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珠双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绛珠双生-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郁明又羞又恼,就伸手要敲嫣玉的前额:“你个小妮子!别胡说!”
  黛玉和李纹听着也掩唇轻笑着,却无意碰倒了她们面前桌上的冰碗子,融了杨梅汁的冰水洒在嫣玉和黛玉衣裙上,一片殷色。
  郁明低声惊叹了一声,忙让丫鬟带她们姊妹去更衣。
  干净的衣裙摆在案上,伺候的丫鬟只在屏风外等候。
  嫣玉正要宽衣换下,却突然似乎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心下警觉;循着古怪的气味找去,才惊然发现在案下梨花布遮掩藏着一个人。他蜷缩着躲在案下,血腥味也愈加浓重,只是他一身黑衣却看不出伤处。
  嫣玉惊得后退了两步,候在外面的丫鬟似乎听到异样的动静问起:“嫣姐儿?嫣姐儿?”
  “我无事!”嫣玉慌忙放下梨花布,扬声回应,又踌躇不安地撩起梨花布探看。
  蜷缩在案下的男人似乎听到动静微微睁开眼睛望了一眼嫣玉,艰难地动了动唇角,却又垂下眼睑。
  果然是他!嫣玉认得他的脸,和天璇星君长着同一张脸的人。
  犹豫了片刻,嫣玉才压低着声音开口:“你是谁?为何在这里?”
  男人没有说话,就又听见外面传来细微的声音,应是有人朝这边过来问道:“我姐姐换好衣裳吗?”这是黛玉的声音。
  嫣玉皱起眉瞥了一眼被浸湿的裙裳,才应道:“玉儿,你先去找明姐姐,我换好衣裳再过去。”
  显然黛玉略有疑惑的愣了一下,便答应了。
  听见外面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嫣玉才返回卷起梨花布的一角,眯起眼打量着那男人,终于还是下决心。
  仙人都讲究缘分一说;无论他和天璇星君是何种关系,他们在此地人间相遇也算有缘。
  稀薄的灵力凝聚在掌中,嫣玉将灵力缓慢地传入他体内。
  穆莨已然晕眩,只感觉到被一股云团包裹其中,剧痛也慢慢消失;等再睁开眼,就看见那个神色凛冽的女孩居高临下地站在他面前:“今日是徐家大喜之日,你还是快快离开吧!”
  “多谢林姑娘。”穆莨踉踉跄跄地站起来,才看到他黑色的衣袍都被血濡湿了。
  嫣玉微不可见的蹙眉,他如何知晓她是林家女儿?继而想起此人似乎与她父亲还有赵先生相识,才微微释然。
  推开内室的窗门,廊外寂静无人,穆莨跃出窗外消失在黄昏下。
  小心地合上纱窗,嫣玉才换下被酸梅冰水濡湿的衣裙,穿上干净的襦裙出去。
  沿着长廊朝正屋那边过去,黛玉和李纹正坐在水榭边说着话,郁明看见嫣玉才轻笑着站起来:“嫣妹妹,怎么去了这么久?”
  嫣玉随意笑着:“外面风太大,吹乱了衣饰,才耽搁了一下。”
  “方才来了一群官兵,说我们府上私藏逃犯,好不容易才打发走了。”郁明长吁短叹,直说本是长兄的好日子却被晦气破坏了喜庆。
  “逃犯?”嫣玉微愣,才佯作很惊讶的样子,“听说最近有山贼作乱,如今又是逃犯,岂不是很危险?”
  郁明状若深思的搅拌着她面前的百合马蹄羹,就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
  嫣玉想起方才遇见的那个身受重伤的男人,心中越发怀疑,这定然是有些关系的。
  黛玉和李纹取了一些枣泥来喂鱼,漂亮的锦鲤聚在榭下抢食,遍眼望去都是灿灿金光。
  李纹逗着鱼儿笑说道:“去载我跟母亲去舅父家小住,舅父家附近有一口塘,我和妹妹们就爱去钓鱼,那鱼又大又肥正好可以给厨房烧了做汤。但母亲和舅母都不允我们去塘边钓鱼。”
  “那鱼好吃吗?”黛玉眨巴眨巴着眼睛问李纹。
  “表兄带我和妹妹将鱼烤了吃,我从未吃过那么好吃的鱼。”李纹说得开心,又取了些枣泥撒入水榭中,鱼儿争相抢食溅起一片水花,“可惜这锦鲤却不能烤了吃。以后若有机会带你烤鱼吃,那可别有一番滋味。”
  李纹与她们相熟后倒也显露了活泼的本性,和黛玉玩在一起也很好。
  嫣玉和郁明坐在榭中说笑着,到晚间丫鬟端上冰糖红枣莲子羹,吃了羹汤沾沾新人的喜气。
  徐老太太留了嫣玉和黛玉在府上小住,就安排她们住在郁明的院子里;平素郁明总被李氏拘在身边学着管家,如今几位表妹在府上小住才被允出来和表妹们一同玩。
  徐家老宅依山背水,一派山清水秀之景,夏日笼罩在淡淡的雾色中如处仙境之地。
  “嫣妹妹,你看那颗星星!”郁明靠在回廊望向黑夜,指着闪烁繁星跟嫣玉说起,“我在京都时也喜欢坐在窗边看星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见那颗星星。”听着郁明的语气,仿佛带着浓浓的失落。
  嫣玉也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若有所想地皱起眉,她已是开口问道:“都说扬州是人间富贵乡,那京城又当是如何繁华之地?”
