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珠双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绛珠双生-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年不见,故人可安?”许久她才缓缓开口。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你怕是记错时辰了?”嫣玉的目光凝在她身上,试图探究出几分痕迹;“我很奇怪,仙子隐身多年;如何如今就来找到我了?”
  黑暗中的女子只是轻笑:“自是因为听见你提起我,我才来找你的。”
  嫣玉当然不信她显而易见的谎言:“那你为何不去见泽兰仙子?怕是你觉得我如今灵力低微,不会威胁到你吧?”
  “你该感谢我的。若非我坏了轮回盘的六界秩序;你又岂能还保留着这一丝灵力?恐怕早已是任警幻宰割的鱼肉了。”秋海棠仙子冷笑道。
  听着她这意思;倒似与警幻仙姑并非同伙。
  嫣玉不敢放松警惕,眉头紧蹙:“原来这还是因为你了!”
  秋海棠仙子才再似笑起问:“自然是我,也是我给机会让你和天璇得成眷属。”
  听她这般言辞;嫣玉都不知道秋海棠仙子是否误会了什么,像她这样一心等待着寿终正寝的人可不在意和谁终成眷属。
  嫣玉自顾自地走到月门下;才再回头望向秋海棠仙子:“在百花司中安分做花仙子不好吗?为什么要窃取宝物叛逃仙界呢?”
  “世人都道神仙好;可这若是与天同寿了;就免不了想要更多了。”秋海棠仙子倒是实诚得很;说来却似她当真坦坦荡荡般,“若早知成了神仙;便得时时受天道所困,我还不如仍是那株秋海棠,开花结果;随遇而安。”
  嫣玉静默听她说着,本来想要拉开月门的紫萝帷幔,又缓慢地放下手:“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花神待我们向来宽和。”
  秋海棠仙子久久才从黑暗中走出来,她的容貌一如往昔般魅力,神色淡冷漠然地望着嫣玉,却不应只说着:“本以为你是个聪明人,没想到原来也是个蠢货!能在此世和天璇星君做一世夫妻,生儿育女,偏是这等福气你还不要了。看你妹妹便是个聪明人,只杀奥她可要比你聪明了。”
  突然听秋海棠仙子提起了妹妹,嫣玉才有几分不满地皱起眉:“这与玉儿何干?玉儿她并没有从前的记忆。”
  “我已去看过她了。不愧是灵河边的绛珠草,便是褪去灵力做了凡人也是这般钟灵毓秀。”秋海棠仙子仍是笑吟吟地说着,只是这话已令嫣玉神色变了又变,语调也显然调高了几分:“我已说过,此事与玉儿并无丝毫干系!仙子可是在人世呆久了,许些事情便也不清楚了。”
  秋海棠仙子还跟着上前两步,却看见嫣玉拉开月门后的紫罗帷幔,本应已回去离恨天上的泽兰仙子便好好站在帷幔后。
  “秋海棠仙子,我们也是许久未见了。”泽兰仙子这才悠悠开口。
  秋海棠仙子露出恼羞成怒的忿意,转身就要往外走,却撞落在窗前,被一道强大的灵力笼罩在里面。
  泽兰仙子走来居高临下地望着秋海棠仙子,神色却很是疑惑:“你的灵力又是怎么回事?”
  听泽兰仙子问起,嫣玉也走近秋海棠仙子,才发现秋海棠仙子身上的灵力竟也是十分微弱,隐隐有枯竭之相。
  嫣玉才想起,花仙的灵力来源于天地灵秀,人间灵气受制于天道本就十分稀薄,纵是秋海棠仙子有法器相护也难免会被消损良多。秋海棠仙子若执迷不悟仍滞留人间不肯回到离恨天上,只怕也很快就会灵力枯竭而亡。
  不知秋海棠仙子在逃离天界时是否想过这等结局,又或者如今是否后悔。
  秋海棠仙子眯眼望着她们,却摇头不言。
  泽兰仙子将秋海棠仙子带走了,嫣玉才舒了一口气坐在窗前,隐约觉得应该等待什么。
  如今秋海棠仙子之事算是告一段落,至于星将的下落便是星君府的事。
  大年过后,京城暂归宁静,也将迎来新皇即位后的第一场春闱。
  举子们进京就住在城南的胡同里,故而那胡同又被称为举人街的。
  听长一辈的太太说,早些年京城里还流行过榜下捉婿,等到秋闱后在皇榜下看见哪位举子金榜题名就招为姑爷。到如今这榜下捉婿少了许多,其实在春闱前,京城大户就已在进京赶考的举子中相看着,提前为族中姑娘定下来,待到秋闱过后就直接拜堂成亲,以期双喜临门。
