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立电影人-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它按电影六个主角的顺序来剖析剧情,一一反驳营销号写的主角经历简单粗暴,甚至逻辑不通: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去岳阳》的男二号吧。喜欢跳舞的男二号被亲人们重重阻挠,他们认为这不阳刚,娶不到媳妇,强烈反对他去学舞,也反对他去报考。接着,后半段我们发现,男二因为过于压抑,于是寻求刺激,开始偷东西摸东西,最后他被班上一个女同学给当场捉住了。他被学校开除,没毕业,也没学舞。这逻辑没什么问题。在心理学上,这叫冲动控制障碍,如偷窃癖、纵火狂,一般自己控制不了。

    可是!我们来看几个镜头。首先看看是这个截图'图',还有这个截图'图',我们发现,男二在跟女同学到校长室里做复盘时,摄影机却几次带到窗台上面的大鱼缸,还有里面的金鱼。我数了数,鱼缸里有几十条鱼,这绝对是电影导演故意为之,不是随手摆的。好,我现在继续讲解。在东亚文化当中,鱼总代表性欲繁衍,鱼水之欢指的就是宽衣解带颠鸾倒凤,太极中的双鱼追尾也象征着阴阳相合生生不息。因此,在东亚电影里边,鱼经常隐喻性欲。比如,今村昌平的《鳗鱼》里,鳗鱼贯穿电影始终,男主角将鳗鱼养在一个小小的鱼缸中,这可以被解读为是他对欲望的囚禁,影片一半时,他见到了鳗鱼独自在赤道上产卵繁育,于是终于决定接受女主以及她的孩子,最后,他将鳗鱼放回河流,欲望终于获得解放。还有韩国电影《圣殇》还有泰国电影我本来对这个隐喻有一点点拿不准,但,男二他们离开以后,谢兰生对鱼缸、金鱼这个特写'图'让我确定了,自己没想多。

    想想也是。如果男二只是偷窃,他何至被学校开除呢?因此,这段内容应该是,他为显示自己不娘非礼(强吻?)同班女生,用这个让人知道他很阳刚,跳舞没事,谁知最后事与愿违,学校给了顶格惩罚。

    也就是说,他的回忆不是真话!至少,不全是真话!他对曾经的朋友们并未说出全部实情。

    好,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去岳阳》的男一号吧。在前半段,他的画作总被撕掉

    咱们现在再来看看《去岳阳》的女一号

    好,六个角色,六个隐喻,这些不可能是巧合了。这部电影的后半段,所有人都有所隐瞒,而真实的成长经历需要观众仔细挖掘。也就是说,片中六个男女主角在长大的过程中,在想出人头地的过程中,都做过自己知道并不那么正确的事、自己其实并不那么喜欢的事。

    所谓成长的代价,一方面是梦想破碎,一方面是天真不再。如果光看表面故事当然也是说得通的,就只能看出来前者,只有发现背后隐喻,才能看出来后者。我想这是谢兰生作为导演的用意:对大多数成人来说,梦想破碎是显而易见的,天真不再是被深藏着的,当夜深人静,细细品味,才发现自己的灵魂也变了些,总有那么一些无法启齿、难以为外人道的东西。

    另外,如果只看表面故事,他们六个梦想破碎是自己的原因,可若看背后隐喻,才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的原因。可能,《在岳阳》的表现手法也跟审查有关系吧合理猜测。】

    这篇影评发完以后十五分钟,微博上面一个大V装作自己偶然看到的样子,转了出来:

    【??????

    !!!!!!】

    其他人也开始跟进:

    【熊英俊v:不是吧???!!!】

    【娱乐乐乐乐v:???感觉自己没带脑子】

    【巴拉巴拉老巫婆v:昨天晚上刚去看过,但是,什么金鱼,什么什么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我今天晚上再去看一遍等我repo】

    新未视频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几小时内竟引发了无数兴趣!

