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爷,您不如替我与父亲说说,让我弃商从政,也给个一官半职,我肯定能做好的。雷骆信誓旦旦地保证。

    这个以后再说,先去把剩余那些女子安排到办公室,本王亲自面试。

    咦,王爷您要亲自面试啊。不如让小人替您把关吧,都是些泼妇呢,怕您招架不住。

    这话引起了李煦的好奇心,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容易遭遇碰瓷,于是让人在办公室里摆了个屏风,雷骆负责面试,他负责暗中考察。

    近百人的女性应聘者,到了今天来到这里的却只有寥寥三十几人,雷骆给李煦打过预防针,说是那些女子有些找到了好的雇主,有些沦落到妓院娼寮里卖唱卖身,还有些被夫家强押回去了,嫌她们丢人。

    剩余的这三十几人就有些一言难尽了,李煦隔着屏风打量一遍,也没找出几个相貌端正举止文雅的,她们中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无人供养的孤苦老人,听到王府招人,且没有限制,想来混口饭吃。

    李煦点出十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让吴进领出去,带去郡守府,让户政司的官员查一查她们家中可还有人,家里有子女的让人领回去好好赡养,没有子女的送到城中慈幼局好好安置。

    雷骆嘴唇动了动,转身小声告诉李煦:王爷,城中的慈幼局早形同虚设了,官府根本无力供养。

    李煦也猜到会是这种情况,说:那就告诉相关官员,自今日起,重新把地方整出来,要钱还是要粮到本王府上领取。

    雷骆虽然不知道李煦家里有多少钱粮,但从他父亲透露的消息得知,怕是不会太多,不过他父亲离家一个月了,相信带去的红糖也卖出不少,钱财肯定是能赚回来的。

    那些家中有子女却不赡养老人的,每日让衙役上门问候一遍,给本王盯紧些。

    年纪大的一走,剩余的二十几人就看着清楚些了,如果是现代,李煦招人都会写上年龄限制,不会闹出这种笑话,但这个时代不同,许多大匠人大医者大文豪都是上了年纪的,他们用一生的精力积累经验,到了晚年才有点成就,这样的人来多少他都是收的。

    雷骆指着一个面上刺青的女子问:你叫什么名字年纪多大,脸上的刺青是什么?

    那女子用手掩面,低头小声说:奴无名无姓,今年十七,这刺青是家中主母所为,因郎君看上了奴欲纳奴为妾,这才被善妒的主母毁了容貌赶出家门。

    雷骆翻了遍简历,找出了一张无名氏的,空白的简历表看着就让人头疼,他问:那你会做什么?

    奴会打扫会洗衣做饭。

    雷骆翻着白眼说:这些我家中奴婢都会,还有其他的吗?

    那女子头更低了,弱弱地不说话。

    雷骆往屏风后瞥了一眼,拿起笔准备在简历上写个差,笔还没下,就听屏风后的人问:你可会采茶?

    那女子听到问话惊讶地抬头,想了想说:曾在家中摘过茶叶,也制过茶,但不知是不是大人所说的采茶。

    李煦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留下吧,明日开始上工,每日以采摘的茶叶数量结算工钱,具体的明日再说。

    女子喜极而泣,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急忙下跪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其余人见此,纷纷表示自己也可以采茶,雷骆拍了拍桌子,指着一名才七八岁的小女孩问:就你,你也敢说自己会采茶?

    那小女孩是同自己母亲一起来的,母女俩的身世也足够写成一篇血泪史,但李煦这里不是善堂,不是谁都帮,不过最后他还是留下了这对母女,只因她说自己擅厨艺,女儿可以做些打扫的杂活,不会白吃饭。

    会做饭的女人多的是,但敢说自己擅厨艺的就不多了,正好旁边就有食堂,李煦让她去做一道菜来试试,做好让雷骆试吃,他觉得不错这才将人留下。

    剩余的人里,李煦还挑出了五个绣娘,其余的给了路费就打发走了。

    雷骆把留下的这几人信息采集好,写成了册子,这本册子将会是顺王府的花名册,就不知道半年后这里头有多少人能留下来。

    李煦这回招聘招的都是合同工,没有终生制这一说,每个录用的人都有半年的试用期,试用期后不能转正的还是得打回原籍,不少人哭求着要卖身,李煦面不改色的拒绝了。

    这在雷骆看来是很不能理解的事情,世族大家之所以奴仆多,就是因为一代代相传下来的,奴生下的子女也是奴,除非被打杀发卖,否则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顺王如今正缺人,为什么不把这批录用的人收为家奴,要知道家奴也是一笔财产啊。

