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大王也是积怨已久,以前也不敢说这样的话,今天无非是仗着肺痨入骨,得罪了大王也就得罪了,拼着一死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部说了也就痛快了。可现在,他一点也没有痛快的感觉,不但没有,反而更加痛苦,茫然,仿徨,甚至是金杖了……
“刚刚比干提出让寡人下罪己诏,寡人一想,果然该下罪己诏。不但该下罪己诏,还应该彻底开仓赈粮。现在,寡人宣布,将寡人所掌握的全部粮库拿出来拯救灾民,以缓解这场雪灾带来的影响。寡人说到做到,如有虚妄之言,甘愿天打雷劈!”
众人惊呆了。
“可是,寡人对你们也有一个要求!尤其是比干……”
所有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比干。
比干硬着头皮:“比干身为成汤子孙,自然该为大商江山死而后已。”
帝辛笑起来,“有比干这句话,寡人就放心了。寡人的要求也不高,希望比干留足一家大小一年之后的口粮,然后将全部粮草财富捐献出来,用于救济灾民……”
此言一出,比干就剧烈咳嗽起来。
他抚着心口,好一会儿才气喘吁吁:“大王可知,老臣两袖清风?家里别说一年的口粮了,半年的口粮都不足了,哪里有余粮用于赈灾?”
“你真的没有别的财富了?”
“没有!”
帝辛再次笑起来。
他慢慢地又坐回了龙椅上。
他只是漫不经意地观察群臣的表情。
群臣但见大王如此,每个人都有些七上八下,因为,他们不知道大王这是什么表情——愤怒?嘲讽?
因为看不清楚,所以更是觉得有些不安。
大家看到大王拍了拍手。
大家的目光一起看向左边的入口——只见进来的是大王身边的总管,昔日主管府库的甲丁。
甲丁先向大王行礼,然后才转向众臣,手里拿着一副卷轴。
大王淡淡地:“甲丁,你念一念。”
甲丁面向众人念起来:“朝歌城外府邸一座,存粮一万担,谷糠猪八千头,各色腊鱼肉三千,布帛三千匹,酒酿三百坛,并各色珠宝三箱……”
甲丁每念一句,比干就咳嗽一声。
慢慢地,他的脸色彻底变成了猪肝,仿佛浑身最后的一点血液已经全部涌到脸上了。
平心而论,这点东西在权臣中真不算多,大商有五倍以上财富的大富豪起码还有十个人以上。
比干身为重臣,担任太师多年,而且一直是成汤的直系后裔,这点财富完全可以说是两袖清风了——
可是,他听得甲丁一条一款,居然连珍珠宝石的具体数量都透露出来了,也不由得面如死灰。
甲丁已经念完退下去了,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比干。
他们忽然都很同情比干。
他们觉得比干这次是真的完蛋了。
再说,比干你自己为何要说两袖清风呢?这不是活该把自己陷进去了吗?
“既然比干当众承认自己两袖清风,全家人半年的口粮都不足了,那么,这批东西肯定就不是比干的了,所以,寡人决定把这批粮草财富尽数用于对灾民的赈灾!大家意下如何?”
纵然再是能言善辩的大臣也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比干家里上下不过十几人,可整整一万担的粮草,几千头谷糠猪,怎么可能连半年的口粮都没有?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现在好了,看你怎么辩解?