  听说探春也已定下了人家,便是此次进京举子中的一个寒门子弟,虽是家境贫寒但却能做得一手锦绣文章。贾政对这未来女婿很是满意,他一向喜欢舞文弄墨的读书人,如今这学识渊博的姑爷自是得他喜欢。
  只是今年进京赶考的举子中,倒有一位姓严的举子,姑苏人士,娶妻甄氏。
  英莲的夫婿还是甄士隐的高徒学生,素有才学;英莲也陪着夫婿一同进京,他们的长子也已周岁,跟随父母一同进京。
  算来林家姊妹已是数年未见英莲,如今在京中再相闻彼此消息,都已是嫁为人妇。
  听说英莲夫妇已身在京中,嫣玉便曾想着若有机会应再与英莲相见一面,不知她这些年来是否安好,可如意顺遂。
  只是英莲的夫婿是待考举子,如今春闱在即毕竟不便接触,待到秋闱之后再作打算。
  黛玉知晓英莲的消息也很是欢喜,感慨起昔日姊妹都长大了。
  花朝节时庄家如故办了花宴,邀了一众亲友往来的太太奶奶过府赏花吃茶。
  黛玉也同保龄侯府两个奶奶一起过来,嫣玉看见妹妹挺着大肚子都很是担心,便是叶子和倚晴在旁亦步亦趋地扶着都不甚放心。李纾和柳宁安在那边同庄七奶奶说话,黛玉见到嫣玉也笑着与姐姐说着话。
  看见黛玉发间簪着一根别致的钗笄,黛玉注意到姐姐的目光才抚上发鬓含笑:“这是夫君送给我的,说是给我做生辰礼物的。”
  “他既疼你,我就放心了。”嫣玉端详着她才笑说。
  黛玉低眉浅笑:“姐,你放心了。”
  “你们姊妹这一见面就说个不停,可都忘了我们。”庄大奶奶见她们还在磕叨着就来,一边笑盈盈地说起,“那边快要开宴了,你们可过去入席。”
  嫣玉和黛玉才随庄大奶奶过去,也简单地与庄大奶奶拉起家常。庄大奶奶性子热郎,打开了话闸子就停不下来,从妯娌公婆到生儿育女,说来都是相处和安无事,庄大奶奶也是与她们这些做了新媳妇的论起家中事;庄大奶奶说话有趣,便是有教诲之言也不会令人生厌。
  如今庄史氏都让几个儿媳妇来管家,庄大奶奶作为大嫂子自是要管好下面的弟妹当家做主的。
  如今再来庄家赏花吃茶,倒让嫣玉想起去岁的赏花宴,却是闹出不小的风波。
  看见庄七奶奶出众的容颜,又令嫣玉不由想起了甄婧和秦氏;原来甄婧和秦氏竟是庄七奶奶的族姊妹,她们那般美丽的容貌便可知是系出同宗。
  庄七奶奶还在那边与奶奶们说着话,仿佛浑然不觉这边正有人盯着她看。
  “嫣儿,玉儿。”突然被一个声音打断了思绪,嫣玉望去就看见盛萍正笑着朝她们走过来唤道,见盛萍双手搭在小腹上,应是已有月余身孕。
  黛玉眼尖,一眼就看出来了,挽着盛萍就含笑恭喜她,问起:“盛萍姐,这是几个月了?一点都没听说呢。”
  盛萍抚着小腹,喜上眉梢:“我还是初次有了身子,之前可什么都不懂,也是前儿请了大夫来才知晓竟是已经三个月了。”顿了下又笑与黛玉说,“算来你这已是七个月了,如今也快要瓜熟蒂落。”
  “可不是嘛!如今也都准备下了。”黛玉也同她说起。
  “如今说来虽是时候尚早,也不知是儿是女。要不我们可为孩儿们定个娃娃亲,若我们生下一儿一女,我们就结为亲家,为孩子们定下秦晋之好;以后孩子们结为姻缘,也算是知根知底的。”提起孩子,盛萍就来了兴致,总起着心思想要给她未出生的孩子将终身大事都给定下来。
  嫣玉在旁听着,毕竟旁观者清;她也晓得几分其中门道,便觉这娃娃亲可是不成,稍有不好可要搭上了孩子的终身,丝毫玩笑不得。
  算来史瑾和黛玉的亲事就算是当年庆都郡主和贾敏许下的娃娃亲,后来庆都郡主故去,史家又是一团乱麻的情形。便是如今史瑾和黛玉感情还不错,嫣玉都不会认为当年他们那桩亲事足以称为好。
  到如今自是不能让黛玉的孩子再重蹈覆辙。
  “你们啊净是想着这些老长远的事情。”嫣玉打断了她们兴致勃勃的论议。
  “嫣姐姐,那待你日后有了孩子,我再匀一个给你就是了。”盛萍很是认真道。
  嫣玉差点被气得一口气提不上来,她就没听说过孩子还能匀一个出来的。


第88章 
  宫中传出消息;贤德妃贾氏身怀帝裔;陛下特恩贾家女眷进宫拜见。
  刚从庄家花宴出来,逾白就得了消息候在屋外,见嫣玉和黛玉出来就上前低声禀说。
  “这位大表姐也是有本事的。”黛玉听闻就回头同嫣玉说起;“外祖母希望大表姐能见恩于君,诞育皇嗣。如今大表姐也不负外祖母和舅父的期盼,承恩雨露;若大表姐此次能诞下皇子,重振门楣光宗耀祖,也并非不可能。”
  嫣玉听着这话只是叹惋:“君恩难测。即便如今贵妃得宠有子;可谁又能保得住将来如何。曾经的文家和甄家如何显赫,到如今又如何?况且你又并非不知道;贵妃究竟因何得宠?”
