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立即射杀。
这次跟寇骁出来的副将是赵刚,他点了最前排的两百人,跑进树林,他们都是天天在山林里训练的士兵,一入山林敏捷如猎豹,所过之处连树枝树叶都没有颤动。
很快,树林里就传来控弦射箭的声音,紧接着是几声惨叫,但并没有维持太久,树林又恢复了寂静。
寇骁叫来李茂盛二人问话,李茂盛擦了把头上的汗水,说:启禀将军,是五个羌人,他们应该是西边的民族,扮成商人,雇佣了大燕人给他们押货,卑职与小武本想靠近去看看他们车上装了什么,没想到被发现了,这才被一路追了过来。
倒是省了诱敌之计,等他们把人带回来再看吧。寇骁打发他俩去休息,然后让人多起了几座火堆,将破庙照的亮堂堂的。
一炷香后,赵刚手里拖着个哀嚎不断的人过来,丢在地上,瓮声说:将军,此人是他们一行的首领,叽里呱啦的说了一路,属下半个字也听不懂,其余的还没来得及问。
寇骁绕着那羌人首领走了一圈,见他胳膊和大腿上分别插着两支弩,脸上身上都是荆棘划伤的伤痕,整个人像个血葫芦。
寇骁用脚抬起他的脑袋,用官话问了一句:你是何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对方又是一阵叽里咕噜的乱嚎,寇骁也听不懂,他能听懂南越十里八乡的几十种语言,但异族人的鸟语实在没机会接触。
他又把李茂盛叫来,问:他说的是什么?
李茂盛也不是完全能听懂,但连蒙带猜地也能了解一些,他似乎是说他是行走东西的商人,来南越做生意的。
问问他,为何见了你们要追,而且面对弓弩手还敢瞎跑?
李茂盛把话手舞足蹈地复述给对方听,他说的磕磕巴巴,寇骁觉得这简单的几个字好像特别难似的。
将军,他说他们以为遇到了盗匪所以才追着我们来,然后看到了大部队,自知不敌便撤退了,他没想到我们会派人追击,于是跑的更快了。
他们运的是什么货?从哪来到哪去?
他说,他们运的是一种矿石,在西边蜀郡挖掘的,一路送到南越,是要卖给寇寇将军的。李茂盛以为自己听错了,再三确认,对方果然说的是寇将军,而不是什么赵将军李将军。
哦!寇骁露出兴味的表情,本将军怎么不知道自己何时和羌人做了生意?
他说,这种矿石能烧火,在他们当地是神石,他是废了好大的劲才运出来的,并且买这种矿石的人还说,以后还会需要更大的量,他这才千里迢迢运来的。
寇骁突然想到了西郊那片工厂,据说那片工厂每一个都要烧非常多的木柴,李煦甚至担心用不了几天,闽州附近的山都会变成光秃秃的山,尽管每棵树砍完了都种上了新树苗,但树哪是一年两年能长成的。
如果说谁最需要可以燃烧的东西,那一定是顺王,可李煦会借他的名义和羌人做生意吗?
应该不会,就算要借别人的名头,雷家是更好的选择,那到底是谁干的呢?目的又是什么?
寇骁让人把这群人看管起来,又亲自去看了他们运送的货物,掀开篷布,牛车里果然是一块块黑色的石头,实在看不出来这种石头还能燃烧。
他丢了一块石头进火堆,并没有看到大火焚烧的场景,他还以为自己被骗了,但烧了一会儿后,那块黑色的石头表面果真燃烧起来了。
这倒是有些像木炭。姜秋明站在他身旁说。
南越冬日也没几家会烧炭,你说到底是谁会买这黑乎乎的东西?
姜秋明和他想的一样,第一个想到就是李煦,王爷应该会喜欢吧,但也说不好有其他人看到了南越缺燃料,毕竟木柴价格一直在涨。
寇骁点点头,我写封信,派人把这些人连同货物一起秘密带回去,交给王爷审查。
将军,您相信顺王吗?
这有什么信不信的,他难道买个东西还要借用我的名头?理由呢?
