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如老夫了。老夫根据星斗推测,以及各方面的占卜显示,大商真的气数已尽,大王的覆灭也只是迟早的问题……”
吴所谓叹道:“切,你说那么复杂干啥?所谓的气数已尽,不就是因为北方这些年要开始连年干旱了吗?没了粮草,没了食物,饿得发狂的百姓自然揭竿而起,随时拼命,死了一个假的小侯爷,还有无数真的小侯爷,不就是这样简单吗?”
姜老头大惊失色:“小侯爷,你说今后十几年北方会彻底大旱?”
“当然!以朝歌为中心点,朝歌方圆千里为半径辐射出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这个北方和西北一带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旱,造成庄稼颗粒无收,饿殍千里,而那些饿红了眼睛的农民,则会铤而走险,从而导致大王的彻底覆灭……”
姜老头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喃喃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吴所谓漫不经意地:“以你所见,这天下哪些地方最是风调雨顺?现在的南方,哪个诸侯国最富饶最平稳?”
姜老头仔细想了想,扳起指头一一道来:“依我之见,现在大商的各大方国基本上都处在北方地带,也就是小侯爷所说的会大旱的北方或者西北一带,就算是小侯爷所在的周方国,也在西北方向,也处于干旱地带的范畴……至于其他方国就不用说了,基本上全在小侯爷所说的地带……”
“握草,帝辛真的这么逊?汗了,我差点忘记了,帝辛时代的统治核心地带根本不是后来大中国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而是两河流域,就是现在的河北河南,西安等地,就算他的老祖宗武丁等人迁都,迁来迁去,也不脱离这一代大范围,无非是从商丘之类的搬到朝歌,也就是从河北搬到河南之类的,根本没有本质上的解决问题……”
姜老头听得云山雾里:“大中国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是什么意思?”
吴所谓笑嘻嘻的:“也就是说,以后天下的版图会大大扩大,比现在的大商还要大上十倍,不对,是百倍……”
姜老头大惊失色:“真的吗?比现在还要大十倍?岂不是小侯爷以后会成为史无前例的伟大人物?”
吴所谓还是笑嘻嘻的:“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周方国作为都城也没什么意思,还是逃不脱两河流域干旱的命运。如此想来,天下最能做都城的地方有两个……”
“哪两个?”
“一个是江南地带,比如杭州、苏州、扬州什么的,随便选一个都行。不对,现在还没有这些地名,这些地方还是不毛之地,要等到战国时候才有人前去陆续开发,而且,我算算距离,从朝歌到苏杭地带,距离也是挺远的,这不现实……”
姜老头还是云里雾里,他虽然足智多谋,也算是见多识广,可是,几十年来,所行动的范围无外乎整个大商的地盘,也就是两河流域一代。至于外面的世界,那些不毛之地,了解得也就很少很少了,因此,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苏杭。
第951章 害怕妖怪的妖怪
可是,他已经习惯了吴所谓说话的怪异,认为吴所谓是神邸,所以,也并不认为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接着问:“那小侯爷认为第二个可以做都城的地方是哪里?”
“成都呗。”
“成都?”
“你也知道成都?”
“这我可知道。成都不就是西蜀国的都城吗?自从大夏灭亡之后,大商便和蜀国展开了多次战争,据说,武丁大王和当时的王后妇好女将军还多次讨伐蜀国,只不过每一次都无功而返,还牺牲了许多士兵,到当今大王的时代,好像他倒从未去远征西蜀……”
“我去,原来成都这么著名?”
姜老头狐疑:“传说中成都的确很富裕,他们还自称什么天之国……”
“不是天之国,是天府之国。”
“对对对,就是天府之国。据说成都平原沃野千里,风调雨顺,从来没有什么大的灾害,十分富裕,所以他们才自号天府之国。正因为他们极其富裕,所以当时的武丁大王才多次远征,企图征服古蜀国,但是,武丁大王都失败了,其他人哪有本事攻下古蜀国?”
“你不觉得成都作为都城是很理想的吗?”
