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立电影人-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租。不过一直赔着也是不好,运营费用太吞资金了。

    莘野眼珠一瞬不瞬,好半晌后突然开口:那就开吧。

    啊?谢兰生不明白了,不是不能覆盖成本吗?

    要是只靠文艺电影那当然是覆盖不了,不过可以想想办法,从别处想想办法,用其他的营业收入补影院的账面亏空。谢兰生想要的,他都给。即使听着天马行空,他也会想方设法给。

    同时放映商业电影吗?我不大想这样做谢兰生说,文艺影迷一向高傲,甚至可说自以为是,他们会进文艺影院,自己觉得挺special的,但未必想进商业影院的某个厅看文艺片。

    是单纯的文艺影院。莘野回答,你别管了。文艺影院被建起来你再参与一些工作。

    哦

    也别租了。莘野说,直接买吧。

    啊???

    这个年景该直接买。

    好谢兰生并没概念,但他感觉要大资金。

    不过,莘野此时话锋一转,兰生,你也不是20几岁了,筹备电影、摄制电影需要消耗大量心思,现在还要管理论坛、开电影节、办交流会、管理基金、管理影院太累了。

    去年,因为深感没厂标的DV导演们需要观众,只自己人聚在一起观看讨论远远不够,谢兰生跟一个叫作周维维的老艺术家打擦边球,在北大的人文社会学院搞了一个社会观察影像展,可说白了,在实质上,它就是个独立电影展。DV导演们把纪录片和一点点现实影片带到影展给观众看、听人评价、与人讨论。谢兰生负责选片,他同时也是主席。这独立电影展是打着人文社会学术交流的旗号才拿到资质的,谢兰生在这些年中对与官方打太极已颇有心得,成了专家。这首届的独立影展便吸引了1000多人次。

    还好。谢兰生把他两只脚都拿到了坐的凳子上,盘着腿,两手摸着两只脚踝,说,论坛都是小版主管了。电影节是一年一次,而且,主要还是周维维做,电影节在举办以后交流会也开的少了。至于那个文艺影院肯定还是深蓝管理。我可能就看看基金,看看投资,没了。

    莘野轻轻叹了口气。

    莘野,谢兰生说,文艺导演比较孤独,而在中国尤其如此。可是,我不累,我很高兴。

    莘野:

    昨天下午开完会后那十几个导演都说,这个时代并不需要深刻的东西。我没办法这样认为。我觉得,任何时代都很需要深刻的东西。

    他们还说,文化就是娱乐大众,这个世界娱乐至死。同样,我没办法这样认为。文化有它一生下来就必须承担的使命。镜头里的人被关注,镜头外的开始思考。有些题材是可以在商业、文艺中求平衡的,我很支持,但有些题材、有些故事却没办法变商业化,它们也需要生存空间。有时候,电影、小说比新闻要更加艺术、更有力量,它们不能被淹没了。当然,目前,中国这些文艺电影还基本上比较幼稚,甚至莫名,但,它们需要空间来好好发展呀。

    我知道。莘野说,我全力支持。

    宝贝儿,谢兰生又哈哈笑了,你可真好。

    莘野眼神一动:你第一天知道这个?

    谢兰生说:不是。我知道了八年多了。

    莘野两脚左右一分,把盘腿的谢兰生的木凳子给拉过一截,卡在自己膝盖之间,凑过去,而后右手拇指食指捏着谢兰生的下巴,一扽,扬起脖子吻上对方挺饱满的两片嘴唇。

    阳光照在他们两个长长的眼睫毛上。

    莘野办事一向迅速。

    两个月后,春节刚过,深蓝影业宣布改组,搞出一个分公司来。

    这分公司还购买了某广场里的一栋商业用房,房屋单价每平米8000,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合同总金额为20,000万元,整整两亿,卖方叫嘉美置业公司。



    第78章

    合同上写,签订合同10日以内,深蓝支付其中一半,其余房款办理按揭,中国工商银行同意最高提供一亿按揭。

    莘野本来打算收购一家地产的子公司,包括全部股权以及债权,这样,他就可以在市场上独立拿地、自己开发,不过后来他又觉得现在没有太多精力,于是退而求其次,直接购买商业用房了。

    不过,这个商业房屋的应付款付完之后,深蓝资金基本没了,账上只剩3500万元。

    这还多亏2003年十一深蓝上了一部片子,2004年春节又上了一部片子,一共净收6000来万。

    谢兰生被数字吓着了。

    他知道,这是用来开影院的。

    可,两亿也太夸张了!

