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祈二郎也知道问题在哪了,抱着肚子哀嚎一声,躺倒在地上,然后指着李煦腰间的玉佩说:大人,那人腰上的玉佩就是草民的,他不仅偷了草民的玉佩,还将草民踢伤。说完解开衣袍,露出了青紫的肚皮。

    李煦那一脚是下了力气的,确实会留下痕迹,不过他拿起腰上的玉佩,一脸古怪地问:你确定这是你的东西?

    那玉佩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祈二郎当然一口咬定是自己的,他暗笑自己真是太聪明了。

    李煦解下玉佩递给贺遵,那就给魏大人看一眼吧,看看能不能分辨出这是谁的玉佩。

    贺遵把东西往魏县令眼前一晃,然后就收了起来,根本没给他看第二眼的机会。

    不知魏大人要如何分辨玉佩的主人是谁?或者是祈二郎可有证据证明那东西是你的?

    祈二郎高声说:当然能证明,那是我十岁时我娘亲送我的,对吧,娘亲。他给祈夫人使了个眼色,对方很上地道点头:对,就是我儿十岁时我买来送他的生辰礼。

    李煦点点头不再继续问了,如果问他有何人证,估计他会把全家都叫来当证人。

    魏县令觉得祈二郎这一刻还是有点脑子的,把矛头对着李煦问:那你又有何证据证明那玉佩是你的?

    李煦反问道:是否在下能证明玉佩是我的,此案就了结了?说真的,他不是很想浪费时间在处理这种事情上,还不如多出去走走,看看本地风光。

    自然,如果玉佩主人是你,那祈二郎就是撒谎,自然不存在偷东西一说。

    穆岚,再给魏大人看一眼,我那玉佩上刻了个煦字,那是在下的名讳。李煦还真得谢谢这个时代人的习惯,总喜欢往物品上刻标签,李煦很多私人物品上要么刻着皇宫的记号,要么刻着他私人的记号,特别好认。

    当然,他还有一块皇子玉佩,代表身份的,可惜拿出来这些人也未必认识。

    魏县令睁大眼睛看了,果然看到了那个煦字,这就不好反驳了,总不能说祈夫人买来的时候玉佩上就有这个字的吧,何况还那么巧就是人家的名字。

    不过这个字好眼熟啊,印象中谁的名讳也是这个。

    贺遵把玉佩还给李煦,李煦重新挂回腰上,问:此案可结了吗?

    魏县令明显不想这么放过他们,但一时拿他们没办法,灵机一动说:既然有嫌疑,还是将行李都翻出来看一看,要是有他人之物,可就无法抵赖了。

    李煦怒极反笑:那是否要将行李中所有东西都证明是自己所有?我想没人会在衣裳鞋袜上刻字吧,那如何分辨?

    见魏县令一意孤行,又有几人在旁边起哄,李煦站起身,行了,此案到此为止,偷没偷东西大家心里有数,打人确实是有打的,这个赖不掉,魏大人可以宣判了。

    他这话说的理直气壮,加上那久居上位的迫人气势,没人敢持反对意见,魏县令讪讪一笑,也是,是本官胡涂了,既然如此,将那些人放了吧,至于打人的罪名,因是轻伤,酌情理赔即可。

    李煦满意地点点头,朝贺遵递了个眼色,后者很不情愿地掏了一两银丢到祁二郎身上,腹诽着那点伤肯定是不值一两的,是否得补上一脚。

    被抓的几名商人见事情轻松解决,大大地松口气,他们没背景没钱财,要真被冤枉入狱,说不定这辈子都出不来了,就牢房那条件,他们说不定都撑不到被审判的那天。

    他们齐齐谢过李煦,然后深感此地不宜久留,上楼拿了自己的行李就匆匆走了,要是胆子小的,怕是这辈子都不敢再踏进永州了。

    祁二郎自然是不想要一两银的,李煦几人将他折磨的这么惨,这点钱怎么足够?可县令已经判了案,他说再多也无用。

    既然案子已了,那本官魏县令胖脸挤成一团,等着李煦点头让他离开,在他看来,事情到这就了结了,至于他们事后扯皮的事情与他无关。

    魏大人先等等,还有案子没审完。李煦退后一步,指着地上的碎片说:在下要状告祁家二郎,损毁了在下祖传的茶具和茶杯,这套茶具价值连城,乃是用最上等的金丝楠木所制,茶壶茶杯也是最上等的紫砂,按市值估计,怕是这一家客栈都抵不了本公子的损失,您觉得该如何判呢?

