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他很沮丧,这玩意估计没什么用处了。
受德却道:“他们很可能还会来找这个机器人。”
“不会吧?对于比鲁星人来说,这样的机器人可能要多少有多少,何必再来寻找?损失了大不了下一次重新派出一个就是了。”
受德摇摇头:“我总觉得不会这么简单。也许这个机器人本身没什么重要的,但是,他身上的这层皮可不一般……”
“这层皮?”
“可能制作这层皮,比制作一个机器人更加复杂。”
“再复杂又能如何?现在也已经烂了。比鲁星人没必要为了一件破烂的皮衣前来冒险吧?”
第1099章 商纣王PK周文王(一)
“你以为他们到桑林是冒险?”
吴所谓忽然说不出话来。
是啊,比鲁星人要到桑林怎会是冒险呢?
以他们的本领,纵然杀不死自己和帝辛,那也仅仅是因为自己和帝辛暗中有人帮助,可是,他们要来桑林,那是轻而易举。
可是,他们居然一直没有来。
第二天傍晚,帝辛设宴宴请尊乙,作陪的还有玄王子初和国师吴所谓。
尊乙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大王之面了,这一次,他端坐下首,居然发现大王非常非常年轻,看样子,竟然只比国师大人稍稍年长一点。
他很震惊。
怎么说,大王也该是和自己年龄差不多,至少人到中年是没问题的,可现在,大王看起来彻彻底底是一个年轻人。
比他的儿子看起来还年轻。
大王这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还是?
可是,他不敢问。
这两年,天下大乱,有关大王的传言多如牛毛,有时候是狐狸精,有时候是激怒上天,有时候是昏聩无能……林林总总,令人匪夷所思。
尊乙一家自从定居侯国之后,深知自己家族为武丁大王所忌讳,便一直遵照组训,绝不轻易抛头露面,小心翼翼地过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没想到,自己因为迷信张道士走这一趟,反而被大王再次召回,奉命拱卫桑林。
他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可君有令,臣下便不得不从。
此时,尊乙坐在座位上,虽然表面平静无波,内心却很有点忐忑。
他下意识地看了看国师和玄王,但见二人倒都一脸平静,才稍稍松一口气。
就在这时,他听得大王开口了。
“尊乙,你可知寡人调你回桑林的真实意图?”
尊乙急忙道:“小臣愚昧,请大王明示。”
帝辛笑起来:“寡人调你回桑林,是因为寡人即将御驾亲征,征讨周方国。”
此言一出,尊乙惊呆了,玄王也变了脸色。
唯有国师大人还是端着酒杯,老神在在。
玄王狐疑:“大王真要征讨姬发父子?”
“现在的周方国已经不再是姬发父子的天下,而是有人冒充了姬发父子。玄王曾经历了桑林祭祀,应该很清楚这件事情……”
玄王不做声了。
尊乙却道:“大王要御驾亲征,臣下自然义不容辞,如果大王信任,臣下自请做个先锋官,大王看如何……”
尊乙满脸跃跃欲试,他以为大王召集自己无非就是为了作战嘛,反正家族上百年没有参加过战争了,有这个机会倒也想试一试。
帝辛却摇摇头:“寡人召你前来,当然不是为了让你参战。”
“大王的意思是?”
“寡人御驾亲征之后,你负责桑林的一切事务,军政大权都归你。如果寡人平安归来,你便是今后大商的第一大将军,如果寡人没有归来……”
帝辛顿了顿:“那你就是今后的大商国王。”
众人惊呆了。
就连吴所谓都很是意外。
玄王变了脸色,好几次欲言又止,却又生生吞了下去,只是不停地看着尊乙。
尊乙也满脸茫然,好像并未明白大王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毕竟,他根本不是大王的嫡系兄弟,只是旁枝,家族历史上最显赫的便是负责值守王家陵园的那段日子,而且,就连这个职位都被武丁大王给解除了。
而且,王位可不是别的,非同小可。
早年大王和微子兄弟争夺王位,虽然大王最终胜出,但是,微子却一直怀恨在心,这才有了后来微子和一干宗室偷了太庙的鼎器企图投靠西伯侯,被大王全部诛杀。
可现在,帝辛却说:如果寡人没有归来,你便是下一任的大商国王。
尊乙无法理解,大张着嘴巴不讲话。
“周方国在这十几年之间快速崛起,已经把陕西一代以及临近之地全部霸占,附近的大小诸侯国都被他们所吞并,周方国的势力范围以及野心,比本王想象的还大。据说,他们的都城丰京的规模,基本上已经不逊色于朝歌了。只因为西伯侯不想提早暴露自己的真面目,所以才没有继续扩大。但是,如果放纵不管,假以时日,他们将大商江山取而代之便为期不远了……”
帝辛站起来:“寡人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御驾亲征。”
二人注意到,大王说的是“深思熟虑”之后。
可是,玄王吃惊的并非大王御驾亲征,而是对于王位继承人的选择——怎么会轮到尊乙呢?