    尤其是有手艺的匠人,父传子,世世代代都为主家服务,如果谁都像顺王这样慷慨,不愿意替他做事了随时可以解除合同,那万一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匠人跑了呢,岂不是损失惨重。

    李煦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他并不想背负太多陌生人的人生。合同工多好,他出钱,别人出力,做的好他就赏,做不好他就罚,至于怕他们跳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爱走就走呗。



    第56章

    当然,这批合同工都有个最低服务年限,和赖三他们一样,都是五年,在这五年期间,他们想走也走不了。

    都写好了吗?李煦站在雷骆身后问。

    雷骆点头,把名册交给他,李煦并不急着看,交代他:明日开始采茶,你去问问你兄长那可招到足够的工人没。

    雷骆又想叹气了,王爷,您为何一定要招女工还必须是年轻的女子,这样的女工不好招啊。

    很难吗?他们家里不愿意女子抛头露面?

    这倒不是,城里虽然规矩大些,但许多人家妇人也是要上山下田的,但是他们不懂您为何要专招年轻女工采茶,怕您那个

    李煦思考了很久才明白他的意思,这是怕他会朝这群女工下手啊,自认为清心寡欲的顺王殿下满头黑线,我看着像是饥不择食的模样吗?

    雷骆讪讪笑着,您当然不是,但别人不知啊,何况您单身至今,府里也没个妻妾,难免被人怀疑嘛。

    李煦又好气又好笑,那寇骁也至今未婚,外头可有传言说他有不良嗜好?

    雷骆继续笑着,寇将军呵呵,他们哪敢胡乱议论寇将军,要掉脑袋的。

    轮到本王就敢了?李煦找出了症结所在,还是他太温柔太善良了。

    他来到南越后还没发过威,民众眼里,他就是个爱钱的王爷,每天卖这卖那,尽会赚他们的钱。打从李记食杂铺开业后,他们的钱都存不住了,就算今天忍住没买什么烤鸡,明天说不定就忍不住买了只烤鸭,哎,都怪顺王。

    第103章 你是好人吗?

    李煦上辈子就明白一个道理,光靠武力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有时候钱比其他东西更好用。

    你告诉他们,因为本王这批茶只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采摘烘焙后才会更香,每日辰时开始采摘,中午管饭一顿,休息两刻钟,下午到酉时末,若是家人不放心,可以全程接送,这采茶女一天的收入肯定不低,你去问问哪家能抵制得了这种诱惑。

    雷骆也是知道工钱的,心动极了,要不是王爷只招女工,他都想去了,他悄咪咪地问:王爷,小人家中也有许多年轻貌美的婢女,天天无所事事,可以让她们去采茶么?

    可以,随你,公私分明即可。

    是是,一定秉公办理。雷骆高高兴兴地走了,心里默算着家里最多能出几个工人,采茶的时间短,工钱高,大不了这几天家里的家务都让男的做,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消息也不知是怎么传出去的,开始有人嘲笑雷家不愧是商贾之家,竟然连这种钱也不放过。等第一天采茶结束,结算工钱后,雷骆靠着家中十二个婢女一天净赚十五两银,多少人家看着眼红,悔的吐血,扼腕不已。

    十五两啊,能去李记食杂铺买多少只烤鸡烤鸭啊,能买多少桶豆油啊,就算去买上等的良田,十五两也能买三亩了,这还只是一天的功夫。

    第二天,许多人家都纷纷把家里年轻的姑娘或者媳妇子送来,雷骆考虑到茶园的规模没敢要太多人,只收了几个手脚勤快的,否则当天采摘下来的茶叶没能处理放着就浪费了。

    但别人不知道这一点,纷纷指责雷骆中饱私囊,为了多赚几两银竟然公私不分。

    但这事没处说理去,找雷家,人家说这家子现在是帮顺王干活,不归他们管,找顺王他们可不敢。

    就算敢他们也找不到人,李煦一大早就领着几百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城,去了那座开满桃花的山,试验田就在那座山的山脚。