    众人听傻了,一套茶具茶杯就值一家客栈?这是什么稀世珍宝。

    第143章 地动山摇

    魏县令擦了一把脑门上的汗,让师爷去看看,是否东西真如他说的那般珍贵,如果是真的,那这个年轻人的身份

    等等!他的名讳中是煦字,再想想刚才那些人都是称呼他为李公子,也就是说南越那位新来的顺王是否就是这个名?

    不怪他没反应过来,大家称呼李煦时要么王爷,要么顺王,谁会直呼其名,因此也就忘了他的真名就是李煦啊。

    魏县令虽然只是个小县令,但消息也是有的,外头把顺王传成三头六臂,能耐通天的大神仙,但也知道,他实际年龄不过二十,再看这人通身气派,除了顺王还有谁有这等气势?

    魏县令脚下一软,屁股也坐不住了,圆滚滚地滚到地上。

    李煦关切地问道:魏大人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那边师爷已经查看过了,茶盘是金丝楠木没错,但是不是最上等他不知道,反正他没见过,茶杯也是紫砂没错,工艺超群,肉眼可见的超质量,要说它价值连城他是信的。

    把这个消息回复给魏县令,魏县令哪还有疑虑,确定这个年轻公子就是顺王无疑了。老天爷啊,他到底得罪了什么样的人物。

    不对,他从头到尾也没做什么吧?做错事的是祁二郎和他儿子啊,关他什么事呢?

    魏县令从地上爬起来,偷偷瞥了一眼李煦,然后屁股沾着椅子边坐下来,声音颤抖地说:既然已经确认质量,那就照价赔偿吧。他说完还问了李煦的意见:您觉得该出多少价合适呢?

    他这一副你说多少就是多少的态度让祁二郎彻底傻了,激动地喊道:大人!

    放肆!魏县令指着他咆哮道:谁允许你私自插嘴的,来人,掌嘴二十。真是灾星啊,亲儿子舍不得打,这祁二郎真是打死都不能解气。

    啪啪啪!的响声伴随着痛呼声传遍客栈,祁夫人被人强拉着捂住嘴,发出急促的呜咽声。

    李煦皱起眉头,他一点也不喜欢这种惩罚,不过也没多说什么,等执行完刑罚,他又说:本公子不是永州人,要这客栈无用,你们三日内筹集到一千两银,这件事就算完结了。

    一一千两?在场的人都听呆了,就那么一套泡茶的工具居然要一千两,果真是大宝贝啊。

    在老百姓眼中,一百两就是大数目了,一千两是他们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这家客栈虽然在永州算是最好的,但客流量并不大,也不知这辈子赚到一千两没有。

    魏县令抖了抖圆浑的身体,命令道:三日后本官会亲自上门收钱,你们回去通知祁老爷,此事就这么定了。

    李煦听完领着人走了,魏县令见状赶紧追上去,李公子,请稍等。

    魏大人还有何事?

    不不,是这样的,您是外地来的,既然不住这家客栈了,不如到下官家中小住几日如何?

    李煦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魏大人真是好客啊。

    应当的应当的,相逢即是缘。

    李煦一点也不想到他家住,不过去看看也好,那就叨扰大人了,还请带路。

    走了一段,贺遵小声问:王爷,他是看出您的身份了?

    八成,不过不要紧,先看看他想做什么再说。

    就咱们三人去,太冒险了。贺遵并不赞同李煦住进魏县令家中,那可算是深入虎穴了。

    不过这姓魏的也不算什么老虎,顶多是只张牙舞爪的胖猫。

    魏县令并不住在县衙,魏府虽然算不上豪华,但也是座五进的大宅院,这样的大宅子可以养几百号人,可一个小小的县令,是用什么养这么多人呢!