就因为尊乙手上有三千精锐,而其他的王族子弟实际上都已经无权无势了?
况且,就算微子兄弟已经死了,可是,大王的堂兄弟之中,关系比尊乙近的还大有人在。
可是,他不敢多话。
“西伯侯父子自来狡猾,最善攻心战和舆论战,他们早前制造了无数流言,什么凤鸣岐山,什么五彩祥云,不臣之心已经十分明显。所以,寡人必须马上发兵征讨,再也不给他们喘息之机。不过,寡人担心御驾亲征之后,桑林有所闪失,所以,特令尊乙你派兵驻守,不容有失……”
尊乙仓促站起来,倒地便叩头。
“大王信任,尊乙感激不尽。可是,此事事关重大,臣下万万不敢领受啊……”
帝辛淡淡地:“尊乙,你起来。”
尊乙不明就里,但还是站起来。
“尊乙,端起你面前的酒樽。”
尊乙只好端起来。
“现在,你当着寡人和玄王之面,对着成汤的列祖列宗起誓,一定要尽忠职守,你若在,桑林便在。”
尊乙慌忙跪下去:“各位列祖列宗在上,尊乙发誓,我若在,桑林便在。誓跟桑林共存亡以待大王归来。如有二心,必天诛地灭,死无葬身之地。”
言毕,一杯酒便泼在了他自己面前的地上。
帝辛笑起来。
玄王却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尊乙,玄王听令……”
二人都站起来。
“寡人令尊乙驻守桑林,不得闪失。玄王则随寡人御驾亲征,坐镇中军。”
二人齐声领命。
酒已经冷了,饭菜也已经冷了,众人却志不在喝酒吃菜,尤其是刚刚被钦定为下一任王位人选的尊乙。
玄王心底也一直有无数的疑惑,只不过,他不太敢说出口。
反倒是国师大人和陛下,一直谈笑风生。
第1100章 商纣王PK周文王(二)
大王端着酒杯,好像对自己刚刚做出的这个决定没有任何的犹豫,也没有任何的后悔。
御驾亲征,绝非小事,真的能如此轻描淡写吗?
玄王觉得很不安。
他终于没忍住:“大王,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讲……”
“但说无妨。”
玄王站起来。
“按理说,大王早已做出了御驾亲征的决定,我不该再多说什么。可是,身为玄王,我还是有义务提出几个问题……”
“你说。”
“大王御驾亲征,粮草后勤都已经准备好了。按理说,这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据我所知,现在大商的情况有些不妙,说穿了,就是花架子。朝歌的国库在大雪封山的时候就已经几乎被掏空了。到桑林之后,也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仅仅只收获了一年的庄稼,就算加上桑林祭祀之后各路诸侯送来的历年贡品,可是,也仅仅只能维持局面,现在御驾亲征,立即就会耗尽全部的积累,就算彻底击溃了周方国,那也是代价极大,再也没有任何闪失的余地了……”
这是事实。
朝歌的国库早就被掏空了,因此,当大雪封山的时候,在最初根本没法有效救济灾民。
直到微子和费仲等人连续倒下去,他们大量的粮草被查封,朝廷才能在大街上煮粥赈灾,协助民众度过那个最可怕的寒冬。
众所周知,储备粮草基本上在桑林就已经耗尽。
剩余的一点,也用于大军迁移到桑林的路上。
到桑林后,百废待兴,又连续两次祭祀,招待民众,欢迎诸侯,基本上全部耗尽。
而且到桑林之后,大王也是轻徭薄赋,税收很少,完全是靠着诸侯们补上的贡品。
也就是说,现在,大王手里就那么一点家底了,大家都一清二楚。
这点家底再积累积累,当然要好得多,可马上御驾亲征,这点家底得被彻底耗光不说,万一战争持续的时间过长呢?
