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敛财人生[综]- 第1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话一出来,谁都没说话。

    英子看了老二一眼,见这次他没说话,心里一松。要主动背债的事,男人跟她商量过,他说了,“一是为了我爸妈,二是最后为我哥做点啥。”

    就说起了兄弟几个为啥对老大能一再的容忍的事,“还小的时候,真穷的家里没一口吃的,我哥带着我们去街上捡人家的烤红薯皮吃。那时候我小,抢不到,主要是我哥。抢来了,捡来的,他是舍不得吃,先给我们几个弟弟吃了,有剩下的他才吃……别的不想着,就只想着我哥那时候给我的那一口红薯皮……”

    话说到这份上了,还说啥?

    李仙儿一看这一屋子人各个脸上的表情,这次不再说话,关键是不敢了。

    当着证人的面,金家把账摊在了明面上。

    账上有啥?

    都是债。

    除了结婚的开销,历年欠债一共七十三块八毛六分。给李家彩礼三百块,一辆自行车八十二块,另有一笔一百三十二块的。还有些小欠债,这家五毛,那家三毛的,这两月陆陆续续的给还了。

    如今欠债的钱数一共是五百八十七块八毛六。

    接近六百块钱呢。

    按照一个月四十块工资算,这六百块钱得十五个月的工资。

    饶是知道欠债欠的多,可也没想到这么多。

    四爷将这些账单从那本子上撕了下来,“行了,这些债都是我的。”

    金老二拦了四爷:“你一个月才五块钱,一年六十,这得你不吃不喝的还十年……”

    “十年也要还。”四爷挡住老二,“行了,就这么着了。”

    老三气的在下面踢了四爷一脚,嘟囔了一声,“你是不是傻?”

    四爷没言语,只把账单给了林雨桐。林雨桐没看,就顺手放衣服兜里了。脸上半点不乐意都没有。

    金大婶浑身一下子都松了,一下子就哭了出来。整天背着这么一个天文数字的债务,那种做梦都欠着人家感觉,实在是太累了。

    这边算完了,那边又开始算了,各种粮食欠额加起来,有两千三百七十五斤。

    要是按照生产队这么一个分粮食法,老二家真是攒上十年也还不上。

    但老二看了自家媳妇一眼,还是道:“都给我吧,我背……”

    “二哥!”金怪叫了一声,“弟兄五个,干什么你跟老四掂大头?行!老四不说了,以后是干公的,情况好点,愿意拉拔兄弟。但你凭啥啊?你是老大啊还是老几啊?”说着,斜眼就看金满城。

    李仙儿掐着金满城的脊背,两口子蹲在门边,被老三挤兑了,却都不吱声,屁都没放一个。

    金满川能说啥,只道:“老五还小,轮不到他身上。”

    “那还有我呢。”金老三对着张狼剩,“我跟我二哥平分……”

    “我两千斤,剩下的是老三的。”金老二一锤定音,就这么给定下来了。

    分到老三手里也就三百七十五斤,实在是算不得多。一年紧巴紧巴也就省出来了。

    这一分完,大舅就说起了给长辈养老的事。金老头手摆的厉害,“不用!我跟他妈这年纪,还年轻着呢。不到五十岁,充什么老!我爹妈还都在呢。不用他们管了。”没债务,怎么干混不到一口吃的?

    再加上老五大了,有他搭把手,日子还得是好日子。

    张狼剩就点头,“你老哥哥是有福的人了……”

    有啥福?豆腐!

    这不,有福气的话还没说完呢,又嚷起来了。

    为啥?

    这不是说了吗?分家。但这经济上是分清楚了,除了账目也没啥可分的。各自住各自的屋子,各家吃各家的饭。至于房子,如今没宅基地,就都在院子里住着。等将来有宅基地了,就都搬出去。

    用老金头的话说,“将来这屋子空出来,给老五结婚的时候都不用动了。”

    可这话一出,李仙儿不答应了,“凭什么啊?出去问问去。谁家把长子往出分的?长子不离家的道理都不懂!说出去叫人笑话……咱们出去评评理去……”

    就是舍不得那一间砖瓦房。

    金老五太知道那房子是啥成色了,一晚上没说话的他气的道:“不离家就不离家,我将来也分出去,这总行了吧!”