这次,是姜老头想了想,十分果决地摇头:“成都太远了。就算小侯爷想要迁去成都,我觉得也不太靠谱。而且,要打下古蜀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是,我倒有一个好地方,不知道小侯爷意下如何……”
“什么地方?”
“先不要忙着迁都,先回到周方国,号召百姓大力种植粮食,然后,将粮食全部储存起来。按照小侯爷的说法,这场大旱会持续十几年或者几十年,那么,如果我们这几年大力种植粮食,储存粮食,那就走在了所有方国甚至是大商的前面,等到真正的大旱降临,百姓们饿殍千里,那么,只要周方国开仓赈粮,振臂一呼,根本不用做什么事情,各地百姓便会闻风投奔。只要有了百姓,就有了劳动力,有了兵员,有了足够的实力,而此后的大商则会因为饥饿越来越衰败,带得时机成熟,小侯爷振臂一呼,一举消灭大王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吴所谓觉得这老头终于说了一句人话。
只不过,你周方国这么做了,那帝辛还能做什么?
姜老头苦口婆心:“依我之见,小侯爷不宜再呆在朝歌了,既然大王已经抓获了假的小侯爷和他的随从,那么,小侯爷你就十分危险,大王十分精明,不好糊弄,虽然小侯爷也有神仙的本领,更能未卜先知,可是,凡事总要小心一点为好……小侯爷,我们还是尽快启程去周方国吧,老夫愿意一路护送小侯爷,从此替周方国效劳……”
吴所谓长叹一声:“迟了迟了,已经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小侯爷这是什么意思?”
“只怕帝辛很快就要下令攻打周方国,只等我一回去,真就是自投罗网了……唉……”
“大王真的要攻打周方国了?”
“这还用怀疑吗?现在为止,拥有粮食最多的便是周方国了。大王既然下令全世界购买粮草,那么,如果周方国拒绝,只怕很快就会迎来灭顶之灾……再说,假的小侯爷被杀掉,也就意味着大王的思路已经改变了!只怕今后无论谁和他作对,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了!对了,这些天,你就好好呆着,哪里也别去,也不要再和微子等人的部下或者管家联系,尤其是亲近他们的人都别联系了,以免惹祸上身。到得我占卜安全了,我们才一起返回大周!”
姜老头惊得摸着胡子,不知说什么才好。
吴所谓仔细看他一眼,也不知怎地,他昨日分明看到姜老头鹤发童颜,一天天返老还童,那样子就跟金银子五十岁时候的情形差不多,可是,今天看去,姜老头竟然苍老了。
这老怪物,居然又苍老了。
如果他能从大商一直生活到21世纪,理论上来说,他一天天变得年轻就是正常的。
可若是他停止了恢复年轻,那么,是不是若受德所说——他已经回不去21世纪,也不可能再变成金银子,那么,这一切后面的历史就必须全部改变了?
吴所谓本觉得他非死不可,而且罪该万死,可此时却迟疑了。
如果21世纪已经不存在了,那么,理论上来说,金银子就和这个姜老头无关了。
此时,要杀死姜老头是不是就真的显得多余了?
白天,吴所谓都在朝歌自己的家里。
晚上,他往往会去鹿台。
比起白天时候的热闹,他总觉得晚上的朝歌才更加真实。
或者说,晚上的自己才更加真实。
他踩着月色慢慢回去。
快到王宫的门口时,他停下来。
一轮弯月高高挂在天上。
星辰很寂寥,风也是干冷的,真正的大旱尚未彻底包围朝歌,大商的最后十几年倒数的时光有一种凄美的浪漫。
朝歌,就像是一位年老色衰的美人。
绝世的风姿,慢慢地开始变成了一种厚重的负担。
他越来越觉得夜晚的朝歌才分外真实,分外迷人,好像冥冥之中自有一股神秘的魅力——一种接近死亡真相的本质之美。
只是,在昨日碰到小狐狸的地方,他停下脚步。
他想再见到那只灰色的小狐狸,看看那小狐狸到底会不会讲话。
可是,他等了很久,别说小狐狸了,就连小虫子也没等到一只。
四周静悄悄地,仿佛昨夜的一切都是一个错觉。
他便懒洋洋地:“呔,你这妖孽,还不快快显出原形……”
说完,忽然笑起来,他觉得自己这一声听起来真的是太作了,跟演戏似的。
可是,笑声尚未消失,就听得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这真的已经是我的原形了……”
吴所谓惊跳起来。
可是,他没有跑。
他的双足被生生定在原地一般,死死盯着夜雾深处那一双慢慢显露出来的绿色的眼睛。
灰色的小狐狸在月色下显得非常迷茫,非常不安,而且,距离他三四丈的距离便停下来,很显然是非常惧怕这个陌生人——也许,在它的眼里,这个人才是妖孽?
