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汉子紧张地说:没遇到过的,海贼残暴,一旦遇上必死无疑,小人的同乡不少都死在了海贼手里,再往南,听说不少村镇都被海贼血洗一空,吓人的很。

    李煦回头瞥了寇骁一眼,见他一直没说话,就问:寇将军,你可曾出海剿过海贼?

    寇骁嘴唇抿成一条线,声音冷冷地说:寇家军没钱,造不起大船,出个屁的海。

    啧,怨念丛生啊。

    第94章 深夜套话

    那又是如何防范海贼上岸的呢?李煦问。

    寇骁摇头,防不住,都是来了就打,不过他们上岸的地点都是随机的,通常等我们赶去,他们早抢完跑了,上回能斩杀许昌那伙人还多亏了王爷以身试险。

    可不是,如果没有李煦在,那群海贼肯定不会在闽州附近出没,更不可能撞到寇骁手里。

    这样啊,还是太被动了,如果可能,本王希望沿海一条在线能建立几个水师驻点,训练一批能打海战的水师,将海贼拦在海上,让他们没机会祸害百姓。

    寇骁听到这话倒是笑了,王爷志向远大,只要您出得起钱,末将一定给您把这事办妥了。

    李煦信心十足,他甚至豪情万丈地说:本王不仅要建水师,造海船,还要发展海运,如此一来,咱们南越的货物才能卖到最远的地方去。

    众人忍不住想象了一下那美好的画面,顿时对李煦生出一股敬服之心,别管这位王爷的话能不能实现,起码他的心都扑在百姓上,看看这干劲十足的模样,真是太感人了。

    那船家听了两人的对话多少猜出他们的身份,惶惶不安地站在一旁,最后不知是被李煦的话感动了还是怎滴,竟然当面夸起了寇骁:这位大人,我们沿海一带的百姓能平安至今,多亏了寇将军勇猛杀敌,他可是位好官啊。

    李煦拍了拍好官的肩膀,我知道啊,咱们寇将军年纪轻轻,武功高强,有勇有谋,将来必是统领三军的大元帅。

    寇骁冷冷地看了那船家一眼,并没有被他的夸奖取悦到,反而有些生气。李煦不明所以,不过也不好多问,和船家又说了几句话。

    不知道是他的态度太好还是人长的太好,那船家竟然自荐道:这位大人,家父能造船,这方圆百里的船只多是出自他之手,若大人有需要,家父定能鼎力相助。

    李煦没想到他还挺机灵的,刚才自己说要建水师,那肯定就要造船,为普通百姓造船和为官家造船肯定是不一样的。

    你父亲今年几岁,家中有兄弟几人?

    家父今年四十五,小人还有弟妹五人,小人成家后就接管了这条船,父亲空暇时便与人造船,手艺颇受赞誉。

    不知你家住何方,我等回程时再去拜访。

    那汉子忙说不敢,大人如若用得上家父,小人回去后就让他去闽州城找您。

    李煦想了想,点头。正好本王要广招贤良,让你父亲去闽州试试吧,来回路费都有报销。

    临走前,李煦问了他们父子的名字,让刘树将这两个名字记下来,这汉子也是个能干的,将来要出海,也许也用得上。

    从船上下来,李煦他们又往前走了一段,直到夕阳西下,才在沙滩上安营扎寨。

    他们带了主食来,菜都是现成的海鲜,海鲜做起来极容易,清蒸白灼就行,但为了不腻味,他还是把一半的海虾用油焖了,又用买来的酱做了一个干锅海鲜杂烩,味道不错,就是酱料差了些。

    寇骁吃虾不剥壳的,应该说寇家军们吃虾都不剥壳,一整只连头带尾的塞进嘴里,嚼吧嚼吧吞下肚,牙口别提多好。

    不过李煦还是善意地提醒一句,虾头不宜多吃,脏东西太多,吃了对身体不好。

    寇骁却不以为然,比这更脏的东西我们也吃了不少。

    李煦想想也是,这一路南下,他遇到过人生百态,有遭了灾的百姓挖树根剥树皮吃,更别说什么变质的肉啊菜啊什么的,如果他再深入些,说不定还能见识到吃人肉的。

    吃个虾头确实不算什么,而且这个时代没有工业污染,应该也不存在重金属超标这一说。

    李煦举着一只虾头看了看,突然笑了起来,这南越的酱太差了些,等回头我做些虾油和鱼子酱,让寇将军尝个鲜。

    那末将就等着了。寇骁真的很好奇,堂堂的顺王,帝王之子,怎么会做吃食,而且做出来的东西还如此美味,如果说他是和御厨学的,那也应该只会几样,可看他那食杂铺,日日出新花样,也不知这人脑子怎么长的。