    何小婉轻轻的戳了林雨桐一下,低声道:“她是不是傻……留下就得跟公婆住……”

    紧挨着林雨桐的金大婶很容易就听到三儿媳妇跟四儿媳妇咬耳朵的话,她:“……”耳朵还不聋呢!

    第993章 悠悠岁月(10)三合一

    长子不离家这话虽然也对,但如今不是过去,习俗多少是有些更改的。也看各家的情况而定。如今多数的时候,都是父母跟着小儿子过的。

    家里的孩子多,大的和小的年龄相差大。子女的婚姻问题,都是大问题,解决一个就算是完成了一个的任务了。直接分出去叫自己去过活,更符合现如今的情况。大的结婚了,小的还没成年。要负担没成年的小叔子小姑子儿媳妇肯定有想法,干脆就分出去了。而做长辈的,只要还有劳动能力,就没有说叫大的养老的说法。还得继续努力,把小的再抚养长大,给他娶妻看他生子,到了这份上,老人才真的成了老人了,顺便就跟着小的一块儿生活。

    金家老两口想的也是这个。老五才十六了,婚事少说也得四五年了。要是老大不分家,他们跟着老大家,那老五怎么办?看哥嫂的脸子过日子?

    还有更现实的问题就是,要是如此,老五结婚的房子怎么办?

    老大如今没债务,手里多少还有点钱,不管是再借点还是怎么着,弄个院子简单的盖个房子,应该不算吃力。就算是借债,也不过几十块钱的事,他年轻啊,这点债务算什么呢?家里的这一院子空下来,给老五就能凑活。老两口子到底是不年轻了,你说着要为儿子背债背到什么时候去?

    这话道理只要稍微一琢磨就能明白。

    老大住家里,就得老两口另外给老五盖房子娶媳妇。

    老五住家里,就得老大搬出去自己掏钱盖房子。

    说来说去,就是一百来块钱的事。老大媳妇不愿意认,得叫老两口背着。

    谁也不是蠢的?老二能说啥?他再逞能都没法跟媳妇交代了。人家懂道理你不能可着懂道理的人坑把。四爷就更不说话了,主动背了债了,再剩下的真不是这些当儿子们的事了,只看老两口怎么选择了。

    金老头抽着水烟,头也不抬的问了一声:“老大,你怎么说?”

    金满城跟刚醒似的,一副迷瞪的样子抬起头,“嗯?”了这么一声,然后又左右看看,“咋都行吧。”

    咋都行?

    “咋都行那就行。”金大婶快刀斩乱麻,“要是在家里住,这一院子都是你们的。但将来给老五盖房是你的事。就这样!”

    划算不划算的,你们慢慢思量去。反正离老五结婚还有好几年呢。

    金老爷子在东屋住着,西边说话他都能听见,这会子听见事情就这么完了,还跟老太太嘟囔,“你儿子的运道可比他老子强多了。”

    老太太将脸扭到一边,不稀罕听着老东西说自家儿子的坏话。他狗嘴里最是吐不出好话的,不就是他没能有个孝顺的儿子,但儿子却有孝顺的儿子。

    她轻哼一声,不以为意,心里却想着,你就那德行,你儿子没走了歪路,能活到今儿都算是运道了,还求啥?

    老爷子却‘嘁’了一声,“放在别人家,为了债务非得人脑袋打成狗脑袋。所以说啊,这好儿孙不用多,只出一个有本事的,这后代将来指定是坏不了的。看着吧!我老金家的好光景又要来了!瞅着吧,用不了多少年,我金家在这平安镇,还得是一等一的人家!”

    “能耐啥?”老太太怼他,“就跟你能看得到似的。”

    老爷子一下子给蔫吧了,是啊!这把岁数了还能活几年了?但紧跟着又高兴,“那也没关系。等到了那头见了我爹,也不怕我爹揍我了。没有我,他也没这么些出息的后辈去……传宗接代嘛,我没叫老金家的根断了,还越发的旺了……”

    他是觉得兴旺了,可分了家的金大婶是真不习惯。

    厨房里锅碗瓢盆一分,厨房就空了一半了。

    林雨桐分到啥,两个碗两双筷子。碗还有一个缺口的,筷子四只还不一般长短。

    然后……然后就没有了!