    而且房屋建筑面积远远大于影院需要!谢兰生想,莘野是打算用其他的那些地方养电影院吗?

    抱着一点歉疚、一点担心,一瞬间,谢兰生想摄制一个商业电影试试看了,反正现在正筹备的文艺电影进展迟缓。被禁的这些年里,他肯定会冒出一些商业片的点子来,但迫于无法公映也只能按兵不动。

    他想自己掏腰包拍,但让深蓝当出品方,拿分成,帮莘野与深蓝影业尽早填平账上亏空。

    另一方面,他也想用公映机会宣传推广文艺影院,要知道,解禁后的首部电影+商业片两个噱头才能引发最大效果,让更多人好奇、关注。再有就是打打名声,培养观众,让部分人愿意去看他未来的文艺电影,看他的闷片。何况故事他也喜欢。

    谢兰生把自己想法跟莘野一一说了,莘野又与平常一样支持他,百分百地。

    好。谢兰生说,那,莘野,我马上又进剧组了,咱们好久不能见了。

    嗯。这状况也经常发生。

    谢兰生手搂对方腰,用胸膛去贴莘野的,抬眸,对视:别忘了,平时天天都要通话,每两小时发个短信。

    当然。他们一直都是这样。

    你可千万不能漏了。谢兰生笑,踮脚去吻对方下巴,学着那部港中合拍的电影的经典台词,说好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作者有话要说:  霸总来了!!!莘霸总!!!

    最后一句,《霸王别姬》啦。

    前面似乎忘记说了。这篇文,基本上,所有出现过的香港、台湾、美国、欧洲、日本等地方的导演、电影名字都是真的,比如提过的《纵横四海》《英雄本色》《无间道》《真实的谎言》《毕业生》《七武士》所有大陆/内地的导演、电影名字,都是架空的

    管理商场要啥资质咱也不知,就这样吧。

    开文艺影院是所有的文艺导演都梦想的,但今天也实现不了。目前中国文艺片的市场太小受众太少,几乎没有固定受众群体(欧美日本是有的),虽然偶有文艺电影票房尚可,但基本要靠铺天盖地的宣传来造出声势,还是资本运营的结果。

    现在就有一个百老汇,北京有,上海好像也有,但还是靠商业那边来养着文艺这边。

    但2017年开始,全国艺术电影联盟搞了一个什么活动,有100家还几百家电影院会拿出一个厅专门放映文艺电影,有兴趣的可以查查加盟名单。

    商业、文艺没有高下哈~但主角是独立电影的导演,这篇文的侧重点肯定不会是商业电影。商业肯定需要迎合,独立本质不在这里。但并不是说,独立导演拍的片子,就肯定闷,就肯定没票房,这不好说。

    2003年就有三大独立电影节了:云之南记录影像展、中国独立影像展、北京独立影像展。打擦边球办起来的。

    几个电影的大论坛(比如曾经最大的后窗看电影)这个时候有点没落了,网易有个电影板块慢慢地变红火了,因为请到不少名导开设专栏发表帖子。

    第83章 《一见钟情》(六)

    决定好拍商业片后; 谢兰生便开始准备《一见钟情》的梗概了。他脑中有许多故事; 最后选了《一见钟情》。

    因为早有故事雏形; 差不多只用了两周他便填好全部资料,去电影局申请审查,有点激动; 也有点忐忑,一直担心需要修改。

    结果,兰生完全未曾料到; 他啥东西都没递上去。

    电影局的人告诉他:别人只交剧情梗概; 你需要交剧本全文。

    ???谢兰生问回复的人,我需要交剧本全文?

