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听完心里舒坦极了,自小李煦事事压在他上头,好不容易头顶上的这座山移走了,他自然是不希望再看到他的。
那咱们海上那条线还要留着吗?那边的胃口越来越大了,这次竟然想让咱们送铁矿过去。
咱们可没少收岛上的金子,赵家能有今日也全靠他们资助,这条线是万万不能断的,万一将来咱们母子失了势,海外那座岛就是咱们最后的退路了。
也多亏了你外祖父当年救了那个人,否则哪有这种好事。赵姬再三交代三皇子,万万不可向人透露此事,哪怕是身边最得用的心腹和妻儿也不行。
儿子明白的。三皇子陪着赵姬用了膳,听闻桌上的馒头是加了红糖制作的,顿时食不下咽,如果是在他府邸,他肯定把这没眼力的奴才打杀了。
勉强吃了几口,三皇子就离开了皇宫,他如今在宫外建府,年底就要娶妻了,路过东宫时,他忍不住眼馋,也不知父皇何时会立他为太子。
因为之前朝堂上拥立他的声音太多,三皇子被皇帝冷淡了一段时间,赵姬敏感,发现了不好的苗头立即让赵家人撤了上诉,才让三皇子的日子好过些。
他们也分析过,短期内皇帝肯定是不会新立太子了,得徐徐图之才行。
******
小剧场:
老攻:瞧我岳父多可怜,亲儿子送个礼都扣扣索索,敷衍了事,为他默哀。
皇帝:我儿子孙女真孝顺啊,送了我这么多合心意的好东西,比金山银山好多了。
第120章 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吧?
李煦准备建王府了,他原本看中的地是在寇府边上,一块上千平的空地,建个二层小别墅,还能留个小花园,跟上辈子比算是非常不错了。
但寇骁却万万不能同意让王府龟缩在寇府旁边,面积还不到寇府的十分之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他这几日都在城内闲逛找地盘。
但王府的选址真不容易,太小的不行,太偏的不行,贫民太多的不行,热闹的地段肯定也找不出那么大的空地,可把寇将军难住了。
不过寇将军日日在街上游荡,以致于街上的闲汉都少了,男女老少们上街都觉得空气清新了许多。
南大街上,纪韩宇和姜秋明的房子正在建,寇骁打从这里经过时都会停下来看两眼,听说这地方是李煦给纪韩宇选定的,因为买地的钱不够,才把隔壁家姜军师的房子包圆了,可见对纪大人是真爱无疑。
寇骁冷笑一声,纪韩宇那个白面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软绵绵的,刚来南越时还是个病秧子,这种人哪配得王爷垂爱。
往前走了几步,寇骁心里恍然一惊,难道王爷就喜欢这种小白脸?毕竟刘树也是个白净俊美的小少年。
他抬头看了眼越来越毒辣的日头,吩咐亲卫去找把伞来,六月的天撑伞也不算太夸张,不知道能不能白回来一点点。
亲卫们惊悚地看着寇骁以及他头上的那把伞,这也没看出要下雨啊,不对,他家将军不是连下雨都不撑伞的么,这是怎么了?
南大街上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平日里还会打开门相互间串门唠嗑的邻居们,也纷纷做了缩头乌龟。
东家里的老爷在院子里绕来绕去,焦急地问:管家,寇将军今日是第几次经过我们家门口了?
老爷,第三回 了。
要完,都第三回 了,他该不会是想来抓本老爷的吧?
管家心想:不至于吧,老爷您的官职那么小,寇将军还能亲自对您动手?太大材小用了。
他安慰道:应该不是,老爷安分守己,尽忠职守,将军说不定是对隔壁那家姓杨的下手呢。
哎,你忘了,前年建阳县修河堤,老爷不是也参与了么。上头那群王八蛋贪了不少,本老爷也拿了一点点,说不定被寇将军知道了呢。
不能够吧,那件事不是完结了?那几位大人都被抄家了呀。
就是这样才糟,怎么就漏了我呢,说不定寇将军这是要秋后算账。
老爷,您真不至于。
西家老爷推开小妾的奉承,跑去正妻屋里唠叨:我说,寇将军这几日在咱们门前走来走去是什么意思?家里没出什么事吧?
