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太君听说外孙女过府来小住,欢喜得要让婆子收拾了暖阁给两个表姑娘住。
赖嬷嬷听了就暗知不好,想着还好姑太太提醒过了,才劝着史太君说:“宝二爷和三位姑娘也是住在暖阁,再让两位表姑娘住进来恐是有不妥的。宝二爷和三位姑娘好歹是自家的兄妹,可表姑娘是外宗的;姑爷和姑太太自是晓得老太太疼爱外孙女,当做嫡亲的孙女一样疼着,可若教外面的人听说了什么闲言碎语,还当我们府上是那些没规矩的呢。”
史太君方才恍然:“还好是你提醒了我。”这才安排了她们姊妹住到后罩房;屋里重新挂上了香罗帐,也是宽敞亮堂。
嫣玉黛玉随赖嬷嬷去到后院拜见了外祖母。
史太君看见外孙女很是欢喜,拉着她们姊妹在自己左右坐下,慈和地问着她们平时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又说在府上就当是在家里一样,不必太拘着。
“母亲说,让我们听外祖母的话就好了。”嫣玉听着乖巧地点头。
“母亲让我们和姊妹们好好相处。”黛玉也说道。
“你的几个姊妹都是乖顺的,最是好相处不过了。就你母亲心思多。”提起女儿时,史太君笑意愈浓,望着她们姊妹的眼神也愈发慈爱,“你母亲还未出阁时,家里兄弟姐妹就数她最闹腾。”
黛玉望着对面的嫣玉,轻笑着向史太君说:“在家里姐姐也是最喜闹的;定然是姐姐最似母亲。”
史太君被哄得笑不拢嘴,半似嗔着她们:“哪有你们这般说长辈的!”但看着两个外孙女也是越看越喜欢,仍是和蔼地抚着她们姊妹,“看着你们姊妹啊,我就总想起你们母亲小时候,就跟你们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黛玉听着很好奇:“我曾听徐家舅太太说琰儿与父亲小时候长得像,原来我们也是像母亲的。”又说起她们姊妹也长得并不很像,旁人见了她们姊妹都会觉得很奇怪。
嫣玉在旁听着妹妹的话,很怀疑她在外祖母面前是故意装傻。
就见史太君宠溺地点了点黛玉的前额,含笑着:“你们姊妹是一株枝上开出的花,哪有不像的理!这十世才能修来姊妹缘,何况是双生女儿更是稀罕,这都是你们修来的缘分。”
嫣玉浮起笑容听史太君说着,对这话便很是赞同。
她们本是一株绛珠仙草,千年来受日月精华才孕育出她们姊妹两缕仙魂,这可不就是千年修来的机缘。
史太君带着她们姊妹絮絮叨叨说了半日的话,到让赖嬷嬷吩咐下去让太太奶奶姑娘们不必过来伺候着,晚饭便摆在屋里,只留林家的两个表姑娘下来陪着。
吃过饭后又说了一会话,史太君就让鸳鸯和琥珀带表姑娘去后罩房看,拉着她们姊妹千叮万嘱着:“若有什么缺的,有什么不如意的,都尽管跟外祖母说。”又不放心地让赖嬷嬷再跟着过去看看。
推开屋门,丫鬟点上了灯盏,赖嬷嬷才引着她们姊妹进来。
屋里一应齐全,足见史太君对她们姊妹已很是用心。
“多谢妈妈费心了。”嫣玉回身轻笑着向赖嬷嬷道。
“表姑娘太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赖嬷嬷只含笑说。
看见几个丫鬟在收拾着衣笼物件,赖嬷嬷便掂量着时间才向她们姊妹告辞:“姑娘便早些休息,我就回去向老太太复命了。”
赖嬷嬷和鸳鸯琥珀两个大丫鬟临走前,又嘱咐院里的丫鬟候着,看表姑娘有什么需要的,可莫要让表姑娘觉得怠慢了。
倚云新沏了一壶茶上来斟了给两位姑娘,轻笑道:“这里看着处处都好,倒也不比咱们府上差。”
逾白本是贾敏身边的人,见过世面的,听她这样说不由笑着:“舅家老爷是公卿之爵,这荣国府几代繁荣,如今这宅子都还是皇帝陛下御赐建造的,我们来时见到门上的那块匾是皇帝陛下亲笔题字的。”
嫣玉都没想到逾白对于荣国府的事情如此清楚,这情形也确与她所言差不多。
听见几个大丫鬟在一旁论说着,黛玉只从带来的箱笼中挑了一本之前才看了一半的书出来,随意翻看了几页。
史太君安排了几个二等小丫鬟过来照看着她们姊妹,免得她们带来的丫鬟婆子不识路。
简单收拾好了屋里的东西,倚月和倚晴跟着她们去厨房取了热水来给姑娘洗漱,沐浴后就将换下的衣裳送去浆洗。
黛玉如故又看了一会书,就和嫣玉一起躺在榻上;倚月只留了一盏油灯在帷幔外飘飘忽忽地亮着,屋外的脚步声渐远也归于安静。