    人都需要成就感,即使只是电影时也需要成就感。他们希望与众不同,展现品味格调。

    网友们纷纷mark:

    【好神奇。】

    【去看看】

    【先存着。】

    【还没见过这种手法。】

    谢兰生见热度起来了,想了想,发朋友圈,并选择了电影局的分组,说:

    【网上网友想太多了,没想过逃避审查'握手'。】

    可事实上还真有点。男二号是一个同志等等情节不易过审,可现在,片子里面没直接说,一切源于网友推测,应当没事的。

    谢兰生想显得乖点儿。事实上,他一直都显得乖,但也只是显得乖了。他被禁的十二年里也显得挺乖的,电影局让他去接受训话他就去,态度也好,被上个副局长说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他就是没说过什么硬话。

    上映的第三日起,《去岳阳》的票房激增,虽说跟商业电影还是有着相当差距,一天一千万左右,周六周日两千万左右,可跟其他文艺片比这个成绩相当不俗了。最后,首周票房定格在8000来万。

    绝大多数电影观众对《去岳阳》是喜欢的。这部片子男女主角加在一起有六个人,很多,而观众们在观影时总是想着下个故事下个隐喻,有期待,并没感觉非常闷,反而找到一些乐趣。

    他们说:

    【看懂了。】

    【太牛了'跪下'。】



    第122章

    当然,也有人骂神神叨叨、故弄玄虚。这么多年谢兰生也早被骂得相当习惯了。

    到周末,《去岳阳》的观众口碑滚雪球般到了顶点,电影却是下映了。

    新未视频再次宣布,《去岳阳》周一开始会在新未视频网上文艺影院上线,想看的人可以点击,并说,这是谢导为了中国千千万万文艺导演而勇敢做出的新尝试,如果谢导都不成功,这个口碑都不成功,无人问津,没有订阅,那其他人走这条路也一定是走不通的。不得不说,新未视频把煽情牌打得很足。

    第131章 网络(二)

    比较顺利地; 《去岳阳》在新未网上文艺影院正式上线。

    因为此时热度正高; 不到两天; 《去岳阳》的网络订阅已经超过两千万了。

    这跟新未那些最赚的网络大电影不能比,可2000万个电影观众对文艺片相当可观了。

    各大媒体对文艺片此次试水十分关注,基本全给了电影大篇幅的深度报道。

    xx新闻说:

    【近日; 谢兰生的电影新作《去岳阳》在院线上线7天后以付费点播的形式登录新未网上文艺影院,采用非会员4元观影,会员半价的付费模式; 在两天内取得了破2000万播放的好成绩。虽然它与某些电影的播放尚有差距; 这数字也足以振奋中国文艺片市场,对中国电影行业具有巨大的意义。

    对文艺片片方来说; 网上文艺影院既能增加发行渠道,增加电影收益; 又能扩大影响力,提高关注。目前; 文艺电影想拿排片进退无路困难重重,此次新未勇吃螃蟹,获得业内一片好评。

    而对观众来说; 新未网上文艺影院提供了新观影渠道。他们只要花4块; 就能看到电影院里无法见到的文艺片了。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连《人民日报》都发表了支持新未的文章:

    【谢兰生的电影新作《去岳阳》在院线上线7天后以单片点播的形式截止至10月xx日,电影上线72小时时累积播放已超3000万。3天之内,豆瓣猛增三万余人观看《去岳阳》并且打分。

    新未网上文艺影院同时开放欧美佳作,为喜欢文艺电影的观众们开了扇窗过去,文艺电影的观众们似乎总是苦觅不得; 新未这次扶持举措获得影迷一致盛赞。

    新未网上文艺影院,将在未来继续采用院线+网络这个模式,甚至采用单一网络的新模式,扶持那些零排片的优秀国产文艺电影,这不仅也

    据悉,除《去岳阳》,在xx青年影展大放异彩的四部片《x》《xx》《xxx》《xxxx》《xxxxx》也将陆续登录新未网上文艺影院,同时,欧美经典文艺电影,比如艾伦伍迪的《月光下的魔法》也会在新未与观众见面。】

    对新未的漫天推广谢兰生并不反感。

    挺好的。

    谢兰生也真心希望网上影院能做起来,不被砍掉,他选择跟新未合作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在权力与资本的夹缝中拍电影。

    诚然,电影是为大屏幕而生。电影观众聚精会神,叙事节奏更加多样,电影导演无需担心他的观众调换频道,而且,在大屏幕上,电影细节更加清晰,摄影、灯光、演技、道具,一切一切更为繁复,表现力更强。而对观众来说呢,可以感受现场氛围,可以