吴所谓傻了。
他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又掐了掐自己的手腕,疼痛的感觉非常清晰。
可是,他要许久才能发出声音,听起来,倒真的有几分妖孽一般:“天啦……真的有妖怪……真的是狐妖啊……”
“妖怪在哪里?在哪里?我好害怕……你等等我……别跑……等等我……吓死我了……快吓死我了……等等我,不要扔下我……”
那声音很小很凄惨,弱得令人颤抖。
那不是妖怪。
那是一个害怕妖怪的妖怪。
第952章 狐狸精(一)
吴所谓飞奔。
他漫无目的飞奔。
偏偏失去了鹿台的方向,怎么都找不到归路。
身后,风呼呼地,一阵一阵扇在脸上。
他很害怕。
比看到姬发,姜子牙以及陷入世界末日时候的恐惧更加害怕。
甚至比见到没有死去的金银子更可怕。
耳边,一直有那小狐狸的惨呼:等等我,我害怕。
他企图甩掉这声音,可无论怎么跑,总跑不出去,无论怎么跑,都在野外的树林里原地打圈圈。
他怀疑自己陷入了迷魂阵。
他在狂奔里,忽然撞到一个迎面而来的人,甚至没有来得及看清楚来人的面容便倒了下去。
那不是一个人,那是一颗人形的树,一颗大树。
只是,他不知道。
醒来的时候,第一眼便看到天上的月色,很惨很白。
月亮也特别大,特别圆,照得整个世界就像是孤魂野鬼的坟地。
这不是坟地,这是鹿台最高层的巨大花台。
吴所谓一直看着月亮,想起那个猜测:地球便是一个巨大的监狱,流放所有不符合半神人标准的残次品,而月球便是这座监狱的唯一出入口。
许多研究表明,人类真正活动的历史不过几千年,而在这之前的元谋人之类的,本质上根本不是人,而是矿奴,是比鲁星人研究的开采金矿的失败品而已。
也就是说,这座监狱的启动,也就是这几千年的事情。
也许,是从不周山之战毁灭了一切文明之后,破坏了一切的环境,大神们觉得地球毫无意义,不如就当成一个监狱,于是,才有了这一批刀耕火种开始的原始人。
就像这朝歌,直到现在,人们依旧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物质贫乏到了极点,至于医学,文艺,以及各种高科技之类的,几乎彻底停滞了,基本上处于归零的状态。
人们纵然病了,只能依靠一点点草药,或者凭借巫医跳大神,撞大运,所以,这时代的人们,平均寿命竟然只有区区24岁。
也就是说,有许多人根本几岁就夭折了,能活到40岁的简直就是了不起,而能活到70岁,那就神人一般的存在了,所以,才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姜子牙之所以能走红,一定程度上便是因为他的长寿。
长寿,在人们眼里往往成为了神奇和福气的象征,只是很少有人能想起: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
因为活的时间长,到处走动,如果再能掌握一点知识,口才再好一点,那简直就了不得了——在当时无知而愚昧的百姓心目中,那简直就是了不起的神人了,毕竟,许多村民终生无法踏出比县城更远一点的地方。
姜老头从年轻开始就在外面游荡,还去过昆仑山这样的地方修道学艺,他到底学了什么神通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凭借这几十年的见闻有了足够的吹牛比的本钱,其资历和见识的确是远远超越于百姓,甚至是许多一生呆在殷都吃喝玩乐的官员们了。
“小吴,你又看到那只小狐狸了?”
吴所谓吓一跳。
他如在做梦,一直梦见姜老头,也在寻思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