“姐,我们又能像在扬州时一样,睡在一起了。自从分了院子后,我都还觉得很不习惯,就是不习惯不和姐姐住在一起了。”黛玉抱着被子轻声说着,嫣玉才翻过身:“枉我还担心刚换了地方,你要睡不着呢;原来都是我想左了。”
“我也念想着父亲母亲和琰儿。”黛玉靠在嫣玉身旁,低声道,“只是想着姐姐在旁边,就觉得安心多了。”就像她们姊妹去南院学堂读书时,尽管离家千里,可一想到还是与姐姐一道的,就觉得什么也不怕了。
听见自家妹子这话,嫣玉心中涌上一阵滋甜,才笑起来,也带了几分调侃之意:“这话若令母亲听到,可要难过了。”
黛玉却摇头:“母亲说我和姐姐是双生花,我们是世间最亲近的人。”
嫣玉不觉莞尔,却没有反驳她的话,便当是默认了。
“姐,我们如今在外祖母家,我们还会遇见二表哥,对吗?”黛玉沉默了半晌,又小声地向嫣玉问。
听见黛玉这语气显然是不想和宝玉太多接触,但又想起之前听泽兰仙子说起的事,嫣玉仍不由有些忧心,就拉着妹妹藏在被衾下的手抚慰她道:“若有什么事,你就躲到我身后,我会保护你的。”
许是初次听见姐姐说出这般言辞,黛玉噗嗤一笑。
嫣玉皱皱眉,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显得比较认真的意思:“我是说真的!我是你姐姐,姐姐保护妹妹,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黛玉不与她辩驳,就顺着她的话点头:“我当然相信姐姐会保护我的。”
嫣玉伸手过去抚着黛玉散下的长发,过了一会儿听见身边的呼吸逐渐平稳,想到妹妹应当已然入睡,才缩回手拢了拢被衾。
第34章
次日去史太君跟前问安;正好三春也陪在史太君身边说话。
史太君看见她们姊妹就含笑招她们到身旁,与三春说起:“你们林家的两个姊妹在府上小住,你们可要与姊妹们好好相处着。”
迎春温和乖巧地低着眉;温温软软地说着:“老祖宗放心。”
探春也明媚笑着:“林家姐姐们很好,们都很喜欢同林家姐姐玩。”
在史太君屋里吃了饭,就让她们小姑娘各自去玩。
三春是住在史太君正屋子后面的暖阁,同贾宝玉住的地方就隔着一道月门,应当是他们兄妹搬进来后才相隔开的。
黛玉听说宝玉也是住在暖阁;神色不免有些犹豫;又听说如今宝二爷要从暖阁搬出去了,很是奇怪。
“父亲说二哥哥如今年岁渐长;不能再在后院同姊妹住在一起,要搬到前院去读书。”探春看见黛玉似有疑惑,就解释说;“从前珠大哥哥和琏二哥哥也是在前院长大的。是老祖宗不舍得二哥哥;才要把二哥哥留在后院。”
黛玉若有所想地听着,嫣玉就向探春问:“那外祖母能让二表哥搬出去吗?”
她早已听母亲说过,宝玉是史太君的掌中宝心头肉;捧在掌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二舅舅是有名的孝子,最是听从外祖母的话。若外祖母疼着孙子;不让儿子来严厉管教;便是二舅舅也无可奈何。
嫣玉眸光微暗;勾起几分古怪的笑意。
进到东暖阁里;看见一应布置竟是与她们姊妹如今住的后罩房几间屋子相差无几。
“从前大姐姐是住在这里的。后来大姐姐进宫做了女史,这里便空出来了。”探春指着一间房门紧闭的屋子告诉她们;在提到大姐姐元春时,她们姊妹的神色也明显浮起敬佩之意,“大姐姐漂亮聪明;对们弟妹爱护照顾,教养嬷嬷总说大姐姐日后定然不俗于常人。”
本来嫣玉还觉得很是奇怪,好好的国公府大姑娘为何要进宫当女史?不过如今听了探春的话,倒有了几分猜想。
大姐姐元春漂亮聪慧,就连教养嬷嬷都称颂有加。想来贾家便动了年头将元春送进宫中当皇妃,以期能似甄贵妃那般承蒙圣宠诞下皇子,贾家作为皇子外家也能圣眷不衰;可在平丰之乱后,皇帝却下令不再大选后妃,元春年岁渐长也不能再拖着等待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下一次选妃,就只能托以女史之名入宫,希望能得到皇帝垂幸。
嫣玉倒觉得有几分可惜,可惜未能见到那位漂亮聪慧的大表姐是何等模样。
又进了惜春的屋子,看见惜春的书案上放着宣纸画笔等物,嫣玉眼前一亮,就听见她妹子先她出言了:“原来四妹妹也喜欢作画?姐姐也是如此!”