    漫山遍野的桃花,微风轻轻一吹,山脚的农庄上空就飘下了桃花雨,这是何等的美景啊,连李煦这样不懂欣赏自然景观的大男人都忍不住想浪漫一把。

    他想,将来要是有了意中人,告白的时间就应该选在这个月,这个地点,要是能拍下视频来,定然美极了。

    小公主带着她的新丫鬟到处跑,双手接着天上落下的花瓣,用竹篮子装起来,说是要带回去让徐婶子做桃花酥吃。

    徐婶子就是那个新招的厨子,她的女儿名字就叫小丫,给小公主做个丫鬟刚刚好。

    李煦放她们去玩,自己带着面试者去了试验田边,他今天也是特意来看自己的实验成果的,看到绿油油的禾苗上结出了稻穗,李煦比谁都开心。

    今日是第二轮面试,这一关将决定了你们的将来,成绩上等者有机会直接入仕为官,中等者将会分配到各处做个管事,下等的可以自己决定去留,但留下来只能做个普通职工,当然,只要自身足够努力,将来依旧有机会升为管事。

    众人一听可以直接入仕为官,都诧异极了,虽然他们当中有些人想过,能入顺王府,前程必定不差,但没想到直接面试完就能当官,这可比一级级举荐升迁更快。而且入了王爷的眼,只要能做出政绩,将来定能平步青云。

    还请王爷出题。有学子摆好了架势,雀雀欲试。

    李煦让人群沿着田边分散开来,指着那几亩水田说:你们看,这是本王改进了播种方式栽种出来的稻子,成长快,结穗早,从播种到收割只需三个多月,南越气候温暖,雨水充沛,也就是说,一年完全可以种植三季水稻。

    这不可能。有人斩钉截铁地反驳,王爷想的过于美好了,这几亩稻田长的却是更好些,但未必不是因为官府照料有加,土壤肥沃之故,而在南越,并非每亩水田都能有如此肥沃的土壤,加上水利之害,天灾等等,不可能达到这种水平。

    李煦将说话的人叫出来,见是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有些佩服他的胆量,他说:你的话有几分道理,这也是本王今日要考校大家的问题,各学子写一篇农税相关的文章出来;为农者,想想如何施肥灌溉能使土地更加肥沃,越细越好;匠者就地取材,只要能做出一款新的农具都算成功。简而言之,只要是关于这几亩水田的,任何对它有用的东西都行,成绩取决于你们做出来或是想出来的东西能否实用。

    不知时限如何?

    日落之前吧,匠者可以延长至三日。

    李煦离开之前再三嘱咐:别妄动这田里的稻子,不许下田,若有损毁成绩作废。

    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李煦把一群面试者留在田边,自己躲到屋子里喝茶聊天去了,从山庄这里,还能看到对面山上的采茶女,以及一排排将茶叶运送下山的寇家军。

    茶叶由女工采摘放进竹篓里,装满了放在一旁,等寇家军操练到山上时再顺带带下山,从山上跑到茶园也只要短短的一刻钟。

    钟水清坐在李煦下首,给他泡茶斟茶,见这里里外外忙碌的景象感慨道:王爷到南越才短短数月,却做出了许多前人无法想象的业绩,这实乃百姓之福。

    李煦笑了笑,这只是开始,等做成功了再炫耀不迟,而且本王做这些也多亏了各位大人的相助,否则光靠本王一人,什么事也做不成。

    钟水清打从看到那几亩田,就对李煦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一开始都不好看这种播种方式,等一天天稻苗长大,长的比其他田里的都好,都快,他们不得不服了。刚才王爷说,水稻一年能种三季可是真的?

    你自己算算时间不就知道了,从播种到收割三四个月,一年十二月呢,不过想来种两季比较合适。

    钟水清摇头,时间上是够的,但气候不宜,且土地种过粮食之后是要休养生息的,否则肥力不够,粮食也长不好。

    所以啊,我让他们仔细想想,有什么更好的施肥方式,土壤的肥沃程度是可以调理的,包括这几亩田,也到了该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