用讲自己的事情后,薛安明显地松了口气,谈吐也渐渐自如了许多。
  说到在这里上班的事情,薛安万分感激地说了足足七八分钟浦杰的好话,简直恨不得把他形容成自己姐弟俩的再生父母。
  浦杰在旁边心算了一下,薛安过来上班时间不长,收入可确实已经不低,光是金梓的分成就不少,再加上两个直播美少女突如其来那一场狂猛吸金,等到杜俊德那笔钱全部到账分成完毕,薛安手上少说也能有个二三十万。
  对她这种曾经在泥泞中挣扎求存的低学历女孩来说,会感激涕零也是理所当然。
  浦杰很乐意看到这种感激,他不在乎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之类的老话,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薛安是懂得感恩惜福的姑娘,这些感激会顺利转化为忠诚,成为他留住薛超的另一张王牌。
  说到姐弟俩之前的生活艰难,记者理所当然地问到,父母双亡的他们到底是怎么生活下来,薛超又是如何保持着在足校的学习,这么大一笔费用,靠救助似乎有点勉强。
  见薛安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浦杰大手一抬,笑道:“当时他们姐弟活得很艰苦,现在苦尽甘来,就不要勾起那种沉重的回忆了。问点别的吧。”
  那个男记者愣头愣脑地说了句:“那个市的足校学费可真不便宜呢,我们来前都查资料了。这得怎么省吃俭用才能……”
  说到这儿,那个女记者拍了他膝盖一巴掌,笑着说:“薛安,那你能跟我们说说,薛超在足校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事情呢?”
  薛安这才松了口气,回忆着讲了起来。
  浦杰之前就跟他们深谈过,当然知道,对这姐弟二人来说,足校里留下的深刻记忆有很多,但从积极意义上值得纪念的,则几乎一件也没有。
  果然,薛安回忆了几件事后,就越说越是心酸,最后,变得好像在含泪控诉足校的教练老师水平不够一样。
  这么再听一遍,浦杰还有点感谢当初足校的老师没有太重视家庭困苦个子不高的薛超,很多时候都在放他自由练习,否则,保不准会把这个小天才生生练成个一点花活也不敢做只会接了传传了原地看的废物。
  听到薛超因为热衷盘球过人总是被老师斥骂的时候,两个记者也都苦笑起来。
  基层足校老师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糟糕心态让他们恨不得模板化每一个小球员,他们大多数并不热爱这个行业,只是混口饭吃,拿点好处,即使有一部分想要做些什么的,也大都有心无力,只有几个汉央老牌教练亲手去抓的青训队伍,和大俱乐部在搞的足校还算有模有样。
  “可光靠那么狭窄的选拔范围,那么高的学费门槛,会错过多少贫困地区踢矿泉水瓶的孩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