别说群臣了,就连比干也张着嘴巴好几次欲言又止,却一个劲地直是啰嗦,忽然,他身子一歪,几乎马上就倒在地上了。
大王却眼明手快,大声道:“御医,快看看比干大人怎么了……”
两名御医抢上几步,左右扶起比干,竟然早有准备似的,其中一人端了一碗还有淡淡热气的参汤直接就给比干灌了下去,完了,看着比干慢慢翻转的双眼,笑道:“比干大人这肺痨其实并非不治之症,主要是需要对症下药。这不,大王一直担心着比干大人的病情,所以,不惜拿出了府库唯一现存的一味珍贵药材加上唯一的一颗千年人参,拿出来给比干大人熬药,大家可以放心,比干大人这一次一定痊愈,日后纵不说长命百岁,起码短时间内是死不了的……”
第980章 大王的杀手锏(一)
众人面面相觑。
今天的意外实在是太多了,一个接着一个,一时间,众人哪里还说得出话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御医们将比干搀扶下去。
大王却若无其事地看着众人:“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众人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若是大家都没意见的话,那么,寡人就这么决定了,为了赈灾,希望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尽其所能有所捐献,当然,寡人也不强迫,捐多捐少看各人的能力,只是,寡人也希望,大家看在同为成汤子孙的份上,一定要尽力而为,寡人也向你们承诺,待得这次雪灾度过之后,寡人允许你们分享全部的战利品,也允许奴隶继续为你们耕种以弥补你们的损失。甚至于刚刚比干提到的兄终弟及的传统寡人也答应恢复,毕竟,一个国家的君主的确需要从成年人之中选择德才兼备者,而不能让小娃们凭借身份就做了少年天子,因为少不更事,名为天子实则是傀儡,于国于家都有极大的危害和隐患。所以,寡人承诺,下一代的大王,会从兄弟辈里选择才德能力最出众者继承王位……”
此言一出,才是王炸。
真的王炸来了。
石破天惊一般。
大王居然答应暂不废奴。
不但不废奴,还承诺恢复兄终弟及的传统。
也就是说,在座的各位,大多数人都有机会了——他们基本都是大王的兄弟或者堂兄弟一辈。
每个人简直不敢置信,他们根本觉得这个大王疯了或者变了一个人了——这还是以前的大王吗?这还是那个根本就从来不会听从任何建议的大王吗?
兄终弟及不是他的死穴吗?以前不是任何人只要胆敢有这个意思就会被贬斥吗?
今天,他不但主动提出来,还当众承诺!
一言九鼎!
当着全体万文武大臣做出这样的承诺,这可是无法耍赖的啊。
正因这过度的震惊,大家甚至忘记了去同情比干。
大家忽然觉得比干这厮根本不值得同情了。
叫你装,叫你装。
装比被雷劈。
现在好了吧。
看你以后怎么装下去。
大王赈灾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天下。
与此同时,大王还宣布,大臣比干也跟自己一起赈灾,为了赈灾,甚至捐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家产——除了比干大人在朝歌城内的一座小小的府邸之外,比干大人将全家半年之内口粮外的全部财富,没有丝毫保留的全部捐献出去了。
此举,极大的震慑了百姓,当然,也赢得了百姓们铺天盖地的喝彩。
他们编了很多歌谣歌颂比干,短短几天,比干简直成了圣人一般,简直成了整个大商的道德楷模。
比干却躺在家里闭门不出。
他一直躺在病床上,时而昏迷时而清醒。
他清醒的时刻很多,可是,他却宁愿自己一直昏迷不醒,甚至干脆死了算了。但是,他偏偏死不了,大王的御医不知道给自己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将他送回家的当晚,他就猛烈咳嗽然后是呕吐,吐出了一大堆的令人恶心的褐色淤血之后,那堵塞心口的上气不接下气居然一下消失了。
他忽然觉得浑身轻松,好像整个人都快痊愈似的。
但此刻的比干真的不想痊愈,不但不想痊愈,反而懊恼得不知如何是好。
比干自来足智多谋,虽然外表老实,实则城府极深。早年他和微子箕子等人也有交情,可是,身为王族子弟,资深的成汤宗室子弟,而且身居太师高位,当他暗中察觉微子和箕子等人和西岐勾搭太深时,便慢慢地疏远了微子等人。但是,他也不举报,也不多话,只是暗中审时度势,因为,他也早就预感到大王气数已尽,不值得替大王效命了。
按照他的估算,这场大雪灾便是大王完蛋的开始。
偏偏这时候他也得了肺痨自身难保。
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一生追求清誉,向来自诩两袖清风,却被大王这么当众摆了一道——不但家产散尽,还有口说不出来。
而且,大王也不是白白摆了你一道,还当众赏赐你帝王才有资格享有的千年人参,治好了你的肺痨,而且在分散你的家产时,也不忘了替你传播名声,好了,现在天下都知道你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善人了。
正因此,比干才有苦说不出。
他仿佛看到那些大臣们一个个幸灾乐祸充满嘲讽的眼神了,他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没有面目再踏上朝堂半步了。
这个大王。
这个该死的大王。
明明他早前只是一个习惯南征北战的武夫,一介莽汉,他怎么忽然变得这么精明了?