姜秋明低声说:如果这种石头非常珍贵呢?或者是朝廷禁止买卖的东西,他不方便用自己的名义购买。
他才来南越多久,就能和羌人搭上线?谁牵的线?他身边那几个人肯定空不出手,雷家的人还是他后来招来的那群人?寇骁摇摇头,不可能是他,王爷如果真要算计我,不会用这种手段。
不如这样,属下带他们回去,参与审查,看看王爷的态度,这样咱们也可放心些。
寇骁没有反对,他斜了姜秋明一眼,打趣道:你不是说自己是墙头草吗?都要倒去顺王那边了,本将军更不信你才对。
嘿嘿,将军说的啥话哩,属下那是开玩笑的,怎能当真呢!咱们可是从小到大的交情。
嘁,交情算个屁。不过寇骁也没怀疑姜秋明,他的这群副将未必个个忠心耿耿,但要背叛他也没那么容易。
******
第二天一早,队伍分出了一百人押送着车队回城,他们改头换面,甚至给几个羌人化了妆,然后日夜赶路回到闽州。
那羌族首领伤势严重,正好队伍里有医匠有药材,把伤口处理好后丢上牛车拉着走了。
到了闽州,李茂盛亲自去报的信,他递上寇骁的亲笔信,将事情的经过告诉李煦,有些腼腆地说:将军说,卑职是王府的人,让卑职来带您去军营,就以视察军情的名义。
黑色的矿石能燃烧?李煦瞪大了眼,惊喜地差点跳起来,真是缺什么来什么,这不就是煤矿吗?可这时候就有人使用煤矿了吗?
历史上什么是开始使用煤作为燃料的他可不懂,不过史书记载未必真实,这种东西既然存在,迟早有一天会被人挖出来的。
就不知道是哪个神人挖出来的,而且还这么曲折地运到南越来,等等,他问:他们的目的地是闽州城吗?
这点问过了,他们只说在离闽州西郊一百里外的山脚交货,以此推断,对方应该是在闽州城内。
哈,这可真是太感谢对方了,要什么来什么,走,一起去看看。李煦走出大门,上了马车后把寇骁的信仔细看了一遍,信里写的内容和李茂盛说的完全一致,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一点也不像寇骁的风格。
居然还在生气。李煦无奈了,完全没料到寇骁的气性这么大。
第132章 男人的心思真难猜
等走到一半,李煦叫李茂盛上车说话,人高马大的异族少年坐在马车里,瞬间觉得马车有些拥挤。李煦抬头看他,发现他又长高了,按这势头长下去,估计能突破两米,这在现代也是不得了的身高,真不知道他吃什么长的。
他先问了李茂盛在军营的情况,学的什么东西,过的习不习惯,对方规规矩矩的答了,长手长脚缩在一起,看着有些拘谨。
那你将来如何打算的,是想继续留在军中效力,还是回到本王身边?
李茂盛挠了挠脑袋,卑职挺喜欢军中生活的,一群男人在一起,也挺自在,说话做事都直来直往,王爷身边虽然也好,但卑职心眼少,容易被人利用,还是不给王爷添麻烦了。
李煦同意了,李茂盛如果留在他身边也只能做个侍卫,不如留在寇家军有用,你用的是什么武器?
卑职使枪,和寇将军学的。
李煦没想到他还能得寇骁指点,看来确实是个不错的人才,不过天生神力的人应该更适合用大铁锤做武器,如李元霸的双锤,改天做一对给他试试。
他借着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寇将军他们走到哪了?大家可好?
李茂盛确实是个没心眼的,想都没想就回答:卑职回来时他们已经走了一半路程了,今日应该快要抵达上杭了。
哦,那速度挺快,这几日寇将军心情如何,可有异样?李煦这几天心情起伏的厉害,脑子里总会想起寇骁那日闷闷不乐满腹心事的样子。
他一开始以为是自己那番话导致的,后来想想不至于,如果论收买人心,他要重建军营的事更加能收买人心,可那是寇骁只有高兴没有防备的,那就只能是其他问题了。
明明在书房时,寇骁还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挨揍了眉头也没皱一下,怎么没多久就抑郁了呢!
这男人的心怎么就那么难猜。
李茂盛想了想,说:开始两天好像是有些不开心,总是找机会和卑职切磋,您瞧,卑职脸上还有伤呢,赵副将也是如此,军中凡是身手过人的都没逃过此劫,大家都说寇将军可能是吃错药了。
李煦头疼地想看着稳重,没想到还是孩子心性。
那寇将军可有受伤?你说前两日,那后来如何了?
