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然知道那黄姑娘很聪明,但女人家的聪明少有像夫人那样的。
    黄姑娘对靖儿好她当然知道,也知道这姑娘一心为靖儿筹谋。但是,这姑娘她……
    不知道怎么说的李萍就想:这姑娘她待人先想的便是一个‘得’,思量着能得到什么,却仗着聪明从不舍得先‘舍’。或许,她是有‘舍’的,面对靖儿,叫她付出多少她都愿意,可换个人,她却不肯吃亏的。
    这怎么可以呢?
    舍得舍得,总归是先有舍才有得的。别人许是觉得自家靖儿跟她在一处,是占了她的便宜。可叫自己这个当娘的看来,这么说也是有失偏颇的。若是把两人看做一体,别人肯迁就她的聪明,未必不是看在靖儿憨厚的份上,毕竟她的算计为的都是给靖儿谋好处的。靖儿是舍得‘舍’,她才能落一个‘得’。
    这真不是自己这个当娘的护犊子,只看自己的孩子好。从蒙古一路上上回来,大事虽没碰上,但小事天天有。她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要不是看在这个小哥是老实人的份上……”如何如何的,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别人许是觉得自家儿子高攀,可她是真觉得,不一定。
    华筝是蒙古公主,若是为了大义不能缔结姻缘,这话另说。可除了华筝,其他好姑娘也很多。不论是农家女,还是商家女,在她看来,都好过江湖女子的。她盼的,也不过是儿子能为父报仇,之后,能找个好姑娘,不管是耕读织布,还是放马牧羊,只要过安稳的日子就好。
    如今,靖安想要跟着先生,成就一番大事。
    她是妇道人家,可也知道这些事,不深入到里面,是看不清里面的弯弯绕的。更知道,凡是能参与大事的,无不是佼佼者。跟这些人在一起共事,能处处都带着黄姑娘吗?便是允许她带着,便是她的武功高能偷着跟着,可她就一定比那么多的能人更能干吗?
    便是聪明人,她也才多大的年纪,自幼长在岛上,见过多少人?经过多少事?是否是万事都听她的才是对的?
    这些事想想,便觉得若是靖儿执意要跟黄姑娘一起,倒不如去江湖闯荡来的好。
    她心里复杂的这么想,可真开口跟儿子说:娘怕你被人坑了,你还是去玩吧。
    又觉得这话实在是伤人的很。可若是跟阿康的关系莫逆,那自己还能放心一点。自己这傻儿子对谁好那便是真好,不藏一点奸。阿康那孩子心思深,倒是面对这种憨人,他能少些戒备。若是他能护着靖儿一两分,有事的时候哪怕给提个醒,那都会不一样的。
    心里这么想着,就一路寻了林雨桐来。林雨桐正跟四爷说杨过的事,结果下面的人禀报说郭大娘来了。她急忙出来,郭大娘已经在小厅里等着了。两人见了礼,郭大娘拿了一双便鞋出来,“我自己做的,手艺不好……”
    不!真挺好的。
    之前郭大娘还给龙儿做了几双绣鞋,都是极好的手艺。
    林雨桐还问说:“大娘是临安人,临安的织锦之术天下驰名,想来大娘也精通此术?”
    郭大娘点头便笑:“自幼学的,便是荒疏多年,也不敢忘。”
    那就好!
    如今棉花才刚刚种出来,这用棉线纺织织布,也只在南地有一些。树棉的棉絮纺织成线织成布,工艺也不算多成熟。如今棉花大面积种植,此法应该推广才是。
    便是想弄出纺织机,但这也不是一蹴而蹴的事。凡事都有个过程。
    林雨桐就叫丫头取了点样品出来给她看,把大致的情况又跟她说了,这么一说,郭大娘便懂了,她一脸的喜色:“若是家家户户一年能有几十斤棉花,穿戴铺盖便能自给自足了。”
    自给自足是如今百姓最向往的日子。有吃的有穿的,有点盈余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年,这便是最最上等的日子了。
    这虽然跟四爷和林雨桐想要的有点远,但有生之年若是能打好这个基础,便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这是郭大娘拿手的事,她应承的特别爽快。像是郭大娘这样的人,林雨桐还找了不少。专门把隔壁的宅子空出来了,收拾出来安顿这些人。院子里跟这边开了一个门,以后那边的事叫郭大娘配合管事管着,再是合适没有了。
    李萍是没想到过来一趟还有这样的事,一时便欢喜无限。这才想起她过来找夫人的缘由了:“……那黄姑娘,好是极好的,对靖儿的心更是十成十。可这……我之前恍惚听了一耳朵,这傻小子要去那什么桃花岛,说是送上去叫人家处置的……这……不能因为喜欢那黄岛主的女儿,就连命都不要。更何况,靖儿何错之有?”