    可谢兰生非常明白,对有些导演来说,能被见到就足够好了,如同20年前左右不支求被盗版的他自己。新导演的文艺电影想进影院如同登天,而片子侥幸上映过的老导演们也不容易,因为首战若是失败导演就不会有新机会了,这一辈子就一部片的导演大有人在,甚至可以说,一个导演几乎没拍第二部 片的机会,处女作能听到响声的导演是天之骄子。可是,新未网上文艺影院也许是个新的渠道,4元一位,积少成多,这个模式未必不好。谢兰生想,3天电影3000万点击,他的分成是25%,这样算来,他自己在3天赚了3000万元,而《去岳阳》上周三四五在电影院上映那阵,他却只有不到1500万,院线分走另外1500万,他自己的这个数字会给同行带去希望。

    另外,电影需要更多渠道。美国电影票房占比大概只有四分之一,DVD占比高达四分之三,可中国片太倚仗票房,因此,大家更像在挣快钱,所谓噱头十分重要,电影公司全想着冲第一二天的票房数字,互相抹黑、互相倾轧也基本是家常便饭。

    此外,谢兰生也想绕一绕目前这个审查机制。独立导演、文艺导演对审查总讳莫如深,不过,线上电影审查标准比线下电影宽松得多,现在的网络大电影实施的是两次备案制,即规划备案和上线备案,最后拿节目备案号。大电影向视频网站提交资料,视频网站通过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信息备案系统统一备案,不用公示,视频网站把握尺度,广电并不审查成片。而院线电影采用的是一备二审制,省级广电部门负责各单位的初审工作,广电总局电影局负责电影片的终审工作,虽然部分地区的终审权也已下放到省级。电影需要由出品方向电影局进行申请,电影局进行公示并且审查梗概、成片,一部电影的出品方要先拿《拍摄许可证》,而后,这部电影拍出来后,省级广电审查成片,出品方领取片头(龙标)、添加片头,广电总局终审成片,最后发放《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和《数字电影技术合格证》。院线电影不是备案就可以的,因此,兰生觉得,有些电影如果实在没有把握拿到龙标,不如绕过龙标,这总比在网盘上面到处发送链接的好。

    网络可能对独立电影人来说更加友好,虽然,线上线下统一标准的那天也许并不遥远。

    对《去岳阳》这个成绩,新未视频的吴九一给谢兰生打电话说:谢导!《去岳阳》在新未网上文艺影院这个收益,还有它带来的关注、流量,让咱们的文艺影院算是拿到开门红了!我们看了,不少观众在看完了《去岳阳》后,又点击了其他片子。管理层让我们部门在这一块再加加力。

    好的。谢兰生手捏着电话,那希望新未视频多签一些文艺电影,不管是大导演的,还有小导演的,不能进电影院的,比如影展获奖作品。我也会推一些好片。

    那谢谢谢导了。

    嗯,谢兰生说,不客气。

    又是一个周末过去,《去岳阳》的点播量竟然突破5000万了,豆瓣上面打分的人又激增了5万多人,马上就要成为谢兰生当导演25年来打分人数最多的电影了。过去,谢兰生被打分最多的电影是2008年的回归之作还有2013年那部片子,都有16万多人,接着是《星河》《圆满》《苍茫大地》,8万多人,可《去岳阳》现在已有12万人去打分了。

    兰生觉得,有点可怕。

    网络竟有如此力量。

    谢兰生正胡思乱想,莘野过来,问谢兰生:在干什么?

    嗯,谢兰生靠着沙发,把笔记本放在一边,说,豆瓣上,上映10天《去岳阳》的打分人数竟然已经超过12万了。太惊人了。按这个算,当然不一定准,《去岳阳》的观影人数说不定是历史最高。以前,我的片子主要是靠影院还有盗版传播,前者价格高、后者人一过了新鲜劲儿可能就不想看了,电驴、YYeTs上面那么多片呢。这回经过酝酿、推广,电影观众凭着冲动花4块钱去买来看,很有成效。

    莘野深深地看着他:嗯。

    哈哈。

    莘野又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