后来就好了,不过也不一定是好了,也许只是因为碰到了那群羌人所以转移了心思,不过,也有老一辈的士兵说,将军可能是想女人了,思念一个人的时候就是这样,忽喜忽悲的,哎。
你叹什么气?李煦好笑地看着眼前这个半大的孩子,感觉他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一样,还有吴进和刘树,有时候真的会有自己在养孩子的错觉。
李茂盛红着脸说:卑职只是想到自己的身份,将来怕是不好娶妻,他们都说南越的姑娘娇小玲珑,怕是承受不住卑职如此身高。
李煦脸皮抽了抽,又瞥了李茂盛的胯下一眼,心想那群兵油子,真是什么话都敢说,这受不住的哪里是身高差距,明显是开车问题啊。
不过这估计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时候的男人三妻四妾呢,只有男人精尽人亡的,想想皇帝那三千后宫,真是可怕,一天睡一个也睡不过来啊,就跟做鸭子似的,不对,做鸭子还能收钱,做皇帝不仅要付出体力还得付出金钱,真是亏大了。
军营到了,李茂盛直接把人带进地牢,李煦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一排排笼子一样的牢房里关着不少人,这些人蓬头垢面疯疯癫癫,简直不像个人了。
这画面有些刺激肠胃,李煦强忍着没吐出来,跟着李茂盛走到一排牢房前。
就是他们了,这五个就是羌族人,那批货就是他们的,他们的脚夫则关在另外一个牢房里,军师正在查验他们的身份。
第85章
李煦随意看了一眼,并没有问他们话,而是让李茂盛带他先去看看货。
出地牢的时候见到姜秋明等在门口,李煦疑惑地问:此时怎么也劳动军师了,您尽可以陪在寇将军身边,本王会处理。
姜秋明行了礼,安安分分地回答:是将军交代卑职回来的,怕您身边没有可用之人,而且事情涉及到将军的声誉,他很关心。
李煦审视着他,突然笑了起来,只是笑容有点冷,寇将军这是不放心本王吧。
姜秋明急忙否决,没有的事,王爷您误会了,将军对您的信任犹如大山稳固,确实是为了助您一臂之力才把卑职派回来的,王爷您若是嫌弃卑职能力不济,卑职不插手即可。
李煦无所谓他参不参与查案,但因为自己的猜测,心情瞬间有了起伏,也是奇怪了,最近怎么老是因为寇骁的事情生气呢?这可不像自己的性格。
来到仓库,李煦看到一堆黑色的石块,走过去看了几眼,并不能认出来是不是煤矿,毕竟他没见过煤矿刚挖出来的样子。
寇将军将石块丢进火堆里试过,确实能燃烧,但火焰并不大,有点像木炭燃烧的样子。
那确实是煤矿无疑的。李煦面带笑蓉,捡起一块煤放在手里反复地看,然后让李茂盛去将那几个羌族人请来问话。
记得态度客气些,带他们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再准备点吃食,好好招待了再送来见本王,对了,是不是有人受伤?找个军医去给换个药,药里加点安神的东西。
姜秋明看了眼李煦的表情,往后退了一步,低下头想:老狐狸!这是要算计人了吧,难怪一眼就看透他们的目的,真是精明的很。
李煦自己也去吃了饭,喝了茶才在议事厅里等候着。
也没等多久,李茂盛就带着五个异族人进来了,其中一个是被另外四个人抬着进来的,那几个人叽里呱啦的囔囔着,语速太快,李煦也听不太懂。
送他们过来的士兵硬压着他们下跪,朝李煦行了礼就退到一边,手里的长枪对准几个异族人,一旦他们有异动,绝对血溅三尺。
李煦扫了他们一眼,看年纪都是三十左右,人长得高但很瘦,皮肤黝黑,脸颊凹陷,颧骨很高,眼睛是正常的黑色,看着有些像是藏族人群。
李煦摆摆手,和颜悦色地说:还没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先不用跪了,给他们赐座,再上杯好茶来。
士兵们立即撤枪,搬了椅子来放在李煦对面五米远的地方,提着异族人坐下去,然后给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