他夫人斜了他一眼,又自顾地低头绣花,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老爷您干没干坏事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我这我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啊。
嗤,那上个月是谁为了个小贱人打伤了雷家的一位郎君?也不想想,雷家如今是王爷的人,你都色胆包天了。
那不是事先不知道吗?后来不是把那小贱人发卖了吗?哎,你快想想,咱家里真没什么事吧?大郎二郎他们也都还乖。
夫人呸了他一嘴,老爷闲着蛋疼就去书房里看看书,你家大郎二郎才上私塾的年纪,能干什么坏事?您还是自个反省去吧。
老爷心气不定,甩袖离开,嘁,臭婆娘河东狮。
南大街人人自危,寇骁用手指比划着几家院子,然后让随从把门牌记下来,回去算算拆了这几家有多大,够不够给王爷建王府。
随从早看透了他家将军的目的,乖乖地把那几座府邸记下来,为这几家人默哀了一刻钟。
寇骁回到府里,就被老太爷召唤了去。
他日日在外闲逛,城里风言风语不少,自然就有不少人到老太爷这里来探口风,万一有事也能提早做准备,有几家自认为不端正的人家都开始打包行李了。
骁儿啊,你最近忙什么呢?老太爷笑眯眯地问。
最近闲着无事,就在街头逛逛,感受一下大马路的平坦,真别说,城里的路这么一修,走起来舒服多了。
只是闲逛?最近军营里没什么事情发生?老太爷也觉得不能够,寇骁什么时候闲下来过,就算军营里没事,他也会带着人去剿匪,顺便收刮点战利品回来。
寇骁喝着今年新出的茶,听说都是顺王送的,感觉茶水都特别甜,您想问什么就问吧,别拐弯抹角的。
呵呵,这话说的,就是关心你的行踪。老太爷自知问不出来也就不管了,转了个话题又问:你这十八也过半了,何时娶妻啊,可有看上的人家?
这是老话常谈了,寇骁见怪不怪地回答:我跟母亲说过了,就喜欢王爷家的小公主,准备等她及笄礼过了再说。
老太爷一下子打翻了一杯茶,忍着怒气不敢发,你你这是要让寇家绝后吗?
别这么说,孙儿活的好好的呢,哪来的绝后一说。寇骁眼皮抬了抬,漫不经心地说:对了,有件事正好想和阿翁商议一番。
老太爷冷哼道:这个家你做主就好,何事要与老头子商议。
还是要的,我记得六姐姐今年十六了吧,还没定人家?
老太爷心下一惊,你怎么突然关心起你庶姐来了?然后又是一喜,难道是想介绍给王爷?
寇骁重重地将茶杯拍在桌上,不是,跟您说了,别打王爷的主意。那可是他的人,怎么可能让家中姐妹占了先。
第76章
不管老太爷的黑脸,他继续说:既然六姐姐还未定亲,那您准备准备,给她招婿入赘吧。
什么?老太爷震惊地站起来,站的太急,血脉上冲,人脑子一晕,差点摔倒在地。
内堂里的老夫人本不想出来见寇骁,听到这话也顾不得太多,急冲冲地跑出来问:招什么婿?
寇骁到底还有孝心,扶着老太爷坐下,替他拍了拍胸口,又揉了揉脑袋,您别急,您不是天天怕寇家绝后吗?那正好,给六姐姐招婿,以后生的孩子都姓寇,不仅她可以,其他几个姐妹同样可以招婿,这么一来,寇家不就枝繁叶茂了吗?
听听这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不能人道了呢。寇家都需要靠招婿来维持后代繁衍了,多可悲啊。
老夫人惊呼一声,大声哭了起来,快,快去把他老娘喊来,我倒是要问问她,怎么当娘的,是不是也能同意儿子如此大逆不道。
寇骁此举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既然认准了李煦,那自然是不可能娶妻的了,哪怕将来李煦娶妻纳妾,他恐怕也很难接受一个女子,既然没有后代,那不如让家中姐妹招婿入赘,他到时候选个可心的孩子继承名下,寇家至少不会绝后。
寇夫人来的很快,听完老夫人边哭边喊的话,整个人晃了晃,她焦急地冲到寇骁面前,抱着他问:儿啊,你你是不是身体哪里不适?