    没有油盐酱醋,没有粮食,什么也没有了。

    家里只有两口大铁锅,这玩意都是不能分的。

    再就是农具也要分,但这是没有四爷的份的。

    何小婉去了她娘家,把娘家破了铁锅花了三毛钱叫人家给补了,就行了。架在炉子上就能用了。英子去了她小姨家,蔡婆子不是在闺女家了吗?那边祖孙两个原本的家当还都在呢。她小姨夫在省城的钟表厂上班,是工人,家里的条件好一些,这些旧东西都不怎么看的上,一直在杂物房搁着呢。英子去拉的时候跟林雨桐说了一声,“都是全套的,拉过来咱两分了。”

    林雨桐不爱用人家用过的,只说乔站长给了几张工业劵块到期了,这回正好用上。

    趁着她们去拉东西,她跟四爷去畜牧站,那里参观的人多,来往的车就多。搭个顺风车就去了县城,把该置办的家当都置办齐全了。回来的时候局里还打发车特意的送了一回。

    等两人冒着雪到家了,小老太那边叫了,叫了老二和老四,给了一人一口袋粮食,“当天就能开火了……”

    小老太会做人,在大面上对林雨桐和英子是一模一样的。林雨桐有的,英子也有一份。结果就是,林雨桐上班去之后就特别放心。英子和老二在家,小老太喊一声两人就过去了。这么个人照看着,在外面根本就不用悬心。

    金老头在家,把一根靠在后院一直没舍得动的老香椿木给截了,截成几个一指厚的墩子。这种墩子剁肉最好,如今一个儿子分一个,小两口做饭,完全可以替代案板。要是不擀面条的情况下,是足够的。反正有大厨房,蒸馒头做面条,再大厨房也是一样的。

    本来只有十平米的地方,还得兼具厨房的功能。

    得赶紧想办法申请宅基地,成了不得不赶紧考虑的问题。

    尤其是眼看就要添丁加口的情况下。

    儿媳妇怀孕,是喜事。也欢喜吧,肯定也欢喜。但到底吧,如今这家里人口多了,想跟后世那样一个孕妇两家几代人宝贝,那是没有的。

    人口高峰出生的那些小伙子大姑娘都到了婚育年龄了,这生孩子可不都是扎堆的生。说怀上了就都怀上了,一个生产队,二十好几号孕妇。

    金家这边就俩。

    金怪说何小婉,“光长了吃的心眼,人就都怀上了咋就你肚子不争气?”

    何小婉白眼一翻,“你要是天天晚上都在家,我说不定早就怀上了。”

    夜游神并没有因为结婚了而少了游荡,以前是十天里有一两天在家,如今是三五天在家。

    这两人都属于心大的那一类,金怪不是真急,何小婉也跟着不着急。私下跟林雨桐说,“生啥啊?就他那怂样今儿能挣上,明儿挣不上的,生下谁养?”

    英子回头跟林雨桐念叨的时候又说:“老三家的一点都不傻。她娘家弟弟小,老三弄几个都补贴她弟弟上学了,再要个孩子,那娘家还顾得上?”

    所以老三不急,她当然不急。

    金家也无所谓急不急的,这个多儿子,往后还会有更多的孙子。

    没有什么生育压力。

    本来分家后,跟婆婆住在一个院子,还有点不敢明目张胆的吃点好的,如今借着有孕嘴馋,婆婆不好说什么,家家的一到吃饭的时间,房间里飘出来的香味都不一样。

    老大那边没炉子,这会子也不好说叫他们盘炉子的话,只借着大厨房的锅灶做饭。拿回来的那一吊子肉,切成丝切成片,炖着炒着反正一顿做完了。

    金大婶真是好心,在一边和面呢,还提醒大儿媳妇说:“如今天冷,挂在外面冻上,不说吃到过年吧,至少能多放几天。”不是要盘炉子吗?看老大那架势又是叫人弄水泥,又是叫人想办法弄石灰的,这是要正儿八经做灶呢。这自家这些儿子就都不会干,正经的泥瓦匠这得请人。就是熟人来帮忙不给工钱,吃饭这少不了吧。到时候有上一个两个的荤菜,好歹体面不是?

    结果李仙儿把肉剁的咚咚咚直响,眼睛不抬,嘴上却道:“……这点肉,都不够一家吃的,还值当留?以前我们家,不说一天吃这么些肉吧,至少三两天也吃一回,哪次不比这点多。我不是那穷日子过惯的人,也过不了那穷日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