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晋擅长以武服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福晋擅长以武服人-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没有。”黄不二有些局促地挠了挠头:“属下只是没想到,自行车还能被当成礼物送到御前。不过,这自行车看着简单,实则对骑车人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皇上年事已高,不大适合再学自行车了。”
  不然老胳膊老腿的,真摔一下谁都承担不了。还不如一开始就拒绝,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看出他这点小心思的舒舒乐:“所以,咱们这次做的不是双轮自行车,而是三轮啊。届时让太孙在前头骑车,皇上皇后坐在后面。保证稳妥又新奇,直接拔得头筹。”
  礼物与孝心的双重表现,效果只会加倍,加倍再加倍!
  效果只要想一想,都觉得肯定特别好的那种。
  为了将之变成现实,舒舒还特别豪迈地挥手:“当然,关于这方面,我懂得不是很多。只将一切都拜托给黄先生,钱财材料等若有匮乏,您随时知会。”
  “只要在万寿节之前完成,别耽误
  了本福晋的大事就好。”
  鞑子……
  咳咳,雍正皇帝生在十月底,距离现在还有两个月时间。
  虽然把两轮变成三轮,好像是个全新的尝试般。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不过大同小异罢了。
  黄不二想着,怎么也用不上两个月。
  可事实上,一直忙活到次年春暖花开,才终于做出心仪的三轮车来。
  还是前后三尺长,后面从一个轮子变成了并排的两个。原本的后车轮位置变成了两个车轮,上面还有一家精美的小车,可以拉两三个人的样子。
  除了形状功能之外,车子的驱动装置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嗯,原本那个实在是太费事儿,也太费材料了。黄不二早就琢磨着该怎么改进一下,只苦于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直到被舒舒旁观者明了几次,他才终于福至心灵。
  发现了链条与脚蹬的妙用,改来改去,将大清版自行车改成了后世常见的那种。
  至此,除了车轮的草胶还是实心的,没办法充气之外,其余诸项,已经跟后世的自行车相差无几。
  如此一来,虽然在行驶中姿势不如前面雅观。
  但速度上来了啊!
  以前的自行车,一日才行三十四里。改完之后,一个时辰就能行这个数。若是路况好,骑车人又身强力壮一直不停地猛蹬,这速度还能上去不少。
  虽还比不上快马,但比牛快多了。
  是个挺过关的交通工具。
  实验通过,宣布新版自行车终于成功时,黄不二再度喜极而泣,哭声震林樾。
  舒舒已经能淡定地掏出耳塞,等他哭完了。
  是的,耳塞。
  因黄不二这个悲伤要哭,喜悦要哭,感动、为难都要哭一哭的家伙。舒舒不得不发动巧手绣娘,给庄子上所有可能遇见他,聆听他哭声的人都做了副棉耳塞,以备不时之需。
  车子终于做完,又恰逢端午将至,舒舒忙不迭将之打扮一新,大张旗鼓地送到了圆明园。
  说是下头工匠做的,送给皇阿玛消遣。
  而事实上,三轮车一进宫,就被太孙给霸占了。因他说要好生磨练技术,来日好拉着皇玛法、皇玛嬷与玛嬷一道儿,体验坐车与骑车的新鲜。
  雍正虽然有些不满,但孙儿也确实一片孝心。
  遂也不再坚持,只分别与皇后、裕妃坐在了三轮车的后车斗上。
  由永瑛拉着,绕着圆明园缓缓而行。
  成为圆明园一景,佳话无限流传。久而久之的,三轮车竟然成了子孙孝顺长辈,丈夫疼爱妻妾,手足友爱的关键性道具。
  仿佛家中没有辆三轮车,都跟不上潮流似的。至于那车骑行不雅,不如骑马坐轿彰显身份?呵呵,连太孙都骑,皇上、皇后、裕贵妃都坐的车。您什么身份,还能尊贵过这几位去?
  没见现在和亲王出来进去的,都骑自行车吗?那位爷是出了名的,全大清除了福晋谁都勉强不了。
  能让他如此,肯定没有别的理由,只单纯因为车子好!
  得说不管古今中外,名人的带货效果都是首屈一指的。
  指他们爷孙父子三个,就把三轮车,自行车带成了京城新宠。
  原本还哭,愁车子价格高车是卖不出去的黄不二都开始哭订单太多,忙不过来了!