惜春才浅淡笑着:“原来嫣姐姐也会画画?”
嫣玉望了一眼黛玉,才轻笑道:“小时候父亲教们姊妹读书,不如玉儿,只喜欢在宣纸上临摹书上的画。”说起小时候的囧事,她倒不觉得太难为情。
案上的画卷才描了一半,已能看出简单模样,惜春小小年纪画技已是不俗。
“姐姐们各有所长,也只会一些雕虫小技了。”惜春看见嫣玉的目光落在书案上,白净的脸颊浮起几丝晕红,才低声说着。
“如此佳画,日后定成大家。”嫣玉突然想起曾经赵先生看见她的画时说的话,不由轻笑着与惜春说起道。
惜春垂下眼睑,隐去眸中的几分笑意。
探春语笑嫣然:“那便替四妹妹记下了。日后若四妹妹成了一代大家,们可要好好谢过嫣姐姐的吉言。”
虽知她是侃说之言,嫣玉也愿意跟她们开着玩笑,就道:“就等着了。”
惜春似乎都很少开口,倒对嫣玉有了几分亲切之意。
三春带着嫣玉黛玉在园子里逛了一会儿,熟悉着府上的格局。
到午后烈日渐盛,暑热逼人。
林家姊妹自小在水秀清明的江南之地长大,原以为北上京城,到夏日能减去几分暑气,未曾想竟比扬州还要闷热。
跟在身边的丫鬟婆子生怕姑娘们热得受不了,就劝着姑娘要不去前面的亭子避避暑。
“大嫂子和兰哥儿就住在前面的院子。们过去讨碗绿豆汤吧。”探春想起与姊妹们说。
突然听探春提到了李纨母子,嫣玉才佯作好奇道:“说起来,们还未见过兰哥儿呢!听说兰哥儿很是伶俐聪慧,同岁的孩子都比不得。”
却是惜春接了话:“大嫂子对兰哥儿看的紧,兰哥儿还很小的时候就给他颂书。太太就说兰哥儿还小,也听不懂那些诗书之言。”
探春也说:“但看来大嫂子还是有主意的。”
嫣玉悄无声息地扯了扯黛玉的袖子,对她挤眉弄眼;黛玉顿悟了她的意思,顿时脸红地低头。
在家时黛玉也常给琰儿念读诗书,琰儿就很喜欢听姐姐念诗,仿佛真能听懂一样津津有味。
她们正说着话,就走到了李纨母子住的院子。
当年贾珠与李纨成亲后本是住在荣禧堂后面,后来贾珠亡故;李纨青年守寡,就搬到了竹丛后的院子里住下,也能安心教养幼子。
李纨身边的大丫鬟素云见到姑娘们过来,连忙迎了她们进来,一边说道:“大奶奶正给兰哥儿念著书呢。”
进去果然看见李纨坐在罗汉床上捧着一卷书,旁边坐着一个小小的孩童,想来就是兰哥儿。
“大嫂嫂。”她们姊妹几人进门就亲切唤道。
“妹妹们过来了!”李纨闻言才起身,候在旁边的兰哥儿的乳娘连忙抱起兰哥儿;看见嫣玉黛玉姊妹也在,李纨神色愣了一下,才扯开几起笑意,温和道,“林家两位妹妹也来了!”就招呼她们坐在,唤丫鬟给姑娘们上茶。
兰哥儿才刚学会说话;本来这个年岁的孩子应当是最顽皮的,他却不哭不闹地被乳娘抱在怀里,安静地看着母亲跟一众姑姑说着话,眼睛圆溜溜的很是机灵的模样。
看起来李纨与几个小姑子的关系很是不错,连一向沉默寡言的迎春到了李纨这里都精神许多。
“林家妹妹还是初次来这里。”李纨亲自给她们姊妹奉了茶,和气地说着。
“只是看着大嫂嫂很是亲切。”黛玉笑着接过茶,乐呵呵地跟李纨道。
她这话说得实在,直将嫣玉心里的话也说出来了。
她们姊妹同李家姊妹的关系也好,待李纨也有几分不同寻常之意;在初见到李纨时,黛玉就悄悄同嫣玉说着,嫣玉也暗暗点头。
李纨只是得体轻笑,同她们说着话。
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