这话问的隐晦,但在场的人都听出了意思,这几年寇骁南征北战,受过的伤自然不少,说不定哪次就伤了根基了呢。
老太爷睁开眼睛看过来,老夫人也不哭了,紧张地看着寇骁,寇骁被这三双眼睛瞪着,嘴角泛起个恶劣的笑容,没有,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不过也差不多了。
什么叫差不多?还有救吗?
寇骁又是叹气又是摇头,情绪低落地说:没救了,我喜欢男人,不可能娶妻生子的。
话落,其余人愣住了,良久不能言语,还是寇夫人一把抓住他的手确认。真不是伤了那里?
真不是。
寇夫人笑了,那就好那就好,喜欢男人嘛,不算什么大事,不想娶妻也无所谓,纳几个妾生几个孩子就行,要是有看顺眼的,再选为嫡子。
老太爷和老夫人虽然不这么想,但觉得也没那么令人绝望了。
可惜寇骁没打算让他们如意,不,我不娶妻,我对女人不行,你们赶紧安排招婿的的事情吧,要是没有看中的人选我可以从军中挑选,放心,肯定都是人品可靠的大好儿郎。
说完这个,寇骁就离开了,不管身后几人会闹成什么样,这个家他自小就看透了,父不慈母不爱,祖父祖母也是算计居多,实在没必要为了后代委屈自己。
家中姐妹那么多,留一两个在家里有何不可,不都是寇家的血脉吗?
从围墙翻到隔壁,现在刘树不在这里,寇骁有时候偷懒都是直接翻墙过来,靠墙的位置就是李煦的院子,他一来贺遵立即就发现了,李煦头疼地想,看来确实不能把王府建在寇府旁,否则还真拦不住这吃了熊心豹子胆的家伙。
寇将军翻墙翻的很顺吧。
还行,毕竟墙不高,军中随便来个小兵都能翻过来。
但他们没那么个胆。
寇骁把这话当奉承,坐到李煦对面,拿出一张纸铺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末将这些日子走街串巷,看了不少地方,发现还是南大街的地段好,家家户户齐整,风水好,适合建王府。
李煦没想到他这几天在外闲逛是为了自己的房子的事,心里有些异动,但本王记得,南大街没有地皮了,最后一块地被纪大人和姜军师建了宅子。
没有地可以买啊,这几家寇骁在地图上画了个圈,这五家正门都在南大街,位置极好,只要拆了重建,这整条街就是王府了。
南大街并非只是一条路,而是有好些岔路组成的一个住宅区,从地图上看,寇骁选的地方正好在姜府前面,如果王府建在这里,还能和纪韩宇做邻居。
李煦把地图还给他,不必了,本王建个宅子而已,没必要劳民伤财的。这些宅子可不是之前拆迁的那些破房子,补个小院子就能成,这笔拆迁费太贵了。
王爷太委屈自己了,不信您等末将上门问问,这些人家若是知道自家要拆了建王府,肯定万分同意的。
李煦瞥了他一眼,得了吧,他们见到你上门,吓都吓死了,自然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但私底下怎么议论就不好说了。
您真是觉得末将会动粗?不至于,这点小事不至于,末将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会明白的。
李煦还是没同意,而且他有了新想法,他为什么一定要住城里呢,城郊大片大片的荒地没人要,随便圈一块都能建个庄园,可比小别墅拉风多了。
他把自己画的设计图给寇骁看,不劳寇将军费心了,本王决定在东城门外建王府,寇家的山庄就在附近,那块地很适合种东西,本王到时候可以在王府里开辟田地,种植作物,还能养马养狗,绝对比任何一家都大。
但王府建在城外,不够安全吧?寇骁想着那块地的位置,倒也不太反对。离军营也不是很远,每日让将士们去王府前跑一圈应该能震慑宵小之辈。
可别,本王可不想每日被骚扰,这东城楼太旧了,等年底农闲了就招役夫重新修个城楼,到时候把王府圈进来,连着东郊的一整块平整的地都圈进来,本王准备在王府附近建个私塾,专收八岁到十岁的孩童,教导他们识字,否则等他们长大了还是个文盲,到时候再教导更费劲。
这想法自然是好,但实施起来真不太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