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山河永在,哪怕千年后再回首,仍在这时等待,他们三人中总该留下一人居中持重,一人四海追随,一人顾佑山河。
他是荀令君,这些重责自然该落在他身上,毕竟他想帮她,就像以前她帮他一样,我只是想帮你,却并不需要你知道,哪怕他们之间被相互误会……
只做不说,相互默契,相互内敛……
第147章 赤壁前夕
等到两人再次回来后; 才发现曹小瞒派人来问过几次两人的去向; 只是当曹小瞒正面问起时; 荀彧选择了沉默,郭嘉却直接插科打诨了过去; 曹小瞒便没有了再多问。
只是如今驻扎在赤壁已有月余,一些小小的试探,隔三差五便会发生,只是两方似乎都很有默契地将最终对战的时间,留在了几日后东南风起时的时间里; 按理来说曹小瞒明明知道应该避开才是; 然而左慈则在其中发挥着作用,想方设法地拖延时间。
军营宴饮; 预祝几日后的大战,不仅能凯旋而归,更是希望除此外天下将一统。
“司空豪情何不赋诗一首,以壮军心!”面对着盛宴,郭嘉朝上面望去时; 曹小瞒这时仍然有些心不在焉; 此乃大忌,没人提醒便只能他自己出马了。
“赋诗?”曹小瞒将下面的人扫了一眼; 就把视线定在了曹丕身上; 作诗还是找曹丕吧!
曹丕对上曹小瞒的目光后,正要起身却是直接被一旁的贾诩眼神给制止了,硬是跪坐了回去。
这回荀彧也是在郭嘉之后; 站起了身,“请司空赋诗,以壮军心!”
荀彧来凑什么热闹,当曹小瞒探究的视线朝他望过去时,荀彧则微垂下了头,并不接受那道目光的探视。
见此曹小瞒只能将目光收回,而是端起了面前的酒杯,轻抿了一口后,思绪有些放空,只是语气格外沉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只是说她自己,后面视线才缓缓移到了郭嘉身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只是在最后曹小瞒无意之间看了荀彧一眼,“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小瞒看他那一眼,荀彧从曹小瞒吟出这首短歌行开始,就一直注视着她,那一眼他都看在眼中,而这一句却记在了心里,可最后他让她周公也做不了了,顿时心里一紧,慢慢地垂眸低下了头。
宴会直接被带动了气氛,但最后曹小瞒却是直接离开了,有她在难免会拘束。
登上营寨观望台,往远方看去隔江而望,对面星星点点的灯火,应该就是孙刘驻扎的地方了吧!
往回想想,她来这的时间已经这么久了。
徐徐吹来的夜风,带起阵阵寒意,看着飘扬着的旗帜,又抬头望了眼夜空,这风向……
“司空!”郭嘉的一声叫唤,唤回了曹小瞒正走神的思绪,“孙刘那处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周瑜架起了祭坛,诸葛亮正开坛作法,至于所求何事,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只是……”
“只是什么?”
“来了一个献计的说客。”
“献计!”这个时候会来的人,曹小瞒在脑袋中过滤了一遍,“此人是否面貌不佳,但心性有些高傲。”
郭嘉都有些怀疑,曹小瞒是不是就等着这个人过来献计,“正是。”
“直接抓捕,进行关押。”
“此人有什么问题吗?”当时荀彧也在,只是在听到所献的是铁索连环之计时,面色有些古怪,而是让他来找曹小瞒,听其吩咐。
“明天风向应该就要变了,听过火烧赤壁吗?”曹小瞒说完就转身走开了。
“火烧,此时这种天气不应该是烧到他们自己才对吗?东南风。”这个时候不该是西北风向吗?
郭嘉猛然间才察觉出,原来他们一直都不太注意风向的问题,既是铁索连环又是顺风只需一把火,孙刘自然烧地大快人心,而他们郭嘉只要稍微一想,就能理解那时曹操赤壁大败,会是什么心情了。
郭嘉连忙追问,“诸葛亮开法坛作法,是要借东风吗?”