  可怕极了他这汉子嘤嘤嘤的舒舒摆手:“那就不是你该操心的范畴了,是搞饥饿销售,还是安排着扩大厂房,加大产量。是我跟爷该考虑的事情,你得擦擦眼泪准备进入下一个研究了。”
  哦,或者说不能完全称之为研究,而是变现。
  把原本过于精巧,不适合量产的东西好好研究一下。尽可能保持性能的同时,让工艺简单一点,能够实现量产。
  开始的时候,舒舒还怕黄不二有抵触情绪,不肯好好配合。
  结果刚开诚布公地谈了几句,他就如小鸡啄米般地连连点头:“同意同意,福晋放心,属下心里欢喜着,再没有丝毫抗拒。”
  “这样能将师傅的成果流通大江南北,让所有人都知道康熙年间有这么个了不得的黄大师。属下就算一辈子开展不了属于自己的研究,也无怨无悔!”
  那师傅即一切的满满孺慕,看得舒舒心中忐忑,忙不迭找借口溜了。
  就怕晚来一星半点,这家伙又开始说起当年他师傅多心死如灰,多艰难刻苦。
  说着说着,豆大的眼泪就噼里啪啦掉下来……
  黄不二愣,赶紧追问了句:“却不知福晋下一步想要生产什么呢?”
  生产什么?
  果断去暑扇啊!
  今年可是雍正二十年了,换算成蝴蝶未曾煽动翅膀的时间就是乾隆七年。距离那个历史上记载酷热成灾,死亡过万人的乾隆八年只有一年光景了!
  既然恰逢其会,手中又有黄不二这张王牌。
  那肯定能毫不吝惜地打出去,早早地未雨绸缪啊!比如提前一年,就让祛暑扇在京城、山东等蔚然成风。用验燥湿器+钦天监,预测明年的干旱与酷热,再尽可能多地囤冰。
  数管齐下,争
  取让热灾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黄不二差点儿哭给她看:这,这都过了端午节了,暑气正浓呢。您,您有这个打算倒是早说呢!
  舒舒能说她没想起来,忘得死死的,最近才终于想起来还有这么一茬儿?
  果断不能啊!
  所以一切,都是见黄不二醉心自行车、三轮车,没忍心打扰。横竖祛暑扇早就被黄履庄黄老研究出来,也悉数交给了你。照葫芦画瓢而已,本福晋相信你绝对可以……
  一摞子高帽戴过去,特别轻易地就说服了黄不二。
  素来急福晋之所急的他立马展开了夜以继日的忙碌,终于在六月过半的时候,将祛暑扇简化到可以走进千万家的程度。
  舒舒赶紧弄了一批送到园子里,皇上皇后住的九州清晏、婆婆裕贵妃处,还有皇子皇孙们念书的地儿。
  众人翘首以待,等一个祛暑扇也跟着风靡全国。
  可事实上,也不知道是这东西价格太高,还是夏季已经过半的原因。总之,便有帝后、太孙等频频赞叹,这个祛暑扇的销量也还是差强人意。
  偏偏和亲王福晋就不信那个邪!
  坚信好物并不会被埋没的她啊,不但没有马上叫停,反而还加大了生产。并拒绝降价销售,宁可让许许多多的祛暑扇都堆在仓库中吃灰。
  惹不少迷惑,也有不少亲友上门,细细询问过其中究竟后,劝她赶紧及时止损。
  免得生产越多,赔的越狠。
  对于真心关切的,舒舒自然认真听了,但不改。阴阳怪气的那种,直接拿出她和亲王福晋、当今太孙生母的气派来,吓得她们瑟瑟发抖。
  久而久之的,也没人再往她面前絮叨了。
  次年,雍正二十二念念夏,酷热成灾,祛暑扇身价百倍,且一扇难求……
  作者有话要说:  涉及黄履庄与其发明的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在2021…09…1900:21:50~2021…09…2000:48: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岁岁江月120瓶;可口可乐yyds、凊凊泠泠10瓶;戴草帽的蜘蛛5瓶;漫奴、dolphin、山有木兮桃花吟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0章 、抗灾
  而此刻;原本该因为赌气赚上一笔好大钱的弘昼跟舒舒正在圆明园九州清晏,认真回答雍正问题:“嗯,考虑清楚了;皇阿玛!”
  “儿子、儿媳决定将库存的四万三千两百一十七座祛暑扇;全部无偿捐献给朝廷。”
  “助力朝廷,助力皇阿玛把这次难关过去!”