  郁明听着只是莞尔:“我还记得四年前的七夕,母亲带着我去门楼看花灯,突然满城烟火绽放,好似繁星散落漫天,那真是人间美景。”她回头望向嫣玉,目光却变得认真坚定,“若有一日你去到京城,可要去城北门楼看一场七夕灯会,不然枉此一生。”
  听到郁明如此说着,嫣玉起了兴致,但只说道:“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纵使嫣玉是活了千年的绛珠仙子,也看不透如今坐在她面前的女孩。徐郁明性情活泼开朗,就如在离恨天上她妹妹也是这般性子;然而徐郁明偶尔露出心事重重的模样又仿佛已是历经沧桑,在那一抹若有若无的苦笑背后是无尽心酸。
  “明姐姐,能再跟我说说京城里面的事情吗?”嫣玉佯作很好奇的模样,轻声问。
  “以后有机会吧!”郁明的神色逐渐在脸上凝固,许久才缓慢展开似若平缓的轻笑。
  黛玉和李纹在水榭逗鱼,撒完了喂鱼的枣泥才过来寻郁明和嫣玉。郁明已是敛起惆怅,端着大家小姐的仪态含笑与她们道:“两位妹妹来吃些羹汤吧!这红枣莲子羹是用红糖煨炖的,母亲说最适合女孩子吃的。”
  黛玉抿了一小口羹,才笑盈盈地点头:“甜甜的,明姐姐这里的羹汤也好喝。”
  李纹捧着乌木碗,羹汤浓郁的香气扑面袭来,她弯弯眉眼笑着说:“母亲都不让我吃甜的,连大年的糖莲子都只允我吃几颗。”
  郁明挑眉,就伸手要夺过红枣莲子羹:“那你别吃了,不然舅母可要怪我。”
  “我都吃完了。”李纹灿烂地笑着将乌木碗给郁明看,“明姐姐不告诉母亲就好了。”想着又摘下香囊给嫣玉和黛玉,“这是我绣的香囊,就送给林家妹妹当见面礼了。”
  紫罗香囊绣工精巧,囊中盛着雄黄、艾草和苍术研磨成的粉末,嗅之带着淡淡的薄荷幽香,在暑夏时节佩戴在身可驱虫凝神。李纹的母亲江氏自研出如今风靡京都的青栴绣,她也承母亲绣艺,有出神入化之绣工。
  嫣玉和黛玉谢过了李纹,郁明就拦下她:“纹妹妹可不能厚此薄彼。”
  李纹一脸幽怨:“明姐姐不喜欢我送给你的绢帕?”
  郁明明媚轻笑:“纹妹妹做的绣品样样精致,我平素都是爱不释手;你若能指点着我们,也许我们也能及你的万分之一了。”


第7章   
  徐谏的新媳妇虞氏温婉贤淑,大婚次日徐谏携新妻虞氏到前堂拜见家中长辈。
  郁明捧着沉甸甸的香兰荷包回到院子,李纹正坐在炕上教嫣玉和黛玉做青栴绣,听见郁明回来才回过头:“明姐姐,谏大嫂子好看吗?”
  “当然。”郁明褪下手腕上的红芙蓉石手串,浓艳如丹色,触之冰凉,美艳夺目。
  黛玉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两眼才轻笑道:“我记得曾在书上看过红芙蓉石的传说。”
  郁明追问:“红芙蓉石传说?”
  黛玉才一本正经地说:“红芙蓉石又为姻缘石,传说中由月老点化而来。这红芙蓉石手串与明姐姐争相辉映,分外相宜。”
  郁明年已十二,合该是议亲的年岁;如今先说定亲事,待及笄后再成大礼。
  提到姻缘之事,郁明双颊串起绯红之色,嗔道:“净瞎说!小小年纪都在想什么呢!”
  偏生李纹也来凑热闹:“待明姐姐日后大喜将近,我便送姐姐一顶鸳鸾和鸣帐,可好?”
  “哪有未出阁的姑娘就满嘴姻缘婚嫁!都不害臊!”郁明捻着绢帕轻掩上唇,低眉略带幽怨道。
  嫣玉听她们说着话,抚着指下被绣得歪歪扭扭的芍药,神思已然飘到九霄云外。
  警幻仙姑曾说,人间风月情爱事乃八苦之由,纵是至富至贵至美至洁之女,也免不得入她薄命司的命运。
  不慎绣针刺入指尖,嫣玉才回过神,呆呆看着一滴血落在绣绢芍药上。
  郁明拉过她的手,蹙眉道:“怎么这么不小心!”