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真的太不了解大王了,不但完全不了解,而且彻底低估了大王,只以为大王信任的都是一些智商不怎么样的庸俗之辈,对大商的掌控权也越来越弱,却没想到,大王居然还有这么一手。
大王的杀手锏,居然没有露出来。
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犯下了多么可怕的一个错误——那就是早在大王当众杀微子箕子并拿出他们的确切罪证时,自己就该醒悟到厉害了。可那时候,他偏偏丝毫没有发现大王的厉害之处,他以为大王只是侥幸,动手快而已。
原来,大王对整个朝歌的掌控,运作,对诸位大臣的了解和判断,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
他想,自己真是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从此,再也别想对抗大王了。
可是,他更不明白的是,为何大王忽然之间彻底变了个人似的?
昔日的大王终日沉溺于美酒之中,酗酒是他最大的爱好,和外界传说的略有不同,大王于美色一道其实并不怎么热衷,大王唯一的嗜好便是酒。也因此,大王终日都是醉醺醺的,大臣们别说向他禀报什么事情了,连见他的面都少有机会——大王往往一醉,关起来门来睡大觉的时间往往长达十天半月,辍朝更是家常便饭。
彼时,人人都说大王老了,昔日的风云岁月已经过去了,他已经被过度的美酒所消磨光了身上全部的英雄岁月,他和所有的年老的国王一样,只贪图享受了……
彼时,朝歌和各地诸侯还在陆续向大王敬献美酒,几乎天下所有的美酒都堆积到了朝歌的王宫里。
第981章 大王的杀手锏(二)
尤其是西岐。
在西伯侯的授意之下,几乎西岐所有的美酒和美人都被送到了朝歌——大王之前也是照单全收了的。
可现在,大王居然不喝酒了。
大王不但不喝酒,还下了禁酒令。
甚至,从大王的脸上也看不出任何酒色财气的痕迹——就好像他从来就是一个滴酒不沾的人似的。
是不是正因此,众人才被他悄然打倒而浑然不觉?
比干很绝望。
倒不是因为他也想投靠西岐,事实上,身为一个资深的老牌贵族,他内心很骄傲,他根本看不上西岐这样的小邦诸侯国,他也不是微子箕子想要谋夺王位——他只是不甘心。
比干对名声特别看重——荣誉便是他的生命。
自己历来也算的忠臣一名,怎么在大王的嘲讽之下,反而变得像心怀不轨似的?
家产被变相剥夺不说,还被这么摆一道,这口气真是咽不下去啊。
比干觉得自己已经名誉扫地。
所以,这一躺下,虽然有大王赏赐的千年人参加持也一病不起——无论家人怎么安慰劝解,他都一声不吭,恨不得就此死去,甚至多次拒绝进食,企图把自己活活饿死。
无奈大王派的御医天天盯着,上等参汤天天补着,纵然比干想要绝食而死,可是,不但没用,反而一天天精神了起来。
这天,比干的府邸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位客人就是云中子。
比干在病床上挣扎坐起来,当他见到这位传说中已经名满朝歌的著名道士时,简直如见到了大救星似的——尤其,当他看到云中子童颜鹤发仙风道骨的气派,更觉得云中子非同凡响。
云中子的名声很大,他身为元始天尊的弟子,又出自贵族世家,加上他仪表不凡,所以,和姜子牙不同,他少年时代就成名了。
比干早已听过他的大名,只是从未谋面,如今见他突然登门造访,不由得非常意外,有气无力的:“道长何故来访?”
云中子亲切地笑了:“久闻比干太师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不过,比干大人为国尽忠,怎么会变成了这样子?看来比干大人是重病缠身啊……”
比干长叹一声:“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