  “对!”舒舒微笑:“还有府上库存的冰,也可以一道拿出去。不管怎么说;先把眼前这关过去。”
  不管是验燥湿器的检测结果,还是钦天监推断。
  亦或者舒舒记忆中的历史。
  这次突如其来的热灾都不容小觑;必须得谨慎对待。不然万千无辜生命遭厄,皇帝公爹的日子也别想好过!听说这会子,都已经有人撺掇他下罪己诏了。
  甚至有守旧派的臣子见缝插针,试图将天灾与人祸联系在一起。
  言说如此,是皇上不遵祖制;过度重用些个三教九流之辈。使什么物理、化学人才居于庙堂;压得许多治世良才抬不起头、喘不上来气。以至危及国本,故触动天罚云云。
  听着很扯,实际上也特别扯的理由。但却精准地,踩在了某些人心里最最阴暗之处。
  皇上、太孙都尤其重视理化。
  可十年寒霜,一拳一脚打拼过来,终于跻身庙堂的老大人们根本对此毫无了解。他们精心培养的后辈们也一样,一直视之为旁门左道;甚至奇淫技巧。过度用之,会使人怠懒、消磨斗志,荒废骑射等。
  太·祖爷七大恨祭天,十三副铠甲起兵到如今。
  靠的,就是所向披靡的八旗兵勇。所以什么都能忘;骑射根本绝不能忘……
  一帮子因循守旧,只知道排除异己巩固自身地位的老朽!
  舒舒心中暗骂,想着决不能让他们得逞。否则的话,这刚刚萌发的科技小幼芽就得被连根拔起,再没有重新发展起来的可能性。甚至连儿子的太孙之位,搞不好都要受到牵连。二宝永璧这个理化方面的突出人才,这几年余事不管,只专注此道的他们夫妻……
  真·牵一发而动全身。
  哪怕为了一家子老小的安全呢!
  自打入了夏,天气就酷热难当。乃雍正六十多年人生中,从未经过之酷热。虽然朝廷积极防备,早早就在各处设卡,免费分发防暑降温的药物,可还是不断有人中暑。而且非但京城,天津、直隶、山东、山西等地,也都快马来报言说今夏酷热成灾。
  雍正忧心不已,雍正焦头烂额。
  这时候弘昼夫妻主动上门,无偿捐献所有库存的举动,让他难得露出了些许笑纹:“冰倒是不必了,毕竟你们那一府人也得耗用。这酷热不知持续到何时,总不好委屈了你们。”
  “那祛暑扇,皇阿玛便不与你们客气了。这就派人取来,分发京城与天津、直隶、山东、山西。”
  “便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好歹给百姓点慰藉。朝廷没有抛弃,也不会抛弃他们!只要朕在,就一定积极处理水旱雪蝗等一切灾异!”
  “皇阿玛仁心仁德,实在天下黎民之福。不过……”舒舒微笑:“不止是态度,还有能力。只要有足够的冰跟祛暑扇,此事并不难解决。祛暑扇这边,儿媳跟我们爷来的同时,已经暂停了其余所有事宜,全力以赴做祛暑扇。”
  “冰就更好解决了,直接用硝石制!”
  “简单易行,还可反复利用。就是造价略高,但在灾异面前,一切就微不足道了。”
  横竖,现在大清也不差钱。
  主要顺顺当当的,把眼前这难关过去,并预防即将到来的夏秋连旱。
  历史上,此次旱情影响严重。受灾面积极大,甚至因为灾民过多,朝廷放宽了乾隆五年刚收紧的禁封政策,默许灾区的流民由喜峰口、北古口、山海关向丰收的热河、盛京迁徙。
  为了顺利度过这个难关,也为了数以万计的百姓生命安全,舒舒表示:“救灾如救火,若是朝廷财政上有什么困难的话,和亲王府愿意全力支持。”
  “是啊!皇玛法。”弘昼也跟着点头:“这个时候,您就别跟儿子客气了。好好歹歹的,先把眼前一关过了。”
  雍正笑:“你们两个倒挺舍得。”
  又是祛暑扇,又是要主动捐钱的,还张口就不惜倾家荡产。让雍正欣慰之余,也忍不住开口调侃。
  弘昼挠头笑:“本也托皇玛法洪福,才有幸积累起来的钱财。便是为您分忧而花去了又何妨呢?横竖儿子与福晋在,那些个优秀人才也都在。”
  “想要千金散尽还复来,其实并没有多难。重点是皇阿玛,您得好好的!”
  说到这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