    当天夜里,趁寇骁睡下后,李煦让贺遵抓了一名值夜的寇家军来,摆出茶果,和和气气地说:来来来,咱们聊聊天吧。

    这次跟寇骁出来的都是他的亲卫,见李煦笑得像只狐狸,心里发颤,总觉得自己要完蛋。

    王王爷找卑职来何事?他们直接睡在海边的沙滩上,身下是油布铺着的垫子,防潮防湿,但这名亲卫总觉得自己全身泡在水里一样。

    他朝寇骁的位置瞥了眼,发现离着百米远,这里只要不大声喧哗,肯定吵不醒他。

    顺王别是想拉拢自己暗害将军吧?那他肯定不能答应,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也不能答应。

    李煦不知道短短几分钟,这位人才就自动脑补了十几种可能,什么让收买他当奸细啦,利用他刺探情报啦,总之没好事。

    李煦把声音压的极低,凑到他面前问:今日本王见那船家提起寇将军时敬仰不已,本王也想知道一些寇将军的英雄事迹,你说给本王听听吧。

    李煦一直觉得,南越上上下下对寇骁的态度很奇怪,又怕他又敬重他,可他来了这么久,也从没见寇骁发怒过,明明是个讲理又上进的好青年啊,怎么会让人害怕呢。

    那亲卫狐疑地看下他,大概没想到他想问的是这个,便随口说了几个寇骁制服海贼的光荣事迹。

    他还挺会讲故事的,把一桩桩一件件说的生动无比,尤其是寇骁耍一柄长枪勇斗海贼首领的情景,被他说的迭起,险象环生。

    李煦津津有味的听着,等那亲卫说完了竟然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从头到尾只能听出寇骁如何聪明如何勇敢如何果断又如何厉害,总之都是夸他的话,没能听出哪令人害怕了。

    你说的都是真的了?别是编出来糊弄本王的吧。李煦不善地盯着那亲卫看。

    那亲卫嘿嘿一笑,笑得憨实,反问李煦:卑职没什么口才,可是说的不够好听?

    不不不,你说的很好听,但就是太好听了,跟说书似的,李煦都没发现队伍里还有这么能说的人才。

    既然问不出他的话,李煦就放他去值勤了,然后自己也躺下准备入睡,可翻来覆去,心里总惦记着一件事睡不着,于是,下半夜,李煦又抓了一个亲卫来聊天。

    那亲卫上半夜睡得香,不知道李煦已经找过他同伴了,说起寇将军的事迹也同样滔滔不绝,故事大同小异,但过程却与李煦之前听到的差了许多。

    在这名亲卫嘴里,寇骁宛如天神下降,神机妙算,每一回的对手都是阴险狡诈又强大无比的人,每一回百姓都死伤惨重,最后由寇骁出手力挽狂澜,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第51章

    李煦很怀疑是不是军中有人擅长写故事,把寇骁的战绩编成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传颂下去,否则怎么一个个大字不识却口才了得,这些人不去当业务员太可惜了。

    李煦顿时生出了挖墙脚的心思来。

    不过当务之急却不是挖墙脚,而是自己的好奇心没得到满足,他诈了诈那小子,别给本王胡扯,刚才你那同伴已经一五一十地告诉本王了,跟你说的差太远了,原本本王以为他在抹黑寇将军,现在看来,你俩的话都不实诚,看来本王要再找几个人对峙。

    那亲卫愣住了,不解地问:王爷听说什么了?