也就是说,万一周方国的抵抗力强大,能拖延时间,将原本打算的速战速决拖成了持久战,那该怎么办?
岂不是后继无人粮草不继?
粮草不继怎么办?
那些见风使舵的诸侯还会速速提供?或者向百姓征集?
这些问题,大王难道没有思考过吗?
稍有不慎,后果会如何?
玄王十分坦率:“大王御驾亲征没有问题,可是,时间总是显得仓促了一点。如果不能尽快拿下周方国,后果不堪设想。”
尊乙听得这话,也一脸紧张。
实际上,他和玄王的考虑完全相同。
而且,玄王比他更多一重忧虑——大王现在确定了王位人选,是不是早已认定这个御驾亲征是有去无回?
既然如此,为何又非御驾亲征不可?
等到积累多点再行动不好吗?
帝辛听得这话,抬起头,先看了吴所谓一眼。
吴所谓也端着酒杯,笑嘻嘻的:“玄王这话的确没错。可是,大王御驾亲征,也是没错。”
玄王心想,你这话不是和稀泥吗?
吴所谓还是笑嘻嘻的:“朝歌大雪封山之前,整个大商的大臣可能都已经明里暗里成为了西伯侯父子的大臣,至少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大王麾下,可以说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忠臣了……”
尊乙和玄王面面相觑。
所幸他俩早前也不是大王的近臣,到桑林后才被启用,倒也没有那么尴尬,而且,国师这话也是事实。
连宗室子弟当时都想着偷太庙鼎器去献给西伯侯父子了,哪里还有什么忠诚可言?
彼时的帝辛,千真万确是孤家寡人了。
“在朝歌的时候,大王不可能御驾亲征,也没法御驾亲征,天时地利人和,大王一样都没有。就好像崇祯末年,君非亡国之君,臣却绝对是亡国之臣,当清兵和流寇都快打到北京城了,所有文武大臣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捐献一点家产,以至于崇祯走投无路,只好自己设法,自己穿有补丁的衣服也就不说了,妃嫔也连续缩减衣食……”
崇祯末年,走投无路,面对内忧外患,多次提出让大臣们捐献财物充作军费。可是,那些富得流油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多捐出一点财富。
家天下,家天下,反正这江山是你老朱家的,你家那么多分封在外的王爷都不肯多捐出一点家产,凭什么要我们捐款?
大家都不捐款。
崇祯当然也没辙。
于是,君臣一起坐视流寇四起,饥饿的灾民铤而走险,这才有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
“哈哈,崇祯老是怪这个怪那个,甚至三番五次的下罪己诏。可是,有用吗?一边是灾荒横行,一边是流寇四起。可流寇为什么会四起?因为存在可以被抢劫的粮食和财富——所以他们才会铤而走险。如果当时的富商巨贾或者王孙公子或者权臣大将,都适当拿出自己的家产,让百姓有一口饭吃,最后,也不至于错失大好江山了……”
玄王忽然道:“我已经几次听到国师提起崇祯了,这个崇祯到底是谁?他最后结局如何?”
吴所谓看着尊乙二人脸上的神色,笑道:“崇祯最后一败涂地,吊死煤山,一把火将自己烧了。”
二人面面相觑。
“可是,崇祯固然死得惨,你们知道其他大臣的下场吗?”
玄王立即问:“如何?”
“他们比崇祯更惨。几乎每一家都被抄家灭族。尤其是那些富裕的大臣和王孙们。清军入关时,要他们交出传说中的巨大财富,他们不得不一次次把家底给端出来。可是,清军觉得不对劲,说,你的家产绝对不止这一点,你肯定是藏起来了,你得赶紧再交出来,什么,你不交?那就打!毒打!打了之后关进监狱,等你家属拿钱赎人。不拿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