  李纹就接着郁明的话说:“做绣工谁不是扎得满手针孔。”她摊开手给郁明看,又道,“我母亲平素都很温和,唯独在教我们姊妹做绣工时最严苛。都说只有严苛的先生才能教出有成的学生,母亲也一直奉为教条。”
  “听说从前李舅母是在宫里教公主娘娘的女师。”黛玉好奇地向李纹问。
  “我听府上的嬷嬷说确是如此,但母亲从不与我们说起宫里的事情。”李纹思索着缓慢地说道。
  李纹之母江氏因青栴绣名起京都,因而被召入宫中做了公主郡主的女师;后得了帝后恩旨出宫待嫁,先皇后为其添妆,以十里红妆嫁入金陵名宦李家。
  在林府教导嫣玉黛玉姊妹的教养嬷嬷本为京城人士,提到青栴绣也说到江氏夫人;江氏夫人曾得帝后看重,与公主郡主亦有师生之谊,彼时京城贵女皆慕艳不已。
  郁明却莫名安静下来,她似若深思地皱起眉,显然心不在焉地把玩着那串红芙蓉石手串,冰凉的玉石都染上了几分温热。那串红芙蓉石手串却突然挣脱了银线散落了满地,郁明才回过神似是不知所措地看着满地玉珠;愣了一下她就唤丫鬟进来将玉珠收捡起来,再去寻个师傅用银丝线重新串起来。
  珠散玉碎,是为不祥!
  郁明愈发心事重重的模样。
  “明姐姐,你没事吧?”嫣玉打量着郁明脸色不太好,出言问道。
  “只是一不小心扯断了手绳而已。”郁明强打精神地挤出笑意说。
  正巧外面说老太太那边传午饭了,嫣玉黛玉和李纹便随郁明一同去到老太太院里。
  徐家子嗣也算枝繁叶茂,除了二老爷尚在安州做了一方知州,大老爷和三老爷及媳妇都在老宅孝敬母亲。三位老爷各有一子,除却初成亲的长孙徐谏,其余两个孩子都尚且年幼;而郁明有四个堂姐,如今皆已嫁为人妇,只余郁明仍待字闺中。
  新媳妇虞氏跟随婆母李氏及两位婶母在侧侍奉老太太,一派恬静恭顺之态。
  看见虞氏与虞菁长得有几分相似,嫣玉对这位大嫂子也心生好感。
  徐老太太让姑娘们在她身旁坐下,拉着她们话着家常。
  “祖母见到几位表妹,都不疼我了。”郁明含着笑向徐老太太撒娇道。
  “明儿在妹妹面前还这么娇惯,也不怕妹妹们笑话。”李氏赔笑。
  老太太一向疼爱孙女,不甚以为意地说:“都是自家姊妹,几个孩子也是从小在一起玩的;你做母亲的也太小心了。”
  李氏听见婆母这样说,才笑着应下。
  毕竟徐家是在三年前才回到扬州,府上的饭菜都是京都的吃食;清凉爽口的豌豆黄入口即化,银丝糖蓬松香甜,因徐老太太口齿不好故常吃这些香软甜腻的糕点,酸梅汤酸甜消暑最适合做夏日凉饮。
  “你们可吃得惯?”徐老太太慈爱地问几个女孩儿。
  “舅奶奶这里的吃食都是从前没见过的。”黛玉正喝着香甜的面茶,听见徐老太太问起就点头。
  李纹也道:“这桃酥香甜可口,以前只在跟父亲母亲进京时吃过。”
  徐老太太便让丫鬟将那碟桃酥摆到李纹面前,含笑与她道:“你们小孩子就多吃些。李盛家的会做各种京城糕点,你爱吃什么都尽管跟她说。”
  李纹嫣然展笑:“谢老太太。”
  在徐老太太院里吃了午饭,只留下李氏妯娌和新进门的孙媳妇虞氏叙话,让郁明和三个表姑娘去玩。
  郁明取出珍藏的香料,让丫鬟点上了暖炉放在案上,与她们说起道:“前儿得了一张调香古方,名叫琅嬛露。母亲寻来原香让我配着玩。”
  天青色的瓷瓶摆满了桐木桌,淡淡幽香透过木塞飘散开。
  “琅嬛露?”嫣玉隐约记得有些熟悉,不由疑惑出言。
  “琅嬛,为仙界之福洞。古籍有云,琅嬛玉,嗅之若兰,满室芬芳,如仙府之地袅袅馨芳。”郁明展开古籍方子认真观摩着,缓声念道。
  黛玉略一思索就说:“我记得在《香辞》看过关于琅嬛露的零星记载,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