  想起元春封妃的真正原因,黛玉又有几分犹豫:“可若贵妃诞下皇子,那就是皇子之母。便是陛下再不留情面;好歹也会顾忌在皇嗣的份上轻判罪责。待再过几年兰哥儿长成;若兰哥儿能有个出息,再有李家襄助几分,结果许是又不同了。”
  嫣玉沉默;这也未必不可能;只看君心如何。
  姊妹俩低声相说着话,皆是满怀心思。
  和黛玉在庄府外相别;嫣玉上马车正准备回去;路上倒遇见了忠顺亲王府的世子妃;也便是南安郡主以濛。
  以濛撩起帘子往这边张望着;露出几分奇怪的笑意;嫣玉本是吩咐让南安郡主一行过去,却听着以濛遣了丫鬟过来:“我家奶奶问王妃可得闲;可能相见一面?”
  嫣玉心下觉奇,她从前与南安郡主未有深交,不过尚在闺中时略见过几面而已。
  只是以濛提出相见也不好拒了;便应下她的话。
  因忠顺王府与东安王府往日并无私交,嫣玉不好骤然与以濛相见,只得再寻了个由头在常庆长公主府秦夫人宴邀上再见。
  本以为南安郡主有何要紧之事,却听南安郡主来寻她说亲的,想要将她的小姑子蓉郡主说给徐家三爷徐裕恍诵碚庖灿兄宜城淄鹾屯蹂囊馑迹庥牖屎竽缸宓男旒医嵛銮住
  蓉郡主虽是郡主,但性子和善,便是一个极好的姑娘。
  只是这说亲之事,嫣玉却是不敢随便应下。
  若忠顺亲王有意结亲,便改向李氏或徐大奶奶说亲,哪有让她这做表姐的去为表弟说亲的?成不成尚且两说,贾敏也是叮嘱过嫣玉的,这说亲做媒之事本就为难,何况还是忠顺王府和亭山侯徐家的姻亲。
  “我刚见到谏大嫂子呢。”嫣玉回头朝秦夫人那边望过去,在人群中找寻着虞氏的身影。
  以濛才叹道:“只是我们家同亭山侯府素无往来,若贸然说亲也不好听。”
  嫣玉很是理解。毕竟蓉郡主是女儿家,忠顺亲王还是先皇的亲侄子,哪有眼巴巴地为女儿去上男方家门提亲的理?便是如今忠顺王府起了结亲之意,好歹还要寻了大媒去向徐家提起这门亲事;徐裕暇鼓晁瓴淮螅烊弦腿疾辉诰┲校榍字碌故侨弥宜惩醺狭烁鲈纭
  以濛既找到嫣玉说来,嫣玉也不好全然推脱,便给她出着主意:“蓉郡主乃是宗亲之尊,若有陛下娘娘为郡主赐婚,岂非双全美事。”
  “本是要求娘娘恩旨的。只是娘娘有孕,我们这虽也是喜事,但不好再让娘娘劳心。”以濛才笑着说起道。
  “娘娘有孕?”嫣玉初闻此事不由惊异,她还未听说郁明也再遇喜事;以濛见她这般神色倒似明了,解释说:“应是王妃出来早了,恐是还未听到消息。昨晚父王奉旨进宫,恰闻侍者来向陛下禀报中宫有妊,才知晓此事。”
  嫣玉才展颜:“中宫有喜,实乃大喜。”
  皇长子出生之时,陛下大喜,大赦天下;古往今来这便是太子降生才有此普天同庆,若无意外皇长子便是未来太子,帝后感情稳固,如今皇后再有孕,无论诞下皇子公主都是锦上添花之喜。
  忠顺王府相中了亭山侯徐家的三公子,以蓉郡主身份之尊下嫁,便是和后族结成姻亲之好。
  若促成这桩亲事,于徐家也是有利。
  回头望见虞氏还在和秦夫人说着话,嫣玉再三思索着,还是歇了心思不蹚这趟浑水。
  皇后和贵妃同时有喜,想来宫中也总会热闹几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