“哪有这么神,无非是算到了风向会变,不远处就是荆州地界,久居于此只要平日多留意对于地方天气的变化,早就了然于心了,何况他还是军师,这些若都不知道,还敢站在刘备的阵营,独自支撑起一片天,那便只能说胆子大了。”
“那献计之人,明意上是为了我们考虑,毕竟这些北方的兵士,在船上难免晕船,只需将船只相连就可如履平地,可若是遇到火攻,怕是跑都跑不了。”郭嘉越往下分析,心里也逐渐开始难受,遭此大败,曹公为何三叹的都是他。
曹公待他尚且能如此,曹小瞒那时所受的影响,应该很深很深吧!
他能将两人区分开了,那么曹小瞒呢?
曹小瞒见郭嘉说完后,神情就有些飘忽了起来,曹小瞒也没管他,自己就径直离开了。
而等郭嘉回神时,身边哪还有曹小瞒的身影,想了想曹小瞒会去哪,就追了过去。
望着眼前的庞统,明明五官都有一些缺点,但就是这些缺点都聚集在了一张脸上,小眼睛、塌鼻梁、龅牙……也难免庞统有些高傲,只是想掩饰那份自卑感
吧!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这铁索连环之计要是来一把大火,可就不简单了。”
庞统也是被曹小瞒眼神一盯,各种不自然,“现在是逆风,火攻只会烧到孙刘两家。”
“诸葛亮开坛做法借东风,你们应该算是师兄弟,你会不清楚吗?”
“曹司空也信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不成,如今已快入秋,怎来东风。”
“我不信能借,但我信不仅仅只是他诸葛孔明会算,我也会,长江中游隆冬时节,一段连续的晴天过后,控制长江中游地区的地面,已经逐渐改变为原有的北方干冷的空气,变得又暖又湿润,则易形成东风,长江江面西北风会迅速逆转为东南大风,紧接着北方受冷气南下的影响,冷暖交汇便形成大雨,风向则又将转为北风,只是这个时候的东南风持续不到半天时间罢了。”
曹小瞒极力将一些名词说地更明白一点,庞统虽不是很明白,但大致意思还是懂了,原本还想糊弄一番,现在似乎没那个必要了。
“我无话可说。”
“司马德操的理念是兴复汉室,应该没少给你们灌输这些东西,留下似乎也不太可能,来人!推出去斩首吧!”
“父亲,手下留情!”
曹昂在听到来献计的人是庞统后,就很欣赏他了,只身来曹营也是需要些勇气,何况曹小瞒提起时,也对其能力非常认可,最主要他身边徐庶说过,曹小瞒已经看出这些计划,庞统再来无异于自投罗网,庞统更不会降曹,那便只有杀了,徐庶希望曹昂能救下庞统。
第148章 兄弟
曹小瞒看过去时; 便见到走过来的曹昂以及后面徐庶和郭嘉。
“给个能留下他的理由。”
“才华。”
曹小瞒在曹昂替其求情时; 特意看了庞统一眼; “忠心可比才华重要,有才无德会造成什么后果; 不需要我提醒吧!”
曹昂直接被一噎,他能看出曹小瞒其实很想将人留下,却又因为一些事情,不得不动刀子。
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庞统身上,荀彧和郭嘉也有; 因为某些原因; 而要不断拒绝他们,可到头来无非是错过罢了。
“孩儿若能说服他; 父亲可会将人留下。”
曹昂不太可能,后面的徐庶或许可以,视线在其身上一扫而过,“我只看结果。”过程如何,自己去把握。
“孩儿明白!”
“来人将庞统继续关押。”
随着曹小瞒一声令下; 立马就有人跑了进来; 将庞统带了下去。
郭嘉进来时,见到就是这样的一幕; 随着曹昂几人的离开; 营帐又只剩下了他们两人。
郭嘉在曹小瞒面前站定,“司空应该本就有心放过他吧!”