    李煦压低声音说:说寇将军是如何杀人如麻,手段狠辣,使得百姓们对他惧怕不已,当然,本王觉得他说的有点夸张,寇将军爱民如子,斩杀海贼又没错,实在无需害怕。

    那亲卫点头如捣蒜,语速极快地附和道:就是就是,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愚民,也不想想,没有寇将军,他们哪来的安稳日子。寇将军两年内拔除了十几伙海贼,战绩斐然,就算手段狠了点,不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李煦急忙跟上,可不是,这打仗啊,有时候难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能以最小的死亡换取大和平,也是一件功德。

    亲卫不知想起了什么,眼睛有些湿润,将军自十四岁接手寇家军,人还没认全,就爆发了海贼入侵的事情,他们也不知怎么得知了老将军离世的消息,想趁机上岸占领南越,那时候,大家都以为南越要亡了,向北求救的人一去一回至少要两个月,怎么也是赶不及的,何况南越地势复杂,就算有援军来,也未必能顺利找到已上岸的海贼。

    好在海贼占领了几座城镇后就闹起了内讧,原本就是十几伙势力掺杂一起的乌合之众,一旦涉及利益瓜分就翻脸了,他们见城镇来的如此容易,也不愿意和别人搭伙,四处散开来,自己占自己的地盘。

    如此一来,他们人数是分散了,可一旦有心藏匿,却极不好找。当时,寇将军穿着老将军的铠甲,人只比马高一些,领着我们两万人,在沿海一寸一寸地搜寻过去,看到可疑之人问不出来处的都一一斩杀了,这其中必然是有无辜之人的,可当时的情况,根本没时间一一查证,若是让海贼攻入南越腹地,躲入山林中,更是难找到他们了。

    我们没日没夜的赶路,每日睡不到三个时辰,遇到大波海贼时甚至要奋战三天三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些倒也罢了,有那聪明的贼寇占领城池后竟然懂得高筑城墙,躲在里头不出来,攻城战消耗了我们近半的兵力,又有那黑心的贼寇,抓了百姓要挟将军,若战则屠城,那两年,将军每做一个决定都是被逼无奈,懂得感恩的人自然记挂着将军的好,忘恩负义的人也就把将军看做杀神,不愿提他,唉!

    第95章 都是情不自禁惹的祸

    李煦听了心里难过,不仅是为战死的将士,无辜枉死的百姓,还有为寇骁的艰难。战争的残酷是现代人很难想象的,尤其在冷兵器年代,一刀一枪的拼命要用多大的勇气,寇骁当年还只是个刚失去父亲的孩子,不得不与残暴的海贼决一死战,这两年,听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难。

    李煦自认为换了自己也做不到更好,当敌人用无辜百姓要挟你的时候,你是顺从还是抵抗呢顺从了,自己得死,不顺从,百姓死,可见,寇骁选的是后者,但你能说他错吗?不能,这些百姓不死,死的人会更多。

    李煦也跟着叹气,普通百姓惧怕他也就罢了,这闽州的一众官员也怕他就不合适了,他们难道不知道,寇将军此举都是为了谁。

    也怪不得他们,当时有一伙海贼带着大批金银珠宝逃进了闽州城,以为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他们收买了闽州的部分官员,躲藏在官员家中,寇将军凯旋回来后,身心俱疲,寇家军更是损失惨重,一时没得防范,竟然被那群海贼摸进了寇府,杀了不少人,还好在将军身边一直带着五百亲卫,把海贼杀了大部分,但却被首领跑了。事后,此事查起来牵连了不少官员,还有几个被收买的寇府下仆,寇将军把他们都杀了,挂在城头暴尸三日,威震住了全城上下。

    李煦递了杯茶水给他,让他润润喉,又和他打听了寇家的事情,不过对方死活不肯说,显然是有所顾忌。

    那亲卫喝完王爷递给他的茶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话,几乎把寇将军的老底都抠干净了,顿时心里拔凉拔凉的,也怪自己一时感性,为将军抱打不平,才忘了大家曾经承诺过要对那件事守口如瓶来着。

    他赶紧找了个借口逃了,远远地躲着顺王,希望他不要把这件事透露出去,否则自己绝对被群攻而死。

    李煦听完了故事,好奇心是得到了满足,可是却更不好睡了,满脑子都是寇骁小小的身影奋战在一线的画面。

    十四岁的男孩子,发育晚的话还没开始长个呢,穿着他父亲的铠甲,拿着他父亲的枪,不顾死活地闯在最前面,就这样,还得面对各种人性的考验,打胜了人家说你残暴,不顾百姓死活,打败了人家说你没用,不配领军,真是怎一个难了得。

    不过战争真的很磨砺一个人,你看这才几年,寇骁身上哪还能看到一点半点的稚嫩,把羽林军一个个甩出来也不如他。

    就这么乱七八糟的胡想一通,李煦睁着眼皮挨到了天亮,眼见海平线那头霞光万丈,李煦突然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