    李煦被安置在一个单独的院落里,院子里有池塘有小桥,有假山有回廊,竟然比他在寇府住的西苑还别致,他忍不住赞道:好地方啊,住着肯定舒服。

    魏县令不知头顶悬刀,讨好地说:这是府上招待贵客的院落,刚打扫出来的。

    那多谢魏大人了,这里风景甚好。

    住在魏府的第一天,李煦宾至如归,吃的好住得好,还有几位貌美的婢女在身边伺候着,李煦没有拒绝,而是留着人套话。

    从这群婢女口中,李煦得知这位魏县令家中有十三位小妾,正妻前两年病逝了,只留下一个嫡子,就是那位助纣为虐的县令公子,其余小妾全都没能给他生个一儿半女,这也是魏县令宠溺儿子的原因,没办法,就这么一棵独苗,不得宠上天啊。

    夜里,李煦睡得正香,突然感觉地面晃动起来,他倏地睁开眼睛,就见贺遵推门冲了进来,老七紧随身后,显然也是警醒的人。

    李煦坐起来,双手撑在床上,依旧能感受到轻微的晃动,他震惊地问:地震了?

    贺遵二话不说,将李煦的外衣披在他身上,然后抱起他往外跑,等他们跑到一处空旷的院子,发现四周都有人尖叫。

    李煦莫名,这震感并不强烈,魏府建的结实,也没看到哪里发生地裂和房屋倒塌,这些人叫什么?

    王爷,是否要先离开永州?谁也说不好之后还会不会更强烈的地震。

    李煦摇摇头,不能离开,天还未亮,到处都漆黑一片,与其在路上乱闯,不如先在这里等等,而且震感不强,应该无碍。

    这一夜,注定很多人都睡不着,魏县令一整晚不知道躲在哪里,反正没在李煦面前出现过。

    他们三人就在院子中央席地而躺,还好是大夏天,随便盖件衣服也能睡,就是蚊子多了点。

    后半夜有过两次程度差不多的地震,李煦也没睡着,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他让老七去打探消息,他则坐在草地上想事情。

    王爷不必担忧,这种事历朝历代都避免不了,只要没有大的人员伤亡,就算有心人散播谣言,也煽动不了百姓。

    李煦明白他的意思,古代知识落后,很多人会把天灾归咎于当政者的不仁,历史上甚至有皇帝因为日食而写罪己书的。

    不,本王只是担心震源处,也不知是哪。永州还好,大多数房子都是石头建造,足够稳,轻微的地震伤不到人,但如果是茅草屋,那真是随便刮个风都得倒一倒。

    ******

    离永州不远的地方,寇骁睡到一半是被东西砸醒的,还以为遇到了敌袭,结果睁开眼就看到屋顶掉了下来。

    他们夜宿在山林里,这里有几座简易的草棚,应该是百姓上山打猎时休息用的,虽然破破烂烂,好歹有个屋顶,寇骁便与赵刚几位将领休息在这里。

    将军,不好,是地龙翻身。赵刚惊叫道。

    他们都能感觉到身边的树木在摇晃,人扶着树才没跌倒,这样的摇晃持续了很久,有石块和根系不深的小树倒塌下来,大家只能尽量避开。

    等地动山摇的感觉过去,寇骁把县令叫来问:上杭县经常发生这种事吗?

    县令被吓破了胆,畏畏缩缩地回答:不这是第一次吧。他甚至都不知道地龙翻身是这样的感觉。



    第93章

    那你们可真倒霉。寇骁等到天亮,见大家都安好,松了口气,走吧,再去找找,看看还有没有活口。

    他已经带人在南阳镇周边走了三天了,沿着那条长长的泥石河流一直走,试图找到几口活口问问情况,可是没有,一个人都没有,除了在河流中露出的建筑残骸,证明这里曾经住过人,他们连栋完整的房子都没瞧见。

    这几座破茅屋还是因为在山上才幸免于难。

    这天,有人发现了一具尸体,尸体两条腿露在泥石外面,其余都被掩埋,寇骁命人挖出来,但早已面目全非,有了第一就有第二,沿途发现了不少这样的尸体。

    男女老少都有,很显然,就是这里的住户了,寇骁对比了这几天看到的画面,知道他们之前走过的地方肯定也有尸体,只是被泥石掩埋才没被发现。

    算一算咱们走了多远的路,这一条线大概有多少村镇包含其中。寇骁吩咐县令和县衙的几位大人,让他们给出个资料。

    但这活并不好干,有个还算勤勉的官员只记得南阳镇有多少个村子,但这些村子是如何分布的他根本不知。

    就在寇骁想杀人的时候,大地突然震动起来,两侧的山峰肉眼可见的摇晃着,紧接着,有大块泥石带着树木从山上滚落下来,落在了他们前方十丈远的地方。

    寇骁四处张望,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