然而曹小瞒只是看了一眼郭嘉,并没有说话。
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她想将人放过,可是那些人却从来没想过要放过她。
曹昂愿意去劝降庞统,若真能说服自然是一大助力,但很可惜的是不仅没能说服,庞统还将呆在曹营中的徐庶,说教了一顿,且放下话,要么死,要么放他走。
曹昂好说歹说都无法将其打动,既然无法说动,那么庞统所面临的都将是必死无疑。
可是当曹昂来向曹小瞒汇报情况,被下令斩杀,过来带人时,庞统已经不见了。
“回禀司空,庞统被人放走了。”
“放走!”曹小瞒第一时间便将目光定在曹昂和徐庶身上。
曹昂若想将人收服,放过庞统,徐庶正好能欠下他一个人情,而这么大的责难,于情于理徐庶都不可能走了。
若真是因为这些私情,那么以曹昂的心性就不该留在世子的位置上,可顾全大局却也不是说到就能做到,但真的会是曹昂将人放走的吗?
“给子廉报信先派人去追,我需要要知道他是去了哪方阵营,还是回了荆州,将看管之人带过来。”
随着曹小瞒下令,立马就有人跑了出去,徐庶以及看管的人,最后也出去了,看起来就是不想将事情闹大。
曹昂望了眼主位上的曹小瞒,此时最大的嫌疑应该是他,可一时又不知如何去辩解,他虽欣赏庞统,但还没到要将人放走的地步,庞统一走不少消息都会被泄露出去,此时又面临一场大战,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些的严重性,哪怕他身后有个徐庶,一切当分清楚轻重。
事发突然,不过很快荀彧、郭嘉、戏志才几人都聚集了过来。
郭嘉进来之前也了解了一些情况,在走到了曹昂身旁,两人对视了一眼后,将曹昂的神情都看在眼里,郭嘉才瞟了眼没说话的曹小瞒,默默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直到有人被带了进来,“拜见司空。”
“就是你在看管庞统?”
“是。”
“见过庞统的人都还有谁?”
“二公子曾路过,后进来与之商谈了几句,此后庞统便不见了人影。”
随着这话一说完,底下便是一阵骚动,荀彧出声压了下去后,郭嘉则是带人率先离开,他隐约觉得这或许是曹小瞒的家事,亦或者只是曹昂和曹丕之间的矛盾。
营帐中只剩曹小瞒和看管的人后,才开口道:“来人将他带过来吧!”
外面立马进来了几个护卫,“诺。”
只是曹昂在听到曹丕时,却是在他之后才出了问题,一时觉得自己这个做兄长的也是失职,他前去说服庞统,正好碰到了过路的曹丕,现在想想那有这么巧合的事情,明明那时他向曹丕介绍庞统,就曾发现他的异样,却没有第一时间和他说清楚,此时庞统被放走,恐怕也是不希望他身边再添加一大助力吧! 直到曹丕过来后,曹小瞒还不曾说什么,曹昂到是先开了口,“庞统是你放的吗?”
在曹小瞒眼中曹丕应该和曹操生性一样,就算是他做的事情,却从不会认账,曹冲的死更是如此,但这次她显然预料错了。
“是我……”只是曹丕还未曾说完,就被曹小瞒给打断了,“可还有司马懿的参与。”
“仲达。”他其实之前只是有这个想法,却没胆子去做,反而是司马懿给他出的主意,后面想想似乎他的一切想法,司马懿都支持着他,可这个时候曹丕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与其羡慕曹昂身边围着一群人,但有又有谁无条件支持过他,徐庶呆在曹营明显心不甘情不愿,但司马懿帮他,确确实实又是如此,但有些事情并不可取。
曹小瞒一见曹丕犹豫了下来,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有猫腻,曹丕若没有怨言,司马懿也不会钻了空子。
“没有人会无条件的帮你,司马懿也一样,他的目的无非一步步让阿丕和子修自相残杀,原本你们俩人实力差距很大,但在你身后加注整个汉室,他则可坐山观虎斗,我没动司马懿是想要阿丕自己去看清楚司马懿真正的目的,毕竟能一直相信他的人,并且足够动摇曹家根基的人选可不多,子修不在接任的一定是你,之前要救他父亲护住整个家族,现在吗?司马懿乃是天选之人,只是前期太弱,才需要一个可以掌控的靠山,现在知道他的目地和为什么会选你了吗?先有坐山观虎斗后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把人一个一个熬死,他才能笑到最后,你还要去维护他吗?”
“这便是父亲不曾重视的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