    林雨桐听明白这话的意思了。李萍对黄蓉说不上多喜欢,但若是儿子要娶,她也不反对。可如果因为娶这姑娘去见人家父亲,从而引来杀身之祸,她是一万个不乐意的。
    李萍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来:“……靖儿叫先生主公,又说出不少道理来……”就像是之前说的,什么人做皇帝是好皇帝这些,早前他是万万不会说的。如今这么说了,还说的头头是道,证明有人教自家这傻儿子了,“想来这是先生之功……”
    没错,这段时间,四爷没事的时候确实跟郭靖闲聊的时间最长。如今的郭靖还不是郭巨侠,还是初出江湖的毛头小子。有些事也不是说教能成的,这都得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但如今影响到什么份上了,林雨桐也不知道。
    听李萍这么说,林雨桐就笑:“大娘是想叫我们夫妻劝劝郭少侠吧?”
    李萍不好意思的笑:“这傻小子,我也是没办法。这孩子以前听他师傅们的话……可为了黄姑娘,他师傅们的话也不听了。我这次能回来,还多亏了柯大侠一路接应。只是这路上,柯大侠和黄姑娘有了几次言语冲突,柯大侠怪靖儿没站在他的立场上,一气之下,一走了之。如今在哪我也不知道……便是请来,只怕他也不听。如今见这小子还肯听先生的,我这才厚着脸皮求上门来……”
    可我们劝,人家也不听啊!
    这对cp,真不是想拆就能拆的。四爷和桐桐也怕招人骂啊!如今这粉丝那都是惹不起啊惹不起!
    林雨桐只得说:“大娘你这是关心则乱了。您想啊,这黄岛主只黄姑娘这一个宝贝姑娘,只要黄姑娘宝贝的人,黄岛主哪里能真如何?您还说郭少侠一向听话,为了黄姑娘,娘的话不听,师傅的话听不进去。这做父母的愣是拿孩子没法子。您是如此,难道黄岛主就不是如此。这向来啊,能硬的过孩子的父母,不多!”
    这话……倒是也没错。
    林雨桐见李萍尤自犹疑,便又道:“这个大娘只管放心,黄岛主我是认识的,他不是真像传言中所说的那般,你这心,只管放在肚子里就是了。”
    李萍这才放松下来,又谢了再谢才告辞离开。
    人走了,林雨桐就朝外道:“人走了,进来吧。”
    黄蓉的身影这才闪出来,噘着嘴走进来,懒懒的瘫在椅子上:“真是可恶,人人都当我爹是大魔头。”
    林雨桐就说她:“那是郭靖的娘,亲娘。历尽磨难生下他,含辛茹苦养育他……”
    “不是说他娘……”黄蓉气哼哼的,“是说那老瞎子,若不是老瞎子在他娘面前说这个说那个的,她也不会不喜欢我……”
    那老瞎子也不能叫的。
    好歹是授业恩师!
    林雨桐这么说,黄蓉轻哼一声:“只是那三脚猫工夫,还敢说教靖哥哥武功。靖哥哥都是被他们都耽搁了。”
    呃……
    好吧!这话题不能继续了。
    林雨桐只能问她说:“你是因为郭大娘才来的,如今郭大娘走了,你是不是也……”也走吧!我这也挺忙的。
    黄蓉却突然起身,绕着林雨桐坐的椅子转了两圈:“完颜康家添了儿子,郭靖他娘挺着急的。我也想跟靖哥哥成亲呀,只可惜我爹那个老顽固……”她不开心的跺跺脚,而后道:“你既然跟我爹认识,能不能请我爹来。当着你们的面处理我们的事,也顺便叫靖哥哥在你们面前跟我爹提亲,你们来给靖哥哥做媒人跟我爹说我们的亲事可好?”
    “………………………………”林雨桐一时不知道如何反应,我们替郭靖提亲?这个:“我得跟龙儿她爹商量商量……”
    这种事有什么要商量的吗?黄蓉很不理解。
    当然要商量了,四爷一点都不想沾江湖事的,叫他跟黄老邪提亲?不成的!