    对; 有些人交剧本全文,谢导您就包括在内。对方语气斩钉截铁; 否则不能被审查的。

    没办法,写吧。

    兰生开始战战兢兢地用电脑撰写全文。他知道; 别人故事大致内容没问题就可以拍了,他呢,电影里面每句话都没问题才可以拍摄; 压力自然是非常大。

    终于; 在2月末的时候,他把剧本《一见钟情》全文26000字交上去了,从此开始漫长等待。谢兰生只觉得,等过审的这个过程,等资格的这个过程; 又温柔,又残酷。他一路走来,有一些浪漫,也有一些悲壮。

    在谢兰生焦急等待审查结果的过程中,莘野的深蓝影业又想出品一部电影。

    不过,因为刚刚买了嘉美在某广场的一栋楼,深蓝账上只剩3500万了,全部投在某导演的一部贺岁喜剧上了,此时看到好的本子,莘野又不想错过,又没有资金。谢兰生知道,莘野看好这部片子。

    谢兰生本以为莘野会请人注资深蓝影业,用深蓝的股份换钱,或者,请人注资一部分,自己再掏一部分作为枕边的人,谢兰生他非常清楚莘野还是有点富的。只是这样的话,莘野他在深蓝影业的股份数会少一些了。

    然而莘野竟然贷款。按理说,要开影院的商业房屋已被押给工商银行做按揭了工商银行同意的是最高提供一亿按揭,深蓝影业已经拿满,不能用它再筹款了,而在谢兰生说他想开文艺影院这番话前,莘大影帝并没想把资金投在房产这些东西上,一心一意出品电影,办公地点是租来的,也没法儿拿去质押,深蓝应该弄不到款。

    可谁知道,莘野竟然开了先河,用还没拍的两部电影从银行借出钱来了!

    在好莱坞,片子需要先卖版权,片方才能拿着合同向各银行申请贷款。在那边,影视公司贷款需要保险公司提供担保,而保险公司的前提就是看到预售合同。可现在,莘野一无所有,就能从银行借出钱来。

    到3月14号,虽然还没正式放贷,但是深蓝贷款3500万这事儿已板上钉钉,深蓝与那民营银行开始修改合作协议书。这样,双方签订协议书后,深蓝便可拿着协议与演员等签订合同,等到合同清楚显示这部片子一定会拍,银行再正式放贷。

    这银行是民营银行,在政策上并不很严,因为2004年Q1效益不好,它决定担这个风险,毕竟,深蓝影业出的电影目前为止还没赔过。

    那个新片的大导演有一点儿大嘴巴。民营银行还没放贷,他就说的人尽皆知。

    所有的人都被莘野这番操作给惊呆了。

    还没拍的两部电影竟然就能贷出钱来?!这么虚的一个玩意居然也能借出款来?!

    人人感慨,深蓝影业太会玩儿了。

    还有一个中银国际的partner说了个奇闻轶事:2000年,莘野还在美国那时,互联网泡沫破灭,IT公司纷纷破产,整个硅谷极其萧条。当时莘野一个朋友拥有一家B to B(公对公)的公司,也眼瞅着就完蛋了,然而莘野给这朋友出了一个新的招儿:推出个让企业客户按年付费的全新plan,而在当时,网上这些IT服务全部都是按月付费的。因按年可享受9折,同时减少accounts payable的工作,差不多有一半企业改为选择按年付费,那朋友的公司资金一下变得充裕不少,于是挺过那次危机,而他2001年为造噱头在多个场合都公开说过:这个主意,是金像奖入围影片《xx》的男主演给我出的!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影视圈的人又感慨:太会玩儿了。

    到3月末时,谢兰生的《一见钟情》审查结果下来了。

    在看到了修改意见时,兰生脑子嗡的一声。

    非常非常非常不好。

    需要改的地儿超多。

    而且,最最严重的是,电影局的审查认为,《一见钟情》核心剧情存在问题,需要修改。

    谢兰生他简直呆了。

    这电影的核心剧情、高潮部分需要修改?

    可,没法儿改。

    这些如果被去掉了,这电影将面目全非,换句话说,若按意见全修改了,这电影也不存在了。

    兰生想起环球影业要求改掉《生根》那次。乡村血夜若没发生,《生根》将会变得无力。现在,《一见钟情》也是一样的,甚至更严重。

    上一次他尚能拒绝,可这一次,他无能为力。无能为力。

    他以后要怎么办呢?

    谢兰生拎着本子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