    林雨桐不打算为难四爷,就说:“你们跟七公熟悉,不如请七公出面。”
    黄蓉看看林雨桐:“你不是说我一年之内得在府上治伤吗?如今又叫我走?那好吧,我走就是了。”
    说着,再不理林雨桐,转身就走。都走到门口了,又站住脚步,扭头问道:“人家都说要走了,你还不拦着人家。”
    林雨桐白眼一翻,转身进屋去了。
    你就不能等一年再提婚事?
    进去的时候,四爷正给商队那边写密信,见她进来了就问有什么要紧事没有?
    没有!哪里有什么要紧事。
    她凑过去看四爷写的是什么,一看之下才发现,四爷竟是给商队那边去信,叫他们密切注意明教的消息。
    波斯明教已经朝这边发展了,这个动向就得注意了。
    送走了密信,四爷又开始归拢送过来的消息,如今这些消息看的林雨桐头疼。三月的时候木华黎死了,死在了山xi。此人的才干着实卓越,蒙古那么多大将中,只有他不光注重攻,还注重守,凡是占领的城池,特别注意拉拢当地的汉人。这些之前都是金国的地盘,也用汉人来抵抗金人。幸而这人现如今死了,之后金国又朝前推进了一些。这地界其实就是金蒙两国交战区,可以说,也是敏感非常的地方。而且这局势几乎是天天在变。
    看完了这边的消息,又看西夏那边的。西夏国,如今德任是太子,但是西夏皇让太子领兵攻金,认为这样的时机已经到了。但德仁却不想这么做,抗旨了。如今,这个太子位很有些摇摇欲坠。四爷看桐桐,林雨桐便知道,得叫李莫愁亲自走一趟了。
    她点头表示明白,明天就安排。
    四爷就朝后一靠,看下一封。接下来这封,就更有意思了,如今金国的皇帝,也就是后来被册封为宜宗的,如今六十一岁的他病了,而且病体有些沉重。
    林雨桐不太能记得住年号,便是记住年号,又哪里能记得住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
    可四爷记得,他意味深长的道:“要不是这条消息,我还真就给忘了。今年十二月,这位宜宗会病逝。而在他驾崩之后,先入皇宫的不是太子守绪,而是英王守纯……”
    嗯?
    皇家那点事,经历过的人比没经历的人要更清楚一些。太明白这种不是太子的人先入宫里面可能存在的猫腻了。林雨桐不由的问:“后来呢?这皇帝是太子的,还是英王的?”
    “太子的。”四爷挑眉道:“是太子急遣枢密院官及东宫亲卫军官移剌蒲阿,统兵三万屯于东华门街,命护卫四人在近侍局监视英王。之后太子守绪奉遗诏即帝位,改元正大,是为哀宗。”
    这近侍局,是金国的官署名,属殿前都点检司。掌侍从,承奉敕令,转进奏贴。
    这个承敕令,转进奏帖的权利很要紧的。也就是这圣旨都从他们手里过的。
    若不是在这个地方看住了,太子也也不可能有后来的‘奉遗诏即帝位’。
    这一点林雨桐当然明白,她眼睛眨巴了一下,问说:“这若是咱们帮帮英王,叫他顺利继位呢?”
    四爷就轻笑:“别总说我坏,其实这坏起来,你也不遑多让。”
    两口子相视一笑,有些心照不宣。
    也别说谁坏了,反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么多年,熏染的也差不多了。
    林雨桐就问说:“这完颜守绪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啊?!
    四爷心里算了一下:“年纪不大,二十四五岁大小。”
    那这便是快死的宜宗完颜珣的儿子中年纪较小的吧。虽然这完颜洪烈历史上没有,但其他的却没多少变化。
    “太子是完颜忠,但是后来完颜忠病死,完颜忠的儿子被立为太孙,可这个皇太孙完颜铿后来也死,这才立了完颜守绪做太子……”
    林雨桐就不解了:“从这里看,完颜忠是压根就没想叫完颜洪烈当太子,完颜康就更不可能当太孙了……”这不是已经册封了年纪轻,比完颜康也大不了几岁的完颜守绪吗?
    四爷摇头:“太子太孙先后死了,谁也说不准,这再一个